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
背景技術:
在現代化的農業大生產中,每到收獲季節都是農民勞作工作最繁忙的季節。 在農產品中,花生的種植存在這樣一個特點,花生適宜種植在疏松的沙質土、 油沙土上,種植土壤的不同使收獲花生時和通常田地的收獲存在很大差別;其 次就是花生的在每一株花生秧上比較分散,收獲采摘時若是用人力進行采摘則 需求的勞動力多且龐大,花生收作效率極其低下,然而現有技術的花生摘果裝 置多是用于將已經收獲下帶有花生的秧來進行吞吐摘果的,如此需要先將花生 帶秧一起通過收獲機收獲下來再利用摘果機作業摘果,十分不方便,且不能實 現高效率的收獲作業,這給現代化的農作生產帶來了很大的生產力阻遏現象, 滯后農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行走式花生摘果 機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該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包 括動力機構、行走機構、駕駛機構和工作機構,動力機構包括發動機和變速箱, 變速箱輸出動力驅動行走機構,行走機構包括前橋、后橋、前輪和后輪,變速 箱輸出連接有設置在車架上的機車左側過度帶輪和機車右側過度帶輪,機車后 部設置有機架,機架兩側對稱的設置有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包括雙聯帶輪、摘 果動力帶輪和鏈條動力帶輪,左、右側過度帶輪分別通過皮帶與設置在左、右 兩側的雙聯帶輪連接,左、右側過度帶輪上設置有工作離合器,各雙聯帶輪分別通過皮帶連接摘果動力帶輪和鏈條動力帶輪,摘果動力帶輪通過錐齒輪組合 變向傳動摘果從動帶輪,鏈條動力帶輪連接至鏈條變速箱,錐齒輪組合與鏈條
變速箱均設置在機架上;工作機構包括托秧架、鏘刀、絞龍、滾篩、滾耙、篩 網、摘果器和輸送鏈,其中兩個托秧架分別設置于兩前輪前方,兩托秧架中 間設置有鏘刀,鏘刀后方設置有滾篩;滾篩上方設置有兩個絞龍,絞龍位于前 橋下方;機架底層設置有篩網,篩網上設置的是縱向的篩條,篩網下方設置有 滾耙;摘果器和輸送鏈設置在機架上,摘果器包括皮帶輪、連桿和筒狀螺旋圈, 連桿頂端設置有皮帶輪,連桿下部設置有筒狀螺旋圈,連桿上部通過設置在機 架上的鉸座與機架鉸接,摘果器設置有兩排,兩排摘果器呈"V"字型排列,"V" 字開口朝向機車前方,每排設置有兩組以上的摘果器,摘果器皮帶輪與摘果從 動帶輪連接;輸送鏈設置有兩環,兩環輸送鏈并排設置于同一平面上,輸送鏈 平面垂直于摘果器的連桿并位于連桿中部,兩排摘果器分別設置在兩環輸送鏈 的鏈環內,輸送鏈前后各設置有鏈輪,前鏈輪設置于絞龍后方,后鏈輪由鏈條 動力帶輪通過鏈條變速箱變向傳動連接,輸送鏈上間隔的設置有兩個以上的彈 簧張緊鏈輪。
輸送鏈鏈條的鏈板上設置有附板,附板位于輸送鏈的外環。 滾篩是由帶附板的兩條鏈條上對用附板上連接的附條構成,鏈條上設置有 鏈輪。
變速箱輸出動力共同驅動滾篩的鏈輪和絞龍。
滾耙是由帶附板的兩條鏈條上對用附板上連接的排耙構成,排耙間隔設置 在鏈條的外環上,排耙耙片間距與篩網縱向篩條間距相等并設置在篩條間距內。 工作機構的工作平面為前低后高的傾斜設置。
兩排呈"V"字型排列的摘果器,每排設置有六組摘果器,共十二組摘果器, 十二組摘果器交錯排列。
摘果從動帶輪和摘果器上的皮帶輪均設置有兩條皮帶槽,機車一側的摘果 從動帶輪通過兩條皮帶, 一條皮帶連接同一排摘果器的兩個皮帶輪,另一條帶連接該排摘果器的另兩個皮帶輪和另一排摘果器的兩個皮帶輪;機車另一側 的摘果從動帶輪相同方式連接其他六個皮帶輪。
