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吊繩式大棚塑料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農(nóng)業(yè)用塑料膜大棚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吊繩式大棚塑料薄膜。
背景技術:
塑料膜大棚是保護地栽培生產(chǎn)反季節(jié)水果、蔬菜、培育花卉的重要設施,由于其建造容易、使用方便、投資少,隨著塑料工業(yè)的發(fā)展被廣泛的采用,特別是在寒冷的北方地區(qū)能在早春和晚秋淡季供應鮮嫩的蔬菜,目前塑料膜大棚主要有單層塑料膜大棚和雙層塑料膜大棚兩種,單層塑料膜大棚適合冬季溫度不是很低的南方,在北方使用單層塑料膜大棚時,寒冷季節(jié)需要在大棚外覆蓋草簾或保溫氈。雙層塑料膜大棚適合冬季比較寒冷的北方, 但現(xiàn)有雙層塑料膜大棚是用兩層骨架分別搭設兩層塑料薄膜,骨架占地面積大,拆卸和安裝十分復雜不方便且制作成本較高,另外當前流行的大棚樣式,不管是暖棚或冷棚均為琴弦式結構,內(nèi)部安裝雙層膜很困然,影響了雙層塑料膜大棚的推廣和應用。為了解決雙層塑料膜大棚造價高、安裝復雜不方便,有人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如實用新型專利CN201020662664. I 一種大跨度無支柱雙膜溫室大棚,其結構包括數(shù)個相互平行均布的外膜拱梁,外膜拱梁的外表面設置有外膜,外膜拱梁的內(nèi)表面上垂直設置有數(shù)個相互平行的連接筋,在連接筋上設置有連接支架,連接支架上設置有內(nèi)膜壓膜器,內(nèi)膜壓膜器上設置有內(nèi)膜。這種結構的塑料膜大棚雖能安裝雙層膜,但連接支架上安裝內(nèi)膜壓膜器工序比較復雜。再如CN201120101892. 6 一種雙層塑料大棚膜用支撐裝置,包括外骨件、 內(nèi)骨件、橫梁、人字件、鎖緊件和卡簧,所述外骨件、內(nèi)骨件由上至下并排設置,所述外骨件與內(nèi)骨件通過鎖緊件可拆卸連接在一起,所述橫梁設置在內(nèi)骨件的上端面上,且橫梁的軸線與內(nèi)骨件的軸線垂直,所述橫梁與外骨件通過人字件可拆卸連接在一起,所述內(nèi)骨件的下端面上設有卡槽,所述卡簧卡裝在卡槽內(nèi)。這種結構的塑料膜大棚雖能安裝雙層膜,但也存在工序比較復雜的弊端。鑒于現(xiàn)有雙層塑料膜大棚技術的缺陷,迫切需要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重量輕盈,成本低廉,便于運輸和安裝,在不改變現(xiàn)有保溫大棚結構的前提下,即可進行安裝的雙層塑料保溫大棚膜。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制造出一種結構簡單、實用的、低成本的、適應任何形式大棚安裝的塑料保溫大棚膜。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采用的是在第一層大棚塑料薄膜表面上平行對折若干個能貫穿安裝繩索的通長對折縫,并將通長的安裝吊繩置于對折縫頂端內(nèi),縫口熱壓粘合,形成一道通長帶繩索的單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將第二層塑料薄膜和第一層塑料薄膜疊合后平行對折若干個能貫穿安裝繩索的通長對折縫,并將通長的安裝吊繩置于對折縫頂端內(nèi),兩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口分別熱壓粘合,成為一道通長帶繩索的雙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安裝后底下一層塑料薄膜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形成一層矩形空腔;將第三層塑料薄膜、第二層塑料薄膜和第一層塑料薄膜疊合后平行對折若干個能貫穿安裝繩索的通長對折縫,并將通長的安裝吊繩置于對折縫頂端內(nèi),三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口分別熱壓粘合,成為一道通長帶繩索的三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安裝后底下一、二層塑料薄膜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形成二層矩形空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大棚薄膜一次成型為多層結構,并形成多層獨立的空氣腔,利用空氣腔作為大棚保溫層,增加了保溫效果,可以免去大棚外草簾、保溫氈的覆蓋,使大棚整體重量大大減輕,從而減少了大棚造價。第一層塑料大棚膜表面上設置了安裝吊繩,能方便的安裝在所有形式的大棚中,并且適應任何跨度的大棚。
