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植物品種“紅花八角蓮”的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植物雜交種的培育方法,具體地,涉及川八角蓮(Dysosma veitchii)為母本,八角蓮(D.versipellis)為父本雜交培育雜交種紅花八角蓮的方法。
背景技術:
木蘭科樹種以花大色艷、香味濃郁著稱,世界有木蘭科植物約270種,由于物種本身的原因和人為原因,有約1/3種木蘭科植物趨于瀕危狀態,近年來許多植物學家開展了引種栽培工作,便于保護木蘭科基因資源。木蘭科植物種類雖然較多,栽培歷史悠久,如緬桂(白蘭)、玉蘭、二喬木蘭等,但被廣泛應用的種類并不太多,這主要受制于木蘭科植物本身的觀賞性狀和適應性。而木蘭科植物的研究多集中在系統分類、引種栽培方面。近年來,雖然其開發利用的研究力度有所增加,但雜交育種成功尚不多見。目前,選擇和雜交是提高木蘭科植物觀賞價值,培養園藝新品種的主要途徑,而選擇云南特有的川八角蓮(Dysosmaveitchii)(♀)為母本,八角蓮(D.versipellis)(♂)為父本進行雜交育種培育新品種,現有技術中尚未有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川八角蓮(Dysosmaveitchii)為母本,八角蓮(D.versipellis)為父本進行雜交育種的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的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紅花八角蓮的培育方法,川八角蓮(Dysosma veitchii)為母本,八角蓮(D.versipellis)為父本進行雜交育種,在父本的盛花期采花,在單花前期即半開時采集,去掉花被片和雌蕊群,將雄蕊群攤開,在室溫下花藥自然裂開,花粉散出,收集花粉并保存,在母本花朵還未張開時,輕輕扳開花被片,去掉雄蕊,用父本的新鮮花粉或貯藏花粉給其受粉,然后將花被片復原而包裹雌蕊群,并套袋,1星期后去袋,待果實轉變為深紅色,且變軟時,采摘果實,并洗凈果肉,在室溫下保濕沙藏,第二年早春播種。
為了獲得更好的效果,上述的培育方法中使用上午8:00-9:00為授粉時間;貯藏花粉采用硅膠干燥,于2-4℃低溫貯藏;并采用母本花粉經處理后,在培養基上檢測無活性的母本花粉與父本花粉混合進行受粉的蒙導方法克服親本間的雜交不親和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用本發明的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質性內容,但本發明的內容并不局限于此。
實施例1雜交組合為紅花八角蓮川八角蓮(Dysosma veitchii)(♀)X八角蓮(D.versipellis)(♂)。
材料與方法在父本花被片半張開時采集花藥,在室溫下讓其自然裂開,收集花粉。干燥后冰箱2-4℃保存。在母本花朵還未張開時,輕輕扳開花被片,去掉雄蕊,用父本的花粉給其受粉,然后將花被片復原而包裹雌蕊群,并套袋,約1星期后去袋。雜交時間為上午8:00-9:00。未成功的一個月左右落果。種子成熟后采集果實并陰干后收集種子,洗去油質外種皮,在室溫下保濕沙藏。第二年早春播種,適時分苗移栽。觀察實生苗的適應性及形態形狀。經過多年培育觀察,新品種生長良好,F1代表現出了雜種優勢,均表現出特別明顯的早熟性狀,從實生苗到開花只需2-5年。具體與親本性狀比較如下母本川八角蓮,多年生草本,莖高20-60厘米。莖生葉2枚,紙質,對生,盾狀著生,直徑達20厘米,常掌狀深裂幾達中部,裂片為楔狀長圓形,先端常3裂,小裂片三角狀,邊緣具稀小腺齒,葉面無毛,背面沿脈被柔毛,具長葉柄。2-6朵花著生于葉柄交叉處;花梗較短,被柔毛;萼片6,早落;花瓣6,淡紅色,長圓狀披針形,長4-6厘米;雄蕊6,藥隔較長,先端具尖頭;花絲短而扁平;雌蕊短,僅為雄蕊的一半;子房橢圓形,花柱短而粗。未成熟漿果綠色,成熟時紅色。花期4月,果期8-9月。
父本八角蓮,多年生草本;莖高20-30厘米,不分枝,無毛。莖生葉1枚,有時2枚互生,紙質,盾狀,直徑達25~30厘米,4-9淺裂,裂片闊三角形,裂片三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邊緣具刺狀細齒,葉面無毛,背面疏生柔毛或無毛,葉柄長10-15厘米?;?-6朵,簇生于葉柄頂端離葉基部不遠處,無總梗;花梗細弱,被毛;萼片6,早落;花瓣6,深紅色,匙狀倒卵形,長約2厘米;雄蕊6,花絲短于花藥;子房橢圓形。未成熟漿果綠色,成熟時紅色。花期3-5月,果期8-9月。
