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TAC控制方法、裝置、基站及控制器。
背景技術:
通信系統中,用戶與基站通過無線信號來交換消息,從而實現各種業務的運行。目前,通信系統的信息參數一般采用靜態參數與動態參數相結合,靜態參數為主動態參數為輔的策略。其中,跟蹤區編碼(Tracking Area Code,TAC)表示基站小區所在的地理位置編碼。現有技術中,一個基站小區只有一個TAC,只有當用戶由當前基站小區移動到另一個基站小區時,才會觸發用戶向基站小區發送連接請求消息,從而建立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
在實現本發明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現有技術中,若基站小區的TAC產生變化,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部分用戶可能由于無法正常注冊到基站小區,從而導致用戶發起小區重選。因此,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存在斷開的較大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TAC控制方法、裝置、基站及控制器,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TAC變化造成的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存在斷開的較大風險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TAC控制方法,包括:
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跟蹤區編碼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
根據變更后的所述基站小區的TAC,對所述基站小區以及由所述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實現方式,所述方法還包括:
將所述基站小區的TAC預設為動態參數,以便于將所述基站小區的當前的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實現方式,
所述指定范圍內攜帶有無限多個TAC;或者,
所述指定范圍內攜帶有指定常數個TAC。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實現方式,根據變更后的所述基站小區的TAC,對所述基站小區以及由所述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包括:
根據變更后的所述基站小區的TAC,生成并發送通知消息;
獲取用戶響應于所述通知消息而發送的連接請求消息;
根據變更后的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與所述連接請求消息,對所述基站小區以及由所述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實現方式,對所述基站小區以及由所述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包括:
檢測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所述基站小區以及由所述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的狀態;
當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所述基站小區與所述用戶之間的鏈路處于斷開狀態時,根據變更后的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與所述連接請求消息,建立所述基站小區與所述用戶之間的鏈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實現方式,所述方法還包括:
當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所述基站小區與所述用戶之間的鏈路處于連接狀態時,保持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所述基站小區與所述用戶之間的鏈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進一步提供一種實現方式,對所述基站小區以及由所述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包括:
根據變更后的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與所述連接請求消息,建立所述基站小區與所述用戶之間的鏈路。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中,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跟蹤區編碼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然后,對該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本發明實施例中,一個基站小區的跟蹤區編碼可以在多個TAC之間進行變動,且在每次TAC變動后,都根據變動后的TAC對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如此,基站小區可以對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直接進行控制,從而,滿足了基站小區對接入的用戶進行控制的需求,并且,由于基站小區承擔對鏈路狀態的主導調控作用,能夠避免由于TAC變化而導致用戶重新接入或者重復接入該基站小區而造成的鏈路異常情況,降低了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意外斷開的風險;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TAC變化造成的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存在斷開的較大風險的問題。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TAC控制裝置,包括:
變更單元,用于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跟蹤區編碼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
調整單元,用于根據變更后的所述基站小區的TAC,對所述基站小區以及由所述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中,TAC控制裝置中的變更單元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跟蹤區編碼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然后,TAC控制裝置中的調整單元根據變更后的基站小區的TAC,對所述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本發明實施例中,一個基站小區的跟蹤區編碼可以在多個TAC之間進行變動,且在每次TAC變動后,都根據變動后的TAC對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如此,基站小區可以對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直接進行控制,從而,滿足了基站小區對接入的用戶進行控制的需求,并且,由于基站小區承擔對鏈路狀態的主導調控作用,能夠避免由于TAC變化而導致用戶重新接入或者重復接入該基站小區而造成的鏈路異常情況,降低了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意外斷開的風險;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TAC變化造成的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存在斷開的較大風險的問題。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站,包括上述的TAC控制裝置。
