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和一種防治土傳病蟲害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肥,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殺蟲殺菌功能的有機肥。
背景技術:
土傳病蟲害,特別是土傳病害一直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重要因素。土傳病害是指由土傳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屬根病范疇。侵染病原包括真菌、細菌、放線菌等,其中以真菌為主。栽培上發現的危害瓜類、茄果類、豆類等蔬菜的100多種病害,絕大多數是真菌性、細菌性病害和部分病毒性病害,其病菌都是在土壤中或借助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這些病害的初次侵染,幾乎都是來自土壤。近年來,由于連作和重茬及施肥不當,土傳病害在溫室、大棚和大田中發生普遍、危害嚴重。連續種植一類作物,土壤中相應的某些病菌得以連年繁殖、大量積累,形成病土,年年發病。如西瓜、草莓、茄子、南瓜等連作,導致死棵、爛秧逐 年加重。同時,大量施用未腐熟的動物糞便,刺激了土傳病菌中的鐮刀菌、輪枝菌和絲核菌 生長,從而加重了土傳病害的發生。土棲害蟲長期潛伏在土中,其種類多、分布廣,為害重,是花卉、草坪草、農田植物的重要害蟲。它們取食作物地下部分(種子、根、莖)和地下部接近地面的嫩莖,從而影響作物生長甚至直接導致作物死亡。三氯異氰尿酸(分子式=C3N3O3Cl3 ;熔點247_251°C)和氯溴異氰尿酸(分子式C3HO3N3ClBr ;物理性狀白色粉末狀,易溶于水。)是強氧化劑和氯化劑,具有高效、廣譜、較為安全的消毒作用,對細菌、病毒、真菌、芽孢等都有殺滅作用,對球蟲卵囊也有一定殺滅作用,同時具有一定的殺蟲作用。在農業方面可作為農作物種子消毒劑,農作物病害防治劑、農田土壤消毒劑和果類蔬菜保鮮劑,在養蠶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衛生防疫、飲用水、游泳池等方面均具有很好的應用效果和殺菌消毒作用。魚藤(Derris trifoliata Lour)為豆科苦楝藤屬植物,魚藤別名毒魚藤,全世界有80余種,主要分布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中國約20種主要分布于福建、廣東、云南、臺灣等省,如毛魚藤、毒魚藤、中南魚藤等。魚藤應用于農作物生產,能夠增加農作物產量,可應用于水稻、花生、蔬菜、花卉等作物。魚藤是一種優質天然生物殺蟲肥料,不僅可以提供大量的營養物質,還可防治病原線蟲、病原真菌、細菌和一些地下害蟲。魚藤莖葉主要含順含槲皮素-3_0-β -新橙皮式、鼠李素-3_0-β -新橙皮式、2S-羧基-4R,5S- 二羥基哌啶、2S-羧基-4S,5S- 二羥基哌啶及2,5- 二羥甲基_3,4- 二羥基四氫吡咯。魚藤根主要含魚藤酸、毛魚藤酸、毛魚藤醇、魚藤酮、灰葉素、左旋山槐素,其中魚藤酮的含量最高。魚藤酮殺蟲譜很廣,具有毒殺、拒食和生長發育抑制活性。它對784種549屬150科18目害蟲均有毒殺力,而對螨、蚜蟲、夜蛾、玉米螟、小菜蛾等重要的農林害蟲的毒殺效果特佳。不過,在用魚藤莖葉干粉或魚藤根提取后的殘渣作為有機肥時,存在一定問題。若將其發酵腐熟,則會降解魚藤中的殺蟲活性成分,雖然提高了肥效,但會顯著降低殺蟲活性;若將其直接用于農田系統,殺蟲活性成分和營養成分釋放緩慢,不能有效毒殺土傳害蟲和提高土壤肥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肥效高、殺蟲效果顯著的有機肥。該有機肥克服了將魚藤莖葉干粉或魚藤根提取后的殘渣干粉直接或腐熟后用于農田系統時所造成的毒殺效果衰減或肥效釋放緩慢的缺陷。本發明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將有機肥用于防治土傳病蟲害的應用。本發明要解決的又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有機肥的簡易制備方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有機肥,包括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的質量比為I: f900,其中,第一組份為三氯異氰尿酸和/或氯溴異氰尿酸,第二組份為魚藤根提取后的殘渣干粉和/或魚藤莖葉干粉。所述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的質量比優選為1:50 500,最好為1:100 300。所述魚藤莖葉干粉過10 120目篩,優選為過40 80目篩。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防治土傳病蟲害的方法,該方法是將上述的有機肥施于帶有土傳病蟲害的農田系統。尤其是在螻蛄、金針蟲、蠐螬、小地老虎幼蟲、黃曲條跳甲幼蟲、番爺根結線蟲、香蕉根結線蟲、爺子黃萎病、黃瓜枯萎病、辣椒根腐病等土傳病蟲害的防治方面具有顯著效果。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制備魚藤莖葉干粉,將魚藤莖葉陰干后曬干,然后碾碎均勻,得到魚藤莖葉干粉;2)制備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用極性溶劑或中等極性溶劑對魚藤根進行提取或用CO2超臨界流體對魚藤根進行萃取,得到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將魚藤根提取后殘渣陰干后曬干,然后碾碎,得到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3)按質量比三氯異氰尿酸和/或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和/或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1 廣900,將三氯異氰尿酸和/或氯溴異氰尿酸緩慢并少量多次地拌入步驟I)所得的魚藤莖葉干粉和/或步驟2)所得的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中;其中,當有機肥的第二組份為魚藤莖葉干粉時,采用步驟I)和3);當有機肥的第二組份為魚藤根提取后殘渣時,采用步驟2)和3);當有機肥的第二組份為魚藤莖葉干粉和魚藤根提取后殘渣混合物時,采用步驟1)、2)和 3)。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中采用的極性溶劑為乙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或氯仿。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發明所述有機肥能夠顯著提高土壤肥力,大幅度增加農作物產量。將所述有機肥施于農田系統后,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降解形成的活性氧和次氯酸均是強氧化劑,能夠氧化降解魚藤莖葉干粉或魚藤根提取后的殘渣,使其迅速釋放出營養成分和殺蟲成分,從而起到快速增加土壤肥力的目的。從試驗數據同樣可以看出,土壤中的全氮、有機質以及魚藤酮含量在施肥后迅速增加,施肥后第I天或第3天即達到峰值,而單獨施用三氯異氰尿酸或氯溴異氰尿酸,或單獨施用魚藤莖葉干粉或魚藤根提取后的殘渣干粉時,土壤中全氮、有機質以及魚藤酮的含量幾乎保持不變,而且含量明顯低于施用有機肥后的含量,見表4和表10。通過表5和表8可以看出,本發明能夠顯著促進農作物的增產豐收,如表8所示,最高增產率達26. 74%。2、本發明所述的有機肥具有顯著的殺蟲滅菌效果。如上所述,施用有機肥后魚藤莖葉干粉或魚藤根提取后的殘渣干粉在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降解形成的活性氧和次氯酸的作用下,迅速釋放出營養成分和殺蟲成分,其中,活性氧和次氯酸均屬于強氧化劑,具有良好的滅菌效果和毒殺土棲害蟲的功能,同時,魚藤莖葉干粉或魚藤根提取后的殘渣干粉所分解形成的魚藤酮也具有廣泛的殺蟲、殺菌效果,活性氧和次氯酸與魚藤酮聯用,起到了增效殺蟲的作用。3、所述有機肥降解徹底,無殘留毒性。 施于農田系統的有機肥能夠在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的作用下能夠徹底降解,無殘留毒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I按質量比1:1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1:1。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制備魚藤莖葉干粉將魚藤莖、葉陰干后曬干,再在50° C條件下烘干,然后粉碎,得到魚藤莖葉干粉。(2)過篩將得到的魚藤莖葉干粉分別過10目、20目、40目、80目、120目篩,分別得到五種
