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播量可調的組合型孔排種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的播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ー種播量可調的組合型孔排種器。
背景技術:
在農作物播種中,玉米、大豆、甜菜、高梁、棉花等作物大都采用精密播種,水稻和小麥等谷物也逐漸推廣精密播種,因為精密播種可以節省種子和間苗勞力,而且可使幼苗分布均勻,達到苗齊、壯、勻,有利于穩產增產。在生產中使用較多的點(穴)播排種器形式有氣吸式、氣吹式、氣壓式、水平圓盤式、傾斜圓盤式、勺式、孔帶式、窩眼輪式等。按充種方式來分,排種器大體上可分為氣カ式和機械式兩大類。其中,窩眼輪式(型孔式)排種器工作吋,種子靠自重填充入型孔內,清種輪或清種刷清除型孔上多余的種子,充入型孔內的種子旋轉至下方時,靠種子重力或強制方法將種子排出。然而,由于不同地區,其土壌、氣候、品種和種植習慣不同,播種農藝要求差異性很大,因此,播種量的要求也不同。目前,為了調節播種量,窩眼輪式排種器主要依靠調節清種毛刷、調節限種板或更換排種輪來調節播種量,然而,由于清種毛刷和限種板的調節范圍有限,因此,依靠調節清種毛刷或調節限種板的方法來調節播種量已經不能適應不同區域的播種量要求;而通過更換排種輪的方法來調節播種量,其更換過程中拆裝比較麻煩,效率很低,且ー種排種輪只能適應ー種作物,不同作物需要更換不同排種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ー種能夠實現播種量調節、調節范圍較大以及調節方便的播量可調的組合型孔排種器。本發明提供一種播量可調的組合型孔排種器,其包括外殼以及排種輪裝置;所述外殼設有充種室;所述排種輪裝置安裝于所述外殼內,其具有傳動軸、組合型孔輪、調節定位機構以及型孔輪売,所述組合型孔輪安裝于所述傳動軸上,所述組合型孔輪的圓周上設有至少兩組不同大小的型孔;所述調節定位機構安裝于所述傳動軸上,且所述調節定位機構與所述組合型孔輪連接; 所述型孔輪殼套設于所述組合型孔輪的周緣,且所述型孔輪殼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充種室內,所述型孔輪殼的圓周上設有多數外通孔,該外通孔大于兩組型孔中較小的ー組的型孔; 當通過調節所述調節定位機構來使得所述組合型孔輪轉動時,所述外通孔選擇性與其中的ー組型孔連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
(I)所述組合型孔輪的圓周上設有兩組或兩組以上不同大小的型孔,當通過調節所述調節定位機構來使得所述組合型孔輪轉動時,所述外通孔選擇性與其中的ー組型孔連通(另ー組型孔被型孔輪殼擋住),從而可實現不同作物、不同播量的調節,且其通用性非常強、調節范圍較大。(2)當需要調節播量時,只需要通過調節所述調節定位機構來使得所述組合型孔輪轉動,即可選擇不同大小的型孔,而無需更換排種輪,且調節所述調節定位機構過程簡單、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所述組合型孔輪設有穿孔;所述調節定位機構具有固定法蘭、調節法蘭、復位彈簧以及定位端蓋,所述固定法蘭安裝于所述組合型孔輪的左側,其包括環狀部I以及從該環狀部I的右側凸出的導柱;所述調節法蘭安裝于所述組合型孔輪的右側,其包括環狀部II、從該環狀部II的左側凸出的用于供所述導柱插接的套筒以及從環狀部II的右側凸出的定位凸臺;所述復位彈簧安裝在所述固定法蘭的導柱上,其左端抵靠在所述固定法蘭的環狀部I上,其右端抵靠在所述調節法蘭的套筒的端面上,所述定位端 蓋設有至少兩個定位孔,所述調節法蘭的定位凸臺安裝于其中的ー個定位孔內。本發明可通過調節所述調節定位機構來連通任意一組型孔,其具體操作為首先,對所述調節法蘭施加一向左的外力,使得所述調節法蘭的套筒壓縮所述復位彈簧,同時,使得調節法蘭上的定位凸臺脫離所述定位端蓋上的定位孔;接著,轉動調節法蘭和組合型孔輪到達所需調節的位置;最后,撤消外力,在復位彈簧的恢復力作用下,定位凸臺定位在另外的定位孔中,從而實現播量的調節。