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型球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球磨機,尤其是帶有固定支承裝置的球磨機,具體地說是一種改進型球磨機。
背景技術:
目前球磨機主筒轉動機構一般采用兩端空心軸頭,用滾動調心軸承支承,并保證主筒按一定方向旋轉。但是,由于長時間負荷運轉狀態對軸端連接部位產生疲勞損傷,造成某些部位產生裂紋、斷裂等現象,從而造成設備無法正常運轉,導致停產等后果,而且維修也非常困難,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球磨機的主筒由于長時間負荷運轉狀態對軸端連接部位產生疲勞損傷,造成某些部位產生裂紋、斷裂等現象的問題,提出一種帶有固定支承裝置或帶有調節裝置的改進型球磨機。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改進型球磨機,它包括兩軸承和筒體,筒體兩端的空心軸頭通過兩軸承固定支承, 其特征是在筒體外設置若干支承裝置。本發明的支承裝置為單組或多組。本發明的支承裝置包括傳動帶或傳送圈、滾動裝置和支座,所述的傳動帶或傳送圈套裝在筒體的外圓周上,滾動裝置與傳動帶或傳送圈嚙合,滾動裝置通過支座固定。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產品是為了克服上述問題,避免缺陷產生,通過結構改造,使得設備運轉正常,本結構采用在筒體長度內設置若干支承,保證設備運轉過程中多點支承,減小兩端及中部筒體的承載力,從而減小疲勞損傷,能保證設備的長時間正常運轉。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改進型球磨機,它包括兩軸承1和筒體2,筒體2兩端的空心軸頭通過兩軸承1固定支承,其特征是在筒體2外設置支承裝置。本發明的支承裝置為單組或多組;支承裝置包括傳動帶或傳送圈3、滾動裝置4和支座5,所述的傳動帶或傳送圈3套裝在筒體2的外圓周上,滾動裝置4與傳動帶或傳送圈 3嚙合,滾動裝置3通過支座5固定
本結構采用在筒體長度內設置若干支承,保證設備運轉過程中多點支承,減小兩端承載力,減小筒體的疲勞損傷,能保證設備的長時間正常運轉。
本發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型球磨機,它包括兩軸承(1)和筒體(2),筒體(2)兩端的空心軸頭通過兩軸承(1)固定支承,其特征是在筒體(2)外設置支承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球磨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承裝置為單組或多組。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進型球磨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承裝置包括傳動帶或傳送圈(3)、滾動裝置(4)和支座(5),所述的傳動帶或傳送圈(3)套裝在筒體(2)的外圓周上,滾動裝置(4)與傳動帶或傳送圈(3)嚙合,滾動裝置(4)通過支座(5)固定。
全文摘要
一種改進型球磨機,它包括兩軸承(1)和筒體(2),筒體(2)兩端的空心軸頭通過兩軸承(1)固定支承,在筒體(2)外設置支承裝置;所述的支承裝置為單組或多組,支承裝置包括傳動帶或傳送圈(3)、滾動裝置(4)和支座(5),所述的傳動帶或傳送圈(3)套裝在筒體(2)的外圓周上,滾動裝置(4)與傳動帶或傳送圈(3)嚙合,滾動裝置(4)通過支座(5)固定。本結構采用在筒體長度內設置若干支承,保證設備運轉過程中多點支承,減小兩端承載力,減小筒體的疲勞損傷,能保證設備的長時間正常運轉。
文檔編號B02C17/18GK102416355SQ20101029295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7日
發明者唐愛明, 蔣巨才, 黃高軍 申請人:江蘇君立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