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包括ATS冷卻系統、三通、水泵、球閥、除氣裝置、電機控制器、電機和膨脹水箱。所述除氣裝置包括除氣裝置主體和觀察管;所述觀察管的一端與除氣裝置主體相連通,另一端和膨脹水箱的除氣接頭相連。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除了具備正常的冷卻功能外,該冷卻管路系統還能夠在添加冷卻液的時候將回路內的空氣有效排除,改善加液虛滿的情況,且便于觀察回路加液情況。
【專利說明】
一種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客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電動客車的冷卻系統為一個循環回路,在該回路中,由水栗提供動力,通過膨脹水箱加水口向系統內添加冷卻液。通常在回路中間分出一個補水口和膨脹水箱的下水口相連,這樣在向冷卻系統內加注冷卻液的時候,冷卻液會從補水口向兩側流動,但在回路中部容易積聚氣體。由于大多數電機都沒有設置排氣孔,因此,此時如果管路再有彎曲打折的現象,就更容易造成氣體存留在回路內,造成冷卻液虛滿,且在運行一段時間后會發生電機過熱等故障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除了具備正常的冷卻功能外,該冷卻管路系統還能夠在添加冷卻液的時候將回路內的空氣有效排除,改善加液虛滿的情況,且便于觀察回路加液情況。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5]—種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包括ATS冷卻系統、三通、水栗、球閥、除氣裝置、電機控制器、電機和膨脹水箱。
[0006]所述除氣裝置包括除氣裝置主體和觀察管;所述觀察管的一端與除氣裝置主體相連通,另一端和膨脹水箱的除氣接頭相連。
[0007]所述ATS冷卻系統的出水口接三通的進水口,三通的出水口接水栗的進水口,水栗的出水口接球閥的進水口,球閥的出水口接除氣裝置的進水口,除氣裝置的出水口接電機控制器的進水口,電機控制器的出水口接電機的進水口,電機的出水口接ATS冷卻系統的進水口,膨脹水箱的下水口接三通的補水口。
[0008]進一步的,所述球閥為雙接管球閥,所述雙接管球閥包括球閥主體、設置在球閥主體兩端的球閥的進水口與球閥的出水口、以及設置在球閥主體上的旋轉開關。
[0009]進一步的,所述除氣裝置主體為三通,且該三通包括除氣裝置的進水口、除氣裝置的出水口和除氣裝置的除氣接頭;所述觀察管安裝在所述除氣裝置的除氣接頭上。
[0010]進一步的,所述觀察管為透明玻璃管。
[0011]進一步的,所述除氣裝置的安裝位置,高于ATS冷卻系統、三通、水栗、球閥、電機控制器及電機的安裝位置,低于膨脹水箱的安裝位置。
[0012]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除了具備正常的冷卻功能外,該冷卻管路系統還能夠在添加冷卻液的時候將回路內的空氣有效排除,改善加液虛滿的情況,且便于觀察回路加液情況。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球閥打開時本實用新型的系統原理圖;
[0014]圖2是球閥關閉時本實用新型的系統原理圖;
[00?5]圖3是球閥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是除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是未安裝觀察管的除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其中:
[0019]1、ATS冷卻系統,2、三通,3、水栗,4、球閥,41、球閥的進水口,42、球閥的出水口,43、旋轉開關,5、除氣裝置,51、除氣裝置主體,52、除氣裝置的進水口,53、除氣裝置的出水口,54、觀察管,55、橡膠管,56、除氣裝置的除氣接頭,6、電機控制器,7、電機,8、膨脹水箱,9、橡膠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21 ]如圖1 -圖5所示的一種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包括ATS冷卻系統1、三通2、水栗3、球閥4、除氣裝置5、電機控制器6、電機7和膨脹水箱8;各個部件通過橡膠水管9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回路。所述除氣裝置5的安裝位置,高于ATS冷卻系統1、三通2、水栗3、球閥4、電機控制器6及電機7的安裝位置,低于膨脹水箱8的安裝位置。所述ATS冷卻系統I為電子風扇溫控冷卻裝置,起冷卻作用。所述三通,用于將膨脹水箱連接到冷卻回路中。所述水栗,用于提供動力使冷卻液流動。所述除氣裝置,具有排出管路中的氣體和觀察冷卻液狀態的功能。
[0022]如圖4所示,所述除氣裝置5包括除氣裝置主體51和觀察管54。所述除氣裝置主體51為三通,且該三通包括除氣裝置的進水口 52、除氣裝置的出水口 53和除氣裝置的除氣接頭56。所述觀察管54的一端通過橡膠管55與除氣裝置的除氣接頭56相連,另一端和膨脹水箱8的除氣接頭相連。所述觀察管54為透明玻璃管。
