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稻無水旱土移栽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農業生產實用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水稻大田無水旱土 移栽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無論是采用什么樣的水稻育秧技術方法,其水稻秧的移栽都必須 栽種于水田之中。可是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我國淡水用途更加廣泛, 用水量曰趨增大,自然界淡水日益緊張。又由于氣候變暖,干旱頻頻發生, 水已成為制約我們經濟發展的瓶頸。在農業上許多地區都因缺水淹田,不 能使水稻秧適時栽插,及時栽插,嚴重影響了我國的水稻產量。因此要在 缺水的條件下,甚至干旱的情況下都能讓水稻秧適時栽插、及時栽插,而 且還要確保穩產高產這已成為農業上需迫切解決的技術問題。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在栽 秧時節,無論遇到任何干旱、任何缺水情況下都能適時栽種,及時栽種, 而且能達到穩產高產的水稻無水旱土移栽栽培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該水稻無水旱土移栽栽 培方法包括育秧、移栽、田間管理三大生產操作過程,其中育秧過程含有 良種選擇及處理、苗床制作、播種、苗床管理四個生產步驟。所述的良種選擇及處理是選擇川香優2號、川香9838、 II優7號、D優68等穗大粒多, 結實率高,分蘗力強,耐旱的品種中的任意一種作為種子,并將所選種子 用重量比為1:1000的強氯精液浸泡24小時后備用。所述的苗床制作是選離大田近背風向陽的地塊做苗床,其每畝大田備苗床25平方米,應在該苗床 內施入1^2挑人畜糞、l千克一2千克過磷酸鈣、0.5千克一1千克鉀肥、 0.2千克~0.4千克尿素,再將泥土碎細整平,澆透水。然后將苗床內的泥 土打成泥漿,在打泥漿的同時還一邊將每張帶有孔穴的塑料玉米育秧盤一 張挨一張地平放在打好泥漿的苗床面上,并讓塑料玉米育秧盤的孔穴底部 與苗床表面接觸,接著用已備用好的細土注入每個塑料玉米育秧盤的孔穴 內,其注入量為每孔穴容量的2/3;所述的播種是將備好的種子向塑料玉米 育秧盤的每個孔穴擺種,按每個孔穴擺一粒種子進行。擺種后再用細土蓋 好,蓋土厚為5—6mm,接著用掃把掃去塑料玉米育秧盤格壁上的泥土,以 防串根,之后用噴霧器噴水濕潤表面的蓋土,最后給苗床拱上地膜即可。 所述苗床管理是拱膜時間控制在18天一25天,除煉苗、施肥、施藥揭膜外, 其它時間一律不揭膜。另外播種5—7天出苗后煉苗l一2天。煉苗后澆水 一次,以后每星期澆水一次。另外在移栽前施一次防治一代螟蟲及稻瘟病 的農藥;其移栽過程包括無水整田、打窩、施肥、移栽、澆定根水五個生產步 驟。所述無水整田是將前作物已收獲的干田直接用人工翻挖或機械旋耕將 泥土整細。所述打窩是按行距35~45cm,窩距20—25cm打窩或開溝,每 畝為7000~8000窩。所述施肥是按每畝過磷肥50千克、碳銨50千克、氯 化鉀15—20千克混合均勻后均等地施入每個窩內,另準備5~6千克尿素 用于追S巴。所述移栽是在移栽前3天停止對苗床澆水,起苗時握住幼苗基 部直接拔起,要讓根坨不松散,根坨重量保持在30—100克重。然后將帶 泥根坨的秧苗放入窩穴中央擺正,再將秧苗的根坨掩上細土并壓實,其泥 土不能蓋住秧兜。所述澆定根水是在移栽后立即對每窩澆水1千克一2千克, 然后再在三天之內澆復活水l一2次。