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稻育秧有機復合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稻育秧基質,特別是涉及一種水稻育秧有機復合土,屬于糧食作物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稻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之一。由于栽培水稻需要育秧,長期以來,傳統的水稻秧田都是在育秧季節前,揀土壤肥力比較好的田塊,種植綠肥,與表層土壤一起翻耕后慪制平整,再扒溝晾干理成苗床,水稻種子直接播種在土壤苗床里,表面覆蓋地表土、 凍土、草木灰、有機肥等混合堆制成的營養土,連年取土容易造成土壤耕作層破壞和表層養分流失現象。中國專利CN101507410B公開了王其傳等發明的“機插水稻育秧基質”,并詳細公開了以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為原料.經多種有益微生物發酵后.再加入肥料緩釋劑、粘接劑、保水劑等配制的育秧基質,代替土壤用于水稻育秧。
由于農作物秸稈等農林廢棄物殘體大多數比較長,質地輕,運輸、粉碎及加工處理難度較大、費用較高,加之養分低、纖維含量高,分解速度慢,發酵腐熟周期長,大面積商品化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育秧營養土及基質的不足,優選一種原料易得、運輸方便、生產工藝簡單、加工費用低、產品質量穩定、顆粒小、養分高的水稻育秧專用的新型有機復合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水稻育秧有機復合土,其特征在于該復合土的原料配方組分體積份為
陳年雙孢蘑菇下腳料3份,當年雙孢蘑菇下腳料3份,金針菇下腳料3份,碳化谷糠或草木灰0. 4份,珍珠巖0. 2份,蛭石0. 4份;另外添加總重量0. 1-0. 5%的復合肥和少量增效劑、矮化劑;所述陳年雙孢蘑菇下腳料為自然堆制1年以上的下腳料;
將上述原料中的雙孢蘑菇下腳料、金針菇下腳料等有機物料采用高溫速腐劑或者 EM微生物制劑進行堆制發酵腐熟處理30-60天,干燥粉碎后與其他物料均勻混合即成有機復合土;
成品有機復合土含水量46-50%,有機質> 40%, Ν+Ρ205+Κ20總養分(干基質)含量 2. 2-2. 8%, pH5. 5-7,EC ( 3,粒度彡 5mm,其中 2_4mm 占 55-60%。
所述增效劑為含硅、硫、鈣、鎂及微量元素鐵、錳、鋅、銅、硼、鉬的1000倍水溶液, 用量為有機復合土總重量的0. 2-0. 5% ;矮化劑為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用量為有機復合土總重量的0. 2-0. 3%。
所述蘑菇下腳料是以稻麥草為主要原料的蘑菇基質,經過蘑菇菌絲生長產出蘑菇后留下的廢棄物,再利用日光曬干、機械粉碎處理后得到的草土混合物,草土體積比為 5-10 1。
所述高溫速腐劑主要由放線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桿菌等組成,有效活性菌含菌量0. 5-1億個單位/克,其中放線菌占40-60% ;用量為每IOOm3原料加入速腐劑15_20kg。
所述EM制劑是日本硫球大學比嘉照夫教授發明的一種微生態活性菌液體制劑, 通稱EM原液或者原露;由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線菌等10個種類80多種微生物結成的有效微生物活菌群,其用量為每IOOm3原料加入EM原液Hkg。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以蘑菇下腳料、醋渣、木薯渣等有機廢棄物為原料制作有機復合土,養分全面,質量穩定,十分適合水稻育秧,可以促進秧苗健壯生長。
2、本發明采用有益微生物發酵有機物料,可以顯著縮短發酵時間,且具有生物活性。
3、本發明使用固體廢棄物,不僅可以減少環境污染,而且生產成本低廉。
4、本發明以有機廢棄物代替傳統的土制營養土,可以避免采集大田地表土,有效保護耕地,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
5、本發明原料易得、加工方便,運輸費用低,有利于大面積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水稻育秧有機復合土,其特征在于該復合土的原料配方組分體積份為