[0023]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ATS冷卻系統的出水口接三通的進水口,三通的出水口接水栗的進水口,水栗的出水口接球閥的進水口,球閥的出水口接除氣裝置的進水口,除氣裝置的出水口接電機控制器的進水口,電機控制器的出水口接電機的進水口,電機的出水口接ATS冷卻系統的進水口,膨脹水箱的下水口接三通的補水口。
[0024]如圖3所示,所述球閥為雙接管球閥,所述雙接管球閥包括球閥主體、設置在球閥主體兩端的球閥的進水口與球閥的出水口、以及設置在球閥主體上的旋轉開關。所述球閥具有開關截止的功能。所述旋轉開關用于實現管路的開閉。由于如果在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中沒有所述球閥,那么在向冷卻系統中加入冷卻液時,液體會通過三通分成兩條液路流動,一路從ATS冷卻系統往電機流動,一路從水栗往電機控制器流動;再加上管路折彎、扭曲等都會產生阻力,很容易造成回路中部的氣體無法排出,在回路中聚集大量氣體。因此,通過在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中增加球閥,能夠在通過旋轉開關將球閥關閉后,液體和氣體只能沿一個方向順序流動,回路中間就不會聚集大量氣體。
[002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
[0026]和普通的冷卻管路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冷卻管路系統增加了雙接管球閥4和除氣裝置5。除氣裝置5需安裝在高于電機7、電機控制器6、ATS冷卻系統、三通、水栗,但低于膨脹水箱8的位置處。
[0027]在加水時,關閉雙接管球閥4,通過膨脹水箱8的加水口往系統內添加冷卻液。此時,冷卻液在系統中的流動方向如圖2所示,液體會先通過ATS冷卻系統I的出水口進入ATS冷卻系統I,把ATS冷卻系統I中的氣體向電機7的方向擠壓,氣體按箭頭所示的回路進入膨脹水箱8 ;當ATS冷卻系統I中的液體滿了之后,液體會從ATS冷卻系統高處的進水口進入電機7,同理依次注滿電機7、電機控制器6等,并最大程度的排除其中的氣體。當除氣裝置5的觀察管54中出現液體時,說明系統冷卻液即將加滿,繼續將冷卻液添加到膨脹水箱合適液位處即可,最后轉動旋轉開關,打開球閥4,打開水路。由于加液的時候關閉了雙接管球閥,液體只能從一側沿管路流動,中間不易積聚氣體,冷卻液可以順著管路把氣體趕出,并通過除氣裝置排出,從而改善了加液虛滿的情況,能更好的除盡系統內的氣體。
[0028]當球閥打開時,冷卻管路系統中的液體如圖1箭頭所示方向流動,水栗提供動力,液體依次經過電機控制器6、電機7并對二者進行冷卻,升溫之后的冷卻液進入ATS冷卻系統,ATS冷卻系統對冷卻液進行冷卻,冷卻之后的液體再經過水栗3進行循環。膨脹水箱8起到除氣、補水及彌補液體熱脹冷縮造成的體積變化的作用。在車輛運行時,水栗提供動力使冷卻液在回路內循環流動,對電機控制器6及電機7進行冷卻,ATS冷卻系統可以根據水溫自動調節風扇轉速對冷卻液降溫。在冷卻液流動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可以通過除氣裝置5排入膨脹水箱進,進而從冷卻系統中排出去。具體地說,在車輛運行時,冷卻液流動方向如圖1中的箭頭所示,在冷卻管路系統工作時,有可能產生少量氣泡,這些氣泡會跟隨液體流動。由于除氣裝置設置在較高位置處,正常情況下氣體會在高處聚集,通過除氣裝置的除氣接頭56進入膨脹水箱8,然后再通過膨脹水箱8的排氣孔排入大氣。在車輛運轉時還可通過觀察除氣裝置的觀察管觀察液體流動情況,如果其中持續有大量氣泡說明系統有除氣不盡或漏氣等情況,提醒駕駛員進行檢查。
[0029]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ATS冷卻系統、三通、水栗、球閥、除氣裝置、電機控制器、電機和膨脹水箱; 所述除氣裝置包括除氣裝置主體和觀察管;所述觀察管的一端與除氣裝置主體相連通,另一端和膨脹水箱的除氣接頭相連; 所述ATS冷卻系統的出水口接三通的進水口,三通的出水口接水栗的進水口,水栗的出水口接球閥的進水口,球閥的出水口接除氣裝置的進水口,除氣裝置的出水口接電機控制器的進水口,電機控制器的出水口接電機的進水口,電機的出水口接ATS冷卻系統的進水口,膨脹水箱的下水口接三通的補水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閥為雙接管球閥,所述雙接管球閥包括球閥主體、設置在球閥主體兩端的球閥的進水口與球閥的出水口、以及設置在球閥主體上的旋轉開關。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氣裝置主體為三通,且該三通包括除氣裝置的進水口、除氣裝置的出水口和除氣裝置的除氣接頭;所述觀察管安裝在所述除氣裝置的除氣接頭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觀察管為透明玻璃管。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客車冷卻管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氣裝置的安裝位置,高于ATS冷卻系統、三通、水栗、球閥、電機控制器及電機的安裝位置,低于膨脹水箱的安裝位置。
【文檔編號】B60K11/02GK205468512SQ201620196902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5日
【發明人】蔡圣全, 孟龍燦, 汪慶
【申請人】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