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免澆水植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樹的方法,具體說是一種免澆水植樹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風沙侵襲日益嚴重,而我國沙化嚴重的三北地區都是春季干旱較嚴重的地區,一般年降雨量低于500mm,而這較低的降雨量也集中在夏季,一般夏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0--80%左右,春季十年九旱,春季植樹必須澆水,沙化的及正在沙化的地區本來土壤就貧瘠,即使春季植樹時澆一次水,成活率依然較低,不澆水成活的就寥寥無幾,成活的生長也特別慢,給植樹造林防風固沙造成很大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免澆水植樹方法,它是在春季育苗,夏季移栽,利用雨季到來,不用澆水,提高成活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本方法包括育苗及移栽兩個步驟;1、育苗包括如下步驟A是先制作可降解的培養箱;B、培養土的配制,挑選生活垃圾,將不能降解的塑料袋及金屬、電池等硬物去除,粉碎,顆粒的直徑≤8MM,摻入1-1.5倍的土,拌勻,將該培養土裝入上述的箱中;C、育苗,時間3月下旬--5月上旬,選1-2年的根部完好的所需樹種的樹苗栽在培養箱中,隔10-15天澆一次水,使之達到成活,培養箱成排擺放并在箱上作標記,以區分陰陽面,培養2--3個月;2、移栽包括如下步驟在夏季7、8月份,選干土層不超過60CM的地塊,并根據氣象土壤條件選擇合適的樹種;A、挖坑,長80--100CM,寬60--80CM,深分別為80CM及100CM,底部有一臺;B、移栽,在臺下深處施肥,用上述的粉碎垃圾2-3公斤,在臺上即深80CM處放培養箱,放時分清陰陽面,將陽面朝南,將培養箱的底板去掉;填土至與地面平。
上述的培養箱選用次品木板材加工成2CM厚,制作成上大下小的截面為梯形的箱,其上下口都是正方形,上口邊長35-45CM,下口邊長25--35CM,高60CM,其箱底板大于下口,便于拆掉,并有透水孔。
上述的移栽時間在7月上、中旬。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成活率高,根據在內蒙赤峰及吉林松源兩地試驗,其成活率為98%、94%,見表1,夏季移栽在干土層以下,根部可以扎下并吸收水分,而且夏季雨水較多,解決了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春季植樹水源難于解決,成活率低的問題,本植樹方法春季育苗時澆水,水源易解決。本方法一經推廣,將對植樹造林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是利國利民的大事。2、利用生活垃圾作肥料,既環保又省錢,既使城市的生活垃圾得以充分利用,又給移栽在貧瘠的土地增加肥料,施肥時放到培養箱下,利于根部吸收,選用的楊木板材也是價格低,在地里易腐爛,變成肥料,使本方法的成本較低。3、本方法的每一步都較簡單,具有可操作性,加之成本不高,利于大面積推廣。
對比試驗地點內蒙赤峰市松山區。
當地氣象條件年平均降雨量為400MM,6、7、8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70-80%,全年平均氣溫6℃,全年≥10℃的積溫3000℃,春季多大風,春季最初的有效降雨較晚,春季十年九旱,根據1951-1975年的氣象統計,春季第一場≥10MM的降水,最早5月4日,最晚6月29日,歷年平均5月30日,全年蒸發量2200MM,大于降水量。
試驗移栽的地塊為土壤條件半沙化的地塊,栽樹樹種為楊樹、大棗樹、松樹、沙果、山葡萄,1年的樹苗;在培養箱培養2.5月,對照地塊與試驗地塊相臨,春季栽樹樹種為楊樹,1年的樹苗,植樹時挖坑,長70CM,寬70CM,深為80CM,澆水一次。
吉林松源移栽試驗,其育苗及移栽做法與上述試驗相同,移栽地塊為鹽堿地,年平均降雨量略高于內蒙赤峰地區。
表1本發明的植樹方法成活率對照表
