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輥研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研磨機,尤其涉及一種多輥連續研磨機。
背景技術:
三輥研磨機簡稱三輥機,是較常見的多輥研磨機。三輥研磨機適用于油漆、油墨、 顏料、塑料等漿料的制造。請參閱圖1,三輥研磨機工作原理三輥研磨機通過水平的三根輥筒的表面相互擠壓及不同速度的摩擦而達到研磨效果;三輥研磨機是高粘度物料的研磨、分散設備。然而,現有的三輥研磨機有很多不足之處。如,現有的三輥研磨機需要不斷地將輸出的物料搬運至輸入端;且通常只適用于高粘度物料的研磨、分散。如中國專利CN 20102012 . 9涉及一種四輥研磨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的滑動導軌面上設有固定石輥,固定石輥兩側設有移動石輥,移動石輥分別與石輥間隙調整裝置連接,機架上設有由齒輪組、電動機皮帶輪組成的動力傳送裝置,機架上還設有進料擋板裝置、出料裝置,在石輥之間設有移動石輥,移動石輥設置在滑動導軌面上,移動石輥配有一組石輥間隙調整裝置,在移動石輥的兩軸端分別設有齒輪;在移動石輥外側設有出料
直ο此外,如圖2所示,還有一種多輥研磨機,包括若干組研磨組,各研磨組縱向設置, 每組研磨組包括兩個輥筒;上方研磨組研磨后的物料落入下方的研磨組。這種方案輥筒的有效利用率太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輥研磨機,可有效提高輥筒的利用率, 從而提高研磨效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輥研磨機,所述多輥研磨機包括研磨腔、設置于研磨腔內的η個可轉動的輥筒,η大于等于3 ;各輥筒自上而下依次接觸設置;按照從上至下依次對各輥筒編號,依次為1、2、 3、…、η-1、η ;η個輥筒中,相互接觸的兩個輥筒的內公切面分別與水平面形成的角為銳角;η個輥筒共形成η-1個內公切面,其中,與同一輥筒相關的兩個內公切面相互垂直;與同一輥筒i接觸的兩個輥筒i_l、i+1在輥筒i的同一側,且輥筒i_l、i+1的轉向相同,輥筒i_l、i+1與輥筒i的轉向相反;輥筒i_l、輥筒i研磨的物料輸出至輥筒i、輥筒i+Ι處繼續研磨;其中, 2彡i彡η-1 ;所述編號為3至η的輥筒中,其上部的一側連接輥筒,另一側設置擋料板。
一種多輥研磨機,所述多輥研磨機包括研磨腔、連續研磨機構;所述連續研磨機構包括設置于研磨腔內的η個可轉動的輥筒,η大于等于3 ;各輥筒自上而下依次接觸設置;η個輥筒中,相互接觸的兩個輥筒的內公切面分別與水平面形成的角為銳角;η個輥筒共形成η-1個內公切面,其中,與同一輥筒相關的兩個內公切面相交。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與同一輥筒相關的兩個內公切面相互垂直。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相互接觸的兩個輥筒的內公切面分別與水平面形成 45° 角。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按照從上至下依次對各輥筒編號,依次為1、2、3、···、 η_1、η ;與同一輥筒i接觸的兩個輥筒i_l、i+1在輥筒i的同一側,且輥筒i_l、i+1的轉向相同,輥筒i_l、i+1與輥筒i的轉向相反;輥筒i_l、輥筒i研磨的物料輸出至輥筒i、輥筒i+Ι處繼續研磨;其中, 2彡i彡η-1。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輥筒i_l、i、i+1的轉速相同,或者各不相同。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編號為3至η的輥筒中,其上部的一側連接輥筒,另一側設置擋料板。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各輥筒的直徑相等。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各輥筒的轉速自上而下依次增加。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輥筒通過一轉軸連接;轉軸與電動機、動力傳送機構連接,通過電動機、動力傳送機構驅動轉軸轉動,進而驅動輥筒轉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提出的多輥研磨機,各輥筒自上而下依次接觸傾斜設置,使得多個輥筒可以重復利用;可有效提高輥筒的利用率,從而提高研磨效率。
圖1為現有三輥研磨機的輥筒截面示意圖。圖2為現有的多輥研磨機的輥筒截面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多輥研磨機的輥筒截面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多輥研磨機的輥筒內公切面的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二中多輥研磨機的輥筒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實施例一請參閱圖3,本發明揭示了一種多輥研磨機,所述多輥研磨機包括研磨腔30、設置于研磨腔30內的η個可轉動的輥筒10,η大于等于3。η個可轉動的輥筒10組成連續研磨機構。所述輥筒通過一轉軸連接;轉軸與電動機、動力傳送機構連接,通過電動機、動力傳送機構驅動轉軸轉動,進而驅動輥筒轉動。請參閱圖4,各輥筒10自上而下依次接觸設置,η個輥筒中,相互接觸的兩個輥筒的內公切面分別與水平面形成的角為銳角。同時,η個輥筒共形成n-1個內公切面,其中, 與同一輥筒相關的兩個內公切面相交。即,研磨機的徑向截面中,各輥筒的軸心連線組成一條縱向的折線。按照從上至下依次對各輥筒編號,依次為1、2、3、…、η-1、η ;與同一輥筒i接觸的兩個輥筒i_l、i+1在輥筒i的同一側,且輥筒i_l、i+1的轉向相同,輥筒i_l、i+1與輥筒i的轉向相反;輥筒i_l、輥筒i研磨的物料輸出至輥筒i、輥筒i+Ι處繼續研磨;其中, 2 ^ i ^n-I0本實施例中,所述各輥筒的直徑相等。所述輥筒i_l、i、i+1的轉速相同,或者各不相同;如,各輥筒的轉速可以設計為自上而下依次增加。優選地,與同一輥筒相關的兩個內公切面相互垂直。本實施例中,相互接觸的兩個輥筒的內公切面分別與水平面形成45°角。此外,如圖3所示,所述編號為3至η的輥筒10中,其上部的一側連接輥筒,另一側設置擋料板20。