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型鉆削中心操縱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小型鉆削中心操縱箱。
背景技術:
小型的鉆削中心在機械加工中是非常常見和重要的設備,在鉆削中心機床的主體上一般會內嵌電器操縱箱。普遍的做法是在機床主體上開孔,帶控制面板的操縱箱放置于孔內控制面板與機床主體外表面齊平或者突出,為了保證密封性能,一般會在操縱箱與機床主體的孔壁之間用密封膠密封,但這樣密封后,操縱箱就無法拆卸,不方便維修。而若不用密封膠封住,則容易進水霧,不僅影響操縱箱的電氣性能,還會造成控制面板顯示不清
/E.0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既方便拆卸維修又有很好的密封性的小型鉆削中心操縱箱。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型鉆削中心操縱箱,所述操縱箱為雙層箱體,電氣元件固定在內層箱體的內壁上,內層箱體和外層箱體的背面均開孔,外層箱體還包括活動連接、蓋住外層箱體的背面開孔的后蓋板。所述內層箱體還包括活動連接、蓋住外層箱體的背面開孔的后蓋板。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將本發明的雙層箱體的操縱箱嵌入鉆削中心機床主體的操縱箱框內,外層箱體與操縱箱框緊密配合,保證密封性,由于有兩層箱體,每層箱體都有活動蓋板,檢查箱體內部的電氣元件很方便,而需要拆卸和維修時只需將電氣元件連同內層箱體取出即可,不影響操縱箱與機床主體的密封性,也不會有水霧進入操縱箱帶來電氣隱患。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號為:內層箱體1、外層箱體2、操縱箱框3。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見圖1,本實施例的小型鉆削中心操縱箱為雙層箱體,電氣元件固定在內層箱體I的內壁上,內層箱體I和外層箱體2的背面均開孔,內層箱體I包括活動連接、蓋住外層箱體2的背面開孔的后蓋板,外層箱體2也包括活動連接、蓋住外層箱體2的背面開孔的后蓋板。將本實施例的雙層箱體的操縱箱嵌入鉆削中心機床主體的操縱箱框3內,外層箱體2與操縱箱框緊密配合,保證密封性,由于有兩層箱體,每層箱體都有活動蓋板,檢查箱體內部的電氣元件很方便,而需要拆卸和維修時只需將電氣元件連同內層箱體I取出即可,不影響操縱箱與機床主體的密封性,也不會有水霧進入操縱箱帶來電氣隱患。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小型鉆削中心操縱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縱箱為雙層箱體,電氣元件固定在內層箱體(I)的內壁上,內層箱體(I)和外層箱體(2)的背面均開孔,外層箱體(2)還包括活動連接、蓋住外層箱體(2)的背面開孔的后蓋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鉆削中心操縱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箱體(I)還包括活動連接、蓋住外層箱體(2)的背面開孔的后蓋板。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小型鉆削中心操縱箱,所述操縱箱為雙層箱體,電氣元件固定在內層箱體的內壁上,內層箱體和外層箱體的背面均開孔,外層箱體還包括活動連接、蓋住外層箱體的背面開孔的后蓋板。將本發明的雙層箱體的操縱箱嵌入鉆削中心機床主體的操縱箱框內,外層箱體與操縱箱框緊密配合,保證密封性,由于有兩層箱體,每層箱體都有活動蓋板,檢查箱體內部的電氣元件很方便,而需要拆卸和維修時只需將電氣元件連同內層箱體取出即可,不影響操縱箱與機床主體的密封性,也不會有水霧進入操縱箱帶來電氣隱患。
文檔編號H05K5/02GK103108508SQ20111036103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5日
發明者唐建明, 卞進澤, 謝孝忠, 孫德新, 陸鵬, 楊杰 申請人:常州創勝特爾數控機床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