所述調節法蘭的右側還設有調節凸臺,所述定位端蓋設有弧形槽,所述調節凸臺安裝于所述弧形槽內。由于設有調節凸臺,因此,外界的工具可通過調節凸臺對調節法蘭施加外力,來達到調節所述調節定位機構的目的。所述定位端蓋通過沉頭螺釘I固定在所述型孔輪殼上;所述固定法蘭通過沉頭螺釘II固定在組合型孔輪上;所述傳動軸與所述型孔輪殼之間設有平鍵,所述傳動軸通過所述平鍵帶動所述型孔輪殼轉動。所述組合型孔輪的左右兩側分別凹設有安裝槽I與安裝槽II,所述固定法蘭收容于所述安裝槽I內,且當對所述調節法蘭施加一向左的外力時,所述調節法蘭向左移動并壓縮所述復位彈簧,所述調節法蘭的環狀部II恰好收容于所述安裝槽II內。由于設有所述安裝槽I以及安裝槽II,它們分別為所述固定法蘭以及所述調節法蘭提供收容空間,從而有利于減少所述排種輪裝置的體積。所述組合型孔輪具有兩組型孔,分別為第一型孔組以及第ニ型孔組,其中第一型孔組中的型孔比第二型孔組中的型孔大,且第一型孔組中的型孔與第二型孔組中的型孔交替設置,以及第一型孔組中的型孔與第二型孔組中的型孔位于同一圓周上。由于其中第一型孔組中的型孔與第二型孔組中的型孔交替設置,且第一型孔組中的型孔與第二型孔組中的型孔位于同一圓周上,從而使得播種更加均勻以及方便外通孔連通任意ー組型孔。所述第一型孔組中的型孔與所述外通孔的過渡處平滑;所述第二型孔組中的型孔與所述外通孔的過渡處平滑。從而使得型孔能夠順暢地充種與排種。所述組合型孔排種器還具有清種裝置、護種機構以及排種管,所述清種裝置位于所述型孔輪殼的上方,用于清理露出外通孔的多余種子;所述護種機構固定于所述型孔輪殼的ー側;所述排種管位于所述型孔輪殼的下方且與所述護種機構連通。所述清種裝置能夠清理露出外通孔的多余種子,從而有利于實現精密播種;而所述護種機構的存在,使得種子能夠順利地護送到排種管排出。
圖1為本發明組合型孔排種器的立體圖;圖2為本發明組合型孔排種器的俯視圖;圖3為排種輪裝置與清種裝置的組合圖;圖4為排種輪裝置(不含軸承端蓋)的組合圖;圖5為排種輪裝置(不含軸承端蓋)的剖面圖;圖6為排種輪裝置(不含軸承端蓋)的分解圖;圖7為排種輪裝置的組合型孔輪的前視圖;圖8為排種輪裝置的組合型孔輪的俯視圖;圖9為排種輪裝置的調節定位機構的定位端蓋立體圖;圖10為定位端蓋的前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ー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請參照圖I、圖2,本發明提供一種播量可調的組合型孔排種器,其包括外殼I、排種輪裝置2、清種裝置3、護種機構4以及排種管5。所述外殼I設有充種室11,且該充種室11的ー側設有限種板12,從而使得種子保持在充種室11內。請參照圖I、圖3、圖6,所述排種輪裝置2安裝于所述外殼I內,其具有傳動軸21、組合型孔輪22、調節定位機構23、型孔輪殼24、左軸承25、右軸承26、左軸承端蓋27以及右軸承端蓋28。請參照圖6至圖8,所述組合型孔輪22安裝于所述傳動軸21上,所述組合型孔輪22的左右兩側分別凹設有安裝槽1221與安裝槽11222、以及設有連通安裝槽1221與安裝槽II222的穿孔223,且所述組合型孔輪22的圓周上設有兩組不同大小的型孔,分別為第一型孔組224以及第二型孔組225,其中,第一型孔組224中的型孔比第二型孔組225中的型孔大,且第一型孔組224中的型孔與第二型孔組225中的型孔交替設置,同時,第一型孔組224中的型孔與第二型孔組225中的型孔位于同一圓周上。本實施例中,第一型孔組224具有6個間隔角度相同的型孔,所述第二型孔組225具有6個間隔角度相同的型孔。由于第一型孔組224中的6個型孔以及第ニ型孔組225中的6個型孔均間隔角度相同,從而使得調節播種量時更加方便。請參照圖5、圖6、圖9、圖10,所述調節定位機構23安裝于所述傳動軸21上,且所述調節定位機構23與所述組合型孔輪22連接,所述調節定位機構23具有固定法蘭231、調節法蘭232、復位彈簧233以及定位端蓋234。