新品種紅花八角蓮。系譜紅花八角蓮是以川八角蓮(Dysosma veitchii)為母本、八角蓮(D.versipellis)為父本的雜交后代。2000年培育而成,2003年開花。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50cm,莖密被淡紅色柔毛。根狀莖粗短。莖生葉兩枚,紙質,互生,盾狀著生,輪廓近圓形,直徑達20cm;5-8深裂至近中部,先端3小淺裂或無,邊緣具細齒;葉面暗綠色,無毛,有深淺不一的紫褐色斑塊,葉片背面淺綠色,被毛,葉脈處更明顯。5-12朵花簇生于離上部葉基2-3cm處,下垂,萼片6枚,淡綠色,早落;花瓣6枚,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初花時皺褶,長5-7cm,寬1-1.8cm,初花時鮮紅色,漸漸變為深紅色。漿果橢圓形,長3-5cm,直徑3-4cm,未成熟時呈綠色,熟時由藍色變為紅色?;ㄆ?-4月,單花花期長達20天。
紅花八角蓮于2000年培育而成,2003年開花。紅花八角蓮葉大,花鮮紅色,花期長,果實紅色,適宜于盆栽觀賞或庭院觀賞,2-4月可觀花、葉,7-9月可觀果。
本發明主要技術要點在于1、花粉的采集與貯藏。因為木蘭科植物花粉的壽命短而不耐久藏,對花期不遇類群間的雜交來說,花粉貯藏極為關鍵。在本研究中,采用低溫干燥的貯藏方法(硅膠干燥,于2-4℃中貯藏),可使花粉的壽命延長至2個月左右。
2、采用蒙導等方法,克服親本間的雜交不親和性,提高雜交親和性。母本花粉經處理后,在培養基上檢測其活性,經檢測無活性的母本花粉與父本花粉混合進行受粉,能克服部分雜交組合親本間的不親和性而得到雜交種。
3、木蘭科植物開花之時,正是最干燥的時候,保持柱頭的濕潤是雜交能否成功的關鍵之一,本研究采用兩條途徑以保持柱頭濕潤,一是去雄蕊而保留花被片,二是于早晚進行授粉。
4、在木蘭科植物中,有雌雄異熟的現象,并且不同種類不一樣,如木蘭屬(Magnolia)大部分種類的雌蕊較雄蕊早熟;而含笑屬(Michelia)大部分種類的雄蕊較雌蕊早熟,這是一種異花傳粉的機制。因此,掌握每一個親本的開花生物學特性是雜交成功的又一個關鍵性技術。
5、木蘭科植物的種子含油量高,易霉爛而失去萌發力,且種子不耐干旱。去外種皮、濕藏是保持其萌發力的有效措施。
6、應用前景植株葉大,花鮮紅色,花期長,果實紅色,適宜于盆栽觀賞或庭院觀賞,2-4月可觀花、葉,7-9月可觀果。
本發明提供的雜交種紅花八角蓮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株形優美,生長快,開花周期短,花繁葉茂,適應性較父母本都強,繁殖、栽培容易,抗旱、抗病蟲害能力強,較耐貧瘠,是適合庭園、街道等多種環境露地、盆栽的優良園藝新品種。可推廣應用于亞熱帶地區及溫帶部分地區的庭園、街道綠化上,亦可做盆花栽培。八角蓮屬植物為是中國所特有屬,不僅是傳統的藥用植物,而且具有一定的觀賞性,擬鑒定的新品種紅花八角蓮葉大,花鮮紅色,花期長,果實紅色,適宜于盆栽觀賞或庭院觀賞,2-4月可觀花、葉,7-9月可觀果??稍谥袊蟛糠值貐^栽培。
權利要求
1.紅花八角蓮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川八角蓮(Dysosmaveitchii)為母本,八角蓮(D.versipellis)為父本進行雜交,在父本的盛花期采花,在單花前期即半開時采集,去掉花被片和雌蕊群,將雄蕊群攤開,在室溫下花藥自然裂開,花粉散出,收集花粉并保存,在母本花朵還未張開時,輕輕扳開花被片,去掉雄蕊,用父本的新鮮花粉或貯藏花粉給其受粉,然后將花被片復原而包裹雌蕊群,并套袋,1星期后去袋,待果實轉變為深紅色,且變軟時,采摘果實,并洗凈果肉,在室溫下保濕沙藏,第二年早春播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午8:00-9:00為授粉時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貯藏花粉采用硅膠干燥,于2-4℃低溫貯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母本花粉經處理后,在培養基上檢測無活性的母本花粉與父本花粉混合進行受粉的蒙導方法克服親本間的雜交不親和性。
全文摘要
紅花八角蓮的培育方法,川八角蓮(Dysosma veitchii)為母本,八角蓮(D.versipellis)為父本進行雜交育種,在父本的盛花期采花,在單花前期即半開時采集,去掉花被片和雌蕊群,將雄蕊群攤開,在室溫下花藥自然裂開,花粉散出,收集花粉并保存,在母本花朵還未張開時,輕輕扳開花被片,去掉雄蕊,用父本的新鮮花粉或貯藏花粉給其受粉,然后將花被片復原而包裹雌蕊群,并套袋,1星期后去袋,待果實轉變為深紅色,且變軟時,采摘果實,并洗凈果肉,在室溫下保濕沙藏,第二年早春播種。
文檔編號A01H5/00GK101049086SQ20071006586
公開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11日
發明者龔洵, 潘躍芝, 楊志云, 張啟泰, 岳中樞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