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生態鱉配合飼料的制作方法
生態鱉配合飼料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飼料技術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生態鱉配合飼料。
技術背景
中華鱉分/^/^is)俗稱甲魚、元魚、團魚、水魚、王八等。在動物分類學上屬于脊椎動物門、爬行綱、龜鱉目、鱉科、鱉屬。此屬共有20余個種和亞種(中國現有鱉科動物僅2屬3種,黿屬1種,鱉屬2種,中華鱉和山瑞鱉),皆產于亞洲溫帶和亞熱帶。鱉以其營養、藥用價值高和味美等特點,自古以來受到人們的青睞,走俏國內外市場。由于自然鱉源銳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價格昂貴。因此,鱉養殖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迅速地發展。
鱉的養殖可分為自然生態養殖模式和恒溫技術工廠化養殖模式兩種。冬季不加溫的自然生態養殖模式,需要2-4年才能養成商品規格(約1. 2斤/只),但冬季加溫池飼育的生態鱉在4月份水溫上升時可移至露天池中進行自然生態養殖。目前恒溫技術工廠化養殖的鱉約占我國鱉總產量的65%,需使飼養水溫保持30°C左右,使鱉全年處于生長狀態,大大縮短了養殖周期,提高養殖效益。但是高投入、高產出、高技術的工廠化養鱉具有一定的風險,如日常管理不到位,選用配合飼料不當,容易造生態鱉病發生頻繁,死亡率較高。此外,許多鱉用飼料投喂后,鱉不喜食,殘留多,攝食后轉化率低下,并排放出大量的氮、磷,從而造成養殖水體的嚴重污染,引發鱉病害流行,死亡嚴重。有的養殖戶使用大量的藥物進行不科學的病害防治,結果造成商品鱉藥殘嚴重超標,危害食用者身體健康,近幾年來我國頻頻發生有毒水產品事件,均是亂用藥物造成的。
“生態鱉配合飼料及其制備方法”(申請號201010116187. 3)公開了生態鱉配合飼料但其中的中草藥添加劑沒有具體說明是那些中草藥及它們之間的復配配比組成關系,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該說明書的記載無法實現,故申請人重新申請并完全公開飼料配方的全部組分及配比關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態鱉配合飼料,配方搭配科學合理,提高生態鱉抗病力, 減少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達到生態養殖的要求,提高飼料的吸收利用率,能夠滿足生態鱉的營養需要,降低養殖成本,制備方法科學合理,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生態鱉配合飼料的組分及各組分的重量份數為魚粉50-56份、α -淀粉20-24 份、發酵豆粕3-5份、膨化大豆1-3份、液體魚油1-2份、啤酒酵母粉1-3份、蛋氨酸1-2份、 賴氨酸1-2份、脫脂奶粉1-2份、蛋黃粉1-2份、復合礦物質0. 5份、復合維生素0. 4份、磷酸二氫鈣1. 5份,植酸酶0. 1份,中草藥添加劑0. 2份,海藻粉1份,卵磷脂1份,β -葡聚糖0.1份,保肝寧0.1份;所述的復合礦物質的組分及各組分的質量分數是SiSO4 10%、MnS046%、CaI036%、 CoS044%、CuS042%, FeS0472% ;所述的復合維生素的組分及各組分的質量分數是VA3%、VB1L 5%、VB24. 5%、VB6L 5%、 VB12O. 5%、煙酸 15%、泛酸鈣 6%、肌醇 30%、VC20%、VE15. 5%、葉酸 0. 5%, VK3O. 5%、生物素 1. 5% ; 所述的中草藥添加劑是黃芪、黨參、菌陳、仙鶴草、棗仁、遠志、茯苓、當歸、山楂、大黃、 黃芩、板藍根和甘草的混合物;所述的各中草藥的質量分數是黃芪13%、黨參10%、菌陳9%、 仙鶴草6%、棗仁10%、遠志5%、茯苓5%、當歸10%、山楂5%、大黃6%、黃芩7%、板藍根6%、甘草 8% ;其制備的工藝流程為投料、初清、一次混合、除鐵、粉碎、二次混合、包裝;在第二次混合過程中采用油脂霧化噴涂系統添加液體魚油。
本發明的顯著優點在于1)本發明通過研究確定中華鱉生態鱉階段的營養需求,篩選出供應穩定、氨基酸平衡的蛋白質原料和高效添加劑,設計出氨基酸平衡、營養全面的生態鱉飼料配方,該飼料轉化率高、污染物排泄少、鱉生長速度快,同時改進生產工藝,使飼料中營養損失最低。
