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面生態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型種植容器,特別是涉及一種應用于水面、能夠凈化水體的水面生態容器。
背景技術:
通常的容器多應用于屋頂、墻體、室內外的綠化種植,底部封閉,無法飄浮,不適合養殖水生植物或在水體內生長的植物,更不適合養殖水面種植的植物。故,業者急需一種可用于水面種植植物的容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水面上飄浮平穩的水面生態容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水面生態容器,它主要由容器體和沉重飄浮盤組成;所述的沉重飄浮盤固接在容器體的外底面;所述的容器體由底板、合圍板、多根穿根柱組成;所述的合圍板沿底板的邊緣設置,與底板的內底面一起構成一個開口向上的敞開的容置空間,所述的多根穿根柱固接在底板的外底面且多根穿根柱的管腔貫通底板。所述的容器體的合圍板呈向內傾斜狀與底板的邊緣連接,使得容器體外形為拱斗狀、方形、圓形或橢圓形中的一種。所述的容器體的底板上內底面開設有多條縱橫交錯的排水槽,排水槽的外端與合圍板上的排水口連通。所述的多根穿根柱穿設于底板內底面上的多條縱橫交錯的排水槽之間。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基質和隔片;所述的基質套置在容器體的容置空間內,隔片設置在基質與容器體的底板內底面之間。所述的沉重飄浮盤上開設有多個可讓容器體上多根穿根柱穿過的通孔。所述的沉重飄浮盤為輕質泡沫材料。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由于本實用新型由上部的容器體和下部的沉重飄浮盤構成,容器體安裝有沉重飄浮盤,在容器體底部有管道型穿根柱穿過漂浮盤,這種結構設計上的本實用新型在水面上可將容器體托起而浮在水面,容器體內種植的植物根系可從穿根柱管腔穿出而進入水中。2、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容器體外形呈拱斗狀,既可增強水面浮力,又可抵抗水波水浪的沖擊,飄浮平穩,且拱斗狀容器可以層層重疊,便于運輸、減少物流成本。3、由于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自動蓄水排水,容器植物通過種植穿根孔將根系扎入水中,可實現植物根系穿過漂浮體,并進一步接觸水體以凈化水中的有害物質,使水體清澈透明。4、由于本實用新型在基質與容器體的底板內底面之間放置網狀介質,可有效防止容器體內基質漏出,又能使容器體內種植的植物根系穿入水中。本實用新型解決了以下幾個技術問題1、能夠實現在水面種植植物。2、能夠快速、成片的實現水面綠化美化。3、水面生態容器實現可調節浮力的大小。4、所種植植物不局限與水生植物,可以是任意有利于凈化水體的根系發達的、能在水體生長的植物或觀賞植物。5、容器可以實現植物在水面上的自由吸收水分、排出多余水分的功效,可以通過浮動容器讓植物根系自由扎入下方水體中。6、可以在水面為各種生物提供容器養殖、圈養式生長場所。7、實現水面生態容器式的無土栽培技術。8、為各種水生物提供棲息場所。9、能夠凈化水質,有效改善水污染現象。10、拱斗狀容器的造型設計在水面不易被水浪打翻。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軸測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容器體的軸測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沉重飄浮盤的軸測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基質的軸測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種上植物后的俯視軸測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種上植物后的仰視軸測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種上植物后植物根系穿出容器體后的軸測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水面生態容器,它主要由容器體1、沉重飄浮盤2、 基質3和隔片31組成。如圖2所示,所述的容器體1由底板11、合圍板12、多根穿根柱13組成。所述的合圍板12沿底板11的邊緣設置,與底板11的內底面一起構成一個開口向上的敞開的容置空間,在底板11上內底面開設有多條縱橫交錯的排水槽14,在排水槽14外端與合圍板12 上的排水口 15連通。所述的多根穿根柱13固接在底板11的外底面且多根穿根柱13的管腔通過底板11上的穿根孔111與底板11貫通,以便植物10根系101穿過穿根柱13的管腔進入水中(如圖7所示)。參考圖3所示,所述的沉重飄浮盤2固接在容器體1的外底面。在沉重飄浮盤2 上開設有多個可讓容器體1上多根穿根柱13穿過的通孔21 (如圖6所示)及上表面上開設有多條可與排水槽14配合的縱橫交錯22。沉重飄浮盤2可采用輕質泡沫材料制成。為了增加容器體1的穩定性,所述的合圍板12呈向內傾斜狀與底板11的邊緣連接,使得容器體1外形呈拱斗狀,容器體1外形也可是其它形狀,如方形、圓形或橢圓形等中的一種。所述的多根穿根柱13穿設于底板11內底面上的多條縱橫交錯的排水槽14之間, 即,在由縱橫交錯的排水槽14構成的每個四方塊上連接一根穿根柱13。參考圖4所示,所述的基質3套置在容器體1的容置空間內。