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與流程

文檔序號:41753345發布日期:2025-04-29 18:21閱讀:4來源:國知局
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與流程

本技術屬于設備控制,尤其涉及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隨著導航技術的不斷發展,導航技術的應用場景不斷增加,從最初的汽車駕駛導航,逐漸發展到可以為步行的用戶進行導航,甚至精細劃分到騎行導航等應用場景領域,導航應用成為了人們生活以及工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應用之一。因此,如何能夠快速便捷地完成導航任務成為了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2、現有的導航應用,用戶可以在終端的導航應用上設置導航目的地,導航應用可以根據用戶的位置以及設置的導航目的地生成導航任務,并在用戶行進的過程中提示用戶的行進方向,以實現導航的目的。然而,在用戶實際的導航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多種不同的導航場景,而不同的導航場景下導航所使用的終端往往是不同的,例如在車輛行駛的場景下,用戶可以通過車載終端內的導航應用進行導航,而在步行的場景下,用戶則使用可隨身攜帶的智能手機完成導航任務,因此在導航過程中若包含多個不同的導航場景,用戶需要在不同終端內多次設置導航任務,從而大大增加了用戶的配置操作,降低了導航任務的設置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方法、裝置、設備以及存儲介質,可以解決導航技術,在跨設備導航的場景下,需要用戶多次設置導航任務,導航任務的設置效率低、增加用戶重復設置的問題。

2、第一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方法,包括:

3、第一終端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

4、所述第一終端生成所述導航數據的導航同步信息;

5、第二終端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并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

6、所述第二終端根據所述導航同步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

7、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第一終端包含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第二終端包含第二導航流轉模塊;

8、所述第一終端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具體為:第一終端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

9、所述第一終端生成所述導航數據的導航同步信息具體為:所述第一終端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生成所述導航數據的導航同步信息;

10、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并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具體為:第二終端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并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

11、實施本技術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第一終端檢測到滿足跨設備傳輸條件時,通過第一終端本地的第一導航流轉模塊自動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已經開啟的導航任務的導航數據,并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生成導航數據對應的導航同步信息,并將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第二終端,實現了導航數據的跨設備傳輸,第二終端在接收到上述導航同步信息后,可以通過本地的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導航同步信息生成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繼而第二終端可以根據導航同步信息對第二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進行更新,實現了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與現有的導航技術相比,本技術可以能夠實現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在需要進行跨設備的導航場景下,無需用戶多次對終端的導航應用進行任務設置,而是可以通過導航流轉模塊自動實現導航數據的流轉,以對導航應用中的導航任務進行更新,從而大大提高了導航任務設置的效率,減少了用戶的重復操作。另一方面,第一終端中的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中獲取得到導航數據后,并非直接將導航數據發送給第二終端的第二導航流轉模塊,而是將其轉換為對應的導航同步信息,該導航同步信息能夠在不同的終端的導航流轉模塊中傳輸,繼而再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并非兩個終端內的導航應用間的直接傳輸,從而無需第一終端以及第二終端上安裝有相同的導航應用,能夠實現跨設備跨應用的導航數據流轉,進一步提高了導航任務同步的應用范圍。

12、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終端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包括:

13、所述第二終端響應于與所述第一終端之間的觸碰操作,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通信標簽;所述通信標簽攜帶有導航任務同步的啟動標識;

14、所述第一終端響應于所述通信標簽,啟動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并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所述導航數據。

15、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終端響應于與所述第一終端之間的觸碰操作,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通信標簽之前,還包括:

16、所述第二終端若滿足預設的標簽寫入條件,則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向標簽服務線程發送標簽寫入請求;

17、所述第二終端通過所述標簽服務線程響應所述標簽寫入請求,將所述啟動標識添加到所述通信標簽中,并將所述通信標簽寫入至所述第二近場通信模塊。

18、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為安裝于車輛上的車輛智能控制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為用戶攜帶的用戶終端;

19、對應地,在所述第一終端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之前,還包括:

20、所述第二終端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開門事件,則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通信連接;

21、所述第二終端獲取導航同步應用列表,若所述導航同步應用列表為非空,則獲取第二導航流轉模塊的設置狀態;

22、所述第二終端若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為啟動狀態,則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導航流轉通知,以使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導航同步信息。

23、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終端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包括:

24、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第二終端發送的所述導航流轉通知;

25、所述第一終端響應于所述導航流轉通知,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

26、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開門事件,則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通信連接,包括:

27、所述第二終端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識別預設的注冊設備列表內各個注冊終端的連接狀態;

28、所述第二終端若識別到所述第一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一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可連接狀態,則基于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所述第一終端關聯的連接信息,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所述通信連接;

29、所述第二終端若識別到所述第一終端不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或所述第一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一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不可連接狀態,則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喚醒指令;

30、接收所述第二終端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發送的喚醒指令所述第一終端接收所述第二終端通過所述第二近場通信模塊發送的喚醒指令;

31、所述第一終端響應于所述喚醒指令,向所述第二終端發送無線連接請求,以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所述通信連接。

32、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為用戶攜帶的用戶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為安裝于車輛上的車輛智能控制終端;

33、對應地,所述第一終端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包括:

34、所述第一終端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停車事件,則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通信連接;所述近場通信連接用于將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

35、所述第一終端獲取導航同步應用列表,若所述導航同步應用列表為非空,則獲取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的設置狀態;

36、所述第一終端若識別到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為啟動狀態,則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

37、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終端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停車事件,則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通信連接,包括:

38、所述第一終端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識別預設的注冊設備列表內各個注冊終端的連接狀態;

39、所述第一終端若識別到所述第二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二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可連接狀態,則基于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所述第二終端關聯的連接信息,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所述近場通信連接;

40、所述第一終端若識別到所述第二終端不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或所述第二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二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不可連接狀態,則通過第一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二終端發送喚醒指令;

41、所述第二終端響應于所述喚醒指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近場連接請求,以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近場通信連接。

42、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并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包括:

43、所述第二終端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緩存于緩存區域,并檢測與所述第一終端之間的所述通信連接的心跳信號;

44、所述第二終端若在預設的有效時間內未接收到所述心跳信號,則識別與所述第一終端斷開所述近場通信連接,并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所述第二導航應用。

45、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終端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之前,還包括:

46、所述第一終端響應于用戶的導航操作,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生成導航任務;所述導航數據是基于所述導航任務生成的;

47、所述第一終端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接收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傳輸的服務注冊指令;所述服務注冊指令用于授權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具備設備間傳輸導航數據的權限;

48、所述第一終端響應于所述服務注冊指令,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添加到導航同步應用列表,并將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設置為啟動狀態;所述啟動狀態用于在滿足所述跨設備傳輸條件時將基于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生成的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

49、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并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并根據所述導航同步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之后,還包括:

50、所述第二終端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向第一終端發送導航同步完成信息;

51、所述第一終端響應于所述導航同步完成信息,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向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傳輸關于導航任務的結束指令,以停止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

52、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所述導航同步信息之前,還包括:

53、所述第一終端獲取所述第二終端的導航應用列表;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包含所述第二導航應用;

54、所述第一終端若檢測到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存在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則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具體為:具有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實現跨設備傳輸導航數據權限的應用。

55、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所述導航同步信息之后,包括:

56、所述第二終端檢測導航應用列表中是否存在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

57、所述第二終端若檢測到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存在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則將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作為所述第二導航應用,并執行所述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的操作;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具體為:具有與所述第二導航應用實現跨設備傳輸導航數據權限的應用。

58、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根據所述導航同步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包括:

59、所述第二終端基于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確定導航目的地,并基于所述導航目的地生成任務更新提示信息;

60、所述第二終端若接收到基于所述更新提示信息反饋的更新確認指令,則基于所述導航目的地更新所述導航任務。

61、第二方面,本技術實施提供了一種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方法,應用于第一終端,包括:

62、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

63、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生成所述導航數據對應的導航同步信息;

64、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第二終端,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用于更新所述第二終端內的第二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

65、在本實現方式中,第一終端將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第二終端后,第二終端基于導航同步信息更新導航任務的過程具體為:所述第二終端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接收到的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并根據所述導航同步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

66、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包括:

67、響應于與所述第二終端之間的觸碰操作,接收所述第二終端的第二近場通信模塊發送的通信標簽;所述通信標簽攜帶有導航任務同步的啟動標識;

68、響應于所述通信標簽,啟動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并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所述導航數據。

69、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通信標簽是在所述第二終端檢測到滿足標簽寫入條件時,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向標簽服務線程發送標簽寫入請求,通過所述標簽服務線程響應所述標簽寫入請求,將所述啟動標識添加到所述通信標簽中,并將所述通信標簽寫入至所述第二近場通信模塊后得到的。

70、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包括:

71、接收所述第二終端發送的導航流轉通知;所述導航流轉通知是在所述第二終端與所述第一終端連接后,檢測到所述第二終端的第二導航流轉模塊為啟動狀態時,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

72、響應于所述導航流轉通知,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

73、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終端發送的導航流轉通知之前,還包括:

74、接收所述第二終端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發送的喚醒指令;

75、響應于所述喚醒指令,向所述第二終端發送無線連接請求,以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所述通信連接。

76、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終端為安裝于車輛上的車輛智能控制終端;所述第二終端為用戶攜帶的用戶終端;

77、對應地,所述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包括:

78、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停車事件,則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近場通信連接;所述近場通信連接用于將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

79、獲取導航同步應用列表,若所述導航同步應用列表為非空,則獲取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的設置狀態;

80、若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為啟動狀態,則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

81、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停車事件,則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近場通信連接,包括:

82、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識別預設的注冊設備列表內各個注冊終端的連接狀態;

83、若所述第二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二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可連接狀態,則基于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所述第二終端關聯的連接信息,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所述近場通信連接;

84、若所述第二終端不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或所述第二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二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不可連接狀態,則通過第一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二終端發送喚醒指令,所述喚醒指令是用于使得第二終端與第一終端建立通信連接。

85、在本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在接收到第一終端發送的喚醒指令后,則響應于所述喚醒指令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所述通信連接。

86、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在所述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之前,還包括:

87、響應于用戶的導航操作,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生成導航任務;所述導航數據是基于所述導航任務生成的;

88、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接收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傳輸的服務注冊指令;所述服務注冊指令用于授權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具備設備間傳輸導航數據的權限;

89、響應于所述服務注冊指令,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添加到導航同步應用列表,并將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設置為啟動狀態;所述啟動狀態用于在滿足所述跨設備傳輸條件時將基于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生成的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

90、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在所述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第二終端之后,還包括:

91、接收所述第二終端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反饋的導航同步完成信息;

92、響應于所述導航同步完成信息,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向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傳輸關于導航任務的結束指令,以停止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

93、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在所述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第二終端之前,還包括:

94、獲取所述第二終端的導航應用列表;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包含所述第二導航應用;

95、若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存在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則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具體為:具有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實現跨設備傳輸導航數據權限的應用。

96、第三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裝置,包括:

97、導航數據獲取單元,用于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

98、導航同步信息生成單元,用于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生成所述導航數據對應的導航同步信息;

99、導航同步信息發送單元,用于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第二終端,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用于更新所述第二終端內的第二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

100、在第三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導航數據獲取單元包括:

101、通信標簽接收單元,用于響應于與所述第二終端之間的觸碰操作,接收所述第二終端的第二近場通信模塊發送的通信標簽;所述通信標簽攜帶有導航任務同步的啟動標識;

102、導航流轉模塊啟動單元,用于響應于所述通信標簽,啟動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并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所述導航數據。