其田間管理與傳統水稻不相同的是該水稻在拔節之前,其大田只需保 持濕潤,不用淹水。在水稻進入拔節生長期才對大田淹淺水,直到水稻成熟,其余追肥、中耕除草、病蟲防治、收割等生產操作方法都與傳統水稻 相同。本發明在育苗過程中所用的塑料玉米育秧盤可改為塑料蔬菜育秧盤或 蔬菜育苗營養杯。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 省種每畝大田用種量從現有技術的1公斤降為0.5公斤,如大面 積推廣可節省可觀的種子費用。2) 節水由于栽秧是在旱田中進行,每畝可前期節水2001113以上,'同 時也大量節省了排灌機械所耗的電力,其經濟效果顯著。3) 省力由于旱田移栽比水田移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要好得多,其勞 動強度也要輕松些。4) 穩產高產目前雜交水稻正常產量為540—580公斤/畝,但由于缺 水淹田常常推遲移栽,使許多地區的產量只有450公斤/畝,甚至還要低。 而本發明能抓住時節,適時栽種,及時栽種,只要加強田間管理, 一般都 能達610公斤左右的產量,實現穩產高產。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以1.05畝田地為例1. 選種選用成都天宇種業公司所生產的雜交水稻種川香9838,購買 l公斤,實用0.4公斤。2. 購買塑料玉米育秧盤育秧前在生資市場購買帶有100個孔穴的玉 米育秧翁iOO張。3. 苗床選擇選用菜園地一角,使用面積28.5m2。4. 育苗(1)做苗床按1.8米開廂,廂面1.3米,廂埂0.5米,埂高5—-6厘 米做苗床,并施入人畜糞2挑,2千克過磷酸鈣,1千克鉀肥,0.4千克尿 素,然后澆透水、打泥漿、刨平。(2) 鋪玉米育秧盤將玉米育秧盤挨個挨個地平鋪于苗廂上,共84張,并用木板輕拍玉米盤,使孔穴底與廂面緊密接觸。(3) 鋪細泥土將細泥土撒鋪于玉米育秧盤孔穴里,其泥土量為孔穴 容量的三分之二。(4) 播種首先將種子用1000倍的強氯精液浸泡24小時,然后把種子瀝干水,再曬干到能散得開為宜,接著向玉米育秧盤的每個孔穴內擺上 一粒種子。最后將少許種撒于廂面的一角,以備補苗。(5) 蓋種用篩過的細土蓋上種子,可邊篩邊蓋,蓋土厚度為5~6毫米為宜,再用掃把掃平,并將玉米育秧盤孔穴格壁上的泥土掃走,將孔 穴格壁亮開,以防串根。然后用噴霧器噴濕孔穴內的泥土,最后拱上地膜。5. 苗床管理出苗后練苗l天,同時澆第一次水,之后蓋好拱膜。若 遇晴天就將拱膜兩頭敞開;若遇陰天就封嚴拱膜。澆水和施肥后立即蓋好 拱膜,直至4月20日后揭拱膜,整個苗期共澆水4次,并結合施肥兩次, 施藥一次,移栽前一個星期即停止澆水。6. 移栽(1) 整田、打窩、施肥將前農作物洋芋收挖后,稍作平地即按41.6 厘米行距,23.4厘米窩距打窩,每畝共7857窩。然后將50千克碳銨、50 千克過磷肥、25千克氯化鉀混合均勻后,平均地施入窩穴內。(2) 移栽把玉米育秧盤內的秧苗帶土拔出,運到大田,之后將帶營 養根坨秧苗放入窩內擺正,用細泥土掩沒秧苗根坨,讓根坨與土相平,并 壓實,每窩栽1單株,即完成了移栽。注意移栽時不要使根坨與肥料直接 接觸,避免造成傷肥死苗。(3) 澆定根水和復活水移栽后立即澆定根水,澆水多少視土壤濕潤 狀況, 一般澆1一2千克定根水,第二天澆復活水一次。7. 大田管理(l)追肥移栽5天后,當根系出土3—5cm, 5—11根,并有分枝時,7每畝用尿素6千克、人畜糞10挑兌水追施1次。(2) 除草秧苗成活生長階段,正值嚴重干旱時節,用鋤頭結合除草進行中耕,以清除雜草和提高抗旱能力。(3) 病蟲防治前期用殺蟲丹、井崗霉素來防治螟蟲和紋枯病,中后 期還要防治稻飛虱和稻曲病。(4) 拔節期管理到拔節期時,才開始向大田灌淺水直至成熟,以確 保穩產豐產。