第四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處理器、輸入輸出接口、存儲器;所述處理器、存儲器及輸入輸出接口通過總線進行通信;所述存儲器中被配置有計算機代碼,所述處理器能夠調用該代碼以控制輸入輸出接口;
所述處理器,用于:
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跟蹤區編碼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
根據變更后的所述基站小區的TAC,對所述基站小區以及由所述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個基站小區的跟蹤區編碼可以在多個TAC之間進行變動,且在每次TAC變動后,都根據變動后的TAC對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如此,基站小區可以對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直接進行控制,從而,滿足了基站小區對接入的用戶進行控制的需求,并且,由于基站小區承擔對鏈路狀態的主導調控作用,能夠避免由于TAC變化而導致用戶重新接入或者重復接入該基站小區而造成的鏈路異常情況,降低了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意外斷開的風險;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TAC變化造成的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存在斷開的較大風險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TAC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小區與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第一信息交互過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小區與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第二信息交互過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TAC控制裝置的功能方塊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功能方塊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功能方塊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應當明確,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于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發明。在本發明實施例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
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關聯對象是一種“或”的關系。
取決于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或“響應于確定”或“響應于檢測”。類似地,取決于語境,短語“如果確定”或“如果檢測(陳述的條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釋成為“當確定時”或“響應于確定”或“當檢測(陳述的條件或事件)時”或“響應于檢測(陳述的條件或事件)”。
實施例一
本發明實施例給出一種TAC控制方法,請參考圖1,其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TAC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1,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
現有技術中,一個基站小區有一個TAC,而為了便于運營商對無線網絡的管理,基站小區的這一個TAC是提前規劃好的。因此,現有技術中,在基站小區為用戶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基站小區的TAC是固定不變的。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提前預設基站小區的TAC為動態參數。本發明實施例中,在基站小區為用戶提供基站服務的過程中,基站小區的TAC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根據預設的數值或規律進行變動,如此,基站小區的TAC才能夠由當前的一個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對于基站小區的TAC進行變更的指定規則不進行特別限定。例如,可以預設為基站小區的TAC按照預設的變更頻率進行變更;或者,又例如,可以預設為基站小區的TAC按照預設的時間間隔進行自動變更;或者,又例如,可以預設基站小區的TAC在滿足預設的觸發條件后才進行變更。
可以理解的是,基站小區的TAC變化后,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存在斷開的較大風險,因此,本發明實施例中,還需要對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
S102,根據變更后的基站小區的TAC,對該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
本發明實施例中,只要基站小區的TAC進行了變更,就可以根據變更后的基站小區的TAC,對該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基站小區可以在每次TAC進行變更后,對基站小區以及由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鏈路狀態進行鏈路連接調整或者鏈路斷開調整,能夠實現基站小區對接入的用戶的控制協調功能。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通信系統中所涉及的終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動電話機(手機)和其它能夠發送或接收無線信號的設備中的至少一個。其中,其他能夠發送或接收無線線號的設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PC)、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電腦(Tablet Computer)、無線調制調解器、無線通信裝置、手持裝置、無線本地回路(wireless local loop,wireless in the loop,WLL)站、客戶終端設備(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CPE)、便攜式寬帶無線裝置(Mobile-wifi,Mifi)、智能家電或者其它不通過人的操作就能自發與移動通信網絡通信的設備等。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通信系統中所涉及的基站的類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接入點(Node B)、增強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家庭增強型基站(Home eNode B,HENB)、中繼站、接入點、射頻拉遠頭(Remote Radio Head,RRU)或者射頻拉遠單元(Remote Radio Unit,RRH)。