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庫蚊幼蟲生防菌的水體釋放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具體的是涉及一種庫蚊幼蟲生防菌的水體釋放方法。
背景技術:
庫蚊主要孳生于人居附近的污染水體中,城市中的污水池、臭水溝、雨水井積水、下水道積水、花園及果園的肥水缸、建筑工地的坑洼積水均是其主要的孳生場所。庫蚊也是最重要的衛生害蟲之一,一方面通過活動騷擾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可通過叮咬吸血傳播班 氏絲蟲病和流行性乙型腦炎等傳染性疾病,防治意義重大。傳統的蚊蟲防治主要以化學防治為主,然而由于大量化學殺蟲劑的長期使用,蚊蟲的抗藥性也日益嚴重,迫使人們使用更高劑量的殺蟲劑來殺滅蚊蟲,導致蚊蟲對化學殺蟲劑產生更強、更廣譜的抗性,形成惡性循環,嚴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人員中毒事件也縷有發生。因此,如何開發對蚊蟲高效,對人體安全的環境友好型殺蟲劑,已成為當今需要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生物防治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蚊蟲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寄生性的生防菌和捕食性的巨蚊、劍水蚤和魚類,生防菌由于培養和貯存比較方便,受到了更多的重視。然而,在蚊蟲生防菌的研究中,實驗室內的效果均不錯,但在現場應用中的表現比較差,主要與釋放方法有關系,傳統的釋放方法主要是在目標水體中噴灑菌體或孢子,但其在新環境中的生存力較差,因而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針對庫蚊幼蟲生防菌的釋放方法,該方法在水體中定點釋放被寄生的庫蚊幼蟲,使蟲體上寄生的生防菌在新水體中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從而提聞菌體的生存力,提聞防治效果。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提出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庫蚊幼蟲生防菌的水體釋放方法,其步驟如下
(1)將生防菌孢子按IO6個/ml的濃度接入正常庫蚊幼蟲的飼養盆中,接菌12h;
(2)選取網孔直徑約為Imm的紗網制作網袋;
(3)將接好菌,感染后的庫蚊幼蟲裝入(2)中的網袋,收緊網口;
(4)將(3)中的網袋定點放入防治的目標水體中,水體沒過網袋口;
(5)將(4)中網袋口收緊,固定于水體旁。本發明以裝有感染后的庫蚊幼蟲的網袋為釋放載體,該方法在水體中定點釋放被寄生的庫蚊幼蟲,使蟲體上寄生的生防菌在新水體中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從而提高菌體的生存力,提高防治效果。與在水體中直接釋放生防菌相比,該方法萌發率高,生防效果更好。
圖I不同釋放方法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殺蚊幼效果的影響。圖2不同釋放方法對金龜子綠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殺蚊幼效果的影響。圖3不同釋放方法對淡紫色擬青霉Paecilomyces Iilacinus殺蚊幼效果的影響。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步驟如下
(1)將生防菌按最佳比例接入正常庫蚊幼蟲的飼養盆中,接菌;
(2)選取網孔直徑約為Imm的紗網制作網袋,網袋口徑約5mm,網袋長度約10cm,網袋口有長度可調的松緊繩;
(3)將接好菌,感染后的庫蚊幼蟲裝入(2)中的網袋,拉緊網口;
(4)將(3)中的網袋定點放入防治的目標水體中,以水體沒過網袋口IOcm為宜;
(5)將(4)中網袋口的拉繩拉緊,固定于水體旁;
本發明所采用的庫蚊幼蟲生防菌的釋放方法,能提高釋放效率,減少生防菌的死亡,從而提聞防治效果。以下實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限制。
實例
分別以接種球抱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龜子綠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淡紫色擬青霉Paecilomyces Iilacinus后5 d的3齡淡色庫蚊幼蟲約30頭放入網袋內后,取戶外污水,分成6份,接入實驗室飼養的庫蚊,每份約有淡色庫蚊幼蟲50頭,其中3份以盛有50頭接菌淡色庫蚊的網袋釋放,另3份直接加入球孢白僵菌孢子,使孢子濃度達到IO6個/ml。每天統計幼蟲感染后的死亡數,計算累計統死亡率。結果表明,對三種蚊蟲生防菌而言,網袋釋放法的殺蚊幼效果均顯著優于直接釋放孢子的方法(見圖1-3)。
權利要求
1.一種庫蚊幼蟲生防菌的水體釋放方法,其步驟如下(1)將生防菌孢子按IO6個/ml的濃度接入正常庫蚊幼蟲的飼養盆中,接菌12h ;(2)選取網孔直徑約為Imm的紗網制作網袋;(3)將接好菌,感染后的庫蚊幼蟲裝入(2)中的網袋,收緊網口;(4)將(3)中的網袋定點放入防治蚊幼的目標水體中,水體沒過網袋口;(5)將(4)中網袋口收緊,固定于水體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庫蚊生防菌的釋放方法。該方法在細孔網袋內裝有感染后的庫蚊幼蟲,放于庫蚊幼蟲水體中,與在水體中直接釋放生防菌相比,該方法萌發率高,生防效果更好。
文檔編號A01N63/04GK102669185SQ20121008289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7日
發明者于愛蓮, 張一搏, 張忠, 楊春貴 申請人:泰山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