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控制玉米褐斑病的農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51093閱讀:52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控制玉米褐斑病的農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由1-(4_氯苯基)-3-(1Η-1,2,4-三唑-1-基甲基)-4,4-二甲基戊-3-醇(以下稱戊唑醇)、乙撐雙二硫代氨基甲酸錳和鋅離子的多元配位化合物(以下稱代森錳鋅)、濕展劑和其它助劑組成的農藥組合物。同時,本發明涉及應用該組合物防治玉米褐斑病、玉米銹病等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戊唑醇是廣譜三唑類殺菌劑,作用機制為留醇脫甲基抑制劑,種子處理或葉面噴灑可防治禾谷類作物銹病、白粉病和黑穗病等多種病害。但該殺菌劑拌種或幼苗期使用容易造成對禾谷類作物生長產生抑制作用,尤其是對玉米幼苗的抑制作用更為顯著,連續單一使用易產生抗藥性和單獨使用成本高等缺點。代森錳鋅是乙撐雙二硫代氨基甲酸錳和鋅離子的多元配位化合物,是殺菌譜較廣的保護性殺菌劑,其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病原菌體內丙酮酸的氧化,對果樹、蔬菜上的炭疽菌、早疫病等多種病害有效,生產中使用成本較低。玉米褐斑病是由玉米蜀黍節壺菌(PhysodermamaydisMiyabe)侵染而引起的病害,該病害原是玉米生產上的次要病害,在國內外均有發生,一般損失不大。近年來,由于大量種植單一玉米品種、農業耕作制度的變革以及氣候等原因,該病在我國玉米產區尤其是夏玉米主產區普遍發生,造成大面積流行,危害十分嚴重。其中,在華北地區和黃淮流域的河南、河北、北京、山東、安徽、江蘇等省危害更重,該病主要危害玉米葉片、葉鞘,造成葉片干枯,甚至出現整株死亡,產量損失一般為10%15%,嚴重的可達30%40%(L.W.OLSONandL.LANGE,1978;L.W.OLSON,U.Μ.EDENandL.LANGE,1980;李廣領,2009;郝偉,2008;孫炳劍,2006;沈光斌,2000等)。目前,沒有發現對玉米褐斑病的免疫或高抗品種,因此化學防治仍是目前生產中控制該病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發明內容本發明提供一種由內吸性殺菌劑戊唑醇、保護性殺菌劑代森錳鋅、濕展劑和其它助劑等組成的農藥組合物,可提高對玉米褐斑病病菌休眠孢子囊萌發的抑制活性和田間病害控制效果,減少戊唑醇的使用量,提高對玉米幼苗的安全性,降低使用成本,以及應用該組合物進行種子處理和田間噴霧處理防治玉米褐斑病等病害的方法。本發明發現,戊唑醇與代森錳鋅的組合物在4114的配比中,對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的萌發抑制均有顯著增效作用。本組合物中可含有戊唑醇10%40%,代森錳鋅10%40%,分散劑亞甲基二萘磺酸納1%2%;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復合物復合型濕展劑5%10%,高嶺土8%74%。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用上述組合物控制玉米褐斑病等病害的范圍和方法。本發明中戊唑醇和代森錳鋅配比對褐斑病病菌休眠孢子囊的聯合毒力測定結果見表1。表1結果證明,戊唑醇與代森錳鋅的組合物在4114的配比中,其共毒系數(CTC)值均大于12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T1156.6-2006)判定,二者混合使用均有增效作用,顯著提高了對褐斑病病菌休眠孢子囊萌發的抑制活性,增效作用顯者ο本發明中戊唑醇和代森錳鋅按照4114配比的組合物,較戊唑醇單獨應用降低了戊唑醇的含量,種子處理或葉面噴灑提高了對玉米幼苗的安全性,降低了使用成本,并且兩種藥劑的作用機理不同,防病機理互補,可以延緩戊唑醇連續單一使用易產生抗藥性等缺點。表1戊唑醇和代森錳鋅及其不同配比對玉米褐斑病休眠孢子囊的萌發抑制毒力(250C)<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為了提高本發明組合物在使用過程中的分散性和濕展性,本發明中還添加使用了分散劑亞甲基二萘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復合物等復合型濕展劑以及其它助劑。圖1戊唑醇與代森錳鋅組合物加工工藝流程1中1是戊唑醇,2是代森錳鋅,3是分散劑,4是復合濕展劑,5是其它助劑,6是混合,7是氣流粉碎,8是檢測合格包裝。具體實施例方式1、戊唑醇與代森錳鋅組合物實例和加工流程表2戊唑醇與代森錳鋅組合物實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本發明涉及戊唑醇與代森錳鋅組合物通過表2實例進一步加以說明,但不限于此,表中所有份數均指重量,見表2。加工流程將戊唑醇(1)、代森錳鋅(2)、分散劑(3)、復合型濕展劑(4)和其他助劑(5)充分混合(6),氣流粉碎(7),細度達320目以上,檢測合格包裝(8)。2、戊唑醇與代森錳鋅組合物應用實例應用實例1玉米播種前將加工好的戊唑醇與代森錳鋅組合物(實例1),按照每IOkg種子使用IOg藥劑的比例處理種子,晾干1天后播種,可有效控制生長期的玉米褐斑病,防治效果可達85%以上,且減少了戊唑醇的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對玉米幼苗的安全性。應用實例2玉米幼苗期噴霧處理。將加工好的戊唑醇與代森錳鋅組合物(實例2)按照每畝使用劑量50g,在玉米5-8葉幼苗期噴霧處理,對褐斑病的防治效果可達90%以上。減少了戊唑醇的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對玉米幼苗的安全性。權利要求一種控制玉米褐斑病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比為戊唑醇∶代森錳鋅為4∶1~1∶4的有效成分。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制玉米褐斑病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各組分,重量比分別為戊唑醇10%40%,代森錳鋅10%40%,分散劑亞甲基二萘磺酸納1%2%,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復合物復合型濕展劑5%10%,高嶺土8%74%。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由內吸性殺菌劑1-(4-氯苯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4,4-二甲基戊-3-醇、保護性殺菌劑乙撐雙二硫代氨基甲酸錳和鋅離子的多元配位化合物、濕展劑和其它助劑等組成的一種控制玉米褐斑病的農藥組合物,顯著提高了對玉米褐斑病病菌休眠孢子囊萌發的抑制活性和田間病害控制效果,減少了內吸性殺菌劑的使用量,提高了對玉米幼苗的安全性,降低了使用成本,延緩了內吸性殺菌劑抗藥性的發生,適于種子處理和田間噴霧處理防治玉米褐斑病、銹病等病害,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顯著。文檔編號A01P3/00GK101828566SQ20101018703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申請日期2010年5月31日優先權日2010年5月31日發明者劉鵬,吳淑華,姜興印,張吉旺,董樹亭申請人:山東農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临城县| 苍溪县| 巨鹿县| 荆州市| 延吉市| 申扎县| 嘉兴市| 台北县| 合江县| 苏尼特左旗| 河间市| 揭阳市| 疏附县| 慈利县| 汉阴县| 鄂托克前旗| 南宫市| 东阳市| 南安市| 平乐县| 怀化市| 饶河县| 秦安县| 广州市| 中宁县| 彰化市| 壤塘县| 车致| 澄江县| 大姚县| 盖州市| 汝城县| 灌阳县| 洛浦县| 乌兰县| 高邑县| 河源市| 西城区| 门头沟区|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