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玫瑰茄與麻風樹間種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林農作物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玫瑰茄與麻風樹間種的方法。
背景技術:
麻風樹(/atroMa curcas )是一種耐干旱、耐貧瘠的多年生、多用途樹種,廣泛分布于熱帶或亞熱帶地區(qū),主產(chǎn)于美洲及非洲熱帶。我國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廣西、廣東、 海南等地,以云南最多,四川次之。種植麻風樹除了能增加植被,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外。其種子、樹汁在醫(yī)藥、化工、蛋白飼料等方面都具有較廣泛的應用。尤其從種子中壓榨得到的粗脂肪混合物,經(jīng)進一步化工轉化可獲得理想的環(huán)保性機械燃油,稱為生物柴油。玫瑰爺(/ZiAi1SCW1S是錦葵科木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多年生灌木, 生長于熱帶和亞熱帶干旱地區(qū),原產(chǎn)于非洲。花萼(鮮品或干品)具有降血壓、抗壞血病和利尿的藥效,并且對支氣管炎和咳嗽病有緩解作用。在非洲民間普遍當作飲料,阿拉伯人用花萼泡的茶稱為"蘇丹茶",有的還當作食品的天然色素和調味料。歐洲人很早就從非洲進口花萼干品,用作果子凍、調味清涼飲料等。葉子除有類似花萼的藥效外,在醫(yī)療外科上用作膿瘡的洗滌料,其葉汁還能治腳上的裂口子,莖的表皮是非洲人制繩的主要原料之一。玫瑰茄糖、清涼汽水、果汁等產(chǎn)品頗受歡迎。在中國的廣東、廣西、福建、臺灣、云南均有分布,云南南部有栽培。目前,我國云南、四川等地已對麻風樹進行大面積的人工種植和產(chǎn)業(yè)化開發(fā)。由于麻風樹為高大灌、喬樹種,栽培株行距之間的林下區(qū)域往往只是生長雜草,不僅為田間管護帶來過多的除草成本,土地也得不到充分利用,生產(chǎn)效益的得不到高效發(fā)揮,為此,本發(fā)明人根據(jù)兩種不同科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研究提出麻風樹間種玫瑰茄的方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麻風樹大面積原料生產(chǎn)基地建設提供一種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產(chǎn)值的方法,從而提出了一種玫瑰茄與麻風樹間種的方法。所述的一種玫瑰茄與麻風樹間種的方法,由育苗、間種地準備、間種、管護、種子和花萼采收五個步驟組成,其特征在于
1、育苗
麻風樹于每年的2-3月育苗,在整理好的育苗地廂面開2-5cm深的淺溝,溝間行距 15-20cm,按8-lOcm的株距點播麻風樹種子,覆土至廂面平,澆透水,育苗管護3個月移植;
2、間種地準備
沿種植地塊等高線開成50cm寬的條帶狀平地,條帶中心間距300cm作為行距,按株距 200cm挖40 X 40 X 40cm的麻風樹種植塘,塘底留5 — 15cm松土 ;在麻風樹株距之間按株距 50cm挖5 X 5 X 5cm的玫瑰茄種植穴兩個;
3、間種
麻風樹苗種植在40 X 40 X 40cm的的麻風樹種植塘中,苗根基部低于塘面3 — 5cm,過長的根系切除,回填土至塘深一半或三分之二時,在距苗5 — 15cm的周圍施入基肥,基肥由復合肥和過磷酸鈣肥組成,復合肥與過磷酸鈣肥的比例為1:2 5,所述的復合肥中N > 15%, P2O5彡15%,K2O彡15% ;過磷酸鈣肥中P2O5彡16% ;每塘基肥施入量為20 — 50g ;繼續(xù)回填土至與塘面平;玫瑰茄種子直接點播在5X5X5cm的玫瑰茄種植穴中,每穴播種2_3粒;
4、管護
(1)麻風樹定植30天后進行補苗和除草,將除下的草覆蓋在麻風樹苗周圍;對玫瑰茄進行間苗,每穴保持I株苗;
(2)麻風樹定植90天后施追肥和除草,在距麻風樹苗基部10- 20cm的周圍開5 — 15cm 深的小溝,施入追肥,追肥由復合肥和過磷酸鈣肥組成,每塘追肥施入量為20 - 50g,追肥中復合肥與過磷酸鈣肥的比例及復合肥和過磷酸鈣肥的成分和含量與(3)的基肥相同;玫瑰茄生長43 46天時,在距玫瑰茄苗基部5 — IOcm的周圍開5 — IOcm深的小溝,施入追肥,每塘追肥施入量為5 - 10g,該追肥與麻風樹苗用的追肥相同;所述的除草是在苗周圍進行除草,將除下的草覆蓋在麻風樹苗的周圍;
