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稻苗床育秧用水稻育秧拌肥器。
背景技術:
水稻苗床育秧為了滿足秧苗成長的又好又壯,首先需要肥沃的土壤及各種肥料來保證,肥料與土必須按農業技術要求嚴格控制和比例的匹配,混合時必須攪拌均勻,否則播種后肥料多的地方小苗被燒死,肥少的地方苗少枯黃,苗的長勢大小不均,影響來年的收成。
以前,大多數使用人工拌肥,效率不高,拌肥質量也不好,不能滿足農業機械化的配套作業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由箱體、排肥輪、導流板構成;排肥輪安裝在箱體底部,排肥輪下方依次交叉設有導流板。
導流板為分級式導流,一側導流板間隔傾斜指向另一側導流板中間偏下位置,使其能夠依重力下落的肥料和來自覆土機的土壤實現依次翻轉,起到肥土自動攪拌、有效混合的作用。
排肥輪表面為圓弧形齒溝狀,播肥量控制準確,播幅面寬散、肥量均勻、速度快。
本實用新型和本廠生產的2FJ—840C覆土機配套使用,覆土機設立在機架上方,箱體安裝在覆土機前端,由覆土機鏈輪通過鏈條帶動排肥輪工作。
本實用新型利用物體自由落體原理,肥料和土壤由高處向下流動時,由導流板迫使被混合物改變流動方向,起到顆粒翻轉的作用,通過四次導流板改變流動方向,達到肥土攪拌均勻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覆土機給予的動力作用進行作業,使得排肥輪排肥量精密準確,具有混合充分,排肥精準的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也是說明書摘要用圖,圖中各標號分別為:(1)箱體,(2)排肥輪,(3)導流板,(4)覆土機,(5)鏈輪,(6)鏈條,(7)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箱體1尺寸為780 mm *100 mm *420mm;排肥輪2直徑為60 mm,長度為750mm;導流板3共設置4組,每組為兩片,間隔尺寸均為350mm;覆土機4為已知銷售的2FJ—840C覆土機;鏈輪5為16齒鏈輪,鏈條6為與鏈輪5配套鏈條,長度為240 mm,機架7尺寸為780 mm *600 mm *4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