103、在第三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通信標簽是在所述第二終端檢測到滿足標簽寫入條件時,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向標簽服務線程發送標簽寫入請求,通過所述標簽服務線程響應所述標簽寫入請求,將所述啟動標識添加到所述通信標簽中,并將所述通信標簽寫入至所述第二近場通信模塊后得到的。

104、在第三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導航數據獲取單元包括:

105、導航流轉通知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終端發送的導航流轉通知;所述導航流轉通知是在所述第二終端與所述第一終端連接后,檢測到所述第二終端的第二導航流轉模塊為啟動狀態時,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

106、導航流轉通知響應單元,用于響應于所述導航流轉通知,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

107、在第三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導航任務的同步裝置還包括:

108、喚醒指令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終端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發送的喚醒指令;

109、喚醒指令相應單元,用于響應于所述喚醒指令,向所述第二終端發送無線連接請求,以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所述通信連接。

110、在第三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終端為安裝于車輛上的車輛智能控制終端;所述第二終端為用戶攜帶的用戶終端;

111、對應地,所述導航數據獲取單元包括:

112、停車開門觸發單元,用于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停車事件,則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近場通信連接;所述近場通信連接用于將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

113、第一狀態識別單元,用于獲取導航同步應用列表,若所述導航同步應用列表為非空,則獲取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的設置狀態;

114、第一啟動狀態響應單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為啟動狀態,則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

115、在第三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停車開門觸發單元包括:

116、連接狀態檢測單元,用于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識別預設的注冊設備列表內各個注冊終端的連接狀態;

117、直連觸發單元,用于若所述第二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二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可連接狀態,則基于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所述第二終端關聯的連接信息,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所述近場通信連接;

118、喚醒指令發送單元,用于若所述第二終端不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或所述第二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二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不可連接狀態,則通過第一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二終端發送喚醒指令,所述喚醒指令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終端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所述通信連接。

119、在第三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導航任務的同步裝置還包括:

120、導航操作響應單元,用于響應于用戶的導航操作,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生成導航任務;所述導航數據是基于所述導航任務生成的;

121、服務注冊單元,用于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接收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傳輸的服務注冊指令;所述服務注冊指令用于授權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具備設備間傳輸導航數據的權限;

122、服務注冊響應單元,用于響應于所述服務注冊指令,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添加到導航同步應用列表,并將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設置為啟動狀態;所述啟動狀態用于在滿足所述跨設備傳輸條件時將基于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生成的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

123、在第三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導航任務的同步裝置還包括:

124、導航同步完成信息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終端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反饋的導航同步完成信息;

125、導航結束單元,用于響應于所述導航同步完成信息,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向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傳輸關于導航任務的結束指令,以停止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

126、在第三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導航任務的同步裝置還包括:

127、導航應用列表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所述第二終端的導航應用列表;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包含所述第二導航應用;

128、導航應用匹配單元,用于若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存在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則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具體為:具有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實現跨設備傳輸導航數據權限的應用。

129、第四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方法,應用于第二終端,包括:

130、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給的導航同步信息;所述導航同步信息是基于所述第一終端內的第一導航應用的導航數據生成的;

131、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

132、基于所述導航同步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

133、在第四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給的導航同步信息,包括:

134、響應于與所述第一終端之間的觸碰操作,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通信標簽,以使所述第一終端響應于所述通信標簽,啟動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并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所述導航數據;所述通信標簽攜帶有導航任務同步的啟動標識;

135、接收所述第一終端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發送的所述導航同步信息。

136、在第四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在所述響應于與所述第一終端之間的觸碰操作,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通信標簽之前,還包括:

137、若滿足預設的標簽寫入條件,則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向標簽服務線程發送標簽寫入請求;

138、通過所述標簽服務線程響應所述標簽寫入請求,將所述啟動標識添加到所述通信標簽中,并將所述通信標簽寫入至所述第二近場通信模塊。

139、在第四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為安裝于車輛上的車輛智能控制終端;

140、對應地,在所述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給的導航同步信息之前,還包括:

141、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開門事件,則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通信連接;