圖I是本發(fā)明單層薄膜橫向對折縫平面圖;圖2是本發(fā)明單層薄膜縱向對折縫平面圖;圖3是本發(fā)明三角形空腔橫向對折縫平面圖;圖4是本發(fā)明三角形空腔縱向對折縫平面圖;圖5是本發(fā)明底部吊繩橫向粘合縫平面圖;圖6是本發(fā)明底部吊繩縱向粘合縫平面圖;圖7是本發(fā)明單層塑料薄膜A-A向斷面圖;圖8是本發(fā)明雙層塑料薄膜矩形空腔A-A向斷面圖;圖9是本發(fā)明三層塑料薄膜矩形空腔A-A向斷面圖;圖10是本發(fā)明雙層塑料薄膜三角形空腔A-A向斷面11是本發(fā)明三層塑料薄膜三角形空腔A-A向斷面12是本發(fā)明雙層塑料薄膜底部吊繩A-A向斷面圖;圖13是本發(fā)明三層塑料薄膜底部吊繩A-A向斷面圖;圖14是本發(fā)明單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大樣15是本發(fā)明雙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大樣16是本發(fā)明三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大樣17是本發(fā)明三角形空腔粘合縫大樣圖;圖18是本發(fā)明雙層塑料薄膜底部吊繩粘合縫大樣圖;圖19是本發(fā)明三層塑料薄膜底部吊繩粘合縫大樣圖;圖20是本發(fā)明吊繩置于對折帶內(nèi)與單層塑料薄膜粘接A-A向斷面21是本發(fā)明吊繩置于對折帶內(nèi)與雙層塑料薄膜粘接A-A向斷面22是本發(fā)明吊繩置于對折帶內(nèi)與三層塑料薄膜粘接A-A向斷面23是本發(fā)明吊繩置于對折帶內(nèi)與單層塑料薄膜粘接大樣24是本發(fā)明吊繩置于對折帶內(nèi)與雙層塑料薄膜粘接大樣25是本發(fā)明吊繩置于對折帶內(nèi)與三層塑料薄膜粘接大樣26是本發(fā)明局部設置雙層塑料薄膜A-A向斷面圖;圖27是本發(fā)明局部設置單層塑料薄膜A-A向斷面圖;附圖標記說明I第一層塑料薄膜,2第二層塑料薄膜,3第三層塑料薄膜,4單層塑料薄膜對折縫,5雙層塑料薄膜對折縫,6三層塑料薄膜對折縫,7三角形空腔粘合縫,8吊繩,9第一層矩形空腔,10第二層矩形空腔,11第一層三角形空腔,12第二層三角形空腔,13底部吊繩安裝孔,14底部吊繩雙層塑料薄膜粘合縫,15底部吊繩三層塑料薄膜粘合縫,16吊繩置于對折帶內(nèi)單層塑料薄膜粘合縫,17吊繩置于對折帶內(nèi)雙層塑料薄膜粘合縫,18吊繩置于對折帶內(nèi)三層塑料薄膜粘合縫,19塑料對折帶。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技術的具體實施例一是參照圖I、圖2、圖7、圖8、圖9、圖14、圖15、圖16,
在第一層大棚塑料薄膜I表面上平行對折若干個能貫穿安裝繩索的通長對折縫4,并將通長的安裝吊繩8置于對折縫4頂端內(nèi),縫口熱壓粘合,形成一道通長的帶繩索的單層塑料薄膜對折縫4 ;將第二層塑料薄膜2和第一層塑料薄膜I疊合后平行對折若干個能貫穿安裝繩索的通長對折縫5,并將通長的安裝吊繩8置于對折縫5頂端內(nèi),兩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口分別熱壓粘合,成為一道通長帶繩索的雙層塑料薄膜對折縫5,安裝后底下一層塑料薄膜2 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形成一層矩形空腔9 ;將第三層塑料薄膜3和第二層塑料薄膜2及第一層塑料薄I膜疊合后平行對折若干個能貫穿安裝繩索的通長對折縫6,并將通長的安裝吊繩8置于對折縫頂端內(nèi),三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口分別熱壓粘合,成為一道通長的帶繩索的三層塑料薄膜對折縫6,安裝后底層塑料薄膜2和塑料薄膜3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 形成二層矩形空腔9和10,以此類推,形成多層若干個不相通的矩形通長空腔。