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玉米種子定向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玉米定向播種技術是實現玉米增產的方法之一,該播種技術能使玉米植株生長整齊,長勢一致,行距、株距分布均勻,特別是玉米“棒三葉”的展開方向一致,可以更好地為作物群體創造最佳的光照和通風條件,創造作物生長的最群體結構,不僅能有效控制植株葉片的生長排列具有方向性,改善玉米葉片伸展的無序性,且能增強單位面積玉米葉片光合作用能力,提高產量15%以上。要實現玉米機械化定向播種,其關鍵技術是實現玉米種子的定向排序,因此,尋找一種適合玉米種子的定向排序方法,是實現機械化定向播種的關鍵所在。
但目前的玉米種子定向輸送技術在國內外均屬于起步階段,對于種子在播種時存在順行、逆行的方向調整較為缺乏,導致種子輸送方向不一致,影響玉米的長勢;現有的玉米種子定向輸送技術通常情況下,一臺裝置只能定向輸送種子,角度調節范圍不足,導致其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使用效果不是特別理想;同時,在對玉米種子進行滑移輸送時,滑移速度不可控,對于電磁振動的振幅和頻率掌握度夠,導致玉米滑移輸送時產生跳動,降低種子的播種效率。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玉米種子定向輸送裝置進行改進,使得玉米種子定向輸送裝置的結構更為完善,最大化提高玉米種子定向輸送裝置的實用性,實現機械化定向播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玉米種子定向輸送裝置,能夠通過調節種子滑移輸送過程中,種子的順、逆行方向保持一致,保證種子播種后的生長方向整齊,長勢一致,行距、株距分布均勻;能夠根據不同的播種要求,調節不同的角度值,使其上滑槽與下滑槽的臺階高度及傾角處于可變范圍,增大其實用性;同時,能夠保證玉米種子在滑移輸送過程中處于較為平穩的狀態,避免其輸送過程中,玉米種子顛簸出其輸送軌道,降低播種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按如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所述的玉米種子定向輸送裝置包括隔振彈墊、彈簧Ⅰ、彈簧支座Ⅰ、支撐座、橫向支撐桿、角度調節座、彈簧支座Ⅱ、銜鐵支座、銜鐵、電磁鐵、彈簧支座Ⅲ、電磁鐵支座、彈簧Ⅱ、底座、振動板、上滑槽、下滑槽,上滑槽與下滑槽通過橫向支撐桿用螺栓固定于支撐座和角度調節座上,角度調節座上開設有相差一定角度的角度安裝孔,支撐座安裝固定于振動板上,振動板左側設有彈簧支座Ⅰ,彈簧支座Ⅰ通過彈簧Ⅰ與底座左端連接,彈簧支座Ⅱ通過彈簧Ⅱ與底座右端的彈簧支座Ⅲ連接,電磁鐵支座固定在底座上表面,銜鐵支座固定在振動板下表面,銜鐵支座上安裝有銜鐵,電磁鐵與銜鐵連接安裝在電磁鐵支座上,底座通過隔振彈墊與地面連接,所述的電磁鐵與外部交流電源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電磁鐵外部包裹有電磁鐵線圈。
進一步,所述的上滑槽與下滑槽的臺階高度為4mm,滑槽傾角為4°。
進一步,所述的玉米種子定向輸送裝置的振幅為0.18mm,頻率為51.5Hz。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玉米種子定向輸送裝置,能夠通過調節種子滑移輸送過程中,種子的順、逆行方向保持一致,保證種子播種后的生長方向整齊,長勢一致,行距、株距分布均勻;能夠根據不同的播種要求,調節不同的角度值,使其上滑槽與下滑槽的臺階高度及傾角處于可變范圍,增大其實用性;同時,能夠保證玉米種子在滑移輸送過程中處于較為平穩的狀態,避免其輸送過程中,玉米種子顛簸出其輸送軌道,降低播種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振動輸送工作原理圖;
圖中,1-隔振彈墊、2-彈簧Ⅰ、3-彈簧支座Ⅰ、4-支撐桿、5-橫向支撐桿、6-角度調節座、7-彈簧支座Ⅱ、8-銜鐵支座、9-銜鐵、10-電磁鐵、11-彈簧支座Ⅲ、12-電磁鐵支座、13-彈簧Ⅱ、14-底座、15-振動板、16-上滑槽、17-下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以方便技術人員理解。
如圖1-3所示,所述的玉米種子定向輸送裝置包括隔振彈墊1、彈簧Ⅰ2、彈簧支座Ⅰ3、支撐座、橫向支撐桿5、角度調節座6、彈簧支座Ⅱ7、銜鐵支座8、銜鐵9、電磁鐵10、彈簧支座Ⅲ11、電磁鐵支座12、彈簧Ⅱ13、底座14、振動板15、上滑槽16、下滑槽17。
上滑槽16與下滑槽17通過橫向支撐桿5用螺栓固定于支撐座和角度調節座6上,上滑槽16與下滑槽17的臺階高度為4mm,滑槽傾角為4°,能夠根據不同的播種要求,調節不同的角度值,使其上滑槽16與下滑槽17的臺階高度及傾角處于可變范圍,增大其實用性;角度調節座6上開設有相差一定角度的角度安裝孔,支撐座安裝固定于振動板15上,振動板15左側設有彈簧支座Ⅰ3,彈簧支座Ⅰ3通過彈簧Ⅰ2與底座14左端連接,彈簧支座Ⅱ7通過彈簧Ⅱ13與底座14右端的彈簧支座Ⅲ11連接,電磁鐵支座12固定在底座14上表面,銜鐵支座8固定在振動板15下表面,銜鐵支座8上安裝有銜鐵9,電磁鐵10與銜鐵9連接安裝在電磁鐵支座12上,底座14通過隔振彈墊1與地面連接,所述的電磁鐵10與外部交流電源連接,所述的電磁鐵10外部包裹有電磁鐵10線圈,通過調整玉米種子輸送給裝置的臺階高度差及傾斜角,能夠通過調節種子滑移輸送過程中,種子的順、逆行方向保持一致,保證種子的生長方向整齊,長勢一致,行距、株距分布均勻。
所述的玉米種子定向輸送裝置的振幅為0.18mm,頻率為51.5Hz,能夠保證玉米種子在滑移輸送過程中處于較為平穩的狀態,避免其輸送過程中,玉米種子顛簸出其輸送軌道,降低播種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種子定向播種時,通過調節上滑槽16與下滑槽17的相對位置關系,調整臺階高度為4mm,調整支撐桿4與水平方向的夾角,使其滑槽傾角為4°,當電磁鐵10線圈通入交流電流時,在電磁鐵10上表面產生交變電磁力,調整本實用新型裝置的振幅為0.18mm,頻率51.5Hz,由于彈簧板與水平方向向下傾斜一定角度,電磁激振力方向與彈簧板相互垂直,使得直槽內玉米受到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兩個振動分量,垂直分量使玉米騰空,水平分量使玉米向前或向后滑移。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玉米種子定向輸送裝置,能夠通過調節種子滑移輸送過程中,種子的順、逆行方向保持一致,保證種子播種后的生長方向整齊,長勢一致,行距、株距分布均勻;能夠根據不同的播種要求,調節不同的角度值,使其上滑槽與下滑槽的臺階高度及傾角處于可變范圍,增大其實用性;同時,能夠保證玉米種子在滑移輸送過程中處于較為平穩的狀態,避免其輸送過程中,玉米種子顛簸出其輸送軌道,降低播種效率。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