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資源調度方法及相關設備。
背景技術:
設備到設備(devicetodevice,d2d)是指用戶設備(userequipment,ue)之間可以直接進行通信、而不需要經過基站等設備的傳輸或轉發的通信技術。d2d可部署在蜂窩網絡覆蓋范圍內和/或網絡覆蓋范圍之外。中繼(ue-to-networkrelay)是在d2d通信中引入的特性,具有靈活部署的優點,能夠在不增加現有網絡設備的情況下擴大網絡覆蓋范圍,在商用通信、公共安全通信(如地震、戰爭)等領域有著重要應用。
rel-12到rel-14的方案主要是定義了調度模式和資源池模式的d2d通信。基站直接為終端分配d2d傳輸資源或者資源池,或者,終端自身根據基站廣播的資源池或者預配置資源池來選擇傳輸資源。如果終端a位于基站覆蓋范圍內而終端b位于基站覆蓋范圍外,終端a作為終端b的中繼節點,終端b只能利用預配置的資源或者是基站配置的資源池,但是基站無法給終端b直接調度資源,對于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eneration,5g)場景下的d2d通信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申請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資源調度方法及相關設備。可以解決現有技術方案中在中繼場景下基站無法給遠端ue直接調度資源的問題。
本申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資源調度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第一終端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由第二終端發送給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內的終端,所述第二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外的終端;
所述基站根據所述調度請求,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資源,所述調度資源由所述第一終端轉發給第二終端。
其中,所述資源調度不依賴于所述基站與所述第二終端之間的物理層信道。
其中,所述調度請求包括周期性的業務請求,所述調度資源包括半靜態調度資源;
所述基站根據所述調度請求,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資源包括:
所述基站根據所述周期性的業務請求,分配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
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
其中,所述高層信令包括無線資源控制rrc消息。
相應地,本申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資源調度方法,包括:
第二終端通過高層信令向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由所述第一終端轉發給基站,所述第一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內的終端,所述第二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外的終端;
所述第二終端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調度資源,所述調度資源由所述基站根據所述調度請求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給所述第一終端。
其中,所述調度請求包括周期性的業務請求;
所述第二終端通過高層信令向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請求包括:
所述第二終端確定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
所述第二終端若所述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為周期性業務類型,則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周期性的業務請求。
其中,若所述數據業務為非周期性業務但所述第二終端判斷接近于周期性業務,所述第二終端確定所述數據業務為周期性業務類型。
其中,所述調度資源包括半靜態調度資源;
所述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周期性的業務請之后,還包括:
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半靜態調度資源,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由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層信令發送所述第一終端。
其中,所述高層信令包括無線資源控制rrc消息。
相應地,本申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基站,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第一終端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由第二終端發送給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內的終端,所述第二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外的終端;
發送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調度請求,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資源,所述調度資源由所述第一終端轉發給第二終端。
其中,所述資源調度不依賴于所述基站與所述第二終端之間的物理層信道。
其中,所述調度請求包括周期性的業務請求,所述調度資源包括半靜態調度資源;
所述發送模塊具體用于:
根據所述周期性的業務請求,分配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
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
其中,所述高層信令包括無線資源控制rrc消息。
相應地,本申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第二終端,包括:
發送模塊,用于通過高層信令向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由所述第一終端轉發給基站,所述第一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內的終端,所述第二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外的終端;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調度資源,所述調度資源由所述基站根據所述調度請求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給所述第一終端。
其中,所述調度請求包括周期性的業務請求;
所述發送模塊具體用于:
確定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
若所述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為周期性業務類型,則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周期性的業務請求。
其中,所述發送模塊,還用于若所述數據業務為非周期性業務但所述第二終端判斷接近于周期性業務,確定所述數據業務為周期性業務類型。
其中,所述調度資源包括半靜態調度資源;
