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有機肥及其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我國作物秸桿資源非常豐富,其可以用作牲畜籽料,但因其受種植量大、面積廣、運輸難等問題,導致較多作物秸桿不能被很好利用問題,據統計目前廢棄或露天焚燒的秸桿約占總量的33%,這樣既浪費資源又污染大氣環境,還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如引起附近居民呼吸道疾病等。而正確施用有機肥,能夠有效改善煙田土壤理化性狀、培肥地力、提高煙葉產量和品質是被廣大種植人員所熟知的。但受各種原因制約,目前烤煙肥料的有機化配套生產還沒有形成標準化操作模式,特別是將作物秸桿作為有機肥堆制發酵還沒有理想化的的操作模式,而現有普通堆置方法又存在エ藝粗放、生產成本較高、有機肥氮素含量偏低等問題, 導致大量作物秸桿得不到有效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可變廢為肥,具有取材容易,操作簡單,成本低的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可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構成含水55%-65%的秸桿1000份、油枯5. 25-45份;菌劑0. 035-1. 35份。所述的菌劑為農博士有機物料腐熟劑、眾和??有機物料腐熟劑或恒隆態HM腐熟劑的其中ー種或ー種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油枯為油菜榨油后的菜柏。所述的秸桿為農作物秸桿。所述的農作物秸桿為玉米、水稻、小麥、油菜、煙草或辣椒秸桿的其中ー種或ー種以上的混合物,混合物主要為玉米秸桿。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秸桿粉碎呈3-5cm長短;
b、將秸桿用水浸泡或用水淋透,使秸桿內相對水分含量在55%-65%;
C、將菌劑與油枯按照相應比例充分混合均勻,制成活菌粉,調節活菌粉水分,活菌粉中水分達到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
d、在所選積肥區域采用鋪一層秸桿、撒ー層含水活菌粉的循環方式堆積成型,在堆積成型的后的條垛外覆蓋塑料布,每層秸桿厚度為40-50cm,活菌粉厚度為0. 4-0. 6cm ;
e、堆積7-10天掘起翻堆一次,重復操作3次至發酵結束;制成有機肥,其制成的有機肥標準為發酵后的有機肥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無臭味、有較淡氨味,用手可搓碎部分發酵物。
所選的積肥區域是地勢平整的耕地,鄉村水泥地,烤煙烘烤エ場或育苗エ場。e步驟堆積后的形狀為底邊寬2. Om左右,上邊寬I. 5m左右,高I. 2 — I. 5m的梯形條垛,梯形條垛之間間隔0. 5m,條垛的長度根據積肥區域場地大小安排。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采用現有農村常見的常備物和廢棄物作為制備有機肥的原材料;其主材采用無法有效利用、常被焚燒或丟棄的作物秸桿,輔材為農村普及的油枯及市場上方便購買的菌粉,菌粉可提高作物秸桿的發酵速度,在使用時又不會帶進較多細菌,油枯的使用具有提高菌劑混合均勻性,提供養分,使煙葉香氣增加,油分增多,提高上中等煙比例等效果,試驗結果表明有機肥的施用可以使均價、上等煙比例、中等煙比例分別增加0.2元/kg、1.5%和4%。同時發明人自2007年以來,在貴州興仁、興義等地開展了純秸桿無菌劑有機肥堆制試驗,發現用其制備的有機肥,其氮磷鉀含量分別達到0. 3%、0. 05%和 0. 4%,可很好的滿足烤畑作物的生長需求、對提高煙葉品質及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結構有著重要的意義。據統計本發明試驗結果每噸成品比專業廠家生產可減少投入303元,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配施有機肥比單施化肥煙葉煙堿明顯下降,總糖含量有所増加(平均増加
2.0%),煙葉內在化學成分更加協調,煙葉品質得到明顯改善。同時本發明還具有取材容易,操作簡單,成本低等優點,又避免秸桿焚燒嚴重后果、避免腐熟劑使用、無污染,有利于恢復大自然原生態平衡等特點,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
a、稱取450kg玉米秸桿,利用鍘草機將其粉碎呈3-5cm長短;
b、將切割后的玉米秸桿用水浸泡或用水淋透,使玉米秸桿內相對水分含量在 55%-65% ;