機車右側設置有操作桿,操作桿與變向錐齒輪連接,變向錐齒輪連接托秧 架升降桿,托秧架升降桿連接托秧架和鏘刀。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該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設計合理巧妙,結構簡單實用,利用機動車作為行 走方式,可實現在行走的同時對花生進行采摘作業,并且采摘效率高,無漏摘, 無破殼現象的發生,使得每畝花生收獲率大大提高,也大大提高了農作的經濟 效益,操作容易上手,使用壽命長,檢查維修簡單快捷方便,是農業機械中值 得推廣使用的一種現代化的收獲作業機械。
附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結構示意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內部工作機構位置關系結構示意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視結構示意附圖4是附圖2中A向結構示意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滾篩的主視結構示意附圖6是附圖5的俯視結構示意附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篩網的主視結構示意附圖8是附圖7的俯視結構示意附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滾篩鏈條的結構示意附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滾耙鏈條結構示意附圖ll是本實用新型的摘果從動帶輪和摘果器上的皮帶輪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
1、發動機,2、變速箱,3、車架,4、前橋,5、后橋,6、前輪,7、后輪, 8、機車左側過度帶輪,9、機車右側過度帶輪,10、機架,11、雙聯帶輪,12、
6摘果動力帶輪,13、鏈條動力帶輪,14、錐齒輪組合,15、鏈條變速箱,16、 摘果從動帶輪,17、托秧架,18、鏘刀,19、絞龍,20、滾篩,21、滾耙,22、 篩網,23、摘果器,24、輸送鏈,25、篩條,26、皮帶輪,27、連桿,28、筒 狀螺旋圈,29、鉸座,30、前鏈輪,31、后鏈輪,32、彈簧張緊鏈輪,33、鏈 條,34、鏈板,35、附板,36、附條,37、排耙,38、篩條,39、操作桿,40、 變向錐齒輪,41、托秧架升降桿,42、工作離合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作以下詳細說明。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包括動力機構、行走機 構、駕駛機構和工作機構,動力機構包括發動機1和變速箱2,變速箱2輸出動力 驅動行走機構,行走機構包括前橋4、后橋5、前輪6和后輪7,變速箱2輸出連接 有設置在車架3上的機車左側過度帶輪8和機車右側過度帶輪9,機車后部設置有 機架IO,機架10兩側對稱的設置有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包括雙聯帶輪ll、摘果 動力帶輪12和鏈條動力帶輪13,左、右側過度帶輪8和9分別通過皮帶與設置在 左、右兩側的雙聯帶輪ll連接,左、右側過度帶輪8和9上設置有工作離合器42, 各雙聯帶輪分別通過皮帶連接摘果動力帶輪12和鏈條動力帶輪13,摘果動力帶 輪12通過錐齒輪組合14變向傳動摘果從動帶輪16,鏈條動力帶輪13連接至鏈條 變速箱15,錐齒輪組合14與鏈條變速箱15均設置在機架10上;工作機構包括托 秧架17、鏘刀18、絞龍19、滾篩20、滾耙21、篩網22、摘果器23和輸送鏈24, 其中,.