所述接收模塊具體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半靜態調度資源,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由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層信令發送所述第一終端。
其中,所述高層信令包括但不限于無線資源控制rrc消息。
實施本申請實施例,基站首先接收第一終端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由第二終端發送給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內的終端,所述第二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外的終端;然后根據所述調度請求,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資源,所述調度資源由所述第一終端轉發給第二終端。通過基站和覆蓋范圍外的終端之間基于高層信令來進行調度信令的傳輸,實現在中繼場景下基站直接給遠端終端調度資源的目的。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d2d連接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圖2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資源調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3是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資源調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4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站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第二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請參見圖1,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d2d連接系統的架構示意圖,該系統信息傳輸系統包括基站、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其中,第一終端為中繼ue,位于基站覆蓋范圍內,第二終端為遠端ue,位于基站覆蓋范圍外。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可以是指提供到用戶的語音和/或數據連接的設備,也可以被連接到諸如膝上型計算機或臺式計算機等的計算設備,或者其可以是諸如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等的獨立設備。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還可以稱為系統、用戶單元、用戶站、移動站、移動臺、遠程站、接入點、遠程終端、接入終端、用戶終端、用戶代理或用戶裝置。基站可以為接入點、節點b、演進型節點(evolvenodeb,enb)或5g基站(nextgenerationbasestation,gnb),指在空中接口上通過一個或多個扇區與無線終端進行通信的接入網絡中的設備。通過將已接收的空中接口幀轉換為ip分組,基站可以作為無線終端和接入網絡的其余部分之間的路由器,接入網絡可以包括因特網協議網絡。基站還可以對空中接口的屬性的管理進行協調。
請參見圖2,圖2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資源調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圖。所述資源調度不依賴于所述基站與所述第二終端之間的物理層信道,而是采用間接的通過高層信令的方式來實現資源的調度控制。如圖所示,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方法包括:
s201,基站接收第一終端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由第二終端發送給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內的終端,所述第二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外的終端。
具體實現中,所述調度請求可以為周期性業務請求,第二終端可以獲取當前業務的流量狀況,根據當前業務的流量狀況,確定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如果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為周期性業務,則通過高層信令向第一終端發送周期性業務請求,第一終端接收到周期業務請求之后,將該周期性業務請求轉發給基站。如果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不是周期性業務,也可以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調度請求。但是,如果當前業務并不是絕對的周期性業務,只是接近于周期性業務,特別是能夠接受發送端緩存和業務整形的業務,第二終端也可以向基站發送周期性業務請求,從而獲取周期性調度資源。其中,如果數據業務本身就是周期性業務,無需第二終端判斷業務類型。
其中,高層信令包括但不限于無線資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消息。在傳統的調度機制中,lte系統的動態調度主要依靠調度請求(schedulingrequest,sr)、緩存狀態報告(bufferstatusreport,bsr)或上行調度授權(ulgrant)來進行資源調度,而本申請實施例是通過rrc消息承載原有的底層(如,媒體訪問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的控制信元(controlelement,ce)、或者物理層)的調度功能,避免對mac以及底層協議的過多影響。
s203,所述基站根據所述調度請求,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資源,所述調度資源由所述第一終端轉發給第二終端。
具體實現中,所述基站根據所述周期性的業務請求,分配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從而節省調度資源以及減少動態調度延遲。其中,半靜態調度方式是指在lte的調度傳輸過程中,基站在初始調度通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指示ue當前的調度信息,ue識別是半靜態調度,則保存當前調度信息,每隔固定的周期在相同的時頻資源位置上進行數據業務的發送或接收。
需要說明的是,按照傳統資源調度機制,需要第二終端發送的調度請求在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之間的pc5接口(終端與終端之間的接口)上可以使用下行(sidelink,sl)sr或者slbsr機制,進而第一終端轉發slsr和slbsr給基站,在基站收到調度請求后,再向第二終端分配資源并通過uu接口(基站與終端之間的接口)和pc5接口的調度授權grant消息來指示。但是,mac消息的傳輸可能會在第一終端轉發時被延遲,sr/bsr和grant之間的時序關系未必能夠保證。因此,本申請實施例中基站和覆蓋范圍外的終端之間基于高層信令來進行調度信令的傳輸,并向覆蓋范圍外的終端分配半靜態調度資源,不僅實現基站直接給遠端終端調度資源的目的,而且節省調度資源以及減少動態調度延遲。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滿足數據發送的短間隔,這種半靜態配置的傳輸資源之間的間隔可能比傳統的半靜態調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sps)要短。并且,基站和遠端ue之間的rrc消息對于中繼ue可以是透傳的,中繼ue不需要對rrc消息進行處理,只是對rrc消息進行轉發。中繼ue向遠端ue發送數據的調度采用uu接口進行,由基站實施。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基站首先接收第一終端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由第二終端發送給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內的終端,所述第二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外的終端;然后根據所述調度請求,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資源,所述調度資源由所述第一終端轉發給第二終端。通過基站和覆蓋范圍外的終端之間基于高層信令來進行調度信令的傳輸,實現了在中繼場景下基站直接給遠端終端調度資源的目的。