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中,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跟蹤區編碼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然后,對該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本發明實施例中,一個基站小區的跟蹤區編碼可以在多個TAC之間進行變動,且在每次TAC變動后,都根據變動后的TAC對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如此,基站小區可以對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直接進行控制,從而,滿足了基站小區對接入的用戶進行控制的需求,并且,由于基站小區承擔對鏈路狀態的主導調控作用,能夠避免由于TAC變化而導致用戶重新接入或者重復接入該基站小區而造成的鏈路異常情況,降低了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意外斷開的風險;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TAC變化造成的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存在斷開的較大風險的問題。
實施例二
基于上述實施例一所提供的TAC控制方法,本發明實施例對S101中“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的方法進行具體描述。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基站小區的TAC預設為動態參數。
步驟2: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另一個TAC。
步驟3:生成并發送通知消息。
步驟4:獲取用戶響應于該通知消息而發送的連接請求消息,以便于根據該連接請求消息和更改后的基站小區的TAC,對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指定范圍為TAC進行變更時,可以進行變更的TAC的數目的范圍,在具體的實現過程中,該指定范圍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預設。
在一個具體的實現過程中,本發明實施例中給出如下兩種預設指定范圍的實現方式:
第一種:預設指定范圍內攜帶的TAC的數目為無限大的范圍。此時,基站小區可以有無限多個TAC,基站小區可以由當前的TAC變更為無限多個TAC中的一個。
具體的,若預設了指定范圍為無限大的范圍,則基站小區的TAC進行變更的指定范圍可以為{TAC1,TAC2,TAC3,......TACn}中的一個,其中,n為無限大,本發明實施例對n的具體數值不進行特別限定。
第二種:預設指定范圍內攜帶的TAC的數目為常數范圍內。此時,基站小區攜帶有指定常數個TAC,基站小區可以由當前的TAC變更為指定常數個TAC中的一個。其中,常數范圍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預設。
具體的,若預設了指定范圍為常數范圍內,則基站小區的TAC進行變更的指定范圍可以為{TAC1,TAC2,......TACm}中的一個,其中,m為指定常數,本發明實施例對m的具體數值不進行特別限定。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上述提出的兩種預設指定范圍的實現方式,僅針對TAC進行變更時,可以進行變更的TAC的數目的范圍,TAC在這個指定范圍內具體的變更順序或變更規律,本發明實施例不進行特別限定。
例如,可以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TAC在指定范圍內的TAC中進行隨機變更。假設指定范圍內包括TAC1,TAC2,TAC3,......TACn,則可以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TAC變更為TAC1,TAC2,TAC3,......TACn中的任意一個。
或者,可以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TAC在指定范圍內的TAC中進行指定順序的變更。假設指定范圍內包括TAC1,TAC2,TAC3,......TACn,則可以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TAC按照TAC1,TAC2,TAC3,......TACn的順序依次進行變更,由當前的TAC變更為TAC1,然后在下一次進行變更時,由TAC1變更為TAC2,之后類推,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對于基站小區的TAC發起變更的時刻不進行特別限定。
例如,在一個具體的實現過程中,可以預設指定時長,每隔指定時長對基站小區的TAC進行一次變更。
或者,又例如,在另一個具體的實現過程中,可以預設指定時刻,在當前時刻達到指定時刻時,才會對基站小區的TAC進行變更。
具體的,本發明實施例中,若基站小區的TAC發生了變更,就會生成并發送通知消息,然后,通過接收用戶響應于該通知消息而發送的連接請求消息。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通知消息攜帶有基站小區的TAC已發生變更的消息和變更后的TAC1的具體值。該通知消息的具體類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系統信息廣播和系統通知中至少一個。具體的,系統通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尋呼消息。
具體的,本發明實施例中,連接請求消息的類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附著請求消息(Attach Request)或者跟蹤區更新請求消息(Tracking area update Request)。
具體的,請參考圖2,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小區與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第一信息交互過程示意圖。
如圖2所示,基站小區由當前的TAC變更為TAC1后,即會根據TAC1生成并發送系統信息廣播,生成并發送尋呼消息,該尋呼消息中攜帶有系統信息變更標識,用以通知用戶基站小區的系統信息發生變更,該尋呼消息還攜帶有變更后的TAC1的數值,基站小區發送的系統信息廣播和尋呼消息可以觸發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發送連接請求消息,獲取用戶響應于上述系統信息廣播和尋呼消息發送的連接請求消息。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個基站小區的跟蹤區編碼可以在多個TAC之間進行變動,且在每次TAC變動后,都根據變動后的TAC對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如此,基站小區可以對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直接進行控制,從而,滿足了基站小區對接入的用戶進行控制的需求,并且,由于基站小區承擔對鏈路狀態的主導調控作用,能夠避免由于TAC變化而導致用戶重新接入或者重復接入該基站小區而造成的鏈路異常情況,降低了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意外斷開的風險;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TAC變化造成的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存在斷開的較大風險的問題。
實施例三
基于上述實施例一所提供的TAC控制方法,本發明實施例對S102中“根據變更后的基站小區的TAC,對基站小區以及由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的方法進行具體描述。
具體的,本發明實施例中,對于鏈路狀態的調整一般包括兩種情況——建立鏈路和斷開鏈路。以下,分別就這兩種調整方式進行具體描述。
