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促進多年生蘋果增產提質的施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效農業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促進蘋果產量增加,提升蘋果品質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術:
優化果樹的生存環境,改良土壤,豐富土壤營養是提高果樹產量、品質和效益的重要保障。但在目前的情況下,果樹施肥還存在一些問題。I)不少果園將秋施基肥改為春施基肥,打破了果樹的“生物鐘”。同時因春天施肥傷根,影響開花結果,因為果樹體大,冬前儲存養分,其根、枝、干存儲大量營養物質,包括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以及各種礦質元素早春萌芽、開花、生長,主要靠樹體儲存養分;2)不施有機肥,使果園土壤瘠薄,土壤有機質含量不到1%。另外,由于只使用化肥導致了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大量匱乏,從而使蘋果產量和品質顯著下降;3)施肥位置不妥,施肥過淺或過深,肥料過于集中,造成燒根;施肥點距離樹干太近,導致果樹不能吸收肥料中的成分;4)不善于利用葉面追肥補充果樹生長需肥時營養。5)采果后不再時施肥,由于果樹是多年生,一年中經歷萌芽、抽梢、開花、結果、成熟、休眠等物候期,營養期長,養分消耗大秋天果實收獲后,體內養分消耗大,需要及時補充,否則影響根系生長、花芽分化和新枝萌發。針對以上果樹施肥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利用天然多元素營養元素材料與有機和化肥配和施用,采用基肥與葉面追肥相結合的方法,根據依果樹長勢施肥,進行果樹的科學施月巴,達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改良土壤的目的。
發明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針對果園施肥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提質增產的果樹施肥方法。技術方案促進多年生蘋果增產提質的施肥方法,由基肥加追肥的方式配合施用,其具體步驟是蘋果采摘后進行根施基肥,每畝用量1500公斤,所述基肥由商品有機肥、多元素營養活性材料、復合肥和植物秸桿粉碎物按照65-80% : 5-10% : 5-10% : 10-15%的質量比例混勻制成;所述根施基肥的方法為將基肥和土壤進行混拌,采用條溝法在主干兩側樹冠下方挖溝,將混拌基肥的土壤施入10公分深度以下,50-60公分深度以上的施肥溝內;用植物營養素噴施在施肥溝兩壁、溝底及回填后的土壤表面,畝用量25公斤;追肥均采用葉面追肥,具體是萌芽前和謝花后5-7天各噴施一次多元素植物營養葉面肥,每畝用量25-50公斤;10天后噴施一次高氮型葉面肥,每畝每次使用60-100公斤;幼果期,分別噴施高鉀型和高氮型葉面肥,間隔10天,每畝每次使用100公斤;果實膨大期,連續噴施2次高鉀型葉面肥,間隔10天,每畝每次使用100公斤;采收后噴施I次全元素植物營養葉面月巴,每畝用量50公斤。所述復合肥中N-P2O5-K2O= 15%-15%_15%,商品有機肥全N、P、K養分含量大于3%wt,有機質含量大于30%wt ;全元素營養活性材料是“賽眾28”或“神六54” ;全元素植物營養葉面肥是植物氨基酸葉面肥、黃腐酸液肥或海藻素葉面肥;高氮型葉面肥中N含量彡25%wt,高鉀型葉面肥K含量彡30%wt,兩種葉面肥的N、P、K總養分含量彡55%wt ;植物秸桿取自小麥、玉米或水稻。植物營養素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制(專利號02109944. 8)或是由植物氨基酸葉面肥替換。 有益效果