陳年雙孢蘑菇下腳料3份,當年雙孢蘑菇下腳料3份,金針菇下腳料3份,碳化谷糠或草木灰0. 4份,珍珠巖0. 2份,蛭石0. 4份;另外添加總重量0. 1 %的復合肥和增效劑、 矮化劑;所述陳年雙孢蘑菇下腳料為自然堆制1年以上的下腳料;
將上述原料中的雙孢蘑菇下腳料、金針菇下腳料等有機物料采用吉林延吉生產的 “長天牌”CMlOl高溫速腐劑堆制發酵腐熟處理30天,干燥粉碎后與其他物料均勻混合即成有機復合土;
成品有機復合土含水量46-50 %,有機質彡40 %,Ν+Ρ205+Κ20總養分含量 2. 2-2. 8%, pH5. 5-7,EC 彡 3,粒度彡 5mm,其中 2_4mm 占 55 以上%。
所述增效劑為含硅、硫、鈣、鎂及微量元素鐵、錳、鋅、銅、硼、鉬的1000倍水溶液, 用量為有機復合土總重量的0. 5% ;矮化劑為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用量為有機復合土總重量的0. 2-0. 3% ;添加的復合肥為15-15-15氮磷鉀復合肥。
所述蘑菇下腳料是以稻麥草為主要原料的蘑菇基質,經過蘑菇菌絲生長產出蘑菇后留下的廢棄物,再利用日光曬干、機械粉碎處理后得到的草土混合物,草土體積比為 5 I0
所述高溫速腐劑為粉劑,主要由放線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桿菌等組成,含菌量 0. 5-1億個單位/克,其中放線菌占40-60% ;速腐劑用量為每IOOm3原料加入18kg。
實施例2
一種水稻育秧有機復合土,其特征在于該復合土的原料配方組分體積份為4
陳年雙孢蘑菇下腳料3份,當年雙孢蘑菇下腳料3份,金針菇下腳料3份,碳化谷糠或草木灰0. 4份,珍珠巖0. 2份,蛭石0. 4份;另外添加總重量0. 3%的復合肥和部分增效劑、矮化劑;所述陳年雙孢蘑菇下腳料為自然堆制1年以上的下腳料;
將上述原料中的雙孢蘑菇下腳料、金針菇下腳料等有機物料采用高溫速腐劑堆制發酵腐熟處理45天,干燥粉碎后與其他物料均勻混合即成有機復合土 ;
成品有機復合土含水量46-50 %,有機質彡40 %,Ν+Ρ205+Κ20總養分含量 2. 2-2. 8%, pH5. 5-7,EC ( 3,粒度彡 5mm,其中 2_4mm 占 60%左右。
所述增效劑為含Ca、Mg及其他微量元素的1000倍水溶液,用量為有機復合土總重量的0. 4% ;矮化劑為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用量為有機復合土總重量的0. 2%。
所述蘑菇下腳料是以稻麥草為主要原料的蘑菇培養基,經過蘑菇菌絲生長產出蘑菇后留下的廢棄物,再利用日光曬干、機械粉碎處理后得到的草土混合物,草土體積比為 7. 5 1。
所述高溫速腐劑主要由放線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桿菌等組成,有效活性菌含菌量1億個單位/克,其中放線菌占55% ;速腐劑用量為每IOOm3原料加入速腐劑20kg。
實施例3
一種水稻育秧有機復合土,其特征在于該復合土的原料配方組分體積份為
陳年雙孢蘑菇下腳料3份,當年雙孢蘑菇下腳料3份,金針菇下腳料3份,碳化谷糠或草木灰0. 4份,珍珠巖0. 2份,蛭石0. 4份;另外添加總重量0. 5%的復合肥和適量增效劑、矮化劑;所述陳年雙孢蘑菇下腳料為自然堆制1年以上的蘑菇下腳料;
將上述原料中的雙孢蘑菇下腳料、金針菇下腳料等有機物料采用EM微生物制劑堆制發酵腐熟處理60天,干燥粉碎后與其他物料均勻混合即成有機復合土 ;
所述EM制劑是日本硫球大學比嘉照夫教授發明的一種微生態活性菌液體制劑, 通稱EM原液或者原露。EM是由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線菌等10個種類80多種微生物結成的有效微生物活菌群。EM產品經中國農業大學、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等多家單位在全國20多個省市和地區試驗,證明其性質穩定、功能廣泛、在種植、養殖、環境凈化等方面都有著顯著的作用。其用量為每IOOm3原料加入EM原液Hkg。
成品有機復合土含水量46-50 %,有機質彡40 %,Ν+Ρ205+Κ20總養分含量 2. 2-2. 8%, pH5. 5-7,EC ( 3,粒度彡 5mm,其中 2_4mm 占 60%左右。
所述增效劑為含Ca、Mg及其他微量元素的1000倍水溶液,用量為有機復合土總重量的0. 3% ;矮化劑為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用量為有機復合土總重量的0. 3%。
所述蘑菇下腳料是以稻麥草為主要原料的蘑菇基質,經過蘑菇菌絲生長產出蘑菇后留下的廢棄物,再利用日光曬干、機械粉碎處理后得到的草土混合物,草土體積比為 10 1。