本發明多輥研磨機的工作流程為,在輥筒1、輥筒2之間加入需要研磨的物料,物料經過輥筒1、輥筒2研磨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輥筒2、輥筒3處繼續研磨;而后物料落入輥筒3、輥筒4處繼續研磨,依次類推。由于本發明中編號為2至η-1的輥筒被利用了兩次,可以極大的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同時提高研磨機的工作效率。實施例二請參閱圖5,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本實施例中,多輥研磨機除了包括實施例一中的研磨腔、連續研磨機構之外,還包括與連續研磨機構分離的獨立研磨機構40。 當然,獨立研磨機構可以包括若干連續接觸的輥筒,也可以包括不連續接觸的輥筒;此外, 獨立研磨機構也可以為實施例一中的連續研磨機構。其他研磨機構40除了圖5的結構之外,還可以為其他結構。綜上所述,本發明提出的多輥研磨機,各輥筒自上而下依次接觸傾斜設置,使得多個輥筒可以重復利用;可有效提高輥筒的利用率,從而提高研磨效率。這里本發明的描述和應用是說明性的,并非想將本發明的范圍限制在上述實施例中。這里所披露的實施例的變形和改變是可能的,對于那些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實施例的替換和等效的各種部件是公知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清楚的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本質特征的情況下,本發明可以以其它形式、結構、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組件、 材料和部件來實現。在不脫離本發明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里所披露的實施例進行其它變形和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多輥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輥研磨機包括研磨腔、設置于研磨腔內的η 個可轉動的輥筒,η大于等于3;各輥筒自上而下依次接觸設置;按照從上至下依次對各輥筒編號,依次為1、2、3、…、 η_1、η ;η個輥筒中,相互接觸的兩個輥筒的內公切面分別與水平面形成的角為銳角; η個輥筒共形成η-1個內公切面,其中,與同一輥筒相關的兩個內公切面相互垂直; 與同一輥筒i接觸的兩個輥筒i_l、i+1在輥筒i的同一側,且輥筒i_l、i+1的轉向相同,輥筒i_l、i+1與輥筒i的轉向相反;輥筒i_l、輥筒i研磨的物料輸出至輥筒i、輥筒i+Ι處繼續研磨;其中,2彡i ^ η-1 ; 所述編號為3至η的輥筒中,其上部的一側連接輥筒,另一側設置擋料板。
2.一種多輥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輥研磨機包括研磨腔、連續研磨機構; 所述連續研磨機構包括設置于研磨腔內的η個可轉動的輥筒,η大于等于3 ; 各輥筒自上而下依次接觸設置;η個輥筒中,相互接觸的兩個輥筒的內公切面分別與水平面形成的角為銳角; η個輥筒共形成η-1個內公切面,其中,與同一輥筒相關的兩個內公切面相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輥研磨機,其特征在于 與同一輥筒相關的兩個內公切面相互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輥研磨機,其特征在于相互接觸的兩個輥筒的內公切面分別與水平面形成45°角。
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多輥研磨機,其特征在于 按照從上至下依次對各輥筒編號,依次為1、2、3、…、η-1、η;與同一輥筒i接觸的兩個輥筒i_l、i+1在輥筒i的同一側,且輥筒i_l、i+1的轉向相同,輥筒i_l、i+1與輥筒i的轉向相反;輥筒i_l、輥筒i研磨的物料輸出至輥筒i、輥筒i+Ι處繼續研磨;其中,2彡i ( n_l。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輥研磨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輥筒i_l、i、i+l的轉速相同,或者各不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輥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編號為3至η的輥筒中,其上部的一側連接輥筒,另一側設置擋料板。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輥研磨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輥筒的直徑相等。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輥研磨機,其特征在于 各輥筒的轉速自上而下依次增加。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輥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輥筒通過一轉軸連接;轉軸與電動機、動力傳送機構連接,通過電動機、動力傳送機構驅動轉軸轉動,進而驅動輥筒轉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多輥研磨機,所述多輥研磨機包括研磨腔、連續研磨機構;所述連續研磨機構包括設置于研磨腔內的n個可轉動的輥筒,n大于等于3;各輥筒自上而下依次接觸設置;n個輥筒中,相互接觸的兩個輥筒的內公切面分別與水平面形成的角為銳角;n個輥筒共形成n-1個內公切面,其中,與同一輥筒相關的兩個內公切面相交。本發明提出的多輥研磨機,各輥筒自上而下依次接觸傾斜設置,使得多個輥筒可以重復利用;可有效提高輥筒的利用率,從而提高研磨效率。
文檔編號B02C4/28GK102350390SQ20111025579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日
發明者向華, 向德誠, 龐娟娟 申請人:潔星環保科技投資(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