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收集五倍子春遷蚜的方法
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收集五倍子春遷蚜的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昆蟲的培育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收集五倍子春遷蚜的方法。
背景技術:
五倍子是癭綿蚜科的某些蚜蟲寄生在鹽膚木、紅麩楊、青麩楊樹葉上,刺激葉組織細胞增生膨大而形成的各種蟲癭的總稱,是我國重要的林特產品和出口創匯商品。五倍子不僅是一種重要的中藥,而且是生產單寧酸、沒食子酸和焦性沒食子酸等化工產品的主要原料,在醫藥、化工、紡織、礦冶、農業、食品、環保、輕工和電子等行業中用途廣泛。中國五倍子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95%以上,以單寧酸含量高、質優、量大著稱于世,被稱為“中國五倍子”(Chinensis Gallnuts)。能形成五倍子的蚜蟲,通稱倍蚜。五倍子蚜蟲是一種異寄主全周期生活型蚜蟲,一生中要經歷干母、無翅干雌、有翅干雌、越冬若蚜、有翅春遷蚜(性母)、雌雄性蚜等蚜型,其中春遷蚜是連接蘚類和寄主樹的重要蚜型,通過它的遷飛實現倍蚜從冬寄主蘚類向夏寄主樹的轉換,其數量的多少直接影響五倍子的產量,因此,春遷蚜的羽化和遷飛歷來是五倍子人工培育研究的重點。
目前生產上廣泛采用蘚圃養蚜、收集春遷蚜和掛放性蚜為主的五倍子人工培育技術來提高五倍子的產量、擴大五倍子的結倍范圍,其中收集春遷蚜是五倍子人工培育的關鍵環節。五倍子春遷蚜個體很小,自主遷飛能力不強,只能在無風或微風的條件下作短距離低飛,遷飛過程受溫度和濕度影響很大。春遷蚜的遷飛期發生在每年2-3月,此時大部分五倍子主產區正處于早春季節,雖然氣溫開始回升,但早晚溫差大,氣候變化快。短期的低溫、 潮濕和多雨會嚴重影響春遷蚜的遷飛,使春遷蚜大量死亡,造成五倍子產量大幅度下降,制約了五倍子人工培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收集五倍子春遷蚜的方法,利用竹木材料、 塑料薄膜等搭建,防雨防風、升溫效果好,可以避免氣溫下降、降雨等災害性天氣對春遷蚜遷飛的影響,幫助五倍子春遷蚜成功遷飛。本發明通過如下步驟實現
(1)春遷蚜收集場地選擇在地勢開闊、坡度緩、日照時間長的陽坡,場地內無喬灌木并盡可能靠近養蚜蘚圃;
(2)在選擇好的場地上,用立搭建高2米、左右寬1米的棚架,長度依地勢而定,棚架從地面向上分6 7層,每層間先在前后立柱間用較粗的竹子或木條固定橫條,左右橫條間再放若干根竹子或木條平鋪,每層間的竹子或木條綁扎固定后用于放置和支撐蘚塊;在左右兩根木柱頂端固定橫梁,橫梁兩端分別挑出、中間豎一根高出橫梁的中央立柱用于支撐外膜;
(3)當蘚圃上的蚜蟲開始遷飛時,將蘚盤搬上棚架,蘚盤上架時從上層開始放,逐層放滿;取竹片或粗鐵絲分別插入頂層和底層上下相對竹笆的竹筒內,中間向外彎成弓形,弓的弧度盡可能一致,以便更好地支撐收蚜內膜;
(4)棚頂和外側用白色塑料薄膜覆蓋,兩側與地面相接的地方斜著埋入土中,形成棚架的外膜;內層薄膜頂部和兩頭用深色材料如牛皮紙等覆蓋,兩側懸掛塑料薄膜,上邊用長竹竿卷邊懸掛在橫條上,下邊反卷成兜狀,用圖釘固定在立柱上,將邊口封嚴;薄膜在弓形竹片的支撐下呈弧形,春遷蚜從蘚塊上起飛后,向兩側的光亮處遷飛,撞到薄膜后落入下邊的反兜內;收集的春遷蚜在當天裝到蟲袋中。
所述步驟(1)的春遷蚜收集場地最好是選擇南坡或西南坡。
所述步驟⑵的立柱選擇鋼管、木柱或竹子;用于放置和支撐蘚塊的每層間高 20 25厘米;用于支撐外膜的中央立柱高出橫梁50厘米,橫梁兩端分別挑出1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搭建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外膜防雨防風,內膜收蚜保溫,棚內溫度較自然溫度高,特別是晴天有陽光照射下,棚內溫度升高很快,為五倍子春遷蚜的遷飛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促進蚜蟲的集中、快速遷飛,提高遷飛成功率,為提高五倍子產量奠定了基礎。