本發(fā)明技術的具體實施例二是參照圖3、圖4、圖10、圖11、圖14、圖17,為了實現(xiàn)較大的空腔,在第一層大棚塑料薄膜I表面上平行對折若干個能貫穿安裝繩索的通長對折縫4,并將通長的安裝吊繩8置于對折縫4頂端內(nèi),縫口熱壓粘合,形成一道通長的帶繩索的單層塑料薄膜對折縫4,第二層塑料薄膜與對折縫4平行錯開一定距離后通長熱和粘接在上一層薄膜上,形成一道通長的粘合縫7,使兩層塑料薄膜粘接在一起,底下一層塑料薄膜2安裝后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和上一層塑料薄膜I形成一層三角形狀不相通的通長空腔11 ;第三層薄膜3與上層塑料薄膜粘接縫7平行錯開一定距離通長熱和粘接在第二層薄膜2上,安裝后第三層塑料薄膜3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形成第二層三角形狀不相通的通長空腔12 ;以此類推,形成多層若干個不相通的三角形狀通長空腔。本發(fā)明技術的具體實施例三是參照圖5、圖6、圖12、圖13、圖18、圖19,在種植大棚內(nèi)為了方便的吊掛藤蔓繩索,吊繩8可設置在塑料薄膜下邊,第一層塑料薄膜I和第二層塑料薄膜2疊合粘接在一起,形成粘合縫14,順粘合縫14設有若干個吊繩安裝孔13,安裝后底下一層塑料薄2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形成月牙形空腔9 ;第一層塑料薄膜I、第二層塑料薄膜2和第三層塑料薄膜3疊合粘接在一起,形成粘合縫15,順粘合縫15設有若干個吊繩安裝孔13,安裝后底下一層塑料薄膜2和塑料薄膜3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形成月牙形空腔9及月牙形空腔10 ;以此類推,形成多層若干個不相通的月牙形空腔。本發(fā)明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四是參照圖20、圖21、圖22、圖23、圖24、圖25,為了更方便生產(chǎn),吊繩8可先置于對折的塑料對折帶19內(nèi),再和塑料薄膜I粘合,形成單塑料薄膜粘合縫16 ;塑料對折帶19與塑料薄膜I和塑料薄膜2粘合,成為雙層塑料薄膜粘合縫17, 安裝后底下一層塑料薄膜2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形成月牙形空腔9 ;塑料對折帶19和塑料薄膜I、塑料薄膜2和塑料薄膜3粘合,成為三層塑料薄膜粘合縫18,安裝后底層塑料薄膜2和塑料薄膜3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形成月牙形空腔9及月牙形空腔10 ;以此類推,形成多層若干個不相通的月牙形空腔。本發(fā)明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
五是參照圖26、圖27,為了使大棚塑料薄膜增加光照和保溫效果,塑料薄膜可局部設置不同的層數(shù),適應大棚內(nèi)需要的不同溫度。安裝時,用吊帶拴住吊繩8后,固定在大棚骨架上即可。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換,都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吊繩式大棚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層大棚塑料薄膜表面上平行對折若干個能貫穿安裝繩索的通長對折縫,并將通長的安裝吊繩置于對折縫頂端內(nèi),縫口熱壓粘合,形成一道通長的帶繩索的單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將第二層塑料薄膜和第一層塑料薄膜疊合后平行對折若干個能貫穿安裝繩索的通長對折縫,并將通長的安裝吊繩置于對折縫頂端內(nèi),兩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口分別熱壓粘合,成為一道通長的帶繩索的雙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安裝后底下一層塑料薄膜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形成一層矩形空腔。
