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專用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大蔥專用肥涉及一種復合肥,其特征在于由氯化銨、尿素、磷酸一銨、氯化鉀、硫酸鋅、硅酸鹽原料按配比混合而成,其重量百分比為:氯化銨:32%、尿素:12%、磷酸一銨:27%、氯化鉀:17%、硫酸鋅:2%、硅酸鹽:10%。該大蔥專用肥總養分含量40%,其中含氮(N)16%,五氧化二磷(P2O5)14%,氧化鉀(K2O)10%,硫酸鋅2%,硅酸鹽10%。制法是將上述稱量原料混合、粉碎、攪拌混合均勻,先制成粉狀肥,再將粉狀肥在60—80℃溫度下烘干,經過造粒,制成顆粒狀商品大蔥專用肥。
【專利說明】大蔥專用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業生產用復混肥,特別涉及一種含鋅、硅大蔥專用肥。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大蔥常規施肥多以氮、磷、鉀肥為主(尤其偏重氮肥的施用),輕視中、微肥的施用,在農業生產中帶來了嚴重的偏施化肥和營養供求不平衡的問題,不能充分滿足大蔥生長所需的營養。這是因為肥料是大蔥增產的物質基礎,施用肥料,尤其是合理施用氮、磷、鉀、鋅、硅肥,能大幅度提高大蔥產量和品質。通過合理施肥,一方面可以協調大蔥生長對營養元素的需求與土壤供肥的矛盾,以達到高產優質;另一方面可用較少的肥料投入,來獲得較高的產量和最大的經濟效益,實現節本增效的目的
氮素是大蔥生長的重要營養元素,是組成蛋白質、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所必須的營養元素,大蔥各個器官的形成與發育,都需要大量的氮素,大蔥在缺氮的情況下,植株生長緩慢,生長量小,葉片含氮量低,葉綠素含量下降,營養生長差,會導致產量顯著下降。
[0003]磷素也是大蔥生長所需的重要營養元素之一,是合成蛋白質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磷可以增加細胞原生質的含量、粘性和彈性,促進大蔥根系發育,增強抗旱、抗倒能力。
[0004]鉀素也是大蔥生長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對增強光合作用、增加細胞液濃度、提高抗性有很好的效果,對促進維管束的發育、增加厚角組織的強度、提高抗倒伏能力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0005]鋅能促進大蔥光合作用,是多種酶的組成部分,能夠參與碳水化合物的轉化,增強莖桿強度,增加對病害的抵抗力,抵制病菌感染,使大蔥根系發達,抗倒伏、抗旱能力增強。提高大蔥品質,從而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0006]硅可提高植物光合作 用效率,促進表皮細胞硅質化,增強作物莖桿的機械強度,提高抗倒狀,抗病能力。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專用肥,特別是提供一種含鋅、硅大蔥專用肥。根據廣大丘陵地區土壤特點,依據大蔥生長所需養分要求,通過合理摻混而獲得的一種含鋅、硅的大蔥專用肥。
[0008]大蔥專用肥是采取以下方案實現的:
大蔥專用肥是由氯化銨(含氮24%)、尿素(含氮46%)、磷酸一銨(含氮11%、含磷53%)、氯化鉀(含鉀60%)、硫酸鋅、硅酸鹽按配比混合而成,其原料重量百分比為:
氯化銨:32%
尿素:12%
磷酸一銨:27%
氯化鉀:17%
硫酸鋅:2%硅酸鹽:10%
上述的大蔥專用肥總養分含量40%,其中含氮(N) 16%,五氧化二磷(P2O5) 14%,氧化鉀(K2O) 10%,硫酸鋅2%,硅酸鹽10%。
[0009]按上述配比稱量氯化銨、尿素、磷酸一銨、氯化鉀、硫酸鋅、硅酸鹽原料,并將稱量原料混合、粉碎,放入攪拌器中攪拌均勻,首先制成粉狀大蔥專用肥,再將粉狀專用肥在60— 80°C溫度下烘干,最后經過造粒機造粒,即制成商品大蔥專用肥。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實施例制備大蔥專用肥1000Kg
按配比稱原料氯化銨320Kg、尿素120Kg、磷酸一銨270Kg、氯化鉀170Kg、硫酸鋅20Kg、硅酸鹽lOOKg,將上述原料混合、粉碎放入攪拌器中攪拌,混合均勻后首先制成粉狀大蔥專用肥,再將粉狀專用肥在60—80°C溫度下烘干,最后經過造粒機造粒,即制成商品大蔥專用肥。
[0011]上述的大蔥專用肥總養分含量40%,其中含氮(N) 16%,五氧化二磷(P2O5) 14 %,氧化鉀(K2O) 10%,硫酸鋅2%,硅酸鹽10%。該大蔥專用肥十分適用于大蔥喜磷的特性。
【權利要求】
1.大蔥專用肥,其特征在于該專用肥由氯化銨、尿素、磷酸一銨、氯化鉀、硫酸鋅、硅酸鹽原料按配比混勻而成,其原料重量百分比為: 氯化銨:32% 尿素:12% 磷酸一銨:27% 氯化鉀:17% 硫酸鋅:2% 硅酸鹽:10% 該專用肥總養分含量40%,其中含氮(N) 16%,五氧化二磷(P2O5) 14%,氧化鉀(K2O) 10%,硫酸鋅2%,硅酸鹽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蔥專用肥,其特征在于該專用肥總養分含量40%,其中含氮(N) 16%,五氧化二磷(P2O5) 14 %,氧化鉀(K2O) 10%,硫酸鋅2%,硅酸鹽10%。
【文檔編號】C05G1/00GK103755411SQ201210318223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0日
【發明者】梁明華 申請人:句容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