本發明根據五倍子春遷蚜的遷飛習性和五倍子產區的氣候特點而設計,具有設計科學、折裝方便、成本低廉、通風透氣和收蟲效率高等特點,可以實現春遷蚜的規模化、集約化收集,適合生產上大規模推廣應用。本發明不僅適用于角部蚜的培育,也適用于肚倍蚜和鐵倍蚜的培育。
圖1是本發明的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正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步驟包括收蚜場地的選擇、收蚜棚搭建、蘚盤上架、春遷蚜收集和裝袋等系列配套技術,以下結合圖1具體說明實施步驟
(1)收蚜場地的選擇根據五倍子主產區春季多低溫陰雨、陣風較強的氣候特點, 結合春遷蚜的遷飛習性,春遷蚜收集場地應選擇在地勢較為開闊、坡度緩、日照時間長的陽坡,最好是南坡或西南坡,以利于快速升溫,如果有平地或曬谷場更好,場地內無喬灌木。平整地面,去除雜草。為了縮短搬運蘚盤的距離,收蚜場地要盡可能靠近養蚜蘚圃。
(2)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即收蚜棚搭建在平整好的平地上,用木柱、木條和竹子搭建高2米,寬1米的棚架。長度依地勢而定,每2米分為1格,分格數可根據地勢而定。 棚架從地面向上分6 7層,層間高20 25厘米,每層間先在前后立柱間用較粗的竹木條固定橫條,橫條間再放4根竹木條平鋪,間距30厘米,綁扎固定。在兩根木柱頂端上橫架3 米長的竹木條,兩端分別挑出1米即為橫梁,橫梁頂端用竹木條相連接。橫梁中間豎一根竹木條,高出木柱50厘米即為中央立柱,用于支撐外膜。
(3)蘚盤上架在春遷蚜遷飛前,清除蘚塊上的雜草、枯枝落葉等雜物。抽樣觀察蘚枝上的蠟球,當發現蠟球破裂,越冬若蚜在蘚枝間爬行,體色變深或翅芽形成時,將蘚盤搬上架。種植在竹笆上的蘚盤可直接上架,種植在地面上或編織袋上的蘚塊可先帶少量土鏟起,再用竹木板抬上架,蘚塊不要弄散,防止損傷越冬蚜。蘚盤上架時從上層開始放,逐層放滿。取竹片或粗鐵絲分別插入頂層和底層上下相對竹笆的竹筒內,中間向外彎成弓形,弓4的弧度盡可能一致,以便更好地支撐收蚜薄膜。
(4)春遷蚜收集收蚜棚的頂部和外側全部用白色塑料薄膜覆蓋,與地面相接的地方斜著埋入土中,形成棚架的外膜,主要起保溫和防風防雨的作用,兩橫頭懸掛深色編織布等材料,保溫防風,并方便人員進出。內層頂部和兩頭用深色材料如牛皮紙等覆蓋,兩側懸掛塑料薄膜,形成內膜,也就是收蟲膜。收蟲膜上邊用2. 2米長的竹竿卷邊懸掛在橫梁上,下邊反卷成兜狀,用圖釘固定在立柱上,將邊口封嚴。薄膜在弓形竹片的支撐下呈弧形, 春遷蚜從蘚塊上起飛后,向兩側的光亮處遷飛,撞到薄膜后落入下邊的反兜內。收蟲膜一般早上懸掛,每天下午17 18點收集。收蟲時兩人配合,先從上而下取下固定的圖釘,一人提兜的一端,一端提高,春遷蚜從另一端順兜滑出,倒入盆、盤等光滑容器內,蚜蟲堆積的厚度不要超過1厘米。
(5)春遷蚜裝袋春遷蚜一般遷飛2小時后開始產性蚜,產蚜期持續1 2天,其中85%左右在M小時內產性蚜,因此收集的春遷蚜應在當天裝到蟲袋中,最遲不能超過第 2天早上。蟲袋內應裝入合適數量的春遷蚜,一般每袋為100頭。蟲袋置于竹筐、竹篩等通風容器內,室溫下通風處保存。
具體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川主鄉荷葉村民組,2009年3月在海拔1050米的農地,搭建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2個,每個棚的長寬高分別為8 X 1 X 2米,收集角倍春遷蚜。
(1)場地選擇在靠近養蚜蘚圃的農地上,選擇在地勢開闊、坡度緩、日照時間長的南坡或西南坡平地,平整地面,去除雜草。
(2)收蚜棚搭建在平整好的平地上,用木柱、木條和竹子搭建高2米,寬1米的棚架,長度為8米,每2米分為1格,共分為4格。棚架從地面向上分6層,層間高25厘米,每層間先在前后立柱間用較粗的竹木條固定橫條,橫條間再放4根竹木條平鋪,間距30厘米, 綁扎固定。在兩根木柱頂端上橫架3米長的竹木條,兩端分別挑出1米,橫條頂端用竹木條相連接,橫條中間豎一根竹木條,高出木柱50厘米。
(3)蘚盤上架在春遷蚜遷飛前,清除蘚塊上的雜草、枯枝落葉等雜物。抽樣觀察蘚枝上的蠟球,當發現蠟球破裂,越冬若蚜爬出,體色變深或翅芽形成時,將蘚盤搬上架。取竹片分別插入頂層和底層上下相對竹笆的竹筒內,中間向外彎成弓形。