請參考圖3,圖3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資源調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方法包括:
s301,第二終端通過高層信令向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請求。
具體實現中,所述調度請求為周期性業務請求,第二終端可以獲取當前業務的流量狀況,根據當前業務的流量狀況,確定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如果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為周期性業務,則通過高層信令向第一終端發送周期性業務請求,第一終端接收到周期業務請求之后,將該周期性業務請求轉發給基站。如果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不是周期性業務,也可以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調度請求。但是,如果當前業務并不是絕對的周期性業務,只是接近于周期性業務,特別是能夠接受發送端緩存和業務整形的業務,第二終端也可以向基站發送周期性業務請求,從而獲取周期性調度資源。其中,如果數據業務本身就是周期性業務,無需第二終端判斷業務類型。
其中,高層信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無線資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消息。在傳統的調度機制中,lte系統的動態調度主要依靠調度請求(schedulingrequest,sr)、緩存狀態報告(bufferstatusreport,bsr)或上行調度授權(ulgrant)來進行資源調度,而本申請實施例是通過rrc消息或nas消息承載原有的底層(如,媒體訪問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的控制信元(controlelement,ce)、或者物理層)的調度功能,避免對mac以及底層協議的過多影響。
s302,第一終端向基站轉發調度請求。
s303,基站根據所述調度請求,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資源。
具體實現中,所述基站根據所述周期性的業務請求,分配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從而節省調度資源以及減少動態調度延遲。其中,半靜態調度方式是指在lte的調度傳輸過程中,基站在初始調度通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指示ue當前的調度信息,ue識別是半靜態調度,則保存當前調度信息,每隔固定的周期在相同的時頻資源位置上進行數據業務的發送或接收。
需要說明的是,按照傳統資源調度機制,需要第二終端發送的調度請求在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之間的pc5接口(終端與終端之間的接口)上可以使用下行(sidelink,sl)sr或者slbsr機制,進而第一終端轉發slsr和slbsr給基站,在基站收到調度請求后,再向第二終端分配資源并通過uu接口(基站與終端之間的接口)和pc5接口的調度授權grant消息來指示。但是,mac消息的傳輸可能會在第一終端轉發時被延遲,sr/bsr和grant之間的時序關系未必能夠保證。因此,本申請實施例中基站和覆蓋范圍外的終端之間基于高層信令來進行調度信令的傳輸,并向覆蓋范圍外的終端分配半靜態調度資源,不僅實現基站直接給遠端終端調度資源的目的,而且節省調度資源以及減少動態調度延遲。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滿足數據發送的短間隔,這種半靜態配置的傳輸資源之間的間隔可能比傳統的半靜態調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sps)要短。并且,基站和遠端ue之間的rrc消息對于中繼ue可以是透傳的,中繼ue不需要對rrc消息進行處理,只是對rrc消息進行轉發。中繼ue向遠端ue發送數據的調度采用uu接口進行,由基站實施。
s304,第一終端向第二終端轉發調度資源。
請參考圖4,圖4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站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基站包括:
接收模塊401,用于接收第一終端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由第二終端發送給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內的終端,所述第二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外的終端。
具體實現中,所述調度請求為周期性業務請求,第二終端可以獲取當前業務的流量狀況,根據當前業務的流量狀況,確定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如果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為周期性業務,則通過高層信令向第一終端發送周期性業務請求,第一終端接收到周期業務請求之后,將該周期性業務請求轉發給基站。如果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不是周期性業務,也可以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調度請求。但是,如果當前業務并不是絕對的周期性業務,只是接近于周期性業務,特別是能夠接受發送端緩存和業務整形的業務,第二終端也可以向基站發送周期性業務請求,從而獲取周期性調度資源。其中,如果數據業務本身就是周期性業務,無需第二終端判斷業務類型。
其中,高層信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無線資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消息。在傳統的調度機制中,lte系統的動態調度主要依靠調度請求(schedulingrequest,sr)、緩存狀態報告(bufferstatusreport,bsr)或上行調度授權(ulgrant)來進行資源調度,而本申請實施例是通過rrc消息原有的底層(如,媒體訪問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的控制信元(controlelement,ce)、或者物理層)的調度功能,避免對mac以及底層協議的過多影響。
發送模塊402,用于根據所述調度請求,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資源,所述調度資源由所述第一終端轉發給第二終端。
具體實現中,所述基站根據所述周期性的業務請求,分配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從而節省調度資源以及減少動態調度延遲。其中,半靜態調度方式是指在lte的調度傳輸過程中,基站在初始調度通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指示ue當前的調度信息,ue識別是半靜態調度,則保存當前調度信息,每隔固定的周期在相同的時頻資源位置上進行數據業務的發送或接收。