兩個托秧架17分別設置于兩前輪6前方,兩托秧架17中間設置有鏘刀18, 鏘刀18后方設置有滾篩20;滾篩20上方設置有兩個絞龍19,絞龍19位于前橋4下 方;機架10底層設置有篩網22,篩網22上設置的是縱向的篩條38,篩網22下方 設置有滾耙21;摘果器23和輸送鏈24設置在機架10上,摘果器23包括皮帶輪26、 連桿27和筒狀螺旋圈28,連桿27頂端設置有皮帶輪26,連桿27下部設置有筒狀 螺旋圈28,連桿27上部通過設置在機架上的鉸座29與機架10鉸接,摘果器23設 置有兩排,兩排摘果器呈"V"字型排列,"V"字開口朝向機車前方,每排設置皮帶輪26與摘果從動帶輪16連接;輸送鏈24設置有兩環,兩環輸送鏈并排設置于同一平面上,輸送鏈24平面垂直于摘果器的連桿27并位于連桿27中部,兩排摘果器分別設置在兩環輸送鏈的鏈環內,輸送鏈24前后各設置有鏈輪,前鏈輪30設置于絞龍后方,后鏈輪31由鏈條動力帶輪13通過鏈條變速箱15變向傳動連接,輸送鏈24上間隔的設置有兩個以上的彈簧張緊鏈輪32,兩環輸送鏈實現夾秧輸送。
輸送鏈24鏈條的鏈板上設置有附板35,附板35位于輸送鏈24的外環。滾篩20是由帶附板35的兩條鏈條上對用附板上連接的附條36構成,鏈條上設置有鏈輪。
變速箱輸出動力共同驅動滾篩20的鏈輪和絞龍19。
滾耙21是由帶附板35的兩條鏈條上對用附板35上連接的排耙37構成,排耙37間隔設置在鏈條的外環上,排耙37耙片間距與篩網22縱向篩條38間距相等并設置在篩條38間距內。
工作機構的工作平面為前低后高的傾斜設置。
兩排呈"V"字型排列的摘果器23,每排設置有六組摘果器,共十二組摘果器,十二組摘果器交錯排列。
摘果從動帶輪16和摘果器23上的皮帶輪26均設置有兩條皮帶槽,機車一側的摘果從動帶輪16通過兩條皮帶, 一條皮帶連接同一排摘果器的兩個皮帶輪,另一條皮帶連接該排摘果器的另兩個皮帶輪和另一排摘果器的兩個皮帶輪;機車另一側的摘果從動帶輪16相同方式連接其他六個皮帶輪。
機車右側設置有操作桿39,操作桿39與變向錐齒輪40連接,變向錐齒輪40連接托秧架升降桿41,托秧架升降桿41連接托秧架17和鏘刀18。
該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工作時,機車在行走的同時,花生通過鏘刀18由地里鏟出,花生秧被絞龍19和滾篩20同時向機車后輸送,花生秧經兩環輸送鏈24輸送,輸送鏈24上設置的彈簧張緊鏈輪32給兩環輸送鏈24相臨部分進行相對的作用力,使兩環輸送鏈24對花生秧起到邊夾持邊輸送的作用,花生秧被輸送至兩排摘果器23進行摘果;當花生秧經過摘果器23時,花生秧上的花生果順勢被巻進入到螺旋圈內部,經螺旋圈的轉動,花生果被摘下,脫離花生秧掉
落在機車下,花生秧至輸送鏈24的尾端后脫離機車。
權利要求1、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包括動力機構、行走機構、駕駛機構和工作機構,動力機構包括發動機和變速箱,變速箱輸出動力驅動行走機構,行走機構包括前橋、后橋、前輪和后輪,其特征在于變速箱輸出連接有設置在車架上的機車左側過度帶輪和機車右側過度帶輪,機車后部設置有機架,機架兩側對稱的設置有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包括雙聯帶輪、摘果動力帶輪和鏈條動力帶輪,左、右側過度帶輪分別通過皮帶與設置在左、右兩側的雙聯帶輪連接,左、右側過度帶輪上設置有工作離合器,各雙聯帶輪分別通過皮帶連接摘果動力帶輪和鏈條動力帶輪,摘果動力帶輪通過錐齒輪組合變向傳動摘果從動帶輪,鏈條動力帶輪連接至鏈條變速箱,錐齒輪組合與鏈條變速箱均設置在機架上;工作機構包括托秧架、鏘刀、絞龍、滾篩、滾耙、篩網、摘果器和輸送鏈,其中兩個托秧架分別設置于兩前輪前方,兩托秧架中間設置有鏘刀,鏘刀后方設置有滾篩;