8.收獲水稻成熟后,用聯合機收割。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稻無水旱土移栽栽培方法,包括育秧、移栽、田間管理三大生產操作過程,其特征在于其育秧過程含有良種選擇及處理、苗床制作、播種、苗床管理四個生產步驟,所述良種選擇及處理是可選擇川香優2號或川香9838或II優7號或D優68號的品種作為種子,并將所選種子用重量比1∶1000的強氯精液浸泡24小時后備用,所述苗床制作是選離大田近背風向陽的地塊做田床,其每畝大田備苗床25平方米,應在該苗床內施入1-2挑人畜糞、1千克-2千克過磷酸鈣,0.5千克-1千克鉀肥、0.2千克-0.4千克尿素,再將泥土碎細整平,澆透水,然后將苗床內的泥土打成泥漿,在打泥漿的同時還一邊將每張帶有孔穴的塑料玉米育秧盤一張挨一張地平放在打好泥漿的苗床面上,并讓塑料玉米育秧盤的孔穴底部與苗床表面接觸,接著用已備用好的細土注入每個塑料玉米育秧盤的孔穴內,其注入量為每孔穴容量的2/3,所述播種是將備好的種子向塑料玉米育秧盤的孔穴擺種,按每個孔穴擺一粒種子進行,擺種后再用細土蓋好,蓋土厚為5-6mm,接著用掃把掃去塑料玉米育秧盤格壁上的泥土,以防串根,之后用噴霧器噴水濕潤表面的蓋土,最后給苗床拱上地膜即可,所述苗床管理是拱膜時間控制在18天-25天,除煉苗、施肥、施藥時揭膜外,其它時間一律不揭膜,另外播種5-7天出苗后煉苗1-2天,煉苗后澆水一次,以后每星期澆水一次,另外在移栽前施一次防治一代螟蟲及稻瘟病的農藥;其移栽過程包括無水整田、打窩、施肥、移栽、澆定根水五個生產步驟,所述無水整田是將前作物已收獲的干田直接用人工翻挖或機械旋耕將泥土整細,所述打窩是按行距35-45cm、窩距20-25cm打窩或開溝,每畝為7000-8000窩,所述施肥是按每畝過磷肥50千克、碳銨50千克、氯化鉀15-20千克混合均勻后均等地施入每個窩內,另準備5-6千克尿素用于追肥,所述移栽是在移栽前3天停止對苗床澆水,起苗時握住幼苗基部直接拔起,要讓根坨不松散,根坨重量保持在30-100克重,然后將帶泥根坨的秧苗放入窩穴中央擺正,再將秧苗的根坨掩上細土并壓實,其泥土不能蓋住秧兜,所述澆定根水是在移栽后立即對每窩澆水1千克-2千克,然后再在三天之內澆復活水1-2次;其田間管理是在水稻拔節之前,大田只需保持濕潤,不用淹水,在水稻進入拔節生長期才對大田淹淺水直至水稻成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無水旱土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過 程中所用的塑料玉米育秧盤可改為塑料蔬菜育秧盤或蔬菜育苗營養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稻無水旱土移栽栽培方法。該栽培方法包括育秧、移栽、田間管理三大生產操作過程。其中育秧過程含有良種選擇及處理、苗床制作、播種、苗床管理四個生產步驟;其移栽過程包含有無水整田,打窩、施肥、移栽、澆定根水五個生產步驟;其田間管理是在水稻草拔節之前,只讓大田保持濕潤不用淹水,在水稻進入拔節生長期才對大田淹淺水直至水稻成熟。該栽培方法在栽秧時節,無論遇到任何干旱,任何缺水情況下都能適時栽種,及時栽種,不僅可節省大量的水,而且能確保水稻的穩產高產。
文檔編號A01C14/00GK101563995SQ200810044280
公開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25日
發明者林天國 申請人:林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