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生產富硒米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肥料,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生產富硒米的肥料,還涉及該肥料的施用方法。
背景技術:
硒是人和動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緩解衰老的作用,能消除多種有害自由基,與維生素E協同作用被稱為抗氧化的“黃金搭檔”。作為唯一一種人體基因組中特別的微量營養(硒代半胱氨酸,第21種氨基酸),其重要性已被證實(Rayman, M P. 2002, The argument for increasing selenium intake. Proceeeding of the Nurtrition Society, 61: 203-215)。缺硒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將致使克山病、大骨節病的發生,嚴重缺硒就會導致40多種病癥,如冠心病、溶血性貧血及肝癌等。1988年,中國營養學會提出了我國成人每日硒的攝入量為50 250微克。然而, 我國13省普查結果表明,我國人均每日硒攝入量僅為36微克,低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50 微克標準,更遠低于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補充50至200微克的量,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我國人均每日硒攝入量嚴重不足,影響國民身體素質。中國人群硒攝入量不足有兩個重要原因第一,中國的硒資源分布嚴重不均。1980 年,全國硒普查表明,我國既有世界罕見的高硒區(湖北恩施),但有2/3地區是國際公認的缺硒地區,1/3以上的地區為嚴重缺硒,其中蘇、浙、皖等長三角地區為嚴重缺硒區。在缺硒地區,土壤缺硒、食物缺硒,導致人群硒供應不足。第二,中國人飲食結構造成硒攝入有限。 硒含量相對較高的食物包括海鮮、肉類和動物內臟,從中國傳統飲食習慣和大多數實際生活條件來說肉類比例相對較低。雖然對于貧硒地帶可以采取多種途徑進行補硒,但普遍認為,人體的硒主要來源于食物,食補補硒更加合適。相對于無機硒,生物源有機硒具有吸收利用率高、毒副反應小等優點,且植物硒優于動物硒。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以稻米為主食的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50%。但據對我國30個省市地區調查,其生產的大米含硒量在0. 011mg/kg,除湖北恩施地區大米含硒量較高外,其余地區的大米含量均低于食物硒含量低限臨界值0. 06mg/kg,屬低硒大米。因此,通過合適途徑,提高稻米中硒含量,對于改善我國居民的硒營養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育種或肥料進行主食作物的硒營養生物強化,提高可食部分的硒含量,是解決世界范圍內人群硒養攝入不足的食物系統策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肥料(農業生物營養強化)被認為對硒等的強化更為有效。目前,國內用于生產富硒大米的肥料主要通過葉面噴施的方法,即在水稻生產過程中葉面噴施富硒劑。如CN ZL200410009346. 3《一種富硒水稻的栽培方法》中公開了一種通過葉面噴施含硒無機化合物和磷酸鹽組成的富硒劑培育富硒水稻的方法。CN101228834A 《一種生物富硒營養大米的生產方法》提出了一種在水稻生長的不同時期,噴施由稀土微肥、亞硒酸鈉和硼酸溶液混合制成的混合液,以生產富硒營養大米的方法。專利文獻CN1806507A《綠色富硒鈣大米的種植方法》公開了一種在水稻生長的不同時期,噴施富硒鈣有機高效液體肥,但沒有公布該液體肥的具體組成和制備方法。CN ZL 200610086308.8 《有機富硒鋅營養米及其生產方法》公開了一種在水稻生長的不同時期,噴施由亞硒酸鹽、 鋅肥、有機氮、磷、鉀及多功能微量元素配成的高濃度富硒鋅肥,生產富硒鋅營養米的方法。由于上述專利中都采用葉面噴施的方法生產富硒米,其優點是作物吸收快。但是其缺點也很明顯,首先葉面噴施要求硒肥含量比較高,如CN ZL200410009346. 3中的實施例就要求硒酸鈉、硒酸鉀、亞硒酸鉀、亞硒酸銨和亞硒酸鈉的濃度分別達到1 %、0. 56%、 1. 09%,1%~ 1. 78%和0. 83% 1. 11%,高濃度的硒肥增加了用肥成本;其次,因為葉面噴施,硒肥很容易噴到田里或由于降水進入土壤,這樣就對田間徑流水和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是很大的浪費。
