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調節(jié)玉米生長的農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由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以下稱胺鮮酯)、4_吲哚-3-基丁酸(以下稱吲哚丁酸)、濕展劑和其它助劑組成的農藥組合物。同時,本發(fā)明涉及應用該組合物調節(jié)玉米生長和提高產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胺鮮酯(DA-6)的化學名稱為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或2-N,N-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aminoethylhexanoate),是20世紀90年代初由美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的一類新型、廣譜性植物生長促進劑,安全性高。該化合物能提高植株體內葉綠素,蛋白質,核酸的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過氧化物酶及硝酸還原酶的活性,促進植株的碳、氮代謝,增強植株對水肥的吸收和干物質的積累,調節(jié)體內水分平衡,增強作物,果樹的抗病,抗旱,抗寒能力,延緩植株衰老,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吲哚丁酸(IBA)是一種廣譜的吲哚類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可經由葉片、樹枝的嫩表皮、種子進入到植物體內,隨營養(yǎng)流輸導到起作用的部位,能促進細胞分裂與細胞生長,誘導形成不定根,是良好的生根劑。還可用于瓜果防止落果,改變雌、雄花比率,提高座果率。本品在土中能夠迅速降解。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玉米作為飼料和工藝原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但由于耕地面積有限,又要保持合理的種植業(yè)結構,玉米面積不易再擴大,通過培育適應高密度種植的品種,挖掘玉米增產潛力是實現(xiàn)高產的關鍵途徑之一,然而高密度通常會帶來倒伏、空稈、小穗、禿尖、貪青晚熟等一系列問題,甚至會限制果穗發(fā)育,增加籽粒的敗育率,降低產量。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在調控玉米各器官協(xié)調上具有常規(guī)栽培所難以達到的效果,使籽粒器官和莖稈關系得到充分的協(xié)調。與傳統(tǒng)農業(yè)技術措施相比,具有使用濃度低、劑量小、費用低、見效快、在植物體和土壤中可迅速分解、環(huán)境友好等特點,通過調節(jié)植物內源激素水平而影響作物的生理生化反應,來解決由環(huán)境和遺傳因素所造成的倒伏等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玉米高產、穩(wěn)產、高效栽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由胺鮮酯、吲哚丁酸、濕展劑和其它助劑等組成的農藥組合物,可顯著增加玉米莖稈粗度,起到一定的抗倒伏作用,提高玉米植株的根系活力、穗位葉葉綠素含量、硝酸還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增產作用明顯,以及應用該組合物進行田間噴霧處理調節(jié)玉米生長和提高產量的方法。本發(fā)明發(fā)現(xiàn),胺鮮酯與吲哚丁酸的組合物在5115的配比中,可明顯增加玉米莖稈粗度,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和葉綠素含量等,防止玉米倒伏,增產作用顯著。本組合物中可含有胺鮮酯2%10%,吲哚丁酸2%10%,分散劑亞甲基二萘磺酸納2%;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復合物復合型濕展劑5%10%,高嶺土68%90%。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使用上述組合物調節(jié)玉米生長、提高產量的方法。玉米倒伏除了與栽培措施有關以外,也與自身的株高、穗位高、莖稈強度密切相關。本發(fā)明中胺鮮酯和吲哚丁酸及其不同配比處理對玉米植株性狀的影響結果見表1。表1結果證明,在相同的栽培條件下,按照有效成分5.4g*hm_2的使用劑量,在玉米67葉期噴霧處理,成熟期測定株高、穗位高和莖粗。胺鮮酯、噴哚丁酸以及二者不同配比的組合物,與空白對照相比可顯著增加玉米的莖稈粗度,尤其是胺鮮酯與吲哚丁酸的組合物在5115的配比中莖稈的粗度較二者單用和空白對照相比差異顯著(P<0.05),對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沒有影響,同時解決了胺鮮酯單獨使用會造成穗位高增加的問題,提高了玉米的抗倒伏能力。表1胺鮮酯和吲哚丁酸及不同配比處理對玉米植株性狀的影響(玉米品種登海66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注表中同一列數(shù)據(jù)后字母不同表示在0.05水平差異顯著(DMRT法)。強大的根系活力是高產玉米的一個顯著特征。在相同的栽培條件下,按照有效成分5.4g.hm-2的使用劑量,在玉米67葉期噴霧處理,分別于大口期、吐絲期、灌漿期和蠟熟期測定根系活力。