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治蘋果綿蚜的緩釋藥帶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害蟲防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蘋果綿蚜的緩釋藥帶及方法。
背景技術:
蘋果綿蚜是世界性檢疫害蟲,近年在我國擴散迅速,已經成為蘋果主產區的重要防治對象。目前各地多數情況下使用噴灑有機磷農藥毒死蜱來防治蘋果綿蚜,每年需要使用40%毒死蜱乳油1500 2000倍液噴灑2 3次。由于蘋果綿蚜周年在樹體上為害,噴灑毒死蜱只能短時間控制為害,并且毒死蜱屬于廣譜性農藥,對害蟲的天敵殺傷力很強,連續使用不但會造成害蟲抗藥性提高,并且大量殺傷天敵,造成次要害蟲暴發,當前非常明顯的例證是噴灑毒死蜱多的果園,葉螨為害期延長。并且美國醫學專家研究表明毒死蜱對兒童大腦發育有明顯影響。也影響孕婦胎兒發育,美國在2000年已經禁止毒死蜱在果園使用。 除了噴灑毒死蜱外,目前能夠防治蘋果綿蚜的藥劑有硫丹,丙溴磷等有機磷類。而硫丹已在歐盟成員國開始禁用。當前研究利用寄生蜂的工作正在進行,但距離大面積進行防治,有效控制蘋果綿蚜為害的距離很遠。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環境污染小、對害蟲天敵傷害小、能夠較持久的控制蘋果綿蚜為害的防治蘋果綿蚜的緩釋藥帶,并給出了利用該緩釋藥帶防治蘋果綿蚜的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治蘋果綿蚜的緩釋藥帶,包括帶狀滲透膜,在該滲透膜上涂敷或噴灑有吡噻粉, 所述吡噻粉由吡蟲啉和噻蟲嗪以1 :0. 25 4的質量比混配而成。所述帶狀滲透膜由木漿紙、棉漿紙、竹漿紙、草漿紙、混配漿紙中的任意一種制成。在所述滲透膜上按每米的長度上涂敷或噴灑吡噻粉1 5克。上緩釋藥帶的制備方法如下取滲透膜,將其切割成4 IOcm寬的帶狀膜,在其一側或兩側均勻噴灑或涂敷所述吡噻粉后,將帶狀膜兩邊對折,用膠水粘合,并盤卷備用。藥帶寬度為2 5cm。一種防治蘋果綿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先將樹干根頸部表土挖開4 6cm,然后將上述緩釋藥帶敷在根頸部一圈,再將表土復原,每株在根頸部定量澆水1 2升,藥劑有效成分隨水流滲過藥膜,被樹皮吸收,隨篩管內植物液流到達樹體各個部位。滲透膜制作用木漿紙切割成4 IOcm寬紙帶,在放入藥粉后,將紙帶兩邊對折, 用膠水粘合即可,同時盤卷備用。本發明將藥粉封入可滲出有效成分的滲透膜內,然后卷成卷狀,在使用時,將藥帶綁縛在樹干根頸部后,通過澆水,或者降雨后,藥劑有效成分隨水流滲過藥膜,被樹皮吸收, 隨篩管內植物液流到達樹體各個部位。本發明具有積極有益的效果本發明將粉狀藥劑封入藥帶內,敷于樹體根頸部,通過澆水,或者降雨潤濕,使藥劑有效成分緩慢滲入樹皮內,并隨韌皮部傳導到樹體各個部位,該方法集中施藥,持續緩慢釋放,對害蟲有持續的控制作用。該方法操作簡便,控制效果好,對環境污染小于毒死蜱噴霧。本發明方法根據蘋果綿蚜發生特點,周年在樹冠主干,主側枝,根部等樹體表皮為害的特點,通過將藥劑滲入樹體表皮的方法,逐漸作用于整個樹冠。集中為害部位使用藥劑,通過樹體的韌皮部傳導組織達到藥劑傳導的樹體各個部位的目的,使其能夠有效控制蘋果綿蚜為害;同時由于局部用藥,不進行樹冠噴藥,對環境污染小,對害蟲天敵傷害小,能夠較持久的控制蘋果綿蚜為害。