所述的輕質基質3 是根據植物所需的營養成分來配置的。能讓基質3長時間循環使用,可提供植物所需的養分讓植物快速成長。基質3底層部分為隔片31 (網狀介質)是經過特殊材料選擇,墊在容器體1底部能防止部分基質3往下漏出,又能讓植物根系穿入網狀介質,也并不阻礙根部從網狀介質縫隙中長出。所述的基質3主要以草炭土、竹炭、蛭石、椰糠為主要成分,底部主要采用網狀椰絲墊底層。這樣的結構既能防止上層基質往下掉落、從根孔漏出的作用,又可以讓植物根系穿過網狀椰絲層從穿根孔扎到水中。水面生態容器基質3中含有草炭土 63%,竹炭5%,蛭石3%,椰糠四%,底部采用網狀椰絲墊底。這樣的結構既能防止上層基質3掉落、從根孔漏出的作用,又可以讓植物根系穿過網狀椰絲層從穿根孔扎到水中。所述的隔片31設置在基質3與容器體1的底板內底面之間。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圖2參考圖5、圖6所示,在容器體1中填充適于植物生長的基質3,保證植物有充足的養分供應。多余的水份通過邊緣的排水槽14排出,排水槽14與排水槽14可相互連接,使種植容器能連成一片,容器體1底部加載輕質泡沫材料制成的沉重飄浮盤2使種植容器能夠漂浮在水面容器載體的重量,容器載體的浮力的大小可通過輕質泡沫材料增加的厚度來調節。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功能有一是能夠保持容器長時間在水面平穩漂浮;二是能承重容器體內盛裝的介質和植物,讓容器整體漂浮在水面上;三是漂浮材料能夠長時間漂浮在淡水或鹽水的海面或湖水中。實現水體凈化和水體容器養殖等功能。這種組合式的種植容器可以實現對于指定區域的水體種植、水體美化和水體凈化功能,可以快速成片種植,便于維護和清理,便于將病變、不美觀的植物完成替換,便于管理和養護,不會造成水面亂生亂長的失控局面。本實用新型的重點就在于設置了一個具有浮力的沉重飄浮盤。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容器體的形狀可有多種,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水面生態容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容器體和沉重飄浮盤組成;所述的沉重飄浮盤固接在容器體的外底面;所述的容器體由底板、合圍板、多根穿根柱組成;所述的合圍板沿底板的邊緣設置,與底板的內底面一起構成一個開口向上的敞開的容置空間,所述的多根穿根柱固接在底板的外底面且多根穿根柱的管腔貫通底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生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體的合圍板呈向內傾斜狀與底板的邊緣連接,使得容器體外形為拱斗狀、方形、圓形或橢圓形中的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生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體的底板上內底面開設有多條縱橫交錯的排水槽,排水槽的外端與合圍板上的排水口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生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穿根柱穿設于底板內底面上的多條縱橫交錯的排水槽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生態容器,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基質和隔片;所述的基質套置在容器體的容置空間內,隔片設置在基質與容器體的底板內底面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生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重飄浮盤上開設有多個可讓容器體上多根穿根柱穿過的通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水面生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重飄浮盤為輕質泡沫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面生態容器,它主要由容器體和沉重飄浮盤組成;所述的沉重飄浮盤固接在容器體的外底面;所述的容器體由底板、合圍板、多根穿根柱組成;所述的合圍板沿底板的邊緣設置,與底板的內底面一起構成一個開口向上的敞開的容置空間,所述的多根穿根柱固接在底板的外底面且多根穿根柱的管腔貫通底板。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容器體安裝有沉重飄浮盤,在容器體底部有管道型穿根柱,這種結構設計上的本實用新型在水面上可將容器體托起而浮在水面,容器體內種植的植物根系可從穿根柱管腔穿出而進入水中。呈拱斗狀的容器體既可增強水面浮力,又可抵抗水波水浪的沖擊,飄浮平穩。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2014492SQ2011200958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日
發明者柯思征 申請人:上海中卉生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