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具體地說是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 播種機。
背景技術:
小麥、玉米是我國的主要農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大。現有的氣吸式播種機已解決播 種精度不高,播種不均勻、空穴率高等問題,即節省了種子又減輕了額外勞動力。我國地域廣闊,由于地理環境與習慣的差異,不同地區對播種株距的要求也就大 不相同。現有的氣吸式播種機大多是通過更換鏈輪實現株距的調整,這不僅耗時費力、勞動 強度大,而且在更換中易造成不必要的拆裝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作業 效率高、勞動強度低、調整方便、適應性能好的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播種 機。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主粱組合、風機組合、驅動 輪組合、仿形排種機構組合、傳動方軸、覆土鎮壓支架焊合、覆土板、鎮壓輪、施肥組合,主梁 組合的中部前側設置有風機組合,驅動輪組合通過驅動輪座安裝在主梁組合的兩側,仿形 排種機構組合包括臂卡、左拉桿組合、右拉桿組合、開溝器焊合、鏈條漲緊裝置、聯接卡鐵、 排種器,仿形排種機構組合通過臂卡均布在主梁組合的后側,左拉桿組合、右拉桿組合的一 端分別通過軸、孔間隙配合設置在臂卡的兩側,聯接卡鐵設置在臂卡后面左拉桿組合、右拉 桿組合的另一端,聯接卡鐵的一側設置有開溝器焊合,排種器設置在聯接卡鐵的另一側,傳 動方軸通過軸承、軸套設置在驅動輪座和臂卡上,覆土鎮壓支架焊合設置在聯接卡鐵的后 面,覆土鎮壓支架焊合上設置有覆土板和鎮壓輪,施肥組合設置在主梁組合的上部;排種器 上一側設置有多個傳動鏈輪,與之相對應的傳動方軸上同樣設置有多個傳動鏈輪,傳動方 軸上的傳動鏈輪與排種器上的傳動鏈輪通過鏈條連接在一起,鏈條漲緊裝置設置在排種器 與傳動方軸間的聯接卡鐵上。所述的排種器上一側設置有2 6個傳動鏈輪,與之相對應的傳動方軸上同樣設 置有2 6個傳動鏈輪。所述的排種器上一側設置有3個傳動鏈輪,與之相對應的傳動方軸上同樣設置有 3個傳動鏈輪。所述的排種器上一側的傳動鏈輪固定不動,與之相對應傳動方軸上的傳動鏈輪可 滑移動作。用戶可根據不同的地塊、地理環境和習慣的差異,通過鏈條與不同傳動鏈輪的配 合來改變播種株距;具體操作時,先松開鏈條漲緊裝置中漲緊輪固定板上的緊固螺栓、傳動 方軸上傳動鏈輪上的緊固螺栓后,再根據播種株距所需,手動傳動方軸上的傳動鏈輪位置和鏈條所在的排種器的傳動鏈輪的位置相配合,使鏈條在一平面內;實現相應播種株距的調整。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播種機和現有技術相比,不需 更換鏈輪便可實現常用株距的調整,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作業效率高、調整方便、勞動 強度低和適應性能好等特點,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附
圖1為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播種機去除一側驅動輪組合的結 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
圖1的右視示意圖。圖中1、主粱組合;2、風機組合;3、驅動輪組合;4、仿形排種機構組合;5、傳動方 軸;6、覆土鎮壓支架焊合;7、覆土板;8、鎮壓輪;9、施肥組合;10、驅動輪座;11、臂卡;12、 左拉桿組合;13、右拉桿組合;14、開溝器焊合;15、鏈條漲緊裝置;16、聯接卡鐵;17、排種 器;18、傳動鏈輪;19、鏈條;20、緊固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播種機,其結構包括主粱組合 1、風機組合2、驅動輪組合3、仿形排種機構組合4、傳動方軸5、覆土鎮壓支架焊合6、覆土板 7、鎮壓輪8、施肥組合9,主梁組合1的中部前側設置有風機組合2,驅動輪組合3通過驅動 輪座10安裝在主梁組合1的兩側,仿形排種機構組合4包括臂卡11、左拉桿組合12、右拉 桿組合13、開溝器焊合14、鏈條漲緊裝置15、聯接卡鐵16、排種器17,仿形排種機構組合4 通過臂卡11均布在主梁組合1的后側,左拉桿組合12、右拉桿組合13的一端分別通過軸、 孔間隙配合設置在臂卡11的兩側,聯接卡鐵16設置在臂卡11后面左拉桿組合12、右拉桿 組合13的另一端,聯接卡鐵16的一側設置有開溝器焊合14,排種器17設置在聯接卡鐵16 的另一側,傳動方軸5通過軸承、軸套設置在驅動輪座10和臂卡11上,覆土鎮壓支架焊合 6設置在聯接卡鐵16的后面,覆土鎮壓支架焊合6上設置有覆土板7和鎮壓輪8,施肥組合 9設置在主梁組合1的上部;排種器17上一側設置有3個傳動鏈輪18,與之相對應的傳動 方軸5上同樣設置有3個傳動鏈輪18,傳動方軸5上的傳動鏈輪18與排種器17上的傳動 鏈輪18通過鏈條19連接在一起,鏈條漲緊裝置15設置在排種器17與傳動方軸5間的聯 接卡鐵16上。