2.—種吊繩式大棚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為了實現(xiàn)較大的空腔,在第一層大棚塑料薄膜表面上平行對折若干個能貫穿安裝繩索的通長對折縫,并將通長的安裝吊繩置于對折縫頂端內(nèi),縫口熱壓粘合,形成一道通長的帶繩索的單層塑料薄膜對折縫,第二層塑料薄膜與對折縫平行錯開一定距離后通長熱和粘接在上一層薄膜上,形成一道通長的粘合縫,使兩層塑料薄膜粘接在一起,安裝后底下一層塑料薄膜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和上一層塑料薄膜形成一層三角形狀不相通的通長空腔。
3.—種吊繩式大棚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在種植大棚內(nèi)為了方便的吊掛藤蔓繩索,吊繩可設置在塑料薄膜下邊,第一層塑料薄膜和第二層塑料薄膜疊合粘接在一起,成為粘合縫,順粘合縫設有若干個吊繩安裝孔,安裝后底下一層塑料薄膜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形成一層月牙形空腔。
4.一種吊繩式大棚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為了更方便生產(chǎn),吊繩可先置于對折的塑料帶內(nèi),再和塑料薄膜粘合,形成單塑料薄膜粘合縫;塑料帶與雙層塑料薄膜粘合,成為雙層塑料薄膜粘合縫,安裝后下二層塑料薄膜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形成二層月牙形空腔。
5.如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吊繩式大棚薄膜,其特征在于,第一層大棚塑料薄膜上對折貫穿繩索的折壓縫和連接第二層薄膜的條狀熱壓粘接縫平行等距離錯開。
6.如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吊繩式大棚薄膜,其特征在于,設置在塑料薄膜下邊的吊繩, 可以穿過安裝孔吊于大棚內(nèi)。
7.如權利要求I、權力要求2、權利要求3和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吊繩式大棚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貫穿安裝繩索的折壓縫可以為橫向縫或豎向縫。
8.如權利要求I、權力要求2、權利要求3和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吊繩式大棚塑料薄膜, 其特征在于,平行于貫穿安裝繩索的對折縫及粘合縫的兩個邊緣熱壓封閉。
9.如權利要求I、權力要求2、權利要求3和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吊繩式大棚塑料薄膜, 其特征在于,吊繩式大棚塑料薄膜可以設置為單層或雙層,也可設置為多層。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吊繩式大棚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一種吊繩式大棚塑料薄膜可局部設置不同的層數(shù),適應大棚內(nèi)需要的不同溫度。
全文摘要
一種吊繩式大棚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第一層大棚塑料薄膜表面上平行對折若干個能貫穿安裝繩索的通長對折縫,并將通長的安裝吊繩置于對折縫頂端內(nèi),縫口熱壓粘合,形成一道通長帶繩索的單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將第二層塑料薄膜和第一層塑料薄膜疊合后平行對折若干個能貫穿安裝繩索的通長對折縫,并將通長的安裝吊繩置于對折縫頂端內(nèi),兩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口分別熱壓粘合,成為一道通長帶繩索的雙層塑料薄膜對折縫,安裝后底下一層塑料薄膜借助薄膜自身重力下垂,形成一層矩形空腔。
文檔編號A01G9/14GK102577881SQ201210009719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2日
發(fā)明者羅子華 申請人:羅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