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電子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攝像頭模組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1、為了獲得比常規攝像模組更高的倍率需求而又不增加電子設備本身的厚度,潛望式攝像模組由此盛行,已被應用于各種電子設備中。
2、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潛望式攝像模組所搭載的均為定焦鏡頭,也即單倍率鏡頭(例如,3倍鏡頭、5倍鏡頭或10倍鏡頭等),單倍率鏡頭內的各鏡片之間的相對位置固定。故采用單倍率鏡頭的潛望式攝像模組的倍率單一,無法實現連續的光學倍率變焦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攝像頭模組及電子設備。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攝像頭模組無法實現連續變焦的問題,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2、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攝像頭模組,所述攝像頭模組包括:
3、第一鏡群、第二鏡群、第一滑動限位件和第二滑動限位件;
4、所述第一鏡群和所述第二鏡群沿第一方向排布,且所述第一鏡群和第二鏡群滑動連接,所述第一鏡群的光軸和所述第二鏡群的光軸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5、所述第一滑動限位件與所述第一鏡群連接;
6、所述第二滑動限位件與所述第二鏡群連接;
7、其中,所述第二滑動限位件被配置為:與所述第一滑動限位件相互配合滑動,以限定所述第二鏡群相對于所述第一鏡群沿所述第一方向進行滑動的行程。
8、可選的,所述第一鏡群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鏡群本體和支撐部,所述支撐部與所述第一鏡群本體固定連接;
9、所述第二鏡群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二鏡群本體和滑動連接部,所述滑動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鏡群本體固定連接;
10、所述第二鏡群本體位于所述支撐部上,且與所述支撐部滑動連接;所述滑動連接部與所述第一鏡群本體的外側面滑動連接;
11、其中,所述第一滑動限位件和所述第二滑動限位件分布在所述支撐部與所述第二鏡群本體之間,和/或,所述第一滑動限位件和所述第二滑動限位件分布在所述第一鏡群本體與所述滑動連接部之間。
12、可選的,所述第一滑動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撐部上的第一子限位件和固定在所述第一鏡群本體上的第二子限位件中的至少一者;
13、所述第二滑動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鏡群本體上的第三子限位件和固定在所述滑動連接部上的第四子限位件中的至少一者;
14、其中,在所述第一滑動限位件包括所述第一子限位件的情況下,所述第二滑動限位件包括所述第三子限位件,且所述第一子限位件和所述第三子限位件配合連接;
15、在所述第一滑動限位件包括所述第二子限位件的情況下,所述第二滑動限位件包括所述第四子限位件,且所述第二子限位件和所述第四子限位件配合連接。
16、可選的,所述支撐部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
17、所述第一支撐板和所述第二鏡群本體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鏡群本體與所述滑動連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二支撐板和所述第二鏡群本體沿第三方向排布;
18、其中,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三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均與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19、可選的,在所述第一滑動限位件包括所述第一子限位件,所述第二滑動限位件包括所述第三子限位件的情況下,所述第一子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撐板朝向所述第二鏡群本體的一側,所述第三子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鏡群本體朝向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一側。
20、可選的,所述第一子限位件和所述第三子限位件中的一者為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子限位件和所述第三子限位件中的另一者為與所述第一滑槽配合的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一限位柱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內;
21、和/或,所述第二子限位件和所述第四子限位件中的一者為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子限位件和所述第四子限位件中的另一者為與所述第二滑槽配合的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二限位柱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內。
22、可選的,在所述第一鏡群本體上設置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鏡群本體上設置有所述第二滑槽的情況下,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長度相等,且均小于所述第二鏡群本體相對于所述第一鏡群本體滑動的最大距離。