(4)春遷蚜收集收蚜棚的頂部和外側全部用白色塑料薄膜覆蓋,與地面相接的地方斜著埋入土中,形成棚架的外膜,兩橫頭懸掛深色編織布。內層頂部和兩頭用牛皮紙覆蓋,兩側懸掛塑料薄膜,上邊用2. 2米長的竹竿卷邊懸掛在橫條上,下邊反卷成兜狀,用圖釘固定在立柱上,將邊口封嚴。薄膜在弓形竹片的支撐下呈弧形,春遷蚜從蘚塊上起飛后, 向兩側的光亮處遷飛,撞到薄膜后落入下邊的反兜內。收蟲膜每天早上懸掛,下午17 18 點收蟲,存放于盆、盤等光滑容器內。
(5)春遷蚜裝袋收集的春遷蚜在當天裝到蟲袋中,每袋為100頭。蟲袋置于竹筐、 竹篩等通風容器內,室溫下通風處保存。
角倍春遷蚜大量遷飛從2009年3月16日開始,到3月25日結束,持續10天,經峨眉山市林業局調查統計共收集春遷蚜2. 06萬袋,平均每平方米蘚圃收集蚜蟲2. 15萬頭 (附表)。2010年和2011年,采用同樣的方法搭建收蚜棚,均獲得了成功。
附表一個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收蚜數量表(2009年,峨眉)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收集五倍子春遷蚜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驟如下(1)春遷蚜收集場地選擇在地勢開闊、坡度緩、日照時間長的陽坡,場地內無喬灌木并盡可能靠近養蚜蘚圃;(2)在選擇好的場地上,用立搭建高2米、左右寬1米的棚架,長度依地勢而定,棚架從地面向上分6 7層,每層間先在前后立柱間用較粗的竹子或木條固定橫條,左右橫條間再放若干根竹子或木條平鋪,每層間的竹子或木條綁扎固定后用于放置和支撐蘚塊;在左右兩根木柱頂端固定橫梁,橫梁兩端分別挑出、中間豎一根高出橫梁的中央立柱用于支撐外膜;(3)當蘚圃上的蚜蟲開始遷飛時,將蘚盤搬上棚架,蘚盤上架時從上層開始放,逐層放滿;取竹片或粗鐵絲分別插入頂層和底層上下相對竹笆的竹筒內,中間向外彎成弓形,弓的弧度盡可能一致,以便更好地支撐收蚜內膜;(4)棚頂和外側用白色塑料薄膜覆蓋,兩側與地面相接的地方斜著埋入土中,形成棚架的外膜;內層薄膜頂部和兩頭用深色材料如牛皮紙等覆蓋,兩側懸掛塑料薄膜,上邊用長竹竿卷邊懸掛在橫條上,下邊反卷成兜狀,用圖釘固定在立柱上,將邊口封嚴;薄膜在弓形竹片的支撐下呈弧形,春遷蚜從蘚塊上起飛后,向兩側的光亮處遷飛,撞到薄膜后落入下邊的反兜內;收集的春遷蚜在當天裝到蟲袋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收集五倍子春遷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1)的春遷蚜收集場地選擇南坡或西南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收集五倍子春遷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的立柱選擇鋼管、木柱或竹子;用于放置和支撐蘚塊的每層間高2(Γ25厘米;用于支撐外膜的中央立柱高出橫梁50厘米,橫梁兩端分別挑出1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收集五倍子春遷蚜的方法,利用竹木材料、塑料薄膜等搭建,防雨防風、升溫效果好,可以避免氣溫下降、降雨等災害性天氣對春遷蚜遷飛的影響,幫助五倍子春遷蚜成功遷飛。這種雙層塑料薄膜保溫棚具有設計科學、折裝方便、成本低廉、通風透氣和收蟲效率高等特點,可以實現春遷蚜的規模化收集,適合生產上大規模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01K67/033GK102524182SQ20111041151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2日
發明者張燕平, 楊子祥, 陳曉鳴 申請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昆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