(3)及時進行病蟲害監(jiān)控與防治,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報告或處理;報告要闡述病蟲害發(fā)生特點及危害程度,采集代表性標本,送有關專家鑒定,按照專家提出的防治方案進行防治;
5、種子或花萼采收
當麻風樹果實發(fā)黃時采收,將采下的果實曬干,剝去果殼后用麻袋打包,存放在通風、 干燥的室內;玫瑰茄果實成熟時,取下花萼,將花萼在陽光下曬干或烤干,保持花萼鮮艷的玫瑰紅色,包裝,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室內;玫瑰茄采收后,清理種植地,待第二年用上述同樣的方法重復間種玫瑰茄植物。本發(fā)明方法將兩種分類學科不相同、植物高矮不同的兩種植物間種在一起,可以增加生物物種的多樣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經(jīng)濟收入。促進了在麻風樹原料生產(chǎn)中的土地利用率、產(chǎn)值的提高和麻風樹原料生產(chǎn)基地的高效建設。而且由于麻風樹種仁(含油60-80%)含油量高,是生物柴油開發(fā)利用的好原料,將兩種作物間種在一起有利于從事生物柴油開發(fā)和中藥材種植產(chǎn)業(yè)化的農民、農業(yè)組織、農業(yè)公司的經(jīng)營。 本發(fā)明能平均每畝收獲玫瑰茄干貨(花萼)45-50 kg左右,每畝新增經(jīng)濟收入1800-2000元。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但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并不能限制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實施例I :按以下步驟進行
I、育苗3月份,在整理好的育苗地廂面開5cm深的淺溝,溝間距(行距)20cm,IOcm株距點播麻風樹種子,覆土至廂面平,澆透水,育苗管護3個月移植。2、間種地準備沿種植地塊等高線開成50cm寬的條帶狀平地,條帶中心間距 300cm作為行距,按株距200cm挖40X40X40cm的麻風樹種植塘,塘底留IOcm松土 ;在麻風樹株距之間按株距50cm挖5 X 5 X 5cm的玫瑰茄種植穴兩個。3、間種麻風樹種植在40X40X40cm的塘中,根據(jù)苗的大小安排種植深度,以苗根基部低于塘面5cm,過長的根系切除;將苗直立于塘中央,一手扶直苗,一手回填土,回填的土要細碎無雜物;回填土至塘深一半或三分之二時,在距苗IOcm的周圍施入基肥,基肥由高效復合肥過磷酸鈣肥為1:3組成,其中高效復合肥成分和含量是NS 15%,P2O5彡15%, K2OS 15%;過磷酸鈣肥的含量是P2O5S 16%;(以下各步驟中所使用的高效復合肥和過磷酸鈣肥的成分和含量均相同);每塘基肥施入量為40g ;繼續(xù)回填土至塘平時,用腳踏實,邊踏邊用雙手將苗輕輕向上提拉5cm ;玫瑰茄種子直接點播在5X5X5cm的穴中,每穴播種2_3 粒。4、管護
(I)麻風樹定植30天后進行補苗和除草,清理塘邊的雜草,將塘邊或其它地方的小雜草覆蓋在已定植的麻風樹苗周圍,覆蓋至不見表土為宜,以保持土壤濕度和防止雜草滋生。 玫瑰茄要進行間苗,每穴保持I株苗,有缺苗的要將間苗時多余的苗移栽進去,澆定根水。(2)定植六個月后進行追肥和除草。所述的追肥步驟是在距麻風樹苗20cm的周圍開IOcm深的小溝,施入追肥,追肥由1:3的高效復合肥和過磷酸鈣肥組成,每塘追肥施入量為40g ;在距玫瑰茄苗5cm的周圍開5cm深的小溝,施入追肥,追肥由1:3的高效復合肥和過磷酸鈣肥組成,每塘追肥施入量為IOg ;所述的除草步驟是在苗周圍進行除草,將除下的雜草同樣覆蓋在苗的周圍,以保持土壤濕度和防止雜草滋生。(3)麻風樹定植90天后施追肥和除草,所述的追肥是在距麻風樹苗20cm的周圍開 IOcm深的小溝,施入追肥,追肥由1:3的高效復合肥和過磷酸鈣肥組成,每塘追肥施入量為 50g;玫瑰爺生長45天左右時在距苗IOcm的周圍開5cm深的小溝,施入追肥,追肥由1:3的高效復合肥和過磷酸鈣肥組成,每塘追肥施入量為IOg ;所述的除草是在苗周圍進行除草, 將除下的雜草同樣覆蓋在麻風樹苗的周圍,以保持土壤濕度和防止雜草滋生。(4)及時進行病蟲害監(jiān)控與防治,發(fā)現(xiàn)病蟲害要及時報告,報告要闡述病蟲害發(fā)生特點及危害程度,采集代表性標本,送有關專家鑒定并提出防治方法,按照專家提出的防治方案進行防治。