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公害水稻的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公害水稻的栽培方法,屬于農作物栽培技術,包括優選高品質、高營養、高抗逆性的稻種,將種子消毒、浸種、育秧的處理,然后再插秧、除草、施加有機肥料,最后進行科學灌溉和防治病蟲害的處理。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人工或機械除草和施加有機肥,提高了水稻的質量,同時也避免了農田遭受二次污染。
【專利說明】一種無公害水稻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水稻的栽培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無公害水稻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急劇增加,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已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健康。目前水稻種植一種沿用傳統的方法,在水稻生長周期田間管理里需要施加化肥和除草劑,往往會產生部分農藥殘留超標,影響糧食的質量。因此,如何大力推廣無公害農業,防止農業環境污染,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無公害水稻的栽培方法。
[0004]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無公害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優選高品質、高營養、高抗逆性的稻種,將種子消毒、浸種、育秧的處理,然后再插秧、除草、施加有機肥料,最后進行科學灌溉和防治病蟲
害的處理。
[0006]所述種子的處理,種子浸種前2~3d曬種3~4h,浸種時用50%多菌靈500~800倍液或25%使百克2500倍液浸24~36h,藥劑浸種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催芽,90%以上種子“露白”后即可種。
[0007]所述插秧方式,選用寬行窄株插秧方式。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一種無公害水稻的栽培方法,由于采用了人工或機械除草和施加有機肥,提高了水稻的質量,同時也避免了農田遭受二次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一種無公害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優選高品質、高營養、高抗逆性的稻種,將種子消毒、浸種、育秧的處理,然后再插秧、除草、施加有機肥料,最后進行科學灌溉和防治病蟲
害的處理。
[0010]所述無公害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0011]一、基地條件的選擇
[0012]所述基地條件的選擇,無公害水稻生產基地應選擇生態條件好、大氣清新、無污染、灌排方便、土地肥沃、不含殘毒和有害物質的稻田。
[0013]二、品種選擇
[0014]無公害水稻要選擇品質優、豐產性好、抗逆性強、適應性光的優質品質。按各地區的生長環境,選擇適合本地區生長的優良品種。
[0015]三、培育壯秧
[0016]1、種子處理
[0017]種子浸種前2~3d曬種3~4h,浸種時用50%多菌靈500~800倍液或25%使百克2500倍液浸24~36h,藥劑浸種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催芽,90%以上種子“露白”后即可種。
[0018]2、播種期
[0019]播種期應根據水稻季節和生育期確定。早稻遲熟品種應提前在2月下旬或3月初播種,秧齡掌握40d左右;中熟品種在3月10~15日播種,秧齡30~35d。中稻應掌握在4月份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秧齡30~35d。晚稻遲熟品種在6月下旬至7月初播種,秧齡30~35d ;早中熟品種在7月10日前后播種,秧齡15d.[0020]3、播種量
[0021]濕潤育秧播種量常規稻450~600kg/hm2 ;軟盤育秧按大田用中量常規稻37.5~45kg/hm2,需軟盤750~900片/hm2 ;旱育秧播種量常規稻750~900kg/hm2。播種要定畦(盤)定量勻播,播后及時蹋谷,并用谷皮灰(或細土)蓋種。
[0022]4、育秧方式
[0023]可采用旱育秧或者軟盤育秧。
[0024]5、種田管理
[0025]選好秧田。選擇避風向陽、排灌便利、土壤肥沃、交通方便的田塊作秧田。
[0026]控苗促蘗。在秧苗一葉一心期至二葉一心期噴施多效唑,噴施濃度早稻200mg/L(即用15%多效唑1.2kg/hm2加水900kg)、中晚稻300mg/L,促進秧苗矮壯多蘗。
[0027]水肥管理。播 種后至一葉一心期以扎根立苗為主,應保護畦面濕潤;二葉期后灌淺水上畦面;寒流來臨前要灌深水保溫護苗,待氣溫回暖后排干田水,并重新,以農家肥為主,同時要增施磷鉀肥,提高秧苗抗逆性;在二葉一心期施好肥,在移栽前3~4d施送嫁肥I次,做到帶肥移栽,提高秧苗質量。
[0028]病蟲害防治。秋畦整好后噴施70%敵克松500~800倍液進行土壤消毒,防止爛秧死苗;秧苗生長期注意防治病蟲害,移栽前I~2d全面噴藥,做到帶藥下田。
[0029]四、合理密植
[0030]1、插值密度
[0031]根據品種分蘗力,全生育期及稻田地力等靈活掌握。品種分蘗力強、生育期長、土壤肥力高的宜稀植,插19.5~22.5萬叢/hm2,基本苗90~120萬個/hm2 ;品種分蘗力中等、中熟、肥力中等田應適當密植,插24~27萬叢/hm2,基本苗120~135萬個/hm2 ;品種分蘗力弱、早熟、肥力低的田要插足基本苗,插27~33萬叢/hm2,基本苗135~150萬個/hm2.[0032]2、插秧方式
[0033]宜采用寬行窄株插秧方式。
[0034]五、中耕除草
[0035]最好實行機械或人工除草、同時拔除病蟲為害植株。雜草防治亦可選用安全性強、無農藥殘留的聞效除草劑。
[0036]六、平衡施肥
[0037]無公害水稻施肥原則,應以有機肥為主,控制化學氮肥的施用量,保證磷肥施用量,增加鉀肥施用量,推廣施用無公害水稻專用肥或復合肥。適宜施用的有機肥料包括堆肥、慪肥、廄肥、沼氣肥、綠肥、作物秸桿肥、泥肥及餅肥等。有機肥以頭年稻草還田為主,栽秧前半個月施腐熟畜肥。
[0038]七、科學管水
[0039]無公害水稻栽培應采取淺水栽秧,濕潤立苗,寸水返青,薄水分蘗。當田間苗數達到預期穗數的80%時即開始脫水曬田,多次輕曬。曬田時,放水落干,待田面無水3~5天后,再上新水,保水2~3天后,再次落干。有水抽穗、灌漿,干濕交替壯籽。灌漿結實后,堅持千千濕濕,間歇灌溉,待田面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防止后期脫水過早影響優質稻谷品質。
[0040]八、綜合防治病蟲害
[0041]綜合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發生和危害,達到安全生產;在選用藥劑防治時,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優先選用生物農藥或礦物質農藥。
[0042]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盡管在說明書上參照上述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做了詳盡的描述,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無公害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優選高品質、高營養、高抗逆性的稻種,將種子消毒、浸種、育秧的處理,然后再插秧、除草、施加有機肥料,最后進行科學灌溉和防治病蟲害的處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公害水稻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種子的處理,種子浸種前2~3d曬種3~4h,浸種時用50%多菌靈500~800倍液或25%使百克2500倍液浸24~36h,藥劑浸種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催芽,90%以上種子“露白”后即可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公害水稻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方式,選用寬行窄株插秧方式。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931370SQ201310018452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8日
【發明者】劉秋良, 賀凱軍, 劉谷良 申請人:寧鄉五谷優質稻種植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