中國發明專利CN 101791081 A公開了一種富硒米及其生產方法,是將富硒營養劑(由納米硒植物營養劑和氮磷鉀復合肥混合組成)在施用前再加入氮磷鉀復合肥混合后作為基肥施入田間,收獲后所得。相比葉面噴施富硒劑的方法,硒的用量明顯減少,同時省去了單獨補硒的步驟,使成本和勞動時間減少,而且米中的硒主要以有機硒的形態存在,易于被人體吸收,具有明顯的進步。但是該發明中氮磷鉀只是最常規的化學肥料,并且需要在施用前人工將富硒營養劑與氮磷鉀復合肥按一定比例拌勻后施用。更重要的是,該發明申請中施用了上述肥料使所生產的米達到富硒米國家標準的第Γ11個實施例中,水稻的整個生長季所施用的肥料中硒的用量達到800(Γ54545毫克/畝,硒的用量仍然較大,高濃度的硒肥增加了用肥成本, 而且由于硒有毒,過量的硒對田間徑流水和土壤造成了污染,并且是很大的浪費。因此,用于生產富硒米的富硒肥料需要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有效和廉價的用于生產富硒米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該肥料可同時為作物提供硒元素和生長所需的其它營養強化物質, 施用該肥料有助于作物的生長,提高硒的吸收率和轉化率,達到施用較少的硒就能生產出達到富硒水稻標準的富硒米的效果。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上述富硒有機無機肥料的施用方法。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用于生產富硒米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該肥料含有按比例混合而成的亞硒酸鹽、 氮肥、磷肥、鉀肥、腐熟有機肥料和硅肥。所述的亞硒酸鹽、氮肥、磷肥、鉀肥、腐熟有機肥料和硅肥按重量份數計為 亞硒酸鹽0. 004 0.010份;
氮肥15 33份; 磷肥12 M份; 鉀肥10 17份; 腐熟有機肥料30 50份; 硅肥5 8份。
所述的亞硒酸鹽、氮肥、磷肥、鉀肥、腐熟有機肥料各組份混合后,有機質、純氮、 磷、鉀、硒、硅的含量百分比以重量計為
有機質15 20%; 純氮9 15% ; 以P2O5計,磷5 7% ; 以1(20計鉀6 11% ; 以 Se 計,硒 0. ΟΟΓΟ. 01% ; 以Si計,硅1 5%。所述亞硒酸鹽選自亞硒酸鉀、亞硒酸鈉或亞硒酸銨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氮肥選自尿素、氯化銨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磷肥選自磷酸一銨、磷酸二銨、過磷酸鈣和鈣鎂磷肥中至少一種;所述鉀肥選自氯化鉀、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鉀中的至少一種;所述腐熟有機肥料是經工廠化發酵腐熟的畜禽糞便和/或菌糠;所述硅肥選自硅酸鈉、硅酸鉀、燒過的稻殼灰、鋼渣、粉煤灰中的至少一種。上述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中還含有3 12份的調理劑,所述調理劑為凹凸棒土或沸石粉。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上述富硒有機無機肥料的施用方法是將肥料作為基肥或追肥施于田間,施用次數為1、次。所述施肥次數優選為3次,具體步驟為
(1)第一次施用耕地前,先施用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做基肥,施用量為每畝20 35
公斤;
(2)第二次施用耕地后在破垡前在田間均勻撒施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做為面肥,施用量為每畝10 25公斤;