所述固定法蘭231安裝于所述組合型孔輪22的左側,所述固定法蘭231收容于所述安裝槽1221內,且其通過沉頭螺釘II (未圖示)固定在所述組合型孔輪22上,其包括環狀部12311以及從該環狀部12311的右側凸出的導柱2312。所述調節法蘭232安裝于所述組合型孔輪22的右側,其包括環狀部II2321、從該環狀部II2321的左側凸出的供所述導柱2312插接的兩個套筒2322以及從環狀部II2321的右側凸出的兩個對稱的調節凸臺2323以及兩個對稱的定位凸臺2324。所述復位彈簧233安裝在所述固定法蘭231的導柱2312上,其左端抵靠在所述固定法蘭231的環狀部12311上,其右端抵靠在所述調節法蘭232的套筒2322的端面上。所述定位端蓋234通過沉頭螺釘I (未圖示)固定在所述型孔輪殼24上,所述定位端蓋234設有對稱的兩組定位孔2341以及兩個弧形槽2342,每ー組定位孔2341具有第一定位孔234a以及第二定位孔234b,所述第一定位孔234a與第二定位孔234b位于同一圓周上,且所述第二定位孔234b偏移所述第一定位孔234a30度角。所述調節法蘭232的定位凸臺2324安裝在第一定位孔234a中;所述調節凸臺2323安裝于所述弧形槽2342內。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孔234a以及第二定位孔234b分別為盲孔。所述型孔輪殼24套設于所述組合型孔輪22的周緣,且所述型孔輪殼24的部分位于所述充種室11內,所述型孔輪殼24與所述傳動軸21之間設有平鍵6 (參照圖5),所述傳動軸21轉動時,通過所述平鍵6帶動所述型孔輪殼24轉動。所述型孔輪殼24的圓周上設有6個間隔角度相同的外通孔241,該外通孔241大于兩組型孔中較小的ー組的型孔,即大于第二型孔組225中的型孔。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型孔組224中的型孔與所述外通孔241的過渡處平滑,所述第二型孔組225中的型孔與所述外通孔241的過渡處平滑。當通過調節所述調節定位機構23來使得所述組合型孔輪22轉動時,所述外通孔241選擇性與第一型孔組224或第二型孔組225連通。所述左軸承25以及左軸承端蓋27分別安裝在所述固定法蘭231的左側。所述右軸承26以及右軸承端蓋28分別安裝在所述定位端蓋234的右側,且所述右軸承端蓋28設有與所述定位端蓋234的弧形槽2342連通的圓弧槽281 (參照圖I)。參照圖3,所述清種裝置3位于所述型孔輪殼24的上方,用于清理露出外通孔241的多余種子,其包括清種輪31、清種輪軸32、兩調整法蘭33、主動鏈輪34、從動鏈輪35以及張緊裝置(未圖示)。所述清種輪31安裝于清種輪軸32上;兩調整法蘭33分別位于清種輪31的左右兩側,且分別安裝在所述清種輪軸32上;主動鏈輪34安裝在所述排種輪裝置2的傳動軸21上;所述從動鏈輪35安裝在所述清種輪軸32上,且其通過鏈條與所述主動鏈輪34連接,當所述排種輪裝置2的傳動軸21轉動時,通過所述主動鏈輪34帶動從動鏈輪35轉動,從而帶動所述清種輪31轉動,從而可以清理露出外通孔241的多余種子。請參照圖I、圖2,所述護種機構4固定于所述型孔輪殼24的ー側,用于將種子護送到所述排種管5,其包括護種架、護種帶軸和軸套以及護種帯。
所述排種管5位于所述型孔輪殼24的下方且與所述護種機構4連通,用于導出種子。調節播種量過程如下,首先,使用工具通過所述圓弧槽281對所述調節法蘭232的調節凸臺2323施加一向左的外力,使得所述調節法蘭232向左移動并壓縮所述復位彈簧233,此時,所述調節法蘭232的環狀部II2321恰好收容于所述安裝槽II222內,調節法蘭232上的定位凸臺2324脫離所述定位端蓋234的第一定位孔234a ;接著,轉動調節法蘭232和組合型孔輪22到達所需調節的位置;最后,撤消外力,在復位彈簧233的恢復力作用下,定位凸臺2324定位在第二定位孔234b中,從而外通孔241連通到另ー組型孔,從而實現播量的調節。