2)本發明根據國內外專家及公司技術人員對中華鱉營養需求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公司10多年來對鱉養殖及其飼料生產累積的經驗,制定了生態鱉營養的需求量標準,配制出免疫促長的復合鱉類飼料用復合礦物質預混料和鱉類飼料用復合維生素預混料,使飼料充分符合生態鱉生長要求,并減少生態鱉的病害發生。
3)鱉進食蛋白質對養殖水域有較大的影響,集中表現在氮廢棄物的排出。動物攝取的氮被儲存在體中或作為糞、尿排泄掉。因而氮平衡很重要,如果鱉進食的蛋白質質量不高,會導致消化率低,從而增加了糞尿氮的排出量,進食蛋白質過多,也會導致氮排泄量的增加。在飼料中適宜的蛋白能量比,動物蛋白質周轉的降解量占合成量的比例較低, 而且氮的排泄量也減少。生態鱉對氮的排泄與飼料中蛋白質或非蛋白質成分的能量比例有關,增加飼料配方中脂肪的水平,減少蛋白質供給,使排出的氮降低,并使飼料轉化率提高。因此本飼料采用高質量的蛋白質原料,并適當減少日糧中的蛋白質含量,相應地增加如脂類等相對無污染和高度可消化的能量來源。如在生態鱉料中行業標準規定蛋白質含量彡46.0%,脂肪含量> 3.0%,市場上大多數品牌的生態鱉料的蛋白質含量48.0%以上, 脂肪含量5. 0%以下,本產品的生態鱉料卻要求蛋白質含量47. 0%以下,脂肪含量7. 5%以上。本發明的飼料提高蛋白質的質量,改善飼料中蛋白能量比減少排泄物中氮污染,對環境有顯著的保護效果。
4)本發明根據氨基酸的種類、數量、平衡狀態及供給形式是影響蛋白質周轉代謝的重要因素,利用氨基酸的互補作用,以可消化氨基酸為基礎,在飼料中添加游離氨基酸以平衡營養,從而提高現有飼料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減少生態鱉糞尿中氮的排泄,從而減少對養殖水體污染,同時更精確、更經濟地利用飼料中的有效養分。
5)本發明的飼料加入外源性蛋白酶來彌補內源性蛋白酶的不足,提高蛋白質吸收率,減少鱉體氮的排出,對環境有顯著的保護效果。
6)本發明的飼料顯著提高磷的消化利用率降低飼料總磷水平水體富營養化主要是由于磷進入了水環境的結果。健康養殖模式必需考慮養殖生產中磷的排放量,許多國家已經明確規定養殖場排放水中磷水平要求不高于0.05mg/L。磷的排放量與飼料中磷的含量和磷的存在形式有著密切聯系。研究證明,鱉對不同磷源的有效性差異很大。一般來說,磷酸鹽的溶解性越好,其利用率越高;無機磷的利用率高于有機磷,本發明的飼料選擇磷生物利用率高的磷酸氫鈉和磷酸氫鉀等作為磷源,同時在不影響水產動物生長和飼料利用率的前提下,適當地降低飼料中磷含量,從而減少磷對水環境的污染。添加酶制劑植物飼料源中約有2/3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生態鱉消化系統內又缺乏足夠的內源性植酸酶,很難利用這部分與植酸結合的植酸磷,另外植酸還可與鋅、鈣、鎂、錳、蛋白質及某些消化酶形成絡合物,從而降低魚、蝦對這些礦物質元素和蛋白質的消化利用率,在本發明的飼料中添加植酸酶提高飼料中磷的利用率,從而減少磷的排放。采用磷利用率高的飼料原料, 以減少飼料中磷的排放,減輕磷對水體的污染。
7)本發明根據中草藥對水產動物本身具有的免疫調節功能,通過試驗篩選出最有效的中草藥進行復配使用,制備成中草藥制劑添加在飼料中,能有效提高生態鱉免疫力,促進生長,減少生態鱉的病害發生,減少用藥。
8)本發明采用科學合理的制備工藝,在保證飼料質量的同時,減少加工藝過程對營養物質的破壞,提高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率。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生態鱉配合飼料的組分及各組分的重量份數為魚粉50-56份、α -淀粉20-24 份、發酵豆粕3-5份、膨化大豆1-3份、液體魚油1-2份、啤酒酵母粉1-3份、蛋氨酸1-2份、 賴氨酸1-2份、脫脂奶粉1-2份、蛋黃粉1-2份、復合礦物質0. 5份、復合維生素0. 4份、磷酸二氫鈣1. 5份,植酸酶0. 1份,中草藥添加劑0. 2份,海藻粉1份,卵磷脂1份,β -葡聚糖0.1份,保肝寧0.1份;所述的復合礦物質的組分及各組分的質量分數是SiSO4 10%、MnS046%、CaI036%、 CoS044%、CuS042%, FeS0472% ;所述的復合維生素的組分及各組分的質量分數是VA3%、VB1L 5%、VB24. 