(3)第三次施用在水稻分蘗末期擱田前施用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作為追肥,施用量為每畝30 60公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提供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在充分利用亞硒酸鹽特性的同時,將其與復合肥及有機肥以產品的形式結合為一體,在促進作物地下部份對肥料養分吸收率、提高養分利用率的同時,健壯植株,增加光合作用,從而達到作物地上部分生長和地下部分吸收的協調,實現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共同提高,用這種肥料所生產的米是一種有機富硒的營養強化型米。施用本發明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在水稻的整個生長季硒的總施用量僅需60(Γ12000 毫克/畝,所生產的米就可達到富硒水稻國家標準,從而達到節肥降本,提高米質的目的。 同時由于施用的肥料中含硒量大幅度減少,可避免過量的硒對田間徑流水和土壤造成的污
^fe ο(2)本發明組分中含有經工廠化發酵腐熟的雞糞、牛糞、豬糞等畜禽糞便及菌糠等有機肥料,有機肥料除了含有生化黃腐酸、氨基酸等活性有機物質外,還含有堆肥過程中微生物分泌的如IAA等有利于作物生長的生理活性物質,這些有機物料可以刺激作物的根系發育和植株生長,為土壤提供更大的緩沖能力,緩解由水稻植株根系分泌有機酸的PH下降,而相對較高的PH環境有利于保持土壤中硒酸鹽和亞硒酸鹽的比例,提高硒的生物有效性和水稻對硒的利用率。(3)本發明組分中含有硅肥,硅肥可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光合作用、刺激根系發育,增強水稻抗病能力,提高結實率,促進干物質的累積進而增加產量,并有改善米質的作用,從而促進作物生長和對硒的吸收轉化。(4)本發明肥料中的氮磷鉀的比例和亞硒酸鹽的用量根據水稻種植地區土壤的理化性質、養分含量和硒的含量進行調整;同時嚴格控制硫酸鹽的含量,以減少其對水稻富硒能力的負面影響,并適當提高活性磷的含量,以提高作物對硒的吸收轉化。( 5 )本發明應用于農業試驗表明,本發明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不但可有效提高水稻籽粒中的硒含量,還能促進土壤有機質積累,改善土壤結構和理化性質。( 6 )本發明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是一種固體產品,顏色性狀與普通有機無機肥相同,產品質量能夠達到國家質量標準。制備本發明的亞硒酸鹽和腐熟有機肥,不會增加肥料的生產成本,是一種易于推廣的肥料。( 7 )本發明富硒有機無機肥料的施用方法是將肥料作為基肥或追肥直接施入田間,肥料中的硒直接由作物根系吸收,和富硒葉面肥相比,所生產的富硒米中硒主要以有機硒的形態存在,有機硒占總硒含量的80%以上。另外,本發明富硒有機無機肥料采用分次施用的方法,有利于作物的整個生長季更充分地吸收硒元素和其它營養強化元素,并減少養分和硒元素的流失。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中所提及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的各種原料均可使用目前肥料生產中使用的常規產品,富硒有機無機肥料采用目前肥料生產中的常規工藝和設備生產,制備本發明所述富硒有機無機肥料的方法是采用目前肥料生產企業最常見的兩種工藝,料漿法或團粒法工藝。料漿法生產時,先將除亞硒酸鹽和腐熟有機肥的其它組分按照比例混合,在造粒工序前將亞硒酸鹽和腐熟有機肥直接按比例加到熔融狀態的肥料混合料漿中,經混合均勻后,通過造粒機完成造粒,其余所有工藝條件及設備與現有料漿法生產復合肥的生產工藝條件及設備相同;利用團粒法生產時,在造粒工序前將亞硒酸鹽和腐熟有機肥通過設置在造粒機前的計量裝置按比例計量后加到造粒機中,完成造粒,其余所有工藝條件及設備與現有團粒法生產復合肥的生產工藝條件及設備相同。本發明對現有技術的貢獻在于具有不同作用的多種肥料原料的搭配,而至于各組分的含量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和常用的,根據要施用地區土壤理化性質和硒含量來確定。本發明中所采用的亞硒酸鹽、硅肥和腐熟有機肥均為可商購產品,也可以按照公知方法進行合成,本文不再贅述。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中亞硒酸鹽、氮肥、磷肥、鉀肥、腐熟有機肥料、硅肥所選用的具體成分只是對本發明的舉例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實施例中的配方組成僅是本發明推薦的肥配方組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基于本發明的精神在本發明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延伸。實施例1
