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花荵的人工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花惹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花惹為花惹科花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們大多生長在巖石下方稍具隱蔽處,于 6-7月份開放。遠遠看去,其藍紫色的花叢較為醒目。花惹根狀莖短,具多數細根。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花萼寬鐘形,先端5裂;花冠藍紫色,裂片5片,倒卵形,先端圓;蒴果卵形。 一般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亞高山草甸中,分布于東北華北等省。在北京小龍門林場、 百花山、靈山、延慶縣海陀山上都有發現。由于花惹花形美麗,在較高海拔的地區可引種栽培供人觀賞。現有技術中并沒有關于花惹栽培方法的報道,由于花惹花形美麗,其觀賞價值極大,而目前花惹還屬于野生花卉,有必要通過人工引種栽培將其應用于城市園林景觀中,發揮其觀賞的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花惹的人工栽培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方法實現上述目的。一種花惹的人工栽培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選地整地4月中旬為整地時間,方法是施優質農家肥2000kg/hm2,用50%可濕性多菌靈750倍液噴施土壤,對播種地進行深翻,深度30 cm左右,根據地形將地整成高床,苗床高20 cm、寬I. 5 m,苗床長則根據地形的自然長度,要求細作、整平,清除石塊和殘留的作物根,等用;
(2)、種子準備采摘、收集顆粒飽滿、發育完善、大小基本一致、不攜帶病蟲卵細菌的花惹種子,控制種子水分11°/Γ13%,待播種用;
(3)、播種前先用清水選種,除去空癟的種子和雜質,每畝播量300-350g,播前用水浸種 12h,撈出后與3飛倍細沙混合,在畦面上按行距13 15cm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蓋土,播后稍鎮壓,澆水,春播后約20d左右出苗;
(4)、田間管理后期每年澆水4次,分別在5月中旬,6月中下旬,7月下旬和10月上旬, 結合第2次灌水追肥I次,每畝施尿素15kg,過磷酸|丐IOkg,硫酸亞鐵5kg ;當花惹苗高達 5 cm時進行第I次中耕,清除雜草,第2次中耕培土應在6月中旬進行,培土高度應不低于 4cm,為了保證全苗,當苗高3 cm時,及時查苗補苗,拔除病株;
(5)病蟲害防治花惹的病蟲害相對較少,若發現病害植株應及時拔除燒毀或深埋,同時采用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噴霧,對于蟲害,可采用樂果防治。有益效果
I、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不但可以使人工種植花惹實現規?;?,而且方法易于掌握,成本較低,具有易于實施,實施效果好的特點,因此,為其進行園林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本發明為完整的花惹的栽培技術,從選地整地、種子準備、播種、田間管理到病蟲害防治對花惹的栽培技術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并且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易于掌握。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下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對本發明并沒有限制。
實施例一種花惹的人工栽培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I)、選地整地4月中旬為整地時間,方法是施優質農家肥2000 kg/hm2,用50%可濕性多菌靈750倍液噴施土壤,對播種地進行深翻,深度30 cm左右,根據地形將地整成高床,苗床高20 cm、寬I. 5 m,苗床長則根據地形的自然長度,要求細作、整平,清除石塊和殘留的作物根,等用;(2)、種子準備采摘、收集顆粒飽滿、發育完善、大小基本一致、不攜帶病蟲卵細菌的花惹種子,控制種子水分119Γ13%,待播種用;(3)、播種前先用清水選種,除去空癟的種子和雜質,每畝播量 300-350g,播前用水浸種12h,撈出后與3飛倍細沙混合,在畦面上按行距13 15cm開淺溝, 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蓋土,播后稍鎮壓,澆水,春播后約20d左右出苗;(4)、田間管理后期每年澆水4次,分別在5月中旬,6月中下旬,7月下旬和10月上旬,結合第2次灌水追肥 I次,每畝施尿素15kg,過磷酸I丐IOkg,硫酸亞鐵5kg ;當花惹苗高達5 cm時進行第I次中耕,清除雜草,第2次中耕培土應在6月中旬進行,培土高度應不低于4cm,為了保證全苗,當苗高3 cm時,及時查苗補苗,拔除病株;(5)病蟲害防治花惹的病蟲害相對較少,若發現病害植株應及時拔除燒毀或深埋,同時采用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噴霧,對于蟲害,可采用樂果防治。經統計,采用本發明的技術,花惹種子的萌發率達到了 95%,而對種植成活率達到了 98%。
權利要求
1.一種花惹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選地整地4月中旬為整地時間,方法是施優質農家肥2000kg/hm2,用50%可濕性多菌靈750倍液噴施土壤,對播種地進行深翻,深度30 cm左右,根據地形將地整成高床,苗床高20 cm、寬I. 5 m,苗床長則根據地形的自然長度,要求細作、整平,清除石塊和殘留的作物根,等用;(2)、種子準備采摘、收集顆粒飽滿、發育完善、大小基本一致、不攜帶病蟲卵細菌的花惹種子,控制種子水分11°/Γ13%,待播種用;(3)、播種前先用清水選種,除去空癟的種子和雜質,每畝播量300-350g,播前用水浸種 12h,撈出后與3飛倍細沙混合,在畦面上按行距13 15cm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蓋土,播后稍鎮壓,澆水,春播后約20d左右出苗;(4)、田間管理后期每年澆水4次,分別在5月中旬,6月中下旬,7月下旬和10月上旬, 結合第2次灌水追肥I次,每畝施尿素15kg,過磷酸|丐IOkg,硫酸亞鐵5kg ;當花惹苗高達 5 cm時進行第I次中耕,清除雜草,第2次中耕培土應在6月中旬進行,培土高度應不低于 4cm,為了保證全苗,當苗高3 cm時,及時查苗補苗,拔除病株;(5)病蟲害防治花惹的病蟲害相對較少,若發現病害植株應及時拔除燒毀或深埋,同時采用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噴霧,對于蟲害,可采用樂果防治。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花荵的人工栽培方法,主要包括選地整地、種子準備、播種、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的步驟,本發明不但可以使人工種植花荵實現規?;?,而且方法易于掌握,成本較低,具有易于實施,實施效果好的特點,因此,為其進行園林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598995SQ20121008869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0日
發明者徐亞軍 申請人:常熟市新靚文輔亞農藝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