C、分別稱取I. 35kg的農博士有機物料腐熟劑與22. 5kg油枯將其混合均勻,制成活菌粉,調節活菌粉水分,活菌粉中水分達到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
d、在地勢平整的耕地,鄉村水泥地,烤煙烘烤エ場或育苗エ場采用鋪ー層玉米秸桿、撒ー層含水活菌粉的循環方式堆積成型,每層秸桿厚度為40-50cm,活菌粉厚度為 0. 4-0. 6cm,堆積后的形狀為底邊寬2. Om左右,上邊寬I. 5m左右,高I. 2 — I. 5m的梯形條垛,梯形條垛之間間隔0. 5m,條垛的長度根據積肥區域場地大小安排,在堆積成型的后的條垛外覆蓋塑料布;
e、堆積7-10天掘起翻堆一次,重復操作3次至發酵結束;制成有機肥,其制成的有機肥標準為發酵后的有機肥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無臭味、有較淡氨味,用手可搓碎部分發酵物。實施例2:
a、稱取350kg玉米和水稻的混合秸桿,利用鍘草機將其粉碎呈3-5cm長短,混合秸桿中玉米秸桿占80%以上;
b、將切割后的玉米和水稻秸桿用水浸泡或用水淋透,使混合秸桿內相對水分含量在 55%-65% ;
C、分別稱取0. 035kg眾和有機物料腐熟劑與17. 5kg油枯混合,并攪拌均勻,制成活菌粉,調節活菌粉水分,活菌粉中水分達到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d、在地勢平整的耕地,鄉村水泥地,烤煙烘烤エ場或育苗エ場采用鋪ー層玉米秸桿、撒ー層含水活菌粉的循環方式堆積成型,每層秸桿厚度為40-50cm,活菌粉厚度為
0.4-0. 6cm,堆積后的形狀為底邊寬2. Om左右,上邊寬I. 5m左右,高I. 2 — I. 5m的梯形條垛,梯形條垛之間間隔0. 5m,條垛的長度根據積肥區域場地大小安排,在堆積成型的后的條垛外覆蓋塑料布;
e、堆積7-10天掘起翻堆一次,重復操作3次至發酵結束;制成有機肥,其制成的有機肥標準為發酵后的有機肥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無臭味、有較淡氨味,用手可搓碎部分發酵物。實施例3:
a、稱取450kg玉米和水稻的混合秸桿,利用鍘草機將其粉碎呈3-5cm長短;混合秸桿中玉米秸桿占80%以上
b、將切割后的玉米和水稻秸桿用水浸泡或用水淋透,使混合秸桿內相對水分含量在 55%-65% ;
C、分別稱取0. 045kg眾和有機物料腐熟劑與45kg油枯混合,并攪拌均勻,制成活菌粉, 調節活菌粉水分,活菌粉中水分達到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
d、在地勢平整的耕地,鄉村水泥地,烤煙烘烤エ場或育苗エ場采用鋪ー層玉米秸桿、撒ー層含水活菌粉的循環方式堆積成型,每層秸桿厚度為40-50cm,活菌粉厚度為
0.4-0. 6cm,堆積后的形狀為底邊寬2. Om左右,上邊寬I. 5m左右,高I. 2-1. 5m的梯形條垛,梯形條垛之間間隔0. 5m,條垛的長度根據積肥區域場地大小安排,在堆積成型的后的條垛外覆蓋塑料布;
e、堆積7-10天掘起翻堆一次,重復操作3次至發酵結束;制成有機肥,其制成的有機肥標準為發酵后的有機肥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無臭味、有較淡氨味,用手可搓碎部分發酵物。實施例4:
a、稱取350kg玉米秸桿,利用鍘草機將其粉碎呈3-5cm長短;
b、將切割后的玉米秸桿用水浸泡或用水淋透,使玉米秸桿內相對水分含量在 55%-65% ;
C、分別稱取0. 07kg的恒隆態有機物料腐熟劑與5. 25kg油枯將其混合均勻,制成活菌粉,調節活菌粉水分,活菌粉中水分達到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
d、在地勢平整的耕地,鄉村水泥地,烤煙烘烤エ場或育苗エ場采用鋪ー層玉米秸桿、撒ー層含水活菌粉的循環方式堆積成型,每層秸桿厚度為40-50cm,活菌粉厚度為
0.4-0. 6cm,堆積后的形狀為底邊寬2. Om左右,上邊寬I. 5m左右,高I. 2 — I. 5m的梯形條垛,梯形條垛之間間隔0. 5m,條垛的長度根據積肥區域場地大小安排,在堆積成型的后的條垛外覆蓋塑料布;
e、堆積7-10天掘起翻堆一次,重復操作3次至發酵結束;制成有機肥,其制成的有機肥標準為發酵后的有機肥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無臭味、有較淡氨味,用手可搓碎部分發酵物。實施例5:
a、稱取400kg作物秸桿,利用鍘草機將其粉碎呈3-5cm長短;所述的農作物秸桿為玉米、水稻、小麥、油菜、煙草或辣椒秸桿的其中ー種或ー種以上的混合物,但主要為玉米秸桿;
b、將切割后的秸桿用水浸泡或用水淋透,使玉米秸桿內相對水分含量在55%-65% ;
