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監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燈式多功能智能監護器。
背景技術:
當今“空巢老人”“獨居老人”越來越多,照顧老人們的問題成為子女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市面上缺乏一些涉及老人們的遠程監護設備;另外現有的產品功能單一操作復雜。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是基于LED、WIFI、網絡攝像頭功能以及利用人體傳感技術、光傳感技術、智能電源控制器、太陽能電池選擇性集合于一體的一款“燈式多功能智能監護器”,用以解決子女遠程監護家中的老人。
技術實現要素:
如前所述,為了實現上述功能,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充分利用照明功能、WIFI信號放大功能、網絡攝像頭監控功能及人體傳感技術、光傳感技術、智能電源控制器、太陽能電池,發明該多功能智能監護設備,能夠使子女們時時刻刻都能知道家中父母的狀況,形成遠程的監控。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燈式多功能智能監護器其特征是:包括智能電源控制器(2)、太陽能電池(3)、智能照明模塊(6)、WIFI信號放大器(4)、網絡攝像頭(5)、模式選擇開關(16)、光傳感器(12)、人體傳感器(11)、LED燈珠(8)組成。
對于所述燈式多功能智能監護器,智能電源控制器(2)經一路輸入(17)端口接入市電(1),經二路輸入(18)端口接入太陽能電池(3),智能電源控制器(2)三路輸出分別為,一路輸出(13)為產品本身提供所需電源,二路輸出(14)、三路輸出(15)為預留輸出端口。
對于所述燈式多功能智能監護器,智能電源控制器(2)上的第一路輸出(13)端口,給WIFI信號放大器(4)、網絡攝像頭(5)、LED燈珠(8)提供供電。
對于所述燈式多功能智能監護器,模式選擇開關(16)與觸電A(9)接通后,智能照明模塊(6)與電感(7)、LED燈珠(8)形成回路,模式選擇開關(16)與觸電B(10)接通后,也可與電感(7)、LED燈珠(8)形成回路。
對于所述燈式多功能智能監護器,第一路輸出(13)端口,同時為WIFI信號放大器(4)與網絡攝像頭(5)并聯電路進行供電。
對于所述燈式多功能智能監護器,智能照明模塊(6)由人體感應器(11)與光傳感器(12)串聯構成。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燈式多功能智能監護器電路示意圖。
附圖中:
1-市電電源;2-智能電源控制器;3-太陽能電池;4-WiFi信號放大器;5-網絡攝像頭;6-智能照明模塊;7-電感;8-LED燈珠;9-觸電A;10-觸電B;11-人體感應器;12-光傳感器;13-一路輸出;14-二路輸出;15-三路輸出;16-模式選擇開關;17-一路輸入;18-二路輸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燈式多功能智能監護器處于太陽光照區域內時,太陽能電池組(3)發出的電流通過二路輸入端口(18)給智能電源控制器(2)進行充電。
如附圖1所示,當在有光照的條件下一路輸入(17)自動切斷,此時由太陽能電池(3)發出的電流經過二路輸入(18)為智能電源控制器(2)供電,當沒有光照時,自動切換至市電(1),電流經過(17)為電路供電,當上述兩路輸入都沒有電流時,智能電源控制器(2)自帶的蓄電池自動為產品正常工作提供電源。
如附圖1所示,當電路通入電流時,電流始終為WIFI信號放大器(4)、網絡攝像頭(5)供電。
如附圖1所示,若模式選擇開關(16)調至觸點B(10)時,電流經過電感(7)、LED燈珠(8),此時提供普通照明;若模式選擇開關(16)調至觸電A(9)時,電流經過智能照明模塊(6)、電感(7)、LED燈珠(8),此時提供智能照明模式
如附圖1所示,由于電感(7)的存在,LED燈珠(8)在不亮到亮、亮到不亮兩個過程中緩慢變化,起到家庭照明作用。
如附圖1所示,模式選擇開關(16)與智能照明模塊(6)控制LED燈珠照明,當無光線時,人體感應器(11)感應到在檢測區域內有人時,燈會立馬點亮,直至人在感應區域內消失,燈才會熄滅。
如附圖1所示,WIFI信號放大器為家中的路由器起到信號放大功能,同時為網絡攝像頭(5)提供較強的無線信號.
如附圖1所示,網絡攝像頭(5)具有監控拍攝功能并有語音提示功能,實現子女的遠程監護功能。
如附圖1所示,在燈式多功能智能監護器和家中路由器上安裝智能電源控制器(2),當家中斷電時智能電源控制器(2)為本產品起到備用電源的作用,不會因家中斷電而中斷了WIFI信號和監護功能。
如附圖1所示,太陽能電池(3)為產品提供供電時,太陽能優先為燈式多功能智能監護器提供電能,當無光時,才會切換至市電(1)供電,以達到節能目的。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創新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因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