本發明采用秋冬季根施基肥和葉面追肥的方式,即可以避免開春后根部再施肥料時對果樹根部的傷害,又可以滿足開春果樹萌芽時營養物質的及時補充。葉面追肥可以及時有效提供果樹發育期對營養的需求有簡單易行、用肥量少、肥效快、養分利用率高、效果明顯等特點,還可避免土壤施肥的固定、流失,同時也可補充樹體對水分的需要。所以應在土壤施肥的基礎上,適時適量的進行葉面施肥。本施肥方法所用的材料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大量及中微量元素,能及時滿足樹體對氮、磷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的需要,可有效地促進新梢生長、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促進果實膨大、增加葉綠素的含量,提高果實產量、改善果品品質。使用后蘋果增產50%,蘋果的含糖量、SOD活性和干物質比重等品質有了明顯的提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徐州豐縣已經種植15年的果園進行施肥研究。具體步驟是蘋果采摘后(秋冬季)進行根施基肥,施肥時將商品有機肥、賽眾28、復合肥(N-P2O5-K2O= 15%-15%-15%)和玉米秸桿粉碎物按照65-80% : 5-10% : 5-10% : 10-15%的質量比例混勻制成基肥,然后和土壤進行混拌,采用條溝法施肥(即主干兩側樹冠下方挖溝,溝深60公分),同時施入10公分深度以下,50-60公分深度以上的施肥溝內即可,每畝用量1500公斤。為了快速恢復根系生長,用植物營養素(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制)噴施在施肥溝兩壁、溝底及回填后的土壤表面。追肥均采用葉面追肥,具體是萌芽前和謝花后5-7天各噴施一次全元素植物營養葉面肥,每畝用量25-50公。10天后噴施一次高氮型葉面肥(南京中科院跨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每畝每次使用60-100公斤。幼果期,分別噴施一次高鉀型和高氮型葉面肥,每畝每次使用100公斤。果實膨大期,連續噴施2次高鉀型葉面肥,間隔10天,每畝每次使用100公斤。采收后噴施I次全元素植物營養葉面肥,每畝每次使用50公斤。實施例I
在徐州豐縣已經種植15年的果園連續進行兩年施肥試驗。蘋果采摘后進行根施基肥,施肥時將商品有機肥(全N、P、K養分含量大于3%wt,有機質含量大于30%wt)、多兀素營養活性材料(“賽眾28”)、復合肥(N-P2O5-K2OS 15%-15%-15%)和玉米秸桿粉碎物按照65% :10% : 10% : 15%的質量比例混勻制成基肥,然后和土壤進行混拌,采用條溝法施肥(即主干兩側樹冠下方挖溝,溝深60公分),同時施入10到50公分深之間的施肥溝內即可,每畝用量1500公斤。為了快速恢復根系生長,用植物營養素噴施在施肥溝兩壁、溝底及回填后的土壤表面,畝用量25公斤。追肥均采用葉面追肥,具體是萌芽前和謝花后7天各噴施一次多元素植物營養葉面肥(海藻素液肥),每畝用量25公斤。10天后噴施一次高氮型葉面肥,每畝每次使用60公斤。幼果期,分別噴施一次高鉀型和高氮型葉面肥,每畝每次使用100公斤。果實膨大期,連續噴施2次高鉀型葉面肥,間隔10天,每畝每次使用100公斤。采收后噴施I次黃腐酸葉面肥,每畝使用50公斤。其中植物營養素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制(專利號02109944.8);黃腐酸葉面肥中氨基酸含量> 100g/L,微量元素總含量(Fe+Mn+Zn+B)> 20 g/L ;高氮和高鉀葉面肥購于南京中科院跨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高氮型葉面肥哪。=25% 丨、P205%=10% wt、K20=20%wt,高鉀型葉面肥中含 N%=15% wt、P205%=10% wt> K20=30% wt。經過試驗發現本發明可以促進老化果樹產量的增加,第一年的實驗結果表明,與對照相比產量增加了 50. 0%,畝產量由對照施肥的2000公斤增 加到3000公斤。本技術還使蘋果的平均單果重量由對照的230克增加到250克。第二年的實驗結果表明蘋果產量增加了約53. 5%,由對照的每畝2150公斤增加到了 3300公斤。連續使用本技術增產效果更加顯著。實施例2