第一種:對于鏈路狀態進行建立鏈路的調整過程,可以包括以下兩種具體的實現方式:
方式A:檢測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基站小區以及由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的狀態。當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處于斷開狀態時,根據變更后的基站小區的TAC與連接請求消息,建立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
或者,當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處于連接狀態時,保持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
方式B:不考慮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基站小區以及由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直接根據變更后的基站小區的TAC與連接請求消息,重新建立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
如圖2所示,即為通過方式B提供的實現方式建立鏈路的過程中,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信息交互過程。具體的,基站小區接收到用戶響應于上述系統信息廣播和尋呼消息而發送的連接請求消息后,則可以根據該連接請求消息以及更新后的TAC1,重新建立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基站小區向用戶發送連接建立配置消息,并接收用戶響應于該連接建立配置消息而發送的連接建立完成消息,如此,完成對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的重新建立過程。
第二種:對于鏈路狀態進行鏈路斷開的調整過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驟:基站小區接收到用戶響應于上述通知消息而發送的連接請求消息后,可以發送連接拒絕消息給用戶,以斷開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
具體的,本發明實施例中,連接拒絕消息的類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附著拒絕消息(Attach Reject)或者跟蹤區更新拒絕消息(Tracking area update Reject)。
可以理解的是,連接拒絕消息的類型與連接請求消息的類型有關。例如,若接收到的用戶發送的連接請求消息為跟蹤區更新請求消息,則在基站小區對該鏈路進行斷開鏈路調整時,向用戶發送跟蹤區更新拒絕消息;若接收到的用戶發送的連接請求消息為附著請求消息,則在基站小區對該鏈路進行斷開鏈路調整時,向用戶發送附著拒絕消息。
具體的,請參考圖3,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小區與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第二信息交互過程示意圖。
如圖3所示,基站小區的TAC由當前TAC變更為TAC2后,基站小區根據TAC2生成并發送系統信息廣播,生成并發送尋呼消息,基站小區接收用戶響應于上述通知消息而發送的附著請求消息,然后,基站小區發送附著拒絕消息給用戶,斷開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當基站小區的TAC由當前TAC變更為TAC3后,基站小區根據TAC3生成并發送系統信息廣播,生成并發送尋呼消息,基站小區接收用戶響應于上述通知消息而發送的跟蹤區更新請求消息,然后,基站小區可以發送跟蹤區更新拒絕消息給用戶,斷開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
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對基站小區的TAC的變更,觸發終端向基站小區發起連接請求消息,基站小區就可以在每次TAC進行變更后,對基站小區以及由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鏈路狀態進行鏈路連接調整或者鏈路斷開調整,能夠實現基站小區對接入的用戶的控制協調功能。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個基站小區的跟蹤區編碼可以在多個TAC之間進行變動,且在每次TAC變動后,都根據變動后的TAC對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如此,基站小區可以對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直接進行控制,從而,滿足了基站小區對接入的用戶進行控制的需求,并且,由于基站小區承擔對鏈路狀態的主導調控作用,能夠避免由于TAC變化而導致用戶重新接入或者重復接入該基站小區而造成的鏈路異常情況,降低了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意外斷開的風險;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TAC變化造成的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存在斷開的較大風險的問題。
實施例四
基于上述實施例一所提供的TAC控制方法,本發明實施例進一步給出實現上述方法實施例中各步驟及方法的裝置實施例。
請參考圖4,其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TAC控制裝置的功能方塊圖。如圖4所示,該裝置包括:
變更單元41,用于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跟蹤區編碼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
調整單元42,用于根據變更后的基站小區的TAC,對該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
具體的,本發明實施例中,該裝置還包括:
預設單元46,用于將基站小區的TAC預設為動態參數,以便于變更單元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
具體的,指定范圍內攜帶有無限多個TAC;或者,指定范圍內攜帶有指定常數個TAC。
具體的,本發明實施例中,該裝置,還包括:
生成單元43,用于根據變更后的基站小區的TAC,生成并發送通知消息;
獲取單元44,用于獲取用戶響應于通知消息而發送的連接請求消息;
調整單元42,用于根據變更后的基站小區的TAC與連接請求消息,對基站小區以及由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
在一個具體的實現過程中,該裝置,還包括:
檢測單元45,用于檢測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基站小區以及由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的狀態;
調整單元42,具體用于當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處于斷開狀態時,根據變更后的基站小區的TAC與連接請求消息,建立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
在一個具體的實現過程中,調整單元42,還具體用于:
當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處于連接狀態時,保持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
在另一個具體的實現過程中,調整單元42,具體用于:
根據變更后的基站小區的TAC與連接請求消息,建立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
在再一個具體的實現過程中,調整單元42,具體用于:
發送連接拒絕消息給用戶,以斷開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
由于本實施例中的各單元能夠執行圖1所示的方法,本實施例未詳細描述的部分,可參考對圖1的相關說明。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中,TAC控制裝置中的變更單元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跟蹤區編碼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然后,TAC控制裝置中的調整單元根據變更后的基站小區的TAC,對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本發明實施例中,一個基站小區的跟蹤區編碼可以在多個TAC之間進行變動,且在每次TAC變動后,都根據變動后的TAC對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如此,基站小區可以對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直接進行控制,從而,滿足了基站小區對接入的用戶進行控制的需求,并且,由于基站小區承擔對鏈路狀態的主導調控作用,能夠避免由于TAC變化而導致用戶重新接入或者重復接入該基站小區而造成的鏈路異常情況,降低了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意外斷開的風險;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TAC變化造成的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存在斷開的較大風險的問題。
實施例五
基于上述實施例一所提供的TAC控制方法以及實施例四所提供的TAC控制裝置,本發明實施例給出一種基站。
請參考圖5,其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功能方塊圖。如圖5所示,該基站包括:上述的TAC控制裝置。
本實施例未詳細描述的部分,可參考對圖1和圖4的相關說明。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個基站小區的跟蹤區編碼可以在多個TAC之間進行變動,且在每次TAC變動后,都根據變動后的TAC對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如此,基站小區可以對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直接進行控制,從而,滿足了基站小區對接入的用戶進行控制的需求,并且,由于基站小區承擔對鏈路狀態的主導調控作用,能夠避免由于TAC變化而導致用戶重新接入或者重復接入該基站小區而造成的鏈路異常情況,降低了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意外斷開的風險;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TAC變化造成的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存在斷開的較大風險的問題。
實施例六
基于上述實施例一所提供的TAC控制方法以及實施例四所提供的TAC控制裝置,本發明實施例給出一種控制器。
請參考圖6,其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功能方塊圖。如圖6所示,該控制器包括:處理器61、輸入輸出接口62、存儲器63;所述處理器61、存儲器63及輸入輸出接口62通過總線進行通信;所述存儲器63中被配置有計算機代碼,所述處理器61能夠調用該代碼以控制輸入輸出接口62;
處理器61,用于:
將基站小區的當前的跟蹤區編碼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
根據變更后的所述基站小區的TAC,對所述基站小區以及由所述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
在一個具體的實現過程中,處理器61,還用于:
將所述基站小區的TAC預設為動態參數,以便于將所述基站小區的當前的TAC變更為指定范圍內的另一個TAC。
具體的,指定范圍內攜帶有無限多個TAC;或者,指定范圍內攜帶有指定常數個TAC。
本發明實施例中,處理器61,還用于:
根據變更后的所述基站小區的TAC,生成并發送通知消息;
獲取用戶響應于所述通知消息而發送的連接請求消息;
根據變更后的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與所述連接請求消息,對所述基站小區以及由所述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
本發明實施例中,處理器61,還用于:
檢測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所述基站小區以及由所述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的狀態;
當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所述基站小區與所述用戶之間的鏈路處于斷開狀態時,根據變更后的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與所述連接請求消息,建立所述基站小區與所述用戶之間的鏈路。
本發明實施例中,處理器61,還用于:
當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所述基站小區與所述用戶之間的鏈路處于連接狀態時,保持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變更前建立的,所述基站小區與所述用戶之間的鏈路。
本發明實施例中,處理器61,還用于:
根據變更后的所述基站小區的TAC與所述連接請求消息,建立所述基站小區與所述用戶之間的鏈路。
本發明實施例中,處理器61,還用于:
發送連接拒絕消息給所述用戶,以斷開所述基站小區與所述用戶之間的鏈路。
本實施例未詳細描述的部分,可參考對圖1和圖4的相關說明。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個基站小區的跟蹤區編碼可以在多個TAC之間進行變動,且在每次TAC變動后,都根據變動后的TAC對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進行調整,如此,基站小區可以對基站小區與用戶之間的鏈路狀態直接進行控制,從而,滿足了基站小區對接入的用戶進行控制的需求,并且,由于基站小區承擔對鏈路狀態的主導調控作用,能夠避免由于TAC變化而導致用戶重新接入或者重復接入該基站小區而造成的鏈路異常情況,降低了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意外斷開的風險;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TAC變化造成的基站小區以及由該基站小區提供服務的用戶之間的鏈路存在斷開的較大風險的問題。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發明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實現,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
上述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的集成的單元,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上述軟件功能單元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裝置(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裝置等)或處理器(Processor)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盤、移動硬盤、只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