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聲產品,特別涉及一種發聲模組和終端設備。
背景技術:
1、微型揚聲器作為把電信號轉換為聲音的發聲器件,已經應用于生活中的各種場合,如手機、電腦、手表、智能穿戴等領域。隨著電子產品的尺寸越來越小,在電子產品的現有的空間內提高發聲模組的綜合性能成為重點。現有技術中發聲模組采用全金屬外殼使發聲模組的后聲腔體積最大化,但是大多發聲模組仍需要使用塑料中殼或者塑料中殼+注塑鋼片的結構支撐發聲單體,進一步涂膠密封來實現前聲腔和后聲腔分隔。塑料中殼結構不但bom成本高,工藝制程復雜,而且由于模組尺寸極限,對物料的尺寸公差及裝配精度要求也很高。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金屬外殼的發聲模組,通過取消塑膠中殼支撐發聲單體來實現發聲模組的后聲腔分離以及后聲腔體積最大化,同時提高發聲模組的防水密封性能。本實用新型的發聲模組包括
2、外殼,所述外殼為金屬材質,所述外殼上設有出聲口;
3、發聲單體,設于所述外殼內,所述發聲單體具有相背離的發聲側和背聲側,所述發聲側朝向所述出聲口;
4、具有彈性的防水密封環,設于所述外殼且沿所述出聲口延伸,所述防水密封環的至少部分設于所述發聲側和所述外殼之間;
5、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外殼和所述背聲側之間,當所述發聲單體位于所述外殼中時,所述第一支架壓靠所述背聲側使得所述發聲單體壓靠于所述防水密封環。
6、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防水密封環包括設于所述發聲側和所述外殼之間的第一部分。
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防水密封環還包括設于所述外殼外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為一體結構;
8、且/或,所述外殼上設有定位孔,所述防水密封環設有位于所述定位孔的定位部。
9、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防水密封環為硅膠材質;
10、且/或,所述防水密封環為一體注塑到所述外殼上;
11、且/或,沿所述發聲側到所述背聲側的方向的投影中,所述防水密封環的設于所述發聲側和所述外殼之間部分的內邊緣位于所述出聲口的外側。
12、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發聲單體具有兩個相對的第一邊以及連接兩個所述第一邊的兩個第二邊,其中,
13、且/或,所述第一邊上設有導電件;
14、且/或,所述第一邊和所述外殼之間設有具有彈性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側固定于所述外殼的內壁,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側抵靠所述發聲單體;
15、且/或,所述第一邊和所述外殼之間設有具有彈性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側固定于所述外殼的內壁,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側抵靠所述發聲單體,所述第二支架包括至少一個u型結構。
16、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邊和所述外殼之間設有具有彈性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一側固定于所述外殼的內壁,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側抵靠所述發聲單體;
17、且/或,所述第二邊和所述外殼之間設有具有彈性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一側固定于所述外殼的內壁,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側抵靠所述發聲單體,所述第三支架包括至少一個u型結構;
18、且/或,所述第二邊和所述外殼側壁之間的距離≤0.35mm。
19、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連接所述背聲側的第一支撐部、連接所述外殼的第二支撐部以及連接所述第一支撐部和所述第二支撐部的連接部。
20、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與所述第一支撐部和所述第二支撐部之間的夾角為鈍角;
21、且/或,所述第二支撐部設有兩個,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支撐部的兩側;
22、且/或,所述第二支撐部設有兩個,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支撐部的兩側,所述第二支撐部具有彎折延伸與所述外殼側面連接的翻邊;
23、且/或,所述第一支架為金屬材質,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外殼焊接連接。
24、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外殼包括金屬上殼和金屬下殼,所述金屬上殼上設有所述出聲孔,所述發聲單體、所述金屬上殼、所述金屬下殼之間形成后聲腔;
25、且/或,所述發聲單體和所述外殼之間形成后聲腔,所述后聲腔內填充有吸音顆粒,所述外殼上設有灌裝孔以及蓋設所述灌裝孔的可透氣的阻尼件。
26、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終端設備,所述終端設備包括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發聲模組。
27、本實用新型的發聲模組與相關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28、本實用新型的發聲模組通過在發聲單體的發聲側和發聲模組的金屬外殼之間設置防水密封環,防水密封環沿出聲口延伸,并且設置第一支架壓靠發聲單體于防水密封環,取消了塑膠中殼及固定中殼所需要的涂膠空間,節省模組空間,提升了發聲模組的防水性能。
1.一種發聲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發聲模組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聲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密封環包括設于所述發聲側和所述外殼之間的第一部分。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聲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密封環還包括設于所述外殼外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為一體結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聲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密封環為硅膠材質;且/或,所述防水密封環為一體注塑到所述外殼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聲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發聲單體具有兩個相對的第一邊以及連接兩個所述第一邊的兩個第二邊,其中,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聲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邊和所述外殼之間設有具有彈性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一側固定于所述外殼的內壁,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側抵靠所述發聲單體;
7.如權利要求1至6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發聲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連接所述背聲側的第一支撐部、連接所述外殼的第二支撐部以及連接所述第一支撐部和所述第二支撐部的連接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聲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與所述第一支撐部和所述第二支撐部之間的夾角為鈍角;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聲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包括金屬上殼和金屬下殼,所述金屬上殼上設有所述出聲口,所述發聲單體、所述金屬上殼、所述金屬下殼之間形成后聲腔;
10.一種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9任意一項所述的發聲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