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雜交水稻制種秧葉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雜稻制種的技術環節中,在授粉期之前需要修剪母本秧苗的葉子來增加授粉概率,利用人工切割效率低,沒有靈活的工具供人們使用,且在復雜多變的山地和水田環境中很難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效率高、操作靈活,適合復雜環境中使用的用于雜交水稻制種秧葉切割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雜交水稻制種秧葉切割裝置,包括減震支架、至少一個刀片、電機及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弧形擋板,所述連接桿通過一減震彈簧與所述減震支架連接,所述電機通過所述減震支架連接于所述連接桿上,所述刀片通過一螺母與所述電機連接,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設置有電源線出口。
優選的,所述螺母的裝配方向與所述電機的轉動方向相反。
所述連接桿的長度為1.8m-2.2m。
優選的,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連接支架,所述連接支架與所述連接桿焊接。
優選的,所述弧形擋板與所述連接桿鉚接,所述弧形擋板的弧度為所述電機同心圓的30°。
優選的,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與所述連接桿焊接。
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雜交水稻制種秧葉切割裝置,由于弧形擋板的設置,可以擋住飛出的草屑,以及在刀片意外斷裂或者脫落時確保人員的安全;連接桿長度1.8m-2.2m之間,可以實現較大范圍的切割作業,減少人員的走動距離,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完成20畝/人工天的切割作業,極大的節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雜交水稻制種秧葉切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雜交水稻制種秧葉切割裝置的連接桿一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雜交水稻制種秧葉切割裝置,包括減震支架1、至少一個刀片2、電機3及連接桿4,所述連接桿4上設置有弧形擋板5,所述連接桿4通過一減震彈簧6與所述減震支架1連接,所述電機3通過所述減震支架1連接于所述連接桿4上,所述刀片2通過一螺母7與所述電機3連接,所述連接桿4的一端設置有電源線出口8。由于弧形擋板5的設置,可以擋住飛出的草屑,以及在刀片2意外斷裂或者脫落時確保人員的安全。
進一步的,所述螺母7的裝配方向與所述電機3的轉動方向相反。螺母7的裝配方向與電機3的轉動方向相反,可以防止松動。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桿4的長度為1.8m-2.2m。可以實現較大范圍的切割作業,減少人員的走動距離,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完成20畝/人工天的切割作業,極大的節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桿4上設置有連接支架9,所述連接支架9與所述連接桿4焊接。
進一步的,所述弧形擋板5與所述連接桿4鉚接,所述弧形擋板5的弧度為所述電機3同心圓的30°。
更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桿4上設置有把手10,所述把手10與所述連接桿4焊接。
具體的,使用時,接通電源,刀片2均勻安置于電機3上,電機3連接于連接桿4上,工作時,電機3帶動刀2片完成切割作業,弧形擋板5可以擋住飛出的草屑,以及在刀片2意外斷裂或者脫落時確保人員的安全;減震支架1的設置,可以減少電機3震動,連接桿4長度1.8m-2.2m之間,可以實現較大范圍的切割作業,減少人員的走動距離,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完成20畝/人工天的切割作業,極大的節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