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仔豬飼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仔豬飼養方法。
背景技術:
大多數規模養殖場飼養的豬多為國外品種(杜洛克、約克、長白),用精飼料和能量飼料配比后飼喂豬只,不添加青綠飼料,不耐粗飼,對飼料蛋白含量需求高,野外采食綜合性差,而且疫病抗體不強,容易受病毒侵襲,育肥期6 — 7個月。不用自然放養的形式,豬只 的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短,瘦肉率高,但肌間脂肪含量不適中,沒有本地東撒土豬具有的香嫩潤口的肉質。致使豬肉組成呈瘦肉和肥肉明顯分界的結構,導致肥肉脂肪量高,瘦肉中全無肥肉相混,而顯得香味不足,粗糙干澀、無嫩潤口感。不論煮食還是炒食均感干硬無軟嫩特性,香味也明顯不足。所以,不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居民均企盼中國各地傳統豬種特有的香嫩突出,肥瘦相間的那種豬肉,尤其是采用目前在國內豬養殖中占統治地位的前述杜洛克、約克、長白等豬種均難于使腌制的火腿有30多年前用地方豬種的豬肉制成的火腿的品質。所以,沒有好的豬種和科學的飼養管理措施,要養殖出高品質肉質的肥豬就更困難。可見豬種的選擇是豬肉品質提升的關鍵措施;豬種的抗病能力、對生長環境有充分的適應性也與豬種有直接的關系,是做好飼養管理的基礎。但東撒豬原有的飼養方式是農戶個體養殖,以放養為主、輔于飼料的形式,生長緩慢,育肥周期長達12 — 15個月,造成養殖成本高,經濟效益就相對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仔豬飼養方法,以解決東撒豬原有的飼養方式存在生長緩慢,育肥周期長達12 - 15個月,造成養殖成本高,經濟效益就相對差的問題。技術方案仔豬飼養方法,包括豬種選擇、飼養管理兩階段的飼養技術;一、選擇生長在云南高原雪山區的東撒土豬作為豬種,具體是斷奶仔豬轉入保育階段須同窩飼養,轉群時按個體大小、強弱分開。二、飼養管理涉及飼料和平時活動中的管理方法兩部分
a飼料按重量計玉米不少66%,豆柏不少于22%,帝億飼料至多12%,構成粗蛋白達17. 74個的能量飼料;經混合均勻后,由仔豬盡自身的食量自由采食。b仔豬平時活動中的管理方法
Cl)出生仔豬(1-7天)溫度控制在32 28°C,以后每隔一星期降2 3°C,直到斷奶;斷奶仔豬轉入保育階段須同窩飼養,轉群時按個體大小、強弱分開,根據群體特點,有針對性護理,如弱仔,就是身體比較虛弱,需加強營養調劑;肢體殘缺的,要和其他分開飼養,方便治療,避免相互擠傷;對選留種豬公母分開,專圈飼養,以便管理、統計,統計豬的出生數量,個體重,統計好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如果是母豬仔,以便考察以后成為成年母豬的產仔能力,在選育后代時提供依據;如果作為育肥豬,便于考察綜合料肉比。(2) 40日齡給淘汰商品仔母豬、仔公豬閹割去勢育肥。
(3)轉群、閹割、免疫前后要投喂多維素,以每噸飼料拌合不少于500克多維素在料中,飼喂作轉群、免疫、閹割后的豬仔,以減少應激反應。(4)晴天沖洗圈舍,沖洗時避免淋濕小仔豬,陰天只需除去糞便即可。(5)采用開門窗結合換氣扇通風,紅外線保溫燈升溫措施,保持圈舍溫度控制在25—35度之間。(6)做好仔豬疫苗程序與疾病防控,定期保健、在飼料中加入保健藥品(阿莫西林和氟苯寧考),每噸飼料中各加入50 - 100克,至少每三周一次;圈舍里面采用的輪換的方式驅蟲,驅蟲就為每隔4個月一次;圈舍里用恩碘進行消毒,每周2—3次,I :800和水混合,
噴霧消毒。(7)免疫的具體做法 I- 3日齡偽狂犬疫苗滴鼻;7日齡肌注喘氣病疫苗I頭份;21日齡肌注豬瘟疫苗I頭份,28日齡肌注PRRS疫苗I頭份;35日齡口服例子豬副傷寒疫苗I頭份,55日齡肌注豬瘟疫苗I頭份。對豬仔采取上述措施,保證了選作公鍺、母豬和育肥豬各自在豬仔期的飼養管理要求。有利益它們的成長,觀察成長過程中的全部表現,通過統計數據,分析總結個性特征和共性問題,對改善豬的飼養管理,飼料配制提供實踐經驗和指導依據。
具體實施例方式I、飼料配比
能量料玉米66%,豆柏22%,帝億飼料12% (帝億飼料的主要成份有鈣、磷、食鹽、氨基酸、復合維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帝億飼料和其他飼料的成份都大同小異,從我們試驗對比的結果看,用帝億飼料生產速度更快些,所以選用帝億飼料),粗蛋白17. 74個,仔豬自由采食。在仔豬階段,不添加青綠飼料,保證它的生長需要和適應其腸胃消化能力。2、管理方法
