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灰斑蛤蚧養殖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用動物野生變家養的馴化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灰斑蛤 蚧養殖技術。
背景技術:
蛤蚧(Gekko gecko)別名大壁虎、仙蟾、蛤蟹,陸棲的爬行動物。體背有 灰色斑點的為灰斑蛤蚧,蛤蚧習居于山巖或樹洞內或居住在天花板墻壁上,主 要分布于廣西、廣東、云南等地。蛤蚧可作為藥材,具有補肺腎,益精血,止 咳定喘功用,有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抗炎作用,主治虛勞咳嗽、氣喘、咯 血、消渴等癥。目前,隨著天氣及環境的變化,野生蛤蚧的數量在逐漸減少, 而野生蛤階生活區域主要集中在廣西周邊及東南亞一帶較小的范圍內,國內外 規模規范化的蛤蚧養殖技術尚未見報道,目前對于爬行動物馴化成功的例子不 多,特別是對特產珍貴動物藥材灰斑蛤蚧的規范化的馴化養殖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規范化的灰斑蛤蚧養殖技術。這種灰斑蛤蚧養 殖技術包括場地設施建設、品種選擇、飼養、管理和防病措施,場地設施包括 消毒池、小蛤階養護室、孵化室、種群繁殖室、商品養殖閌、病蛤隔離室、蛤 蚧觀察室和養蟲室,飼養部分包括引種、消毒、飼養密度控制、詞喂方法選定、 飼料選擇和準備,將所引進的灰斑蛤蚧先用高錳酸鉀進行體表消毒,放入觀察 室觀察,待穩定后轉入商品養殖園飼養,灰斑蛤蚧飼養密度控制在15只/rtf — 60只/m2,用昆蟲、土鱉蟲投喂或野外誘蟲進行飼喂,并供給充足的飲水,成品 后出欄,管理包括成年蛤階管理、雌雄蛤階配對、產卵期管理、小蛤蚧養護、日常管理;場地設施建設包括消毒池、小蛤蚧養護室、孵化室、種群繁殖室、 商品養殖園、病蛤隔離室、蛤蚧觀察室和養蟲室的建設,選擇背風向陽,昆蟲 豐富,通風透氣,陰涼干燥的養殖場,消毒池中放入消毒液,小蛤蚧養護室和 孵化室可密封保溫并設通風透氣窗,種群繁殖室內砌便于蛤蚧運動的假山并開 有通風透氣窗,商品養殖園有露天假山和淺水池,安裝有黑光誘蟲燈(或變頻 燈),病蛤隔離室通風透氣良好,用于觀察引進品種的蛤蚧觀察室位于詞養場一
角,養蟲室通風透氣并可防止鼠類等侵入;品種選擇抗病力強,適應當地氣候 環境,藥用功效確切的灰斑蛤蚧品種;用高錳酸鉀、磺胺類藥、抗菌消炎藥、 葡萄糖酸鈣和魚肝油等藥物針對性進行蛤蚧疾病的防治。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 效果通過馴化養殖技術保護繁殖灰斑野生灰斑蛤蚧,利用這一規范化養殖技
術為藥材市場提供使用安全、有效成分可控的蛤蚧藥材。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的實質性內容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灰斑蛤蚧養殖技術包括場地設施建設、品種選擇、詞養、管理和防病措施。 場地設施建設包括消毒池、小蛤蚧養護室、孵化室、種群繁殖室、商品養殖園、 病蛤隔離室、蛤蚧觀察室和養蟲室的建設,選擇背風向陽,昆蟲豐富,通風透 氣,陰涼干燥的養殖場,消毒池中放入消毒液,小蛤蚧養護室和孵化室可密封 保溫并設通風透氣窗,種群繁殖室內砌便于蛤蚧運動的假山并開有通風透氣窗, 商品養殖園有露天假山和淺水池,安裝有黑光誘蟲燈(或變頻燈),病蛤隔離室 通風透氣良好,用于觀察引進品種的蛤蚧觀察室位于飼養場一角,養蟲室通風
透氣并可防止鼠類等侵入。養殖場空氣環境質量和飲用水質量,應符合GB/T 18407. 3—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畜禽肉產地環境要求中表l畜禽飲用水 質量指標和表3 "雛"的指標要求,土壤環境質量符合GB 15618—1995 土壤環
境質量標準中(旱地)標準值的要求。飼養部分包括引種、消毒、飼養密度控 制、飼喂方法選定、詞料選擇和準備,品種選擇抗病力強,適應當地氣候環境, 藥用功效確切的灰斑蛤蚧品種。將所引進的灰斑蛤蚧先用0. 1%高錳酸鉀進行體 表消毒,放入觀察室觀察,待穩定后轉入商品養殖園飼養,灰斑蛤蚧飼養密度