23、可選的,所述攝像頭模組還包括:感光芯片和反射元件,所述感光芯片位于所述第二鏡群背離所述第一鏡群的一側,所述反射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鏡群背離所述第二鏡群的一側,且所述反射元件的反射面朝向所述第一鏡群;
24、其中,所述第一鏡群的光軸和所述第二鏡群的光軸均與所述感光芯片的中心軸重合。
25、可選的,所述攝像頭模組還包括:位于所述反射元件和所述第一鏡群之間的第三鏡群,且所述第一鏡群能夠帶動所述第二鏡群同步相對于所述第三鏡群移動。
26、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
27、外殼,以及安裝在所述外殼內的攝像頭模組,所述攝像頭模組為上述中任一給出的攝像頭模組。
28、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9、一種攝像頭模組,可以包括:第一鏡群、第二鏡群、第一滑動限位件和第二滑動限位件。通過將攝像頭模組中的第一鏡群和第二鏡群沿第一方向排布,且第一鏡群與第二鏡群滑動連接后,第二鏡群能夠相對于第一鏡群滑動,使得能夠改變攝像頭模組的焦距,實現不同倍率的光學變焦和對焦功能,如此,用戶可以針對不同的拍攝場景需求,選擇合適的倍率進行拍攝。另外,通過在第一鏡群上設置第一滑動限位件,在第二鏡群上設置與第一滑動限位件配合的第二滑動限位件,這樣,通過第二滑動限位件和第一滑動限位件的相互配合能夠用來限定第二鏡群在相對于第一鏡群進行滑動時的行程,進而能夠有效的避免第二鏡群相對于第一鏡群出現過大行程的滑動而產生拍攝失效的不良現象。同時還能夠避免在集成有攝像頭模組的電子設備跌落后出現兩個鏡群分離的不良現象。
1.一種攝像頭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鏡群(100)、第二鏡群(200)、第一滑動限位件(300)和第二滑動限位件(4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攝像頭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鏡群(10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f1)排布的第一鏡群本體(101)和支撐部(102),所述支撐部(102)與所述第一鏡群本體(101)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攝像頭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動限位件(300)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撐部(102)上的第一子限位件(301)和固定在所述第一鏡群本體(101)上的第二子限位件(302)中的至少一者;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攝像頭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102)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支撐板(102a)和第二支撐板(102b);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攝像頭模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滑動限位件(300)包括所述第一子限位件(301),所述第二滑動限位件(400)包括所述第三子限位件(401)的情況下,所述第一子限位件(301)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撐板(102a)朝向所述第二鏡群本體(201)的一側,所述第三子限位件(401)固定在所述第二鏡群本體(201)朝向所述第一支撐板(102a)的一側。
6.根據權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攝像頭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限位件(301)和所述第三子限位件(401)中的一者為第一滑槽(a1),所述第一子限位件(301)和所述第三子限位件(401)中的另一者為與所述第一滑槽(a1)配合的第一限位柱(a2),所述第一滑槽(a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f1),且所述第一限位柱(a2)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a1)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攝像頭模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鏡群本體(101)上設置有所述第一滑槽(a1),所述第二鏡群本體(201)上設置有所述第二滑槽(b1)的情況下,所述第一滑槽(a1)和所述第二滑槽(b1)的長度相等,且均小于所述第二鏡群本體(201)相對于所述第一鏡群本體(101)滑動的最大距離。
8.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攝像頭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頭模組還包括:感光芯片(500)和反射元件(600),所述感光芯片(500)位于所述第二鏡群(200)背離所述第一鏡群(100)的一側,所述反射元件(600)位于所述第一鏡群(100)背離所述第二鏡群(200)的一側,且所述反射元件(600)的反射面朝向所述第一鏡群(10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攝像頭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頭模組還包括:位于所述反射元件(600)和所述第一鏡群(100)之間的第三鏡群(700),且所述第一鏡群(100)能夠帶動所述第二鏡群(200)同步相對于所述第三鏡群(700)移動。
10.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001),以及安裝在所述外殼(001)內的攝像頭模組(000),所述攝像頭模組(000)為上述權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攝像頭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