本發明播量可調的組合型孔排種器的工作過程如下當傳動軸21轉動時,其通過平鍵6帶動所述型孔輪殼24與所述定位端蓋234 —起轉動,并且定位端蓋234通過第一定位孔234a或第二定位孔234B與定位凸臺2324的配合帶動所述調節法蘭232和組合型孔輪22 —起轉動;同時傳動軸21通過所述主動鏈輪34帶動從動鏈輪35轉動,從而帶動所述清種輪31轉動,所述清種輪31轉動過程中,把露出外通孔241的多余種子清除掉;經清種輪31清除多余的種子后,種子經所述護種機構4護送至排種管5排出,完成播種過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I)所述組合型孔輪的圓周上設有兩組或兩組以上不同大小的型孔,當通過調節所述調節定位機構來使得所述組合型孔輪轉動時,所述外通孔選擇性與其中的ー組型孔連通(另ー組型孔被型孔輪殼擋住),從而可實現不同作物、不同播量的調節,且其通用性非常強、調節范圍較大。(2)當需要調節播量吋,只需要通過調節所述調節定位機構來使得所述組合型孔輪轉動,即可選擇不同大小的型孔,而無需更換排種輪,且調節所述調節定位機構過程簡單、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3)由于其中第一型孔組中的型孔與第二型孔組中的型孔交替設置,且第一型孔組中的型孔與第二型孔組中的型孔位于同一圓周上,從而使得播種更加均勻以及方便外通孔連通任意ー組型孔。(4)所述第一型孔組中的型孔與所述外通孔的過渡處平滑;所述第二型孔組中的型孔與所述外通孔的過渡處平滑。從而使得型孔能夠順暢地充種與排種。(5)所述調節法蘭的右側還設有調節凸臺,所述定位端蓋設有弧形槽,所述調節凸臺安裝于所述弧形槽內。由于設有調節凸臺,因此,外界的工具可通過調節凸臺對調節法蘭施加外力,來達到調節所述調節定位機構的目的。(6)由于設有所述安裝槽I以及安裝槽II,它們分別為所述固定法蘭以及所述調節法蘭提供收容空間,從而有利于減少所述排種輪裝置的體積。(7)由于所述組合型孔排種器設有清種裝置,其能夠清理露出外通孔的多余種子,從而達到精密播種的要求;而所述護種機構的存在,使得種子能夠順利地護送到排種管排出,避免種子落到外界。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播量可調的組合型孔排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以及排種輪裝置; 所述外殼設有充種室; 所述排種輪裝置安裝于所述外殼內,其具有傳動軸、組合型孔輪、調節定位機構以及型孔輪殼; 所述組合型孔輪安裝于所述傳動軸上,且所述組合型孔輪的圓周上設有至少兩組不同大小的型孔; 所述調節定位機構安裝于所述傳動軸上,且所述調節定位機構與所述組合型孔輪連接; 所述型孔輪殼套設于所述組合型孔輪的周緣,且所述型孔輪殼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充種室內,所述型孔輪殼的圓周上設有多數外通孔,該外通孔大于兩組型孔中較小的一組的型孔; 當通過調節所述調節定位機構來使得所述組合型孔輪轉動時,所述外通孔選擇性與其中的ー組型孔連通。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組合型孔排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型孔輪設有穿孔;所述調節定位機構具有固定法蘭、調節法蘭、復位彈簧以及定位端蓋,所述固定法蘭安裝于所述組合型孔輪的左側,其包括環狀部I以及從該環狀部I的右側凸出的導柱;所述調節法蘭安裝于所述組合型孔輪的右側,其包括環狀部II、從該環狀部II的左側凸出的用于供所述導柱插接的套筒以及從環狀部II的右側凸出的定位凸臺;所述復位彈簧安裝在所述固定法蘭的導柱上,其左端抵靠在所述固定法蘭的環狀部I上,其右端抵靠在所述調節法蘭的套筒的端面上,所述定位端蓋設有至少兩個定位孔,所述調節法蘭的定位凸臺安裝于其中的ー個定位孔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型孔排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法蘭的右側還設有調節凸臺,所述定位端蓋設有弧形槽,所述調節凸臺安裝于所述弧形槽內。