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護膜制造領域,具體說,是特別涉及一種具有指紋解鎖功能的保護膜。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公司不斷推出具有指紋解鎖功能的新型手機,相應的解鎖便捷度也備受關注,增強了指紋解鎖功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手機具備指紋解鎖功能。但是指紋解鎖的傳感器由于與屏幕并非一體,普通的手機保護膜不能給指紋傳感器以有效的保護,導致指紋傳感器遇到硬物時會出現劃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指紋解鎖功能的保護膜,該保護膜不僅解決了手機保護膜不能保護指紋解鎖傳感器的問題,而且加工性強,成本低,易于量產。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種具有指紋解鎖功能的保護膜,保護膜自上而下包括:PE膜、硬化層、PET基材、壓敏膠涂層、PET剝離膜;壓敏膠涂層厚度10~20um,壓敏膠涂層為液態加成型反應硅膠層(聚二甲基硅氧烷)或液態亞克力膠水層(PMMA);PET基材厚度2~25um;硬化層厚度1~2um,硬化層為光固化型丙烯酸樹脂清漆層;PET剝離膜厚度25~75um;PE膜厚度為35~85μm。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PET基材上表面引入硬化層,PET基材下表面涂覆壓敏膠涂層;硬化層上面設有PE膜,壓敏膠涂層下面設有PET剝離膜。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壓敏膠涂層厚度13um,PET基材厚度9um,硬化層厚度1.3um,PET剝離膜厚度45um,PE膜厚度為50μm。
本實用新型成本低廉,實施方便,其保護膜厚度很薄,可以保證傳感器迅速正常工作。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膜使用層分為三層:PET基材、硬化層、壓敏膠涂層;壓敏膠涂層與傳感器貼合,硬化層的硬化層向外,有效防止了傳感器被刮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PET剝離膜11,壓敏膠涂層13,PET基材14,硬化層15,PE膜17。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解析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精神,藉由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闡述。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膜自上而下包括:PE膜17,硬化層15,PET基材14,壓敏膠涂層13,PET剝離膜11。PET基材14上表面引入硬化層15,PET基材14下表面涂覆壓敏膠涂層13;硬化層15上面設有PE膜17,壓敏膠涂層13下面設有PET剝離膜11。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實現方法如下:
A、將2~25μm的PET基材14上涂布液態加成型反應硅膠(聚二甲基硅氧烷)或液態亞克力膠水(PMMA),經過烘箱烘烤(130~200℃),時間1~3min,形成壓敏膠涂層13,使用(25~75um)的PET剝離膜11貼合,成為二層保護膜;
B、在A步驟的PET基材14另外一面,涂布一層光固化型丙烯酸樹脂清漆,形成硬化層15;
C、在B步驟硬化層15的UV硬化面用PE膜17貼合,成為三層保護膜。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膜使用層分為3層:PET基材14,PET基材14上表面的硬化層15,PET基材14下表面的壓敏膠涂層13;壓敏膠涂層13與傳感器貼合,硬化層15的硬化層向外,有效防止了傳感器被刮傷。
進一步,在一個實施例中,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第一步:將2~25μm的PET基材14上涂布液態加成型反應硅膠(聚二甲基硅氧烷)或液態亞克力膠水(PMMA);經過烘箱烘烤(130~200℃),時間1~3min,形成壓敏膠涂層13,使用(25~75um)的PET剝離膜11貼合,成為二層保護膜;
第二步:將光固化丙烯酸樹脂清漆,涂布在上步驟的PET基材14的另一面,選用微凹輥涂布,微凹輥直徑為30~50mm,線數在40~400LPI之間,涂布干膜厚度1~2μm,形成硬化層15;
第三步:選用35~85μm的PE膜17貼合在第二步硬化層15的硬化面。
現在手機上采用的大多是電容式指紋傳感器,其原理是在一塊集成有成千上萬半導體器件的“平板”上,手指貼在其上與其構成了電容(電感)的另一面,由于手指平面凸凹不平,凸點處和凹點處接觸平板的實際距離大小就不一樣,形成的電容/電感數值也就不一樣,設備根據這個原理將采集到的不同的數值匯總,就完成了指紋的采集和驗證。電容傳感器有微弱電流場,手指觸摸形成耦合電容,吸收一部分電流,四周的電極通過這個位置的計算,得出坐標。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保護膜厚度很薄,不足以屏蔽電流,不會對電容指紋傳感器的正常工作產生任何影響,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膜能保證傳感器迅速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