本實施例富硒有機無機肥料,按重量計含有亞硒酸銨0. 006份,尿素17. 2份、磷酸一銨10份和過磷酸鈣6份、氯化鉀10份、經工廠化發酵腐熟的牛糞45份、硅酸鈉5份,凹凸棒土 6. 8份;各組份的重量百分比為有機質20%,純氮(N)9%,磷(以P2O5計)5%,鉀(以K2O 計)6%,硒(以Se計)0. 002% ;經團粒法制成富硒有機無機肥。采用原有團粒法造粒工藝,其設備和工藝和現有團粒法生產化肥和有機無機肥的設備和工藝技術相同,其與現有設備的區別是在造粒機前增加兩臺與造粒機連接的計量泵。將質量百分比為0. 6%的亞硒酸銨水溶液通過計量泵加入到造粒機,流量為20公斤/ 小時;同時將經工廠化發酵腐熟的牛糞按比例加入造粒機內,加入量為900公斤/小時。上述添加劑與尿素、磷酸一銨、過磷酸鈣、氯化鉀、硅酸鈉、凹凸棒土按比例在造粒機內混合均勻,并造粒。最終獲得2噸/小時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經檢測其產品質量達到了質量標準。本實施例田間肥效試驗數據如下
田間試驗地點安徽省渦陽縣城西,肥力中等。試驗地點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質見表1。表1供試土壤基本化學性質
有機質全S 解氮 效磷邏效押 (g%) (g%) (_%) (mg/lcg) (rog/k|) 13.8__1.085.010.087.0
供試水稻品種為常規單季稻連嘉粳1號。本實施例富硒有機無機肥的施用方法為
(1)第一次施用在水稻移植前,先施用35公斤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做基肥;
(2)第二次施用耕地后在破垡前均勻撒施15公斤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作為面肥;
(3)第三次施用在水稻分蘗末期擱田前施用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作為追肥,施用量為每畝50公斤。本實施例中硒(以%計)的總施用量為2000毫克/畝,亞硒酸銨的總施用量為
6000毫克/畝。施用本實施例富硒有機無機肥后,水稻成熟收割后測定大米里的總含硒量,測定方法按照GB/T 22499-2008《富硒稻谷》。同時測定有機硒和無機硒的含量。經檢測施用本富硒有機無機肥的水稻成熟后,每千克大米里的總硒含量為 0. 10 0· 28毫克,平均為0. 19毫克,達到富硒水稻標準;有機硒含量81. 2 83. 7%。實施例2
本實施例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中,按重量計含有亞硒酸鈉0. 004份,氯化銨3. 6份,尿素 20. 4份,磷酸二銨5份和過磷酸鈣8. 5份,氯化鉀13份和磷酸二氫鉀3. 8份,經工廠化發酵腐熟的雞糞36份,稻殼灰5份,沸石粉4. 7份;各組份的重量百分比為有機質20%,純氮 (N) 11%,磷(以P2O5計)5%,鉀(以K2O計)9%,硒(以Se計)0. 003%,經料漿法制成富硒有機無機肥。制備方法
采用原有料漿法造粒工藝,其設備和工藝和現有料漿法生產化肥和有機無機肥的設備和工藝技術相同。先將除亞硒酸鹽和腐熟有機肥的其它組分按照比例混合,在造粒工序前將除亞硒酸鹽和腐熟有機肥直接按比例加到熔融狀態的肥料混合料漿中,經混合均勻后,通過造粒機完成造粒,其余所有工藝條件與現有料漿法生產復合肥的生產工藝條件備相同,經檢測其產品質量達到了質量標準。本實施例田間試驗數據如下
田間試驗地點江蘇省揚中市三茅鎮,屬長江沖積淤土 (夾沙土),肥力中等,土壤有機質 2. 4%,水解氮 106mg/kg,速效磷 9. 8 mg/kg,速效鉀 85 mg/kg。供試水稻水稻品種為粳武15中熟晚粳,采用塑盤拋栽。本實施例富硒有機無機肥的施用方法為
(1)第一次施用在水稻移植前,先施用30公斤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做基肥;
(2)第二次施用耕地后在破垡前在均勻撒施20公斤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作為面肥;
(3)第三次施用在水稻分蘗末期擱田前施用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作為追肥,施用量為每畝40公斤。本實施例中硒(以義計)的總施用量為2700毫克/畝,亞硒酸鈉的總施用量為