在徐州豐縣已經種植15年的果園進行施肥研究。蘋果采摘后進行根施基肥,施肥時將商品有機肥(全N、P、K養分含量大于3%wt,有機質含量大于30%wt)、多兀素營養活性材料(“神六54”)、復合肥(N-P2O5-K2O為15%-15%-15%)和小麥秸桿粉碎物按照80% : 5% : 5%10%的質量比例混勻制成基肥,然后和土壤進行混拌,采用條溝法施肥(即主干兩側樹冠下方挖溝,溝深60公分),同時施入10到50公分之間的施肥溝內即可,每畝用量1500公斤。為了快速恢復根系生長,用植物氨基酸葉面肥(植物營養素)噴施在施肥溝兩壁、溝底及回填后的土壤表面,畝用量25公斤。追肥均采用葉面追肥,具體是萌芽前和謝花后5天各噴施一次植物氨基酸葉面肥,每畝用量50公斤。10天后噴施一次高氮型葉面肥,每畝每次使用100公斤。幼果期,分別噴施一次高鉀型和高氮型葉面肥,每畝每次使用100公斤。果實膨大期,連續噴施2次高鉀型葉面肥,間隔10天,每畝每次使用100公斤。采收后噴施I次植物氨基酸葉面肥,每畝每次使用50公斤。其中植物氨基酸葉面肥中氨基酸含量> 30% wt,有機質> 45% wt,螯合態微量元素總含量(Cu+Fe+Mn+Zn+B+K) ^ 6% wt ;高氮和高鉀葉面肥購于南京中科院跨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高氮型葉面肥腸=25°/(^、?205%=10% wt、K20=20% wt,高鉀型葉面肥中含腸=15%wt λ P205%=10% wt、K20=30% wto經過本發明技術處理后,蘋果的干物質含量、可食用率和果實硬度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干物質含量增加了 1.7%,可食用率提高了 2. 4%,果實硬度增加了 IXlO5帕(表I)。本技術所使用的施肥技術還可以提高蘋果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從對照的13. 2%增加到14. 6% (表I)。一般認為糖酸比在30-40的果實甜酸適宜,風味品質好,經本發明處理以后蘋果的糖酸比從48. 2下降到38. 1,使得蘋果中的酸度降低,口感品質變好。SOD對提高人體免疫力有著重要的作用,經本發明處理以后,蘋果中SOD活性從對照的11. 3u/mg提高到35. 4 u/mg,增加了 2. 13倍(表I)。表I本發明對蘋果品質的影響
檢測指標I本發明I對照
可溶性固形物(%) 14.6 13.21更度(105帕)丨6.6 丨5.權利要求
1.促進多年生蘋果增產提質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基肥加追肥的方式配合施用,其具體步驟是蘋果采摘后進行根施基肥,每畝用量1500公斤,所述基肥由商品有機肥、多元素營養活性材料、復合肥和植物秸桿粉碎物按照65-80% : 5-10% : 5-10% : 10-15%的質量比例混勻制成;所述根施基肥的方法為將基肥和土壤進行混拌,采用條溝法在主干兩側樹冠下方挖溝,將混拌基肥的土壤施入10公分深度以下,50-60公分深度以上的施肥溝內;用植物營養素噴施在施肥溝兩壁、溝底及回填后的土壤表面,畝用量25公斤;追肥均采用葉面追肥,具體是萌芽前和謝花后5-7天各噴施一次多元素植物營養葉面肥,每畝用量25-50公斤;10天后噴施一次高氮型葉面肥,每畝每次使用60-100公斤;幼果期,分別噴施高鉀型和高氮型葉面肥,間隔10天,每畝每次使用100公斤;果實膨大期,連續噴施2次高鉀型葉面肥,間隔10天,每畝每次使用100公斤;采收后噴施I次全元素植物營養葉面月巴,每畝用量50公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促進多年生蘋果增產提質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肥中N-P2O5-K2O= 15%-15%-15% ;商品有機肥全N、P、K養分含量大于3%wt,有機質含量大于30%wt ;多元素營養活性材料是“賽眾28”或“神六54”;多元素植物營養葉面肥是植物氨基酸葉面肥、黃腐酸液肥或海藻素葉面肥;高氮型葉面肥中N含量> 25%wt,高鉀型葉面肥K含量> 30%wt,兩種葉面肥的N、P、K總養分含量> 55%wt ;植物秸桿取自小麥、玉米或水稻。
全文摘要
促進多年生蘋果增產提質的施肥方法,其具體步驟是蘋果采摘后進行根施基肥,所述基肥由商品有機肥、全元素營養活性材料、復合肥和植物秸稈粉碎物混勻制成;用植物營養素噴施在施肥溝兩壁、溝底及回填后的土壤表面;追肥均采用葉面追肥,具體是萌芽前和謝花后噴施一次全元素植物營養葉面肥;10天后噴施一次高氮型葉面肥;幼果期,分別噴施高鉀型和高氮型葉面肥,間隔10天;果實膨大期,連續噴施2次高鉀型葉面肥,間隔10天;采收后噴施1次全元素植物營養葉面肥。本施肥方法使用后蘋果增產50%,蘋果的含糖量、SOD活性和干物質比重等品質有了明顯的提高。
文檔編號A01C21/00GK102763515SQ201210290999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6日
發明者李建剛, 董元華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