142、獲取導航同步應用列表,若所述導航同步應用列表為非空,則獲取第二導航流轉模塊的設置狀態;

143、若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為啟動狀態,則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導航流轉通知,以使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導航同步信息。

144、在第四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開門事件,則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通信連接,包括:

145、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識別預設的注冊設備列表內各個注冊終端的連接狀態;

146、若所述第一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一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可連接狀態,則基于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所述第一終端關聯的連接信息,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所述通信連接;

147、若所述第一終端不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或所述第一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一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不可連接狀態,則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喚醒指令,所述喚醒指令用于使得所述第一終端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所述近場通信連接。

148、在本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終端在接收到第二終端發送的喚醒指令后,會響應于所述喚醒指令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所述近場通信連接。

149、在第四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為用戶攜帶的用戶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為安裝于車輛上的車輛智能控制終端;

150、對應地,所述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包括:

151、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緩存于緩存區域,并檢測與所述第一終端之間的通信連接的心跳信號;

152、若在預設的有效時間內未接收到所述心跳信號,則識別與所述第一終端斷開所述近場通信連接,并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所述第二導航應用。

153、在第四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給的導航同步信息之后,還包括:

154、檢測導航應用列表中是否存在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包含所述第一導航應用;

155、若檢測到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存在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則將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作為所述第二導航應用,并執行所述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的操作;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具體為:具有與所述第二導航應用實現跨設備傳輸導航數據權限的應用。

156、在第四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導航同步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包括:

157、基于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確定導航目的地,并基于所述導航目的地生成任務更新提示信息;

158、若接收到基于所述更新提示信息反饋的更新確認指令,則基于所述導航目的地更新所述導航任務。

159、在第四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在所述基于所述導航同步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之后,還包括:

160、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導航同步完成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終端響應于所述導航同步完成信息,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向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傳輸關于導航任務的結束指令,以停止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

161、第五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裝置,包括:

162、導航同步信息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給的導航同步信息;所述導航同步信息是基于所述第一終端內的第一導航應用的導航數據生成的;

163、導航同步信息傳輸單元,用于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

164、導航任務更新單元,用于基于所述導航同步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

165、在第五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導航同步信息接收單元包括:

166、通信標簽發送單元門,用于響應于與所述第一終端之間的觸碰操作,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通信標簽,以使所述第一終端響應于所述通信標簽,啟動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并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所述導航數據;所述通信標簽攜帶有導航任務同步的啟動標識;

167、觸碰操作反饋單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終端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發送的所述導航同步信息。

168、在第五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導航任務的同步裝置還包括:

169、標簽寫入請求單元,用于若滿足預設的標簽寫入條件,則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向標簽服務線程發送標簽寫入請求;

170、通信標簽寫入單元,用于通過所述標簽服務線程響應所述標簽寫入請求,將所述啟動標識添加到所述通信標簽中,并將所述通信標簽寫入至所述第二近場通信模塊。

171、在第五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為安裝于車輛上的車輛智能控制終端;

172、對應地,導航任務的同步裝置還包括:

173、開門事件觸發單元,用于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開門事件,則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通信連接;

174、第二狀態識別單元,用于獲取導航同步應用列表,若所述導航同步應用列表為非空,則獲取第二導航流轉模塊的設置狀態;

175、第二啟動狀態響應單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為啟動狀態,則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導航流轉通知,以使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導航同步信息。

176、在第五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開門事件觸發單元包括:

177、連接狀態確定單元,用于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識別預設的注冊設備列表內各個注冊終端的連接狀態;

178、直連傳輸單元,用于若所述第一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一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可連接狀態,則基于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所述第一終端關聯的連接信息,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所述通信連接;

179、喚醒執行單元,用于若所述第一終端不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或所述第一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一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不可連接狀態,則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喚醒指令,所述喚醒指令用于使得所述第一終端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所述近場通信連接。

180、在第五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為用戶攜帶的用戶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為安裝于車輛上的車輛智能控制終端;