3600毫克/畝。施用本實施例富硒有機無機肥后,水稻成熟收割后測定大米里的總含硒量,測定方法按照GB/T 22499-2008《富硒稻谷》。同時測定有機硒和無機硒的含量。經檢測施用富硒有機無機肥的水稻成熟后,每千克大米里的總硒含量為 0. 15 0. 30毫克,平均為0. 225毫克,達到富硒水稻標準;同時,有機硒含量82. 7 85. 1%。實施例3
本實施例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中,按重量計含有亞硒酸鉀0. 008份,尿素16份和氯化銨14. 6份,磷酸一銨12份,氯化鉀10. 5份和磷酸氫二鉀1. 8份,經工廠化發酵腐熟的豬糞 24. 5份和菌糠10份(菌糠是利用秸稈、木屑等原料進行食用菌代料栽培,收貨后的培養基剩余物,俗稱食用菌栽培廢料、菌渣或余料,是食用菌菌絲殘體及經食用菌酶解,結構發生質變的粗纖維等成分的復合物),硅酸鉀4份和粉煤灰3. 4份,凹凸棒土 3. 2份。上述物質按照重量百分比計含有有機質20%,純氮(N)U%,磷(以P2O5計)6%,鉀 (以K2O計)7%,硒(以k計)0. 006%,經團粒法制成富硒有機無機肥。本實施例田間試驗數據如下
田間試驗地點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水口鎮,土壤肥力中等,土壤有機質平均為 20. 14g / kg,土壤硝態氮含量平均217. 7ang / kg,土壤有效磷平均39. 39mg / kg,土壤速效鉀平均為91. 39mg / kg。
供試水稻水稻品種為黃絲占。本實施例富硒有機無機肥的施用方法為
在水稻移植前,在田間施用100公斤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做基肥。本實施例中硒(以義計)的總施用量為6000毫克/畝,亞硒酸鉀的總施用量為 8000毫克/畝。施用本實施例富硒有機無機肥后,水稻成熟收割后測定大米里的總含硒量,測定方法按照GB/T 22499-2008《富硒稻谷》。同時測定有機硒和無機硒的含量。經檢測施用富硒有機無機肥的水稻成熟后,每千克大米里的總硒含量為 0. 25、. 30毫克,平均為0. 275毫克,達到富硒水稻標準;有機硒含量81. 6^84. m。實施例4本實施例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中,按重量計含有亞硒酸鈉0. 01份,尿素30份,鈣鎂磷肥 8. 6份、磷酸一銨11. 7份,氯化鉀10. 5份,經工廠化發酵腐熟的牛糞30份,硅酸鈉5. 5份, 凹凸棒土 3. 7份。各組份的重量百分比為有機質20%,純氮(N)15%,磷(以P2O5計)6%,鉀 (以K2O計)9%,硒(以k計)0. 006%,經團粒法制成富硒有機無機肥。本實施例田間試驗數據如下
田間試驗地點江西省鷹潭市劉墾,土壤肥力中等,土壤有機質1. 24%,水解氮 11. 09mg/kg,速效磷 23. 03 mg/kg,速效鉀 285. 73 mg/kg。供試水稻水稻品種為贛晚秈四號。本實施例富硒有機無機肥的施用方法為
(1)第一次施用在水稻移植前,先施用10公斤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做基肥;
(2)第二次施用耕地后在破垡前在均勻撒施10公斤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作為面肥;
(3)第三次施用在水稻分蘗末期擱田前施用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作為追肥,施用量為每畝10公斤;
(3)第四次施用在幼穗分化期施用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作為追肥,施用量為每畝10公斤。本實施例中硒(以%計)的總施用量為MOO毫克/畝,亞硒酸鈉的總施用量為
4000毫克/畝。施用本實施例富硒有機無機肥后,水稻成熟收割后測定大米里的總含硒量,測定方法按照GB/T 22499-2008《富硒稻谷》;同時測定有機硒和無機硒的含量。經檢測施用富硒有機無機肥的水稻成熟后,每千克大米里的總硒含量為0. 15^0. 26毫克,平均為0. 205毫克,達到富硒水稻標準。有機硒含量81. 5^83. 4%。實施例5