控制在15只/nf-60只/m2,用昆蟲、土鱉蟲投喂或野外誘蟲進行飼喂,每天投
喂活昆蟲一次,投放量視采食量而定, 一般予以自由采食,并供給充足的飲水,
成品后出欄。詞料應符合GB 13078—2001飼料衛生標準。管理包括成年蛤蚧 管理、雌雄蛤階配對、產卵期管理、小蛤階養護、口常管理。用高錳酸鉀、磺 胺類藥、抗菌消炎藥、葡萄糖酸鈣和魚肝油等藥物針對性進行蛤蚧疾病的防治。 養殖場內外應保持干凈,尤其是室內蛤蚧排出的糞便及昆蟲殘體要及時清除, 減少疾病的發生。防蛤蚧外逃和天敵,加強勘察養殖場是否有漏洞,及時處理, 防止蛤蚧外逃和鼠類、蛇類、螞蟻等的侵害。獸藥使用應符合NY 5030—2006無 公害食品畜禽飼養獸藥使用準則。
權利要求
1. 一種灰斑蛤蚧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灰斑蛤蚧養殖包括場地設施建設、品種選擇、飼養、管理和防病措施,場地設施包括消毒池、小蛤蚧養護室、孵化室、種群繁殖室、商品養殖園、病蛤隔離室、蛤蚧觀察室和養蟲室,飼養部分包括引種、消毒、飼養密度控制、飼喂方法選定、飼料選擇和準備,將所引進的灰斑蛤蚧先用高錳酸鉀進行體表消毒,放入觀察室觀察,待穩定后轉入商品養殖園飼養,灰斑蛤蚧飼養密度控制在15只/m2—60只/m2,用昆蟲、土鱉蟲投喂或野外誘蟲進行飼喂,并供給充足的飲水,成品后出欄,管理包括成年蛤蚧管理、雌雄蛤蚧配對、產卵期管理、小蛤蚧養護、日常管理。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灰斑蛤蚧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場地設施建設包括 消毒池、小蛤蚧養護室、孵化室、種群繁殖室、商品養殖園、病蛤隔離室、蛤 蚧觀察室和養蟲室的建設,選擇背風向陽,昆蟲豐富,通風透氣,陰涼干燥的 養殖場,消毒池中放入消毒液,小蛤蚧養護室和孵化室可密封保溫并設通風透 氣窗,種群繁殖室內砌便于蛤蚧運動的假山并開有通風透氣窗,商品養殖園有 露天假山和淺水池,安裝有黑光誘蟲燈(或變頻燈),病蛤隔離室通風透氣良好,用于觀察引進品種的蛤蚧觀察室位于飼養場一角,養蟲室通風透氣并可防止鼠 類等侵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灰斑蛤蚧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品種選擇抗病力強,適應當地氣候環境,藥用功效確切的灰斑蛤蚧品種。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灰斑蛤蚧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消毒藥水采用0.1%高錳酸鉀進行。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灰斑蛤蚧養殖技術,其特征在于用高錳酸鉀、磺胺 類藥、抗菌消炎藥、葡萄糖酸鈣和魚肝油等藥物針對性進行蛤蚧疾病的防治。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用動物野生變家養的馴化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灰斑蛤蚧養殖技術。這種灰斑蛤蚧養殖技術包括場地設施建設、品種選擇、飼養、管理和防病措施。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馴化養殖技術保護繁殖灰斑野生灰斑蛤蚧,利用這一規范化養殖技術為藥材市場提供使用安全、有效成分可控的蛤蚧藥材。
文檔編號A23K1/18GK101379956SQ200810073840
公開日2009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17日
發明者張月云, 徐永莉, 力 李, 繆劍華 申請人: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用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