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手機配件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手持式手機支架,特別是涉及一種手持部內徑可調節手持支架。
技術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因智能機自身較脆弱,手持時如果掉落容易導致手機機體損傷,因此市場上為防掉落而設計的手機支架應運而生,但目前手機支架雖解決了手持時手機掉落的問題,卻尚未解決在使用時使用者因單指支撐造成指關節疲勞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1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手持式手機支架設計只能用于防跌落,單指設計使用不靈活,條件局限性較強,同時長時間使用容易導致疲勞和容易產生急躁心理的問題。本發明從人體工程學與工程心理學角度通過可調式設計擴大使用環境避免疲勞感的產生,同時通過屏蔽磁場原理通過磁扣設計解決現有設計中使用多個磁體導致的磁體磁性無法充分發揮的問題,本發明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便于普及。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手持式手機支架包括支撐體和連接體,所述手指支撐體為可調節內徑的結構,手指支撐體的下方連接手機連接體。
更進一步地,所述手指支撐體為環形彈性材料。
更進一步地,所述手指支撐體為帶狀結構,所述帶狀結構可為可表帶結構、卡扣結構或魔術貼結構,帶狀結構材質可為彈性材料、皮革或金屬。
更進一步地,所述手機連接體由磁性結構及導磁體組成,所述磁性結構的一端與手指支撐體相連,另一端與安裝于手機殼上的導磁體磁性鏈接以實現手機支架的固定。
更進一步地,所述手機連接體為磁扣。
更進一步地,所述手機連接體為吸盤結構,所述吸盤結構的頂部與手指支撐體相連,吸盤口吸在手機上以實現手機支架的固定。
更進一步地,所述手機連接體為與手指支撐體固定連接的片狀結構,所述片狀結構的一面與手指支撐體相連,另一面通過膠體與手機相連以實現手機支架的固定。
3有益效果
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一種手持式手機支架采用彈性或可調節結構,可通過自適應或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節以適應不同數量的手指支撐的使用需求,降低使用疲勞感。
2本發明的一種手持式手機支架采用磁扣結構,可充分利用磁體自身磁性,性能較高。
3本發明的一種手持式手機支架結構簡單,設計結構合理,便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手持式手機支架的整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手持式手機支架的拆分示意圖
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
1、手指支撐體 2、手機連接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內容,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例的一種手持式手機支架包括手指支撐體(1)和手機連接體(2),所述手機支撐體(2)為卡扣結構中的任一種,通過調節卡扣從而手機支撐體可以容納不同數量的手指,所述手機連接體(2)為片狀結構,片狀結構一面與手指支撐體(1)固定連接另一面通過黏貼方式固定在手機殼上從而實現手機支架與手機之間的固定。
實施例2
本實例的一種手持式手機支架包括手指支撐體(1)和手機連接體(2),所述手指支撐體(1)為彈性環狀結構,可通過其自身彈性使之可容納不同數量之手指,手機連接體(2)可為磁扣與導磁體組合結構,所述磁扣構成手機連接體(2)本體,導磁體安裝于手機上與磁扣磁連接;手機連接體(2)也可為吸盤結構,通過吸盤吸持在手機背板實現固定或者片狀結構通過黏貼方式與手機固定。
實施例3
本實例的一種手持式手機支架包括手指支撐體(1)和手機連接體(2),所述手指支撐體(1)為表帶結構,可通過固定孔的調節使之可容納不同數量的手指,手機連接體(2)可為磁扣與導磁體、吸盤結構或者片狀結構與手機相固定。
實施例4
本實例的一種手持式手機支架包括手指支撐體(1)和手機連接體(2),所述手指支撐體(1)為帶有魔術貼的帶狀結構,可通過魔術貼粘貼部位的調節使之可容納不同數量的手指,手機連接體(2)可為磁扣與導磁體、吸盤結構或者片狀結構與手機相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