實施例1制備的有機復合土,2009年以來,陸續兩年在江蘇常州金壇市金城鎮雙陽村進行大面積應用試驗,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農民十分歡迎,育出的水稻秧苗健壯有力,抗折傷,特別適合機械化插秧。采用本實施例1的基質用于水稻育秧,比傳統的營養土好,培育的水稻秧苗根系發達,盤根力強,葉片寬大、色澤光亮,病蟲害少;秧苗矮壯有力, 抗折傷性特別強,秧苗素質好,移栽成活率高;比常規的營養土育出的秧苗平均株高降低 10-15%,適栽期延長5天左右。實施例1的基質與營養土育秧效果見附表1。
附表1水稻秧苗素質對比表
試驗地點江蘇省金壇市金城鎮雙陽村;試驗品種類型粳稻;育秧方式塑盤; 用種量2. 5-3. 0公斤/畝大田,浸種時間48小時,常溫催芽;播種期2010年5月21日, 播種量芽谷150-170克/盤;有機復合土及營養土厚度1. 8-2厘米。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稻育秧有機復合土,其特征在于該復合土的原料配方組分體積份為陳年雙孢蘑菇下腳料3份,當年雙孢蘑菇下腳料3份,金針菇下腳料3份,碳化谷糠或草木灰0. 4份,珍珠巖0. 2份,蛭石0. 4份;另外添加總重量0. 1-0. 5%的復合肥和適量的增效劑、矮化劑;所述陳年雙孢蘑菇下腳料為自然堆制1年以上的下腳料;將上述原料中的有機物料采用高溫速腐劑或者EM微生物制劑進行堆制發酵腐熟處理 30-60天,干燥粉碎后與其他物料均勻混合即成有機復合土 ;成品有機復合土含水量46-50%,有機質彡40%, Ν+Ρ205+Κ20總養分含量2. 2-2. 8%, pH5. 5-7,EC 彡 3,粒度彡 5mm,其中 2_4mm 占 55-6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水稻育秧有機復合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肥為 15-15-15氮磷鉀復合肥;所述增效劑為含硅、硫、鈣、鎂及微量元素鐵、錳、鋅、銅、硼、鉬的 1000倍水溶液,用量為有機復合土總重量的0. 2-0. 5% ;矮化劑為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用量為有機復合土總重量的0. 2-0. 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水稻育秧有機復合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蘑菇下腳料是以稻麥草為主要原料的蘑菇培養基,經過蘑菇菌絲生長產出蘑菇后留下的廢棄物,再利用日光曬干、機械粉碎處理后得到的草土混合物,草土體積比為5-10 :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水稻育秧有機復合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速腐劑主要由放線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桿菌組成,有效活性菌含菌量0. 5-1億個單位/克,其中放線菌占40-60% ;速腐劑用量為每IOOm3原料15_20kg。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水稻育秧有機復合土,其特征在于所述EM制劑用量為每 IOOm3原料加入EM原液Hkg。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水稻育秧有機復合土,其原料配方組分體積份為陳年雙孢蘑菇下腳料3份,當年雙孢蘑菇下腳料3份,金針菇下腳料3份,輔料為碳化谷糠或草木灰0.4份,珍珠巖0.2份,蛭石0.4份;將上述原料中有機物料采用高溫腐熟劑或者EM微生物制劑進行堆制發酵腐熟處理30-60天,干燥粉碎后再與其他物料均勻混合即成有機復合土;其含水量≤50%,有機質≥40%,總養分2.2-2.8%,pH5.5-7,EC≤3,粒度≤5mm。本發明以蘑菇下腳料等有機廢棄物為原料,養分全面;采用有效微生物發酵,效果特別好,該基質十分適合水稻育秧,能夠促進秧苗健壯生長,可以在全國各地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C05G3/00GK102503653SQ201110302330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7日
發明者史振俠, 朱忠貴, 蔡培元, 蔡立新 申請人:鎮江培蕾基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