需要說明的是,按照傳統資源調度機制,需要第二終端發送的調度請求在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之間的pc5接口(終端與終端之間的接口)上可以使用下行(sidelink,sl)sr或者slbsr機制,進而第一終端轉發slsr和slbsr給基站,在基站收到調度請求后,再向第二終端分配資源并通過uu接口(基站與終端之間的接口)和pc5接口的調度授權grant消息來指示。但是,mac消息的傳輸可能會在第一終端轉發時被延遲,sr/bsr和grant之間的時序關系未必能夠保證。因此,本申請實施例中基站和覆蓋范圍外的終端之間基于高層信令來進行調度信令的傳輸,并向覆蓋范圍外的終端分配半靜態調度資源,不僅實現基站直接給遠端終端調度資源的目的,而且節省調度資源以及減少動態調度延遲。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滿足數據發送的短間隔,這種半靜態配置的傳輸資源之間的間隔可能比傳統的半靜態調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sps)要短。并且,基站和遠端ue之間的rrc消息對于中繼ue可以是透傳的,中繼ue不需要對rrc消息進行處理,只是對rrc消息進行轉發。中繼ue向遠端ue發送數據的調度采用uu接口進行,由基站實施。
請參考圖5,圖5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第二終端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申請實施例中的第二終端包括:
發送模塊501,用于通過高層信令向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由所述第一終端轉發給基站,所述第一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內的終端,所述第二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外的終端。
可選的,發送模塊501具體用于:確定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若所述數據業務的業務類型為周期性業務類型,則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周期性的業務請求。
可選的,發送模塊501,還用于若所述數據業務為非周期性業務但接近于周期性業務,確定所述數據業務為周期性業務類型。
接收模塊502,用于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調度資源,所述調度資源由所述基站根據所述調度請求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給所述第一終端。
可選的,接收模塊502具體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半靜態調度資源,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由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層信令發送所述第一終端。
需要說明的是,各個模塊的實現還可以對應參照圖2和圖3所示的方法實施例的相應描述,執行上述實施例中終端所執行的方法和功能,本申請實施例不再贅述。
請參考圖6,圖6是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站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基站可以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601,例如cpu,至少一個通信接口602,至少一個存儲器603,至少一個總線604。其中,總線604用于實現這些組件之間的連接通信。其中,本申請實施例中基站的通信接口602是有線發送端口,也可以為無線設備,例如包括天線裝置,用于與其他節點設備進行信令或數據的通信。存儲器603可以是高速ram存儲器,也可以是非不穩定的存儲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個磁盤存儲器。存儲器603可選的還可以是至少一個位于遠離前述處理器601的存儲裝置。存儲器603中存儲一組程序代碼,且處理器601用于調用存儲器中存儲的程序代碼,用于執行以下操作:
接收第一終端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的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由第二終端發送給第一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內的終端,所述第二終端為所述基站覆蓋范圍外的終端;
根據所述調度請求,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調度資源,所述調度資源由所述第一終端轉發給第二終端。
其中,處理器601還用于執行如下操作步驟:
根據所述周期性的業務請求,分配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
通過所述高層信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半靜態調度資源。
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實施例也可以基于通用的物理服務器結合網絡功能虛擬化(英文:networkfunctionvirtualization,nfv)技術實現的虛擬網絡設備,所述基站可以是運行有用于資源調度的程序的虛擬機(英文:virtualmachine,vm),所述虛擬機部署在硬件設備上(例如,物理服務器)。虛擬機指通過軟件模擬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統功能的、運行在一個完全隔離環境中的完整計算機系統。
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存儲有指令,當其在計算機上運行時,使得計算機執行上述各方面的資源調度方法。
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包含指令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當其在計算機上執行時,使得計算機執行上述各方面的資源調度方法。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前述的各個方法實施例,為了簡單描述,故將其都表述為一系列的動作組合,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悉,本申請并不受所描述的動作順序的限制,因為依據本申請,某一些步驟可以采用其他順序或者同時進行。其次,本領域技術人員也應該知悉,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實施例均屬于優選實施例,所涉及的動作和模塊并不一定是本申請所必須的。
在上述實施例中,對各個實施例的描述都各有側重,某個實施例中沒有詳細描述的部分,可以參見其他實施例的相關描述。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實施例的各種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是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的硬件來完成,該程序可以存儲于一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存儲介質可以包括:閃存盤、只讀存儲器(英文:read-onlymemory,簡稱:rom)、隨機存取器(英文:randomaccessmemory,簡稱:ram)、磁盤或光盤等。
以上對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內容下載方法及相關設備、系統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申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申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申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