本實施例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中,按重量計含有亞硒酸鈉0. 004份和亞硒酸鉀0. 005 份,尿素27. 991份,磷酸一銨15份和過磷酸鈣5份和鈣鎂磷肥2份,氯化鉀12份、磷酸二氫鉀2份、磷酸氫二鉀1份,經工廠化發酵腐熟的菌糠30份,硅酸鈉2. 5份和煤灰2. 5份。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生產富硒米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其特征在于該肥料含有按比例混合而成的亞硒酸鹽、氮肥、磷肥、鉀肥、腐熟有機肥料和硅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產富硒米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亞硒酸鹽、氮肥、磷肥、鉀肥、腐熟有機肥料和硅肥按重量份數計為亞硒酸鹽0. 004 0.010份; 氮肥15 33份; 磷肥12 M份; 鉀肥10 17份; 腐熟有機肥料30 50份; 硅肥5 8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產富硒米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亞硒酸鹽、氮肥、磷肥、鉀肥、腐熟有機肥料各組份混合后,有機質、純氮、磷、鉀、硒、硅的含量百分比以重量計為有機質15 20%; 純氮9 15% ; 以P2O5計,磷5 7% ; 以1(20計鉀6 11% ; 以 Se 計,硒 0. ΟΟΓΟ. 01% ; 以Si計,硅1 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產富硒米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亞硒酸鹽選自亞硒酸鉀、亞硒酸鈉或亞硒酸銨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氮肥選自尿素、氯化銨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磷肥選自磷酸一銨、磷酸二銨、過磷酸鈣和鈣鎂磷肥中至少一種;所述鉀肥選自氯化鉀、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鉀中的至少一種;所述腐熟有機肥料是經工廠化發酵腐熟的畜禽糞便和/或菌糠;所述硅肥選自硅酸鈉、硅酸鉀、燒過的稻殼灰、鋼渣、粉煤灰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產富硒米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其特征在于還含有 3 12份的調理劑,所述調理劑為凹凸棒土或沸石粉。
6.一種用于生產富硒米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肥料作為基肥或追肥施于田間,施肥次數為廣4次。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用于生產富硒米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次數為3次,具體步驟為,(1)第一次施用耕地前,先施用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做基肥,施用量為每畝20 35公斤;(2)第二次施用耕地后在破垡前在田間均勻撒施富硒有機無機肥料做為面肥,施用量為每畝10 25公斤;(3)第三次施用在水稻分蘗末期擱田前施用富硒有機無機肥料作為追肥,施用量為每畝30 60公斤。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肥料的配方,還涉及該肥料的使用方法。一種用于生產富硒米的富硒有機無機肥料,該肥料通過按比例混合的亞硒酸鹽、氮肥、磷肥、鉀肥、腐熟有機肥料和硅肥制粒而成。所述的亞硒酸鹽、氮肥、磷肥、鉀肥、腐熟有機肥料和硅肥按重量份數計為亞硒酸鹽0.004~0.010份;氮肥15~33份;磷肥12~24份;鉀肥10~17份;腐熟有機肥料30~50份;硅肥5~8份。該肥料既含有硒元素,同時含有作物生長所需的其它營養強化物質,可同時為作物提供硒元素和生長所需的其它營養強化物質,施用該肥料有助于作物的生長,提高硒的吸收率和轉化率,達到施用較少的硒就能生產出達到富硒水稻標準的富硒米的效果。
文檔編號A01C21/00GK102503632SQ20111032605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5日
發明者束中立, 林先貴, 王一明, 鐘振芳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惠州市海納糧油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