5%、VB6L 5%、 VB12O. 5%、煙酸 15%、泛酸鈣 6%、肌醇 30%、VC20%、VE15. 5%、葉酸 0. 5%, VK3O. 5%、生物素 1. 5% ; 所述的中草藥添加劑是黃芪、黨參、菌陳、仙鶴草、棗仁、遠志、茯苓、當歸、山楂、大黃、 黃芩、板藍根和甘草的混合物;所述的各中草藥的質量分數是黃芪13%、黨參10%、菌陳9%、 仙鶴草6%、棗仁10%、遠志5%、茯苓5%、當歸10%、山楂5%、大黃6%、黃芩7%、板藍根6%、甘草 8% ;其制備的工藝流程為投料、初清、一次混合、除鐵、粉碎、二次混合、包裝;在第二次混合過程中采用油脂霧化噴涂系統添加液體魚油。
目前國內對中華鱉配合飼料研制生產有一定的報道,如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金山實業發展總公司的“綠卡牌”中華鱉配合飼料,飼料系數1. 20 1. 27,屬于效果最好的鱉飼料;丹徒縣龍山鰻業聯合公司的“甲魚(中華鱉)配合飼料”喂養飼料系數1. 5 1. 6,還有其他飼料廠家生產中華鱉配合飼料,其飼料系數均較高,氮磷排泄也高。上海水產大學艾慶輝博士進行了以高能低蛋白飼料降低稚鱉飼養中氮排泄量的研究,但是該研究尚未應用到產品中。使用優質蛋白質原料和磷源、添加蛋白酶提高飼料中蛋白利用率和添加植酸酶提高磷的利用率從而減少氮磷的排放的研究尚未見報道。
表1國內外主要同類產品技術性能指標對比分析表
權利要求
1.一種生態鱉配合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飼料的組分及各組分的重量份數為魚粉50-56份、α -淀粉20-Μ份、發酵豆粕3_5份、膨化大豆1_3份、液體魚油1_2份、啤酒酵母粉1-3份、蛋氨酸1-2份、賴氨酸1-2份、脫脂奶粉1-2份、蛋黃粉1-2份、復合礦物質 0. 5份、復合維生素0. 4份、磷酸二氫鈣1. 5份,植酸酶0. 1份,中草藥添加劑0. 2份,海藻粉 1份,卵磷脂1份,β -葡聚糖0. 1份,保肝寧0. 1份;所述的復合礦物質的組分及各組分的質量分數是SiSO4 10%、MnS046%、CaI036%、 CoS044%、CuS042%, FeS0472% ;所述的復合維生素的組分及各組分的質量分數是VA3%、VB1L 5%、VB24. 5%、VB6L 5%、 VB12O. 5%、煙酸 15%、泛酸鈣 6%、肌醇 30%、VC20%、VE15. 5%、葉酸 0. 5%, VK3O. 5%、生物素 1. 5% ; 所述的中草藥添加劑是黃芪、黨參、菌陳、仙鶴草、棗仁、遠志、茯苓、當歸、山楂、大黃、 黃芩、板藍根和甘草的混合物;所述的各中草藥的質量分數是黃芪13%、黨參10%、菌陳9%、 仙鶴草6%、棗仁10%、遠志5%、茯苓5%、當歸10%、山楂5%、大黃6%、黃芩7%、板藍根6%、甘草 8% ;其制備的工藝流程為投料、初清、一次混合、除鐵、粉碎、二次混合、包裝;在第二次混合過程中采用油脂霧化噴涂系統添加液體魚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鱉配合飼料,其特征在于適用于飼喂生態養殖的中華m-feS. ο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生態鱉配合飼料,飼料的組分及各組分的重量份數為魚粉50-56份、α-淀粉20-24份、發酵豆粕3-5份、膨化大豆1-3份、液體魚油1-2份、啤酒酵母粉1-3份、蛋氨酸1-2份、賴氨酸1-2份、脫脂奶粉1-2份、蛋黃粉1-2份、復合礦物質0.5份、復合維生素0.4份、磷酸二氫鈣1.5份,植酸酶0.1份,中草藥添加劑0.2份,海藻粉1份,卵磷脂1份,β-葡聚糖0.1份,保肝寧0.1份。發明的配方搭配科學合理,提高生態鱉抗病力,減少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達到生態養殖的要求,提高飼料的吸收利用率,能夠滿足生態鱉的營養需要,降低養殖成本,制備方法科學合理,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文檔編號A23K1/18GK102511694SQ20121000324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9日
發明者姜才根 申請人:福建正源飼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