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道路綠化帶自動集雨給水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給水的方法或供水裝置的布置,特別是一種將雨水匯集到集雨溝內, 再用毛細管給道路綠化帶自動供水,促進花卉草木生長的道路綠化帶自動集雨給水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城市化在我國有了大幅度的進展,城市道路綠化面積也隨 之逐年增加,如何提高道路綠化帶花卉草木成活率和保證正常生長,是城市綠化管理的重 要內容。面前,道路綠化帶的灌溉方法,主要采用灑水車或人工灌水,而雨水則大量流失。雖 然城市集雨已在一些城市應用,但將集雨與毛細管給水相結合給綠化帶自動給水還沒有見 到應用。因此造成城市集雨不能自動給綠化帶灌溉,不但浪費水資源,還增加了綠化帶的管 理費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利用城市道路兩側的集雨設備給路旁綠化帶自動給水 的道路綠化帶自動集雨給水系統。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它包括有道路及其兩側的綠化帶,其特 征在于在道路兩側的路邊石內側分別設有排水溝,在路邊石外側的綠化帶地面下分別修 有一條集雨槽,在各邊的路邊石上低于雨水井口拉開一定間距分別設有若干個連通排水溝 和集雨槽的過水孔,在各過水孔的進水口處分別安裝有水箅,在集雨溝內向綠化帶地面下 引出有均布的毛細給水器。毛細給水器是在一根塑料管內填充有纖維吸放水芯,在塑料管 壁上均布有網狀給水孔。地下集雨槽是一條從上游至下游有多個階梯狀分布的水槽連接而 成。本發明不但能有效地收集道路上的雨水,而且還能自動給綠化帶內的花草樹木給水灌 溉,減少道路管理和綠化帶管理的費用支出。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集雨溝的縱向剖示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實施例。本發明是在現有城市道路1及綠化帶9的基礎上加 以改進,主要改進點是在道路兩側的路邊石5沿線內側分別設有排水溝2,在路邊石外側的 綠化帶地面下分別修有一條地下集雨槽7,在路邊石上低于排水溝的雨水井口 4拉開一定 間距分別設有若干個連通排水溝和地下集雨槽的過水孔6,在各過水孔的進水口處分別安 裝有水箅3,在集雨槽內向綠化帶地面下10-20公分引出有均布的毛細給水器8。毛細給水 器是在一根塑料管內填充一條纖維吸放水芯,并在塑料管壁上開有均布的網狀給水孔。毛 細給水器有兩種引出方式,多雨區可由水槽上方引出,少雨區可由水槽下側方引出。地下集 雨槽的結構是一條從上游至下游有多個階梯狀分布的水槽7-1連接而成,各水槽之間設有溢水板7-2。在本發明在小雨和中雨時,雨水先進入集雨溝,通過毛細給水器自動給綠化帶 內的花草樹木根系供水,當下大雨時,路面上高于過水孔的雨水則從雨水井口排入雨水井。 在無雨時可與灑水車接合向地下集雨槽內灌水,再由毛細給水器向植物根系給水。
權利要求
道路綠化帶自動集雨給水系統,它包括有道路及其兩側的綠化帶,其特征在于在道路兩側的路邊石內側分別設有排水溝,在路邊石外側的綠化帶地面下分別修有一條集雨槽,在各邊的路邊石上低于雨水井口拉開一定間距分別設有若干個連通排水溝和集雨槽的過水孔,在各過水孔的進水口處分別安裝有水箅,在集雨溝內向綠化帶地面下引出有均布的毛細給水器。毛細給水器是在一根塑料管內填充有纖維吸放水芯,在塑料管壁上均布有網狀給水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綠化帶自動集雨給水系統,其特征在于地下集雨槽是一 條從上游至下游有多個階梯狀分布的水槽連接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道路綠化帶自動集雨給水系統,它包括有道路及其兩側的綠化帶,在道路兩側的路邊石內側分別設有排水溝,在路邊石外側的綠化帶地面下分別修有一條集雨槽,在各邊的路邊石上低于雨水井口拉開一定間距分別設有若干個連通排水溝和集雨槽的過水孔,在各過水孔的進水口處分別安裝有水箅,在集雨溝內向綠化帶地面下引出有均布的毛細給水器。毛細給水器是在一根塑料管內填充有纖維吸放水芯,在塑料管壁上均布有網狀給水孔。本發明不但能有效地收集道路上的雨水,而且還能自動給綠化帶內的花草樹木給水灌溉,減少道路管理和綠化帶管理的費用支出。
文檔編號A01G25/06GK101869045SQ20101019344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日
發明者劉戰東, 南紀琴, 宋毅夫, 肖俊夫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宋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