181、對應地,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單元包括:

182、信息緩存單元,用于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緩存于緩存區域,并檢測與所述第一終端之間的通信連接的心跳信號;

183、心跳信號監聽單元,用于若在預設的有效時間內未接收到所述心跳信號,則識別與所述第一終端斷開所述近場通信連接,并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所述第二導航應用。

184、在第五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導航任務的同步裝置還包括:

185、匹配應用檢測單元,用于檢測導航應用列表中是否存在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包含所述第一導航應用;

186、第二導航應用識別單元,用于若檢測到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存在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則將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作為所述第二導航應用,并執行所述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的操作;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具體為:具有與所述第二導航應用實現跨設備傳輸導航數據權限的應用。

187、在第五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導航任務更新單元包括:

188、更新提示信息生成單元,用于基于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確定導航目的地,并基于所述導航目的地生成任務更新提示信息;

189、更新確認指令響應單元,用于若接收到基于所述更新提示信息反饋的更新確認指令,則基于所述導航目的地更新所述導航任務。

190、在第五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導航任務的同步裝置還包括:

191、導航同步完成信息發送單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導航同步完成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終端響應于所述導航同步完成信息,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向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傳輸關于導航任務的結束指令,以停止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

192、第六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存儲器、處理器以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并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項所述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方法。

193、第七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存儲器、處理器以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并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上述第四方面中任一項所述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方法。

194、第八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一項所述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方法。

195、第九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當計算機程序產品在電子設備上運行時,使得電子設備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一項所述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方法。

196、第十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芯片系統,包括處理器,處理器與存儲器耦合,所述處理器執行存儲器中存儲的計算機程序,以實現如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一項所述跨設備的導航任務的同步方法。

197、第十一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設備的導航系統,包括第一終端以及第二終端;

198、所述第一終端,用于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

199、所述第一終端,用于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生成所述導航數據的導航同步信息;

200、所述第二終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并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

201、所述第二終端根據所述導航同步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

202、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終端,用于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包括:

203、所述第二終端,用于響應于與所述第一終端之間的觸碰操作,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通信標簽;所述通信標簽攜帶有導航任務同步的啟動標識;

204、所述第一終端,用于響應于所述通信標簽,啟動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并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所述導航數據。

205、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還用于:

206、所述第二終端,用于若滿足預設的標簽寫入條件,則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向標簽服務線程發送標簽寫入請求;

207、所述第二終端,用于通過所述標簽服務線程響應所述標簽寫入請求,將所述啟動標識添加到所述通信標簽中,并將所述通信標簽寫入至所述第二近場通信模塊。

208、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為安裝于車輛上的車輛智能控制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為用戶攜帶的用戶終端;

209、對應地,所述第二終端還用于:

210、所述第二終端,用于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開門事件,則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通信連接;

211、所述第二終端,用于獲取導航同步應用列表,若所述導航同步應用列表為非空,則獲取第二導航流轉模塊的設置狀態;

212、所述第二終端,用于若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為啟動狀態,則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導航流轉通知,以使所述第一終端發送所述導航同步信息。

213、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終端,用于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包括:

214、所述第一終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終端發送的所述導航流轉通知;

215、所述第一終端,用于響應于所述導航流轉通知,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

216、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用于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開門事件,則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通信連接,包括:

217、所述第二終端,用于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識別預設的注冊設備列表內各個注冊終端的連接狀態;

218、所述第二終端,用于若識別到所述第一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一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可連接狀態,則基于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所述第一終端關聯的連接信息,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所述通信連接;

219、所述第二終端,用于若識別到所述第一終端不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或所述第一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一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不可連接狀態,則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喚醒指令;

220、所述第一終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終端通過第二近場通信模塊發送的喚醒指令;

221、所述第一終端,用于響應于所述喚醒指令,向所述第二終端發送無線連接請求,以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所述通信連接。

222、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為用戶攜帶的用戶終端;所述第一終端為安裝于車輛上的車輛智能控制終端;