C、分別稱取0. 8kg菌劑,與30kg油枯混合,并攪拌均勻,制成活菌粉,所述菌劑為農博士有機物料腐熟劑、眾和有機物料腐熟劑或恒隆態HM腐熟劑的其中ー種或ー種以上的混合物,調節活菌粉水分,活菌粉中水分達到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
d、在地勢平整的耕地,鄉村水泥地,烤煙烘烤エ場或育苗エ場采用鋪ー層玉米秸桿、撒ー層含水活菌粉的循環方式堆積成型,每層秸桿厚度為40-50cm,活菌粉厚度為
0.4-0. 6cm,堆積后的形狀為底邊寬2. Om左右,上邊寬I. 5m左右,高I. 2 — I. 5m的梯形條垛,梯形條垛之間間隔0. 5m,條垛的長度根據積肥區域場地大小安排,在堆積成型的后的條垛外覆蓋塑料布;
e、堆積7-10天掘起翻堆一次,重復操作3次至發酵結束;制成有機肥,其制成的有機肥標準為發酵后的有機肥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無臭味、有較淡氨味,用手可搓碎部分發酵物。
權利要求
1.一種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其特征在干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構成含水 55%-65% 的秸桿 1000 份、油枯 5. 25-45 份;菌劑 0. 035-1. 35 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劑為農博士有機物料腐熟劑、眾和有機物料腐熟劑或恒隆態HM腐熟劑的其中ー種或ー種以上的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枯為油菜榨油后的菜柏。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桿為農作物稻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農作物秸桿為玉米、水稻、小麥、油菜、煙草或辣椒稻桿的其中ー種或ー種以上的混合物。
6.利用權利要求I所述的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將秸桿粉碎呈3-5cm長短;b、將秸桿用水浸泡或用水淋透,使秸桿內相對水分含量在55%-65%;C、將菌劑與油枯按照相應比例充分混合均勻,制成活菌粉,調節活菌粉水分,活菌粉中水分達到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d、在所選積肥區域采用鋪一層秸桿、撒ー層含水活菌粉的循環方式堆積成型,在堆積成型的后的條垛外覆蓋塑料布,每層秸桿厚度為40-50cm,活菌粉厚度為0. 4-0. 6cm ;e、堆積7-10天掘起翻堆一次,重復操作3次至發酵結束;制成有機肥,其制成的有機肥標準為發酵后的有機肥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無臭味、有較淡氨味,用手可搓碎部分發酵物。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的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選的積肥區域是地勢平整的耕地,鄉村水泥地,烤煙烘烤エ場或育苗エ場。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的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驟堆積后的形狀為底邊寬2. Om左右,上邊寬I. 5m左右,高I. 2 — I. 5m的梯形條垛,梯形條垛之間間隔0. 5m,條垛的長度根據積肥區域場地大小安排。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度規模的煙用有機肥,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構成含水55%-65%的秸稈1000份、油枯5.25-45份;菌劑0.035-1.35份。本發明采用現有農村常見的常備物和廢棄物作為制備有機肥的原材料;其主材采用無法有效利用、常被焚燒或丟棄的作物秸稈,輔材為農村普及的油枯及市場上方便購買的菌粉,菌粉可提高作物秸稈的發酵速度,在使用時又不會帶進較多細菌,油枯的使用具有提供養分,使煙葉香氣增加,油分增多,提高上中等煙比例等效果,試驗結果表明有機肥的施用可以使均價、上等煙比例、中等煙比例分別增加0.2元/kg、1.5%和4%。
文檔編號C05F15/00GK102603374SQ201210079608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3日
發明者劉石堅, 張勇, 李建偉, 李洪勛, 潘文杰, 王鐵軍, 王鵬翔, 田必文, 鄒焱, 馬瑩 申請人: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