圖1為以本發明緩釋帶處理后不同天數累計降雨情況的折線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 一種防治蘋果綿蚜的緩釋藥帶,包括帶狀滲透膜,在該滲透膜上按每米的長度涂敷有0. 5克吡噻粉,所述吡噻粉由吡蟲啉和噻蟲嗪以1 :1的質量比混配而成,然后將滲透膜封閉卷成卷狀。在使用時,先將樹干根頸部表土扒開約5cm。然后將緩釋藥帶繞樹干基部纏繞一圈,用膠帶將接口固定,再覆土。然后在根頸部澆水,每株1升。處理后藥劑效果在3周以后逐漸表現,45天后防效可達到90%以上。持效期可達180天以上。實施例2利用緩釋藥帶防治蘋果綿蚜的田間試驗
試驗設在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馬寨鎮水磨村果園,樹齡16年生,株行距4X4米,樹高3 米左右,樹勢中庸,沙壤質土壤,果園管理一般,試驗在蘋果落花期進行,蘋果綿蚜發生正處于初發期。(1)試驗藥劑供試藥劑吡蟲啉·噻蟲嗪可濕性粉劑,實驗室配制,配好后將藥粉封入木漿紙帶內,對照藥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河北威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市
佳口。(2)試驗設計小區面積每小區2株樹,32平方米。重復次數每個處理重復4 次。表1供試藥劑試驗設計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蘋果綿蚜的緩釋藥帶,其特征在于,包括帶狀滲透膜,在該滲透膜上涂敷或噴灑有吡噻粉,所述吡噻粉由吡蟲啉和噻蟲嗪以1 :0. 25 4的質量比混配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蘋果綿蚜的緩釋藥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帶狀滲透膜由木漿紙、棉漿紙、竹漿紙、草漿紙、混配漿紙中的任意一種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蘋果綿蚜的緩釋藥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滲透膜上按每米長度上1 5克的量涂敷或噴灑吡噻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蘋果綿蚜的緩釋藥帶,其特征在于,該緩釋藥帶的制備方法如下取滲透膜,將其切割成4 IOcm寬的帶狀膜,在其一側或兩側均勻涂敷所述吡噻粉后,將帶狀膜兩邊對折,用膠水粘合,并盤卷備用。
5.一種防治蘋果綿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先將樹干根頸部表土挖開4 6cm,然后將權利要求1所述的緩釋藥帶敷在根頸部一圈,再將表土復原,每株在根頸部定量澆水1 2升,藥劑有效成分隨水流滲過藥膜,被樹皮吸收,隨篩管內植物液流到達樹體各個部位。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蘋果綿蚜的緩釋藥帶及方法。該藥帶包括帶狀滲透膜,在該滲透膜上涂敷或噴灑有吡噻粉,所述吡噻粉由吡蟲啉和噻蟲嗪以10.25~4的質量比混配而成;防治方法是先將樹干根頸部表土挖開4~6cm,然后將緩釋藥帶敷在根頸部一圈,再將表土復原,每株在根頸部定量澆水1~2升,藥劑有效成分隨水流滲過藥膜,被樹皮吸收,隨篩管內植物液流到達樹體各個部位。本發明是將粉狀藥劑封入藥帶內,敷于樹體根頸部,通過澆水,或者降雨潤濕,使藥劑有效成分緩慢滲入樹皮內,并隨韌皮部傳導到樹體各個部位,該方法集中施藥,持續緩慢釋放,對害蟲有持續的控制作用,該方法操作簡便,控制效果好,對環境污染小于毒死蜱噴霧。
文檔編號A01M1/20GK102349508SQ201110239378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9日
發明者張金勇, 涂洪濤, 陳漢杰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