排種器17上一側的傳動鏈輪18固定不動,與之相對應傳動方軸5上的傳動鏈輪 18可滑移動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播種機,通過鏈條19與不同 傳動鏈輪18的配合來改變播種株距,具體操作時,先松開鏈條漲緊裝置15中漲緊輪固定板 上的緊固螺栓20、傳動方軸5上傳動鏈輪18上的緊固螺栓20后,再根據播種株距所需,手 動傳動方軸5上的傳動鏈輪18位置和鏈條19所在的排種器17的傳動鏈輪18的位置相配 合,使鏈條19在一平面內;實現相應播種株距的調整。[0019]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播種機其加工制作非常簡單 方便,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播種機,包括主粱組合、風機組合、驅動輪組合、仿形排種機構組合、傳動方軸、覆土鎮壓支架焊合、覆土板、鎮壓輪、施肥組合,主梁組合的中部前側設置有風機組合,驅動輪組合通過驅動輪座安裝在主梁組合的兩側,仿形排種機構組合包括臂卡、左拉桿組合、右拉桿組合、開溝器焊合、鏈條漲緊裝置、聯接卡鐵、排種器,仿形排種機構組合通過臂卡均布在主梁組合的后側,左拉桿組合、右拉桿組合的一端分別通過軸、孔間隙配合設置在臂卡的兩側,聯接卡鐵設置在臂卡后面左拉桿組合、右拉桿組合的另一端,聯接卡鐵的一側設置有開溝器焊合,排種器設置在聯接卡鐵的另一側,傳動方軸通過軸承、軸套設置在驅動輪座和臂卡上,覆土鎮壓支架焊合設置在聯接卡鐵的后面,覆土鎮壓支架焊合上設置有覆土板和鎮壓輪,施肥組合設置在主梁組合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排種器上一側設置有多個傳動鏈輪,與之相對應的傳動方軸上同樣設置有多個傳動鏈輪,傳動方軸上的傳動鏈輪與排種器上的傳動鏈輪通過鏈條連接在一起,鏈條漲緊裝置設置在排種器與傳動方軸間的聯接卡鐵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排 種器上一側設置有2 6個傳動鏈輪,與之相對應的傳動方軸上同樣設置有2 6個傳動 鏈輪。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播種機,其特征在 于排種器上一側設置有3個傳動鏈輪,與之相對應的傳動方軸上同樣設置有3個傳動鏈輪。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排 種器上一側的傳動鏈輪固定不動,與之相對應傳動方軸上的傳動鏈輪可滑移動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播種機,屬于農業機械,其結構包括主粱組合、風機組合、驅動輪組合、仿形排種機構組合、傳動方軸、覆土鎮壓支架焊合、覆土板、鎮壓輪、施肥組合,排種器設置在聯接卡鐵的另一側,傳動方軸通過軸承、軸套設置在驅動輪座和臂卡上,排種器上一側設置有多個傳動鏈輪,與之相對應的傳動方軸上同樣設置有多個傳動鏈輪,傳動方軸上的傳動鏈輪與排種器上的傳動鏈輪通過鏈條連接在一起,鏈條漲緊裝置設置在排種器與傳動方軸間的聯接卡鐵上。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通過鏈輪轉換調整株距的氣吸式播種機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作業效率高、調整方便、勞動強度低和適應性能好等特點。
文檔編號A01C7/18GK201571314SQ200920281728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9日
發明者姜征明, 尹海英, 張超, 李晶, 王統貴, 翟勛河, 董濤, 解丕軍, 解錫軍, 許興攀 申請人:山東寧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