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籠式漁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籠式漁具,尤其是籠式漁具的誘捕口結構,屬人類生活必需之農業中漁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最常用的籠式漁具是蟹籠,它是由固定的或活動的框架和框架外安裝的網罩構成的。在這種籠式漁具的網罩上設置有誘捕口,該誘捕口通常向籠內陷入,并呈一橫向的窄口。由于該誘捕口從籠內看是向內伸出的扁的口,其開口懸空,所以當蟹等爬行動物進入后基本不能再爬出,所以用于捕蟹效果很好。但是籠內的誘餌對于魚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則魚也可以從誘捕口進入籠內,而懸空的誘捕口對于在水中游動的魚是不存在行動阻礙的,再加上誘捕口是由網線織就的有一定彈性,所以魚很容易從誘捕口逃脫。所以目前的籠式漁具用途單一,只能用于捕蟹。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種魚難以從誘捕口逃脫的籠式漁具。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籠式漁具,由固定的或活動的框架和框架外安裝的網罩構成, 網罩上設置有誘捕口,所說誘捕口上安裝有繩簾,繩簾從口內側掛下,所說繩簾是由一排相互獨立的網線束組成的,網線束的長度大于誘捕口張開后的高度。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籠式漁具,在誘捕口內側掛上一排網線束構成繩簾,且網線束長度足夠在誘捕口張開時仍跨在其上下邊之間。當魚從籠外進入籠內時,繩簾自然向內揚起,但隨后魚要再從口上逃出時,則會受到繩簾的阻礙,使其難以逃脫。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僅可捕獲螃蟹,還可捕獲魚,擴大了籠式漁具的應用范圍,也可增加漁民的單位產量。所說網線束上有結,且所說結的位置在誘捕口的下邊以下。網線束上有結且在誘捕口的下邊以下,使當魚要從口子逃出時,結會扣拉在下邊上提高繩簾對魚的阻礙性能,降低魚的逃脫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之誘捕口部分結構圖,圖2是圖1的右視圖,圖中 1-框架,2-網罩,3-誘捕口收縮區,4-誘捕口,5-繩簾。
具體實施方式
一籠式漁具,由框架1外安裝網罩2構成,網罩的側面上設置多個誘捕口 4,誘捕口與網罩側面是經收縮區3連接的,所說收縮區是向籠內陷入的網袋。收縮區由網線織成,誘捕口呈橫向的窄口。在誘捕口的上邊(上唇),系以一排網線束,網線束上打有結,該結位置在誘捕口的下邊(下唇)以下。所說網線束形成一繩簾5,從籠內一側垂下。
權利要求1.一種籠式漁具,由固定的或活動的框架和框架外安裝的網罩構成,網罩上設置有誘捕口,其特征是所說誘捕口上安裝有繩簾,繩簾從口內側掛下,所說繩簾是由一排相互獨立的網線束組成的,網線束的長度大于誘捕口張開后的高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籠式漁具,其特征是所說網線束上有結,且所說結的位置在誘捕口的下邊以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籠式漁具,由固定的或活動的框架[1]和框架外安裝的網罩[2]構成,網罩上設置有誘捕口[4],所說誘捕口上安裝有繩簾[5],繩簾從口內側掛下,所說繩簾是由一排相互獨立的網線束組成的,網線束的長度大于誘捕口張開后的高度。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籠式漁具,在誘捕口內側掛上一排網線束構成繩簾,且網線束長度足夠在誘捕口張開時仍跨在其上下邊之間。當魚從籠外進入籠內時,繩簾自然向內揚起,但隨后魚要再從口上逃出時,則會受到繩簾的阻礙,使其不得逃脫。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僅可捕獲螃蟹,還可捕獲魚,擴大了籠式漁具的應用范圍,也可增加漁民的單位產量。
文檔編號A01K69/08GK202077491SQ201120165999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4日
發明者費凡 申請人:費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