本發(fā)明中胺鮮酯和吲哚丁酸及其不同配比處理對玉米根系活力的影響結果見表2。表2結果證明,胺鮮酯與吲哚丁酸的組合物在5115的配比范圍內,可顯著提高根系的活力,較二者單用和空白對照相比差異顯著(P<0.05),同時克服了吲哚丁酸單獨使用會造成蠟熟期玉米根系早衰、活力下降的缺點,為提高產量奠定了基礎。表2胺鮮酯和吲哚丁酸及不同配比處理對玉米根系活力的影響(玉米品種登海66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注表中同一列數(shù)據(jù)后字母不同表示在0.05水平差異顯著(DMRT法)。穗位葉是玉米產量形成關鍵的功能葉,葉綠素含量高低直接關系到玉米的光合潛力,最終影響到產量。在相同的栽培條件下,按照有效成分5.4g·hm-2的使用劑量,在玉米67葉期噴霧處理,分別于大口期、吐絲期、灌漿期和蠟熟期測定穗位葉葉綠素含量。本發(fā)明中胺鮮酯和吲哚丁酸及其不同配比處理對玉米穗位葉葉綠素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3。表3結果證明,胺鮮酯與吲哚丁酸的組合物在5115的配比范圍內,可顯著提高穗位葉的葉綠素含量,較二者單用和空白對照相比差異顯著(P<0.05),同時克服了吲哚丁酸單獨使用會造成蠟熟期穗位葉早衰、葉綠素含量下降的缺點,有利于產量的形成。表3胺鮮酯和吲哚丁酸及不同配比處理對玉米穗位葉葉綠素含量的影響(玉米品種登海66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注表中同一列數(shù)據(jù)后字母不同表示在0.05水平差異顯著(DMRT法)。本發(fā)明中胺鮮酯和吲哚丁酸及其不同配比處理對玉米產量相關性狀的影響結果見表4。表4結果證明,胺鮮酯與吲哚丁酸的組合物在5115的配比范圍內,可顯著增加穗長、行粒數(shù)和百粒重,較二者單用和空白對照相比差異顯著(P<0.05),增產作用顯者ο為了提高本發(fā)明組合物在使用過程中的分散性和濕展性,本發(fā)明中還添加使用了分散劑亞甲基二萘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復合物等復合型濕展劑以及其它助劑。圖1胺鮮酯與吲哚丁酸組合物加工工藝流程1中1是胺鮮酯,2是吲哚丁酸,3是分散劑,4是復合濕展劑,5是其它助劑,6是混合,7是氣流粉碎,8是檢測合格包裝。具體實施例方式1、胺鮮酯與吲哚丁酸組合物實例和加工流程表5胺鮮酯與吲哚丁酸組合物實例成分實例ι實例2實例3胺鮮酉旨IooIOδΓο吲哚丁酸27οIooIoo復合型濕展劑6.OIoTo87ο分散劑L5ZOZO其它助劑805687οδΓο本發(fā)明涉及胺鮮酯與吲哚丁酸組合物通過表5實例進一步加以說明,但不限于此,表中所有份數(shù)均指重量,見表5。加工流程將胺鮮酯⑴、吲哚丁酸(2)、分散劑(3)、復合型濕展劑⑷和其他助劑(5)充分混合(6),氣流粉碎(7),細度達320目以上,檢測合格包裝(8)。2、胺鮮酯與吲哚丁酸組合物應用實例應用實例1玉米幼苗期噴霧處理。將加工好的胺鮮酯與吲哚丁酸組合物(實例2)按照有效成分5.4g·hm_2的使用劑量,在玉米67葉期噴霧處理,可明顯增加玉米莖稈粗度,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和葉綠素含量等,防止玉米倒伏,增產作用顯著。應用實例2玉米幼苗期噴霧處理。將加工好的胺鮮酯與吲哚丁酸組合物(實例1)按照有效成分5.O6.Og·hm_2的使用劑量,在玉米810葉期噴霧處理,可明顯增加玉米莖稈粗度,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和葉綠素含量等,防止玉米倒伏,增產作用顯著。權利要求一種調節(jié)玉米生長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比為胺鮮酯∶吲哚丁酸為5∶1~1∶5的有效成分。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調節(jié)玉米生長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各組分,重量比分別為胺鮮酯2%10%,吲哚丁酸2%10%,分散劑亞甲基二萘磺酸納1%2%,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復合物復合型濕展劑5%10%,高嶺土68%90%。全文摘要本發(fā)明涉及由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4-吲哚-3-基丁酸、濕展劑和其它助劑組成的一種調節(jié)玉米生長的農藥組合物,不改變植株株高和穗位高,明顯增加玉米莖稈粗度,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和葉綠素含量等,克服了胺鮮酯單獨使用引起的穗位高增加以及吲哚丁酸單獨使用造成蠟熟期根系和穗位葉早衰的缺點,防止玉米倒伏,增產作用明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文檔編號A01N37/12GK101828553SQ201010187029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申請日期2010年5月31日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31日發(fā)明者劉鵬,姜興印,張吉旺,聶樂興,董樹亭申請人:山東農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