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服裝面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抗浸服面料。
背景技術:
抗浸服又叫防寒抗浸服,它是一種為保證飛行人員及海上作業人員落水后防止體內熱量在短時間內大量散失的個體防護裝備。防浸服的作用是阻隔水與人的皮膚接觸,并防止人體體溫大幅度下降,以維持人體進行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體溫,從而延長生存時間,增加獲救生還的機會。
目前的抗浸服面料防水性能和保溫性能良好,但其存在如下缺點:一是透氣性差,穿著人員體內產生的汗汽不散出,從而在抗浸服內形成冷凝水,降低了抗浸服的保溫效果和穿著的舒適度;二是抗浸服面料沒有助浮作用,人員掉入水中后會下沉,增加了救援的難度和落水人員的危險系數。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抗浸服面料,能夠解決現有抗浸服面料存在的上述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抗浸服面料,所述抗浸服面料自內向外依次包括防水透濕外層、氣囊層、保暖層和里層,所述氣囊層包括若干個氣囊,所述氣囊均勻粘結在所述防水透濕外層和所述保暖層之間。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相鄰氣囊之間的間距為5~10cm。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氣囊為塑料膜氣囊。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塑料膜氣囊內填充有空氣。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塑料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氣囊層的厚度為2~5cm。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保暖層的厚度為1~3c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抗浸服面料,其外層為防水透氣層,提高了抗浸服的穿著舒適度和保暖效果;通過氣囊層的設計,提高了抗浸服的保溫效果,降低了落水者的危險系數,本發明的抗浸服面料,具有三重保溫作用、助浮作用和防水透氣作用,綜合性能優異,大大提高了抗浸服的穿著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抗浸服面料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防水透氣層,2.氣囊層,3.保溫層,4.里層,5、氣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附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一種抗浸服面料,自內向外依次包括防水透濕外層1、氣囊層2、保暖層3和里層4;
所述防水透濕外層1可以阻止外界的水進入抗浸服內,同時穿著人員產生的汗汽可以透過外層排除,提高了抗浸服的穿著舒適度和保溫效果;
所述氣囊層2的厚度為2~5cm,包括若干個以5~10cm的間距均勻粘結在所述防水透濕外層1和所述保暖層3之間的氣囊5,所述氣囊5的膜材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種,氣囊5內填充有空氣;氣囊層的設計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功能:其一是使防浸服具有一定的浮力,穿著人員掉入水中后,可以在水面漂浮,降低了救援難度,同時避免落水人員沉入深水中,減小了落水人員在水中的危險性;其二是,氣囊層采用氣囊間隔排布設計,使人體產生的汗液依次穿過里層4、保溫層3,并有氣囊層的間隙由外層1排出抗浸服;其三是利用了空氣的熱傳遞系數低的特點,進一步提高了抗浸服的保溫效果;
所述保暖層的厚度為1~3cm,起到保暖和防止落水人員體溫水溫低而急劇下降的作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