5、麻風樹種子種植當年就開始有少量掛果,要適時進行采收,當麻風樹果實發(fā)黃時即可采收,將采下的果實曬干,剝去果殼,精選后用麻袋打包,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室內; 玫瑰茄生長90天左右,其果實開始成熟,分批采收充分成熟的果實,及時用專用的工具盡量完整的取下花萼,將花萼在陽光下曬干或烤干,保持花萼鮮艷的玫瑰紅色,包裝,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室內。6、玫瑰茄采收后,清理種植地,待第二年用上述同樣的方法重復間種玫瑰茄植物。 效果見表I。實施例2和實施例3 :除高效復合肥過磷酸鈣肥施入基肥量和追肥量不同外,其余操作方法均與實施例I相同,不在贅述。不同之處見表I。表I實施例I、實施例翊實施例3 作區(qū)別及其躲
權利要求
1.一種玫瑰茄與麻風樹間種的方法,由育苗、間種地準備、間種、管護、種子和花萼采收五個步驟組成,其特征在于(1)育苗麻風樹于每年的2-3月育苗,在整理好的育苗地廂面開2-5cm深的淺溝,溝間行距 15-20cm,按8-lOcm的株距點播麻風樹種子,覆土至廂面平,澆透水,育苗管護3個月移植;(2)間種地準備沿種植地塊等高線開成50cm寬的條帶狀平地,條帶中心間距300cm作為行距,按株距 200cm挖40 X 40 X 40cm的麻風樹種植塘,塘底留5 — 15cm松土 ;在麻風樹株距之間按株距 50cm挖5 X 5 X 5cm的玫瑰茄種植穴兩個;(3)間種麻風樹苗種植在40 X 40 X 40cm的的麻風樹種植塘中,苗根基部低于塘面3 — 5cm,過長的根系切除,回填土至塘深一半或三分之二時,在距苗5 — 15cm的周圍施入基肥,基肥由復合肥和過磷酸鈣肥組成,復合肥與過磷酸鈣肥的比例為1:2 5,所述的復合肥中NS 15%, P2O5彡15%,K2O彡15% ;過磷酸鈣肥中P2O5彡16% ;每塘基肥施入量為20 — 50g ;繼續(xù)回填土至與塘面平;玫瑰茄種子直接點播在5X5X5cm的玫瑰茄種植穴中,每穴播種2_3粒;(4)管護①麻風樹定植30天后進行補苗和除草,將除下的草覆蓋在麻風樹苗周圍;對玫瑰茄進行間苗,每穴保持I株苗;②麻風樹定植90天后施追肥和除草,在距麻風樹苗基部10- 20cm的周圍開5 — 15cm 深的小溝,施入追肥,追肥由復合肥和過磷酸鈣肥組成,每塘追肥施入量為20 - 50g,追肥中復合肥與過磷酸鈣肥的比例及復合肥和過磷酸鈣肥的成分和含量與(3)的基肥相同;玫瑰茄生長43 46天時,在距玫瑰茄苗基部5 - IOcm的周圍開5 — IOcm深的小溝,施入追肥,每塘追肥施入量為5 - 10g,該追肥與麻風樹苗用的追肥相同;所述的除草是在苗周圍進行除草,將除下的草覆蓋在麻風樹苗的周圍;③及時進行病蟲害監(jiān)控與防治,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報告或處理;報告要闡述病蟲害發(fā)生特點及危害程度,采集代表性標本,送有關專家鑒定,按照專家提出的防治方案進行防治;(5)種子或花萼采收當麻風樹果實發(fā)黃時采收,將采下的果實曬干,剝去果殼后用麻袋打包,存放在通風、 干燥的室內;玫瑰茄果實成熟時,取下花萼,將花萼在陽光下曬干或烤干,保持花萼鮮艷的玫瑰紅色,包裝,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室內;玫瑰茄采收后,清理種植地,待第二年用上述同樣的方法重復間種玫瑰茄植物。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玫瑰茄與麻風樹間種的方法,屬林農作物種植技術領域。該方法由育苗、間種地準備、間種、管護、種子和花萼采收組成,其間種地開成50cm寬的條狀平地,條帶中心間距300cm為行距,按株距200cm挖麻風樹種植塘,在麻風樹株距之間按株距50cm挖玫瑰茄種植穴兩個;麻風樹苗種植時距苗5~15cm周圍施入由復合肥過磷酸鈣肥為1:2~5組成的基肥,玫瑰茄種子直接點播在5×5×5cm的穴中,每穴播種2-3粒。麻風樹定植90天后施追肥,玫瑰茄生長45天左右時施追肥,追肥的成分及其含量與基肥相同。本發(fā)明既能開發(fā)生物柴油又能平均每畝收獲玫瑰茄干花萼45-50kg,新增經(jīng)濟收入1800-2000元。
文檔編號A01B79/02GK102523861SQ20111036357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17日
發(fā)明者張德, 張磊, 袁理春, 陳光莉, 陳藝齊 申請人: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熱區(qū)生態(tài)農業(y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