223、對應地,所述第一終端,用于若滿足預設的跨設備傳輸條件,則通過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包括:

224、所述第一終端,用于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停車事件,則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通信連接;所述近場通信連接用于將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

225、所述第一終端,用于獲取導航同步應用列表,若所述導航同步應用列表為非空,則獲取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的設置狀態;

226、所述第一終端,用于若識別到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為啟動狀態,則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從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獲取導航數據。

227、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終端,用于若檢測到關于所述車輛的停車事件,則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通信連接,包括:

228、所述第一終端,用于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識別預設的注冊設備列表內各個注冊終端的連接狀態;

229、所述第一終端,用于若識別到所述第二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二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可連接狀態,則基于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所述第二終端關聯的連接信息,與所述第二終端建立所述近場通信連接;

230、所述第一終端,用于若識別到所述第二終端不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或所述第二終端在所述注冊設備列表內且所述第二終端的所述連接狀態為不可連接狀態,則通過第一近場通信模塊向所述第二終端發送喚醒指令;

231、所述第二終端,用于響應于所述喚醒指令,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近場連接請求,以與所述第一終端建立近場通信連接。

232、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并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包括:

233、所述第二終端,用于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緩存于緩存區域,并檢測與所述第一終端之間的所述通信連接的心跳信號;

234、所述第二終端,用于若在預設的有效時間內未接收到所述心跳信號,則識別與所述第一終端斷開所述近場通信連接,并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所述第二導航應用。

235、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第一終端還用于:

236、所述第一終端,用于響應于用戶的導航操作,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生成導航任務;所述導航數據是基于所述導航任務生成的;

237、所述第一終端,用于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接收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傳輸的服務注冊指令;所述服務注冊指令用于授權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具備設備間傳輸導航數據的權限;

238、所述第一終端,用于響應于所述服務注冊指令,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添加到導航同步應用列表,并將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設置為啟動狀態;所述啟動狀態用于在滿足所述跨設備傳輸條件時將基于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生成的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

239、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第一終端以及第二終端還用于:

240、所述第二終端,用于通過所述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向第一終端發送導航同步完成信息;

241、所述第一終端,用于響應于所述導航同步完成信息,通過所述第一導航流轉模塊向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傳輸關于導航任務的結束指令,以停止所述第一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

242、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所述導航同步信息之前,還包括:

243、所述第一終端,用于獲取所述第二終端的導航應用列表;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包含所述第二導航應用;

244、所述第一終端,用于若檢測到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存在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則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具體為:具有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實現跨設備傳輸導航數據權限的應用。

245、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第二終端還用于:

246、所述第二終端,用于檢測導航應用列表中是否存在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

247、所述第二終端,用于若檢測到所述導航應用列表存在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則將與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作為所述第二導航應用,并執行所述通過第二導航流轉模塊將所述導航同步信息傳輸給第二導航應用的操作;所述第一導航應用匹配的導航應用具體為:具有與所述第二導航應用實現跨設備傳輸導航數據權限的應用。

248、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終端根據所述導航同步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導航應用的導航任務,包括:

249、所述第二終端,用于基于所述導航同步信息確定導航目的地,并基于所述導航目的地生成任務更新提示信息;

250、所述第二終端,用于若接收到基于所述更新提示信息反饋的更新確認指令,則基于所述導航目的地更新所述導航任務。

251、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十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參見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關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驻马店市| 延长县| 渑池县| 芦溪县| 翼城县| 鄢陵县| 兰溪市| 长宁区| 儋州市| 独山县| 读书| 大丰市| 寻乌县| 新平| 兴安县| 曲沃县| 紫金县| 柘城县| 开封县| 乾安县| 隆林| 平邑县| 高平市| 轮台县| 定西市| 那曲县| 盐亭县| 崇州市| 津市市| 临武县| 南阳市| 巧家县| 闵行区| 屏边| 兴宁市| 龙门县| 东海县| 清远市| 乌兰浩特市| 嘉荫县|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