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型孔排種器,其特征在干所述定位端蓋通過沉頭螺釘I固定在所述型孔輪殼上;所述固定法蘭通過沉頭螺釘II固定在所述組合型孔輪上;所述傳動軸與所述型孔輪殼之間設有平鍵,所述傳動軸通過所述平鍵帶動所述型孔輪殼轉動。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型孔排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型孔輪的左右兩側分別凹設有安裝槽I與安裝槽II,所述固定法蘭收容于所述安裝槽I內,且當對所述調節法蘭施加一向左的外力時,所述調節法蘭向左移動并壓縮所述復位彈簧,所述調節法蘭的環狀部II恰好收容于所述安裝槽II內。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組合型孔排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型孔輪具有兩組型孔,分別為第一型孔組以及第ニ型孔組,其中第一型孔組中的型孔比第二型孔組中的型孔大,且第一型孔組中的型孔與第二型孔組中的型孔交替設置,以及第一型孔組中的型孔與第二型孔組中的型孔位于同一圓周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合型孔排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孔組中的型孔與所述外通孔的過渡處平滑;所述第二型孔組中的型孔與所述外通孔的過渡處平滑。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組合型孔排種器,其特征在于還具有清種裝置、護種機構以及排種管,所述清種裝置位于所述型孔輪殼的上方,用于清理露出外通孔的多余種子;所述護種機構固定于所述型孔輪殼的ー側;所述排種管位于所述型孔輪殼的下方且與所述護種機構連通。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組合型孔排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種室的ー側設有限種板。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型孔排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為盲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播量可調的組合型孔排種器,其包括外殼以及排種輪裝置;所述外殼設有充種室;排種輪裝置安裝于外殼內,其具有傳動軸、組合型孔輪、調節定位機構以及型孔輪殼,組合型孔輪安裝于傳動軸上,且組合型孔輪的圓周上設有至少兩組不同大小的型孔;調節定位機構安裝于傳動軸上,且調節定位機構與組合型孔輪連接;型孔輪殼套設于組合型孔輪的周緣,且型孔輪殼至少部分位于充種室內,型孔輪殼的圓周上設有多數外通孔,該外通孔大于兩組型孔中較小的一組的型孔;當通過調節調節定位機構來使得組合型孔輪轉動時,外通孔選擇性與其中的一組型孔連通。本發明組合型孔排種器能夠實現播種量的調節,且調節范圍較大、調節方便。
文檔編號A01C7/20GK102612904SQ201210087388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8日
發明者周志艷, 張明華, 曾山, 王在滿, 羅錫文, 胡煉, 臧英, 陳雄飛 申請人: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