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破碎機板錘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破碎機板錘。
目前破碎機中使用的板錘均為單面的結構,即僅其一個表面為磨損面,當該磨損面被破壞后,反擊板與板錘之間的間隙加大,便會導致物料粒度的增大,降低破碎質量。因此,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整個板錘便要報廢,因而浪費較為嚴重,也使加工成本大大增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使用成本低的、使用壽命長的破碎機板錘。
本實用新型是在板錘的錘體完成的,其技術方案為在錘體至少其上下兩個端面設置磨損機構和相應的安裝機構。
這樣當其一個磨損面被破壞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將其翻轉后再安裝在轉子上繼續使用,從而增長其使用壽命?;蛘咴谙嗤氖褂脮r間,其破碎物料的粒度較小,由此能夠提高物料的破碎質量。
一般情況下,可只將錘體的上下端面設置為磨損面,這時僅錘體的上下端面上設置安裝機構,如螺栓安裝孔。上下端面的孔可以分別設置,也可采用以下方式各安裝孔包括兩端的方孔和中間的圓孔,方孔與圓孔之間的部分呈開口為90度的喇叭狀。這樣上下端面可使用相同的安裝孔。
另外,還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內外兩個側面上制出沿錘體長度方向的凹槽,使磨損面突出。
具體加工時,可將本實用新型的錘體制為上部與下部為對稱結構。從而滿足其上下面均帶有磨損機構以及帶有對應的安裝機構的要求。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
圖1的A-A視圖;其中,1-錘體,2-安裝孔。
如圖所示,本實施例包括長方形錘體1,錘體1上包括其安裝機構和磨損機構。其中,磨損機構位于錘體1的內個棱角處,其各面的中間帶有凹槽,使其磨損部分突出。在錘體內制有兩端與上下端面上的凹槽相通的安裝孔2。各安裝孔2的外部為方孔,中間為圓孔,方孔與圓孔之間有部分呈開口為90度的喇叭狀。
權利要求1.一種破碎機板錘,其特征是錘體(1)至少其上下兩面均帶有磨損及相應的安裝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機板錘,其特征是錘體(1)的上下端面上均設置相應的安裝孔(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破碎機板錘,其特征是錘體(1)上的各安裝孔(2)外側為方孔、中間為圓孔,兩者之間的部分呈開口為90度的喇叭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破碎機板錘,其特征是錘體(1)內外兩側面上帶有沿其長度方向的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破碎機板錘,其特征是錘體(1)上部與下部為對稱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破碎機板錘。它在錘體至少其上下兩個端面設置磨損機構和相應的安裝機構。具體加工時,可將本實用新型的錘體制為上部與下部為對稱結構。這樣當其一個磨損面被破壞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將其翻轉后再安裝在轉子上繼續使用,從而增長其使用壽命?;蛘咴谙嗤氖褂脮r間,其破碎物料的粒度較小,由此能夠提高物料的破碎質量。
文檔編號B02C13/28GK2451230SQ00256230
公開日2001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00年11月3日
發明者張維林, 苑新華, 盧友華, 盛金海, 朱士元 申請人:山東肥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西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