滾篩上方設置有兩個絞龍,絞龍位于前橋下方;機架底層設置有篩網,篩網上設置的是縱向的篩條,篩網下方設置有滾耙;摘果器和輸送鏈設置在機架上,摘果器包括皮帶輪、連桿和筒狀螺旋圈,連桿頂端設置有皮帶輪,連桿下部設置有筒狀螺旋圈,連桿上部通過設置在機架上的鉸座與機架鉸接,摘果器設置有兩排,兩排摘果器呈“V”字型排列,“V”字開口朝向機車前方,每排設置有兩組以上的摘果器,摘果器皮帶輪與摘果從動帶輪連接;輸送鏈設置有兩環,兩環輸送鏈并排設置于同一平面上,輸送鏈平面垂直于摘果器的連桿并位于連桿中部,兩排摘果器分別設置在兩環輸送鏈的鏈環內,輸送鏈前后各設置有鏈輪,前鏈輪設置于絞龍后方,后鏈輪由鏈條動力帶輪通過鏈條變速箱變向傳動連接,輸送鏈上間隔的設置有兩個以上的彈簧張緊鏈輪。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其特征在于輸送鏈鏈條的 鏈板上設置有附板,附板位于輸送鏈的外環。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其特征在于滾篩是由帶附 板的兩條鏈條上對用附板上連接的附條構成,鏈條上設置有鏈輪。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其特征在于變速箱輸出動 力共同驅動滾篩的鏈輪和絞龍。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其特征在于滾耙是由帶附 板的兩條鏈條上對用附板上連接的排耙構成,排耙間隔設置在鏈條的外環上, 排耙耙片間距與篩網縱向篩條間距相等并設置在篩條間距內。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其特征在于工作機構的工 作平面為前低后高的傾斜設置。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其特征在于兩排呈"V" 字型排列的摘果器,每排設置有六組摘果器,共十二組摘果器,十二組摘果器 交錯排列。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其特征在于摘果從動帶輪 和摘果器上的皮帶輪均設置有兩條皮帶槽,機車一側的摘果從動帶輪通過兩條 皮帶, 一條皮帶連接同一排摘果器的兩個皮帶輪,另一條皮帶連接該排摘果器 的另兩個皮帶輪和另一排摘果器的兩個皮帶輪;機車另一側的摘果從動帶輪相 同方式連接其他六個皮帶輪。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其特征在于機車右側設置 有操作桿,操作桿與變向錐齒輪連接,變向錐齒輪連接托秧架升降桿,托秧架 升降桿連接托秧架和鏘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動力機構的變速箱輸出動力驅動行走機構,行走機構包括前輪和后輪,變速箱輸出連接機車左、右側過度帶輪,機車后部設置有機架,機架兩側對稱的設置有傳動機構,工作機構包括托秧架、鏘刀、絞龍、滾篩、滾耙、篩網、摘果器和輸送鏈,托秧架和鏘刀設置于兩前輪前方,滾篩上方設置有兩個絞龍,機架底層設置有篩網,篩網下方設置有滾耙;摘果器和輸送鏈設置在機架上,輸送鏈上間隔的設置有兩個以上的彈簧張緊鏈輪。該行走式花生摘果機車利用機動車實現在行走的同時對花生進行采摘作業,效率高,無漏摘,無破殼,大大提高了農作的經濟效益,使用壽命長,維修方便。
文檔編號A01D29/00GK201290236SQ200820173200
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21日
發明者王士安 申請人:王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