圖1是本發明移栽時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方法包括育苗及移栽兩個步驟;1、育苗包括如下步驟A是先制作培養箱,選用次品干楊木,將板材加工成2CM厚,制作成上大下小的截面為梯形的箱,其上、下口都是正方形,上口邊長40CM,下口邊長30CM,高60CM,其箱底板比下口大,并有2CM直徑的透水孔2個。B、培養土的配制,挑選生活垃圾,將塑料袋、金屬、電池及其他硬物去除,粉碎,顆粒的直徑2--8MM,摻入1.5倍的大地土,拌勻,將該培養土裝入上述的箱中。C、育苗,4月25日,選1-2年的根部完好的所需樹種,如楊樹、松樹、沙果樹、棗樹的樹苗栽在培養箱中,隔10-15天澆一次水,使之達到成活,培養箱成排擺放,每排四個,并在箱上作標記,以區分陰陽面,培養2-3月使樹苗根部發達;
2、移栽,由圖1可以看到本方法移栽時的結構,在夏季7月份,選干土層不超過60CM的地塊,并根據氣象土壤條件選擇合適的樹種;A、挖坑(4),長100CM,寬70CM,深分別為80CM及100CM,底部有一臺(5);B、移栽,在深100CM處(6)施肥,用撿出的廢塑料袋4-5個套在一起,裝未加土的上述的粉碎垃圾2--3公斤,每棵一包,并將廢塑料袋塞在坑的角落;在臺上即深80CM處放培養箱(3),放時分清陰陽面,將陽面朝南,必須將培養箱的底板去掉,以利于根系生長;填土高過培養箱20CM,與地面(2)平,(1)是樹苗。
權利要求
1.一種免澆水植樹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育苗及移栽兩個步驟;育苗包括如下步驟A是先制作可降解的培養箱;B、培養土的配制,挑選生活垃圾,將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及金屬、電池等硬物去除,粉碎,顆粒的直徑≤8MM,摻入1-1.5倍的土,拌勻,將該培養土裝入上述的箱中;C、育苗,時間3月下旬--5月上旬,選1-2年的根部完好的所需樹種的樹苗栽在培養箱中,隔10-15天澆一次水,使之達到成活,培養箱成排擺放并在箱上作標記,以區分陰陽面,培養2--3個月;移栽包括如下步驟在夏季7、8月份,選干土層不超過60CM的地塊,并根據氣象土壤條件選擇合適的樹種;A、挖坑(4),長80--100CM,寬60--80CM,深分別為80CM及100CM,底部有一臺(5);B、移栽,在臺下深處(6)施肥,用上述的粉碎垃圾2--3公斤,在臺上即深80CM處放培養箱(3),放時分清陰陽面,將陽面朝南,將培養箱的底板去掉;填土至與地面(2)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澆水植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培養箱是選用次品木板材加工成2CM厚,制作成上大下小的截面為梯形的箱,其上下口都是正方形,上口邊長35--45CM,下口邊長25--35CM,高60CM,其箱底板大于下口,并有透水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澆水植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移栽時間在7月上、中旬。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免澆水植樹方法,它包括育苗及移栽兩個步驟;育苗是先制作培養箱,再挑選生活垃圾配制培養土,育苗時間為3月下旬-5月上旬,選1-2年的所需樹種的樹苗栽在培養箱中,隔10-15天澆一次水,使之達到成活,培養2-3個月;移栽,在夏季7、8月份,選干土層不超過60CM的地塊,挖坑的底部有一臺,移栽時,在深處施肥,在臺上放培養箱,放時將陽面朝南,將培養箱的底板去掉、填土。本方法成活率高,其成活率為90%以上,本方法根據夏季雨水多,移栽在干土層以下,解決了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春季植樹水源難于解決,成活率低的問題,利用生活垃圾作肥料,既增加肥料又環保。本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利于大面積推廣。
文檔編號A01G9/10GK1843083SQ20061008001
公開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9日
發明者劉寶全 申請人:劉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