(I)斷奶仔豬轉入保育階段須同窩飼養,轉群時按個體大小、強弱分開,根據群體特點,有針對性護理;對選留種豬公母分開,專圈飼養,以便管理、統計。(2) 40日齡給淘汰商品仔母豬、仔公豬閹割去勢育肥。(3)轉群、閹割、免疫前后要投喂多維素,多維素生產廠家是德國拜耳,主要是能幫助補充維生素、提高抗病能力和抗應激能力。以減少應激反應。(4)沖洗圈舍需天晴,沖洗時盡量避免淋濕小仔豬,陰天則不必沖圈,除去糞便即可。(5)根據氣溫變化,25— 35度之間,氣溫變化的確定主要是靠溫度計,氣溫高就進行降溫,氣溫低進行升溫。合理通風、保溫紅外線保溫燈,溫度控制在25— 35度之間,適時開關門窗、換氣扇,做好防暑工作防暑工作是在夏季,具體時間是下午2點至4點;對風量無具體要求。熱的時候開門窗,用電風扇等;冬季氣溫低,不能一次全部打開,要分次逐漸開啟。轉入仔豬溫度調至26 24°C為宜,以后可逐漸降低,但不得低于20°C,同時要防止“賊風”,空氣濕度保持在65 80%。(6)做好仔豬疫苗程序與疾病防控,定期保健、在飼料中加入保健藥品(阿莫西林和氟苯寧考),每噸飼料中各加入50 - 100克,每三周一次;圈舍里面采用的輪換的方式驅蟲,驅蟲就為每隔4個月一次。圈舍里用恩碘進行消毒,每周2— 3次,I :800和水混合,噴
霧消毒。(7)免疫的具體做法
權利要求
1.仔豬飼養方法,包括豬種選擇、飼養管理兩階段的飼養技術;其特征在于 一、選擇生長在云南高原雪山區的東撒土豬作為豬種,具體是斷奶仔豬轉入保育階段須同窩飼養,轉群時按個體大小、強弱分開; 二、飼養管理涉及飼料和平時活動中的管理兩部分 a飼料按重量計玉米不少66%,豆柏不少于22%,帝億飼料至多12%,構成粗蛋白達17.74個的能量飼料;經混合均勻后,由仔豬盡自身的食量自由采食; b仔豬平時活動中的管理 Cl)出生仔豬(1-7天)溫度控制在32 28°C,以后每隔一星期降2 3°C,直到斷奶;斷奶仔豬轉入保育階段須同窩飼養,轉群時按個體大小、強弱分開,根據群體特點,有針對性護理,如弱仔,就是身體比較虛弱,需加強營養調劑;肢體殘缺的,要和其他分開飼養,方便治療,避免相互擠傷;對選留種豬公母分開,專圈飼養,以便管理、統計,統計豬的出生數量,個體重,統計好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如果是母豬仔,以便考察以后成為成年母豬的產仔能力,在選育后代時提供依據;如果作為育肥豬,便于考察綜合料肉比; (2)40日齡給淘汰商品仔母豬、仔公豬閹割去勢育肥; (3)轉群、閹割、免疫前后要投喂多維素,以每噸飼料拌合不少于500克多維素在料中,飼喂轉群、免疫、閹割后的豬仔,以減少應激反應; (4)晴天沖洗圈舍,沖洗時避免淋濕小仔豬,陰天只需除去糞便即可; (5)采用開門窗結合換氣扇通風,紅外線保溫燈升溫措施,保持圈舍溫度控制在25—35度之間; (6)做好仔豬疫苗程序與疾病防控,定期保健、在飼料中加入保健藥品(阿莫西林和氟苯寧考),每噸飼料中各加入50 — 150克,每三周一次;圈舍里面采用的輪換的方式驅蟲,驅蟲就為每隔4個月一次;圈舍里用恩碘進行消毒,每周2— 3次,I :800和水混合,噴霧消毒; (7)免疫的具體做法 I - 3日齡偽狂犬疫苗滴鼻;7日齡肌注喘氣病疫苗I頭份;21日齡肌注豬瘟疫苗I頭份,28日齡肌注PRRS疫苗I頭份;35日齡口服例子豬副傷寒疫苗I頭份,55日齡肌注豬瘟疫苗I頭份。
全文摘要
仔豬飼養方法,包括豬種選擇、飼養管理兩階段的飼養技術;選擇生長在云南高原雪山區的東撒土豬作為豬種;飼養管理:a飼料按重量計玉米不少66%,豆粕不少于22%,帝億飼料至多12%,構成粗蛋白達17.74個的能量飼料;經混合均勻后,由仔豬盡自身的食量自由采食;b仔豬平時活動中的管理方法斷奶豬分群,圈舍通風和保溫及消毒、適時免疫、防病等工作。保持了東撒豬仔豬成長后期的健康生長;其肉質、營養價值和鮮香的口感。又使東撒豬的仔豬轉入育肥期后由傳統飼養方式的時間1年以上時間,縮短到8-9個月。更為消費者提供優良的豬肉,使歷史悠久的宣威火腿的品質有望獲得恢復和發展。
文檔編號A01K67/02GK102845359SQ20121030497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6日
發明者李璇 申請人:云南省宣威市海璇實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