不同粒度的魚藤莖葉干粉。(3)按質量比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1:1,將三氯異氰尿酸分別緩慢并少量多次地拌入步驟(2)所得的五種魚藤莖葉干粉中,最終得到五種不同粒度的有機肥。(3)包裝儲存制備完成的有機肥用塑料袋密封包裝貯存,封裝時應緩慢減壓抽除袋中空氣。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其制備方法與上述步驟相同。實施例2按質量比1:5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1:5。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
實施例3按質量比1:2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1:2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實施例4按質量比1:5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 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1:5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實施例5按質量比1:10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1:10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實施例6按質量比1: 30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1:30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實施例7按質量比1: 50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1:50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實施例8按質量比1:90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1:90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
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實施例9按質量比I: I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1:1。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制備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將魚藤根于5(T60°C烘箱烘干,經粉碎后備用。采用乙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或氯仿 等有機溶劑,或者采用CO2超臨界流體萃取等方法多次提取魚藤根中的有效成分,直至有效成分基本提取完全即得到魚藤根提取后殘渣。(2)制備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將魚藤根提取后殘渣陰干后曬干,然后碾碎均勻,得到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3)按質量比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1:1,將三氯異氰尿酸分別緩慢并少量多次地拌入步驟(2)所得的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中,制成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3)包裝儲存制備完成的有機肥用塑料袋密封包裝貯存,封裝時應緩慢減壓抽除袋中空氣。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其制備方法與上述步驟相同。實施例10按質量比1: 5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1:5。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實施例11按質量比1: 2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1:2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實施例12按質量比1: 5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1:5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
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實施例13按質量比1:10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1:10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實施例14 按質量比1:30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1:30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實施例15按質量比1: 50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1:50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實施例16按質量比1:90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1:90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有機肥。實施例17按質量比I :30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混合物+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和魚藤莖葉干粉混合物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混合物+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和魚藤莖葉干粉混合物=1:300,其中,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各占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混合物總質量的50%,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和魚藤莖葉干粉各占物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和魚藤莖葉干粉混合物總質量的50%。實施例18按質量比I :30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混合物+魚藤莖葉干粉有機月巴。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混合物+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和魚藤莖葉干粉混合物=1:300,其中,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在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混合物中的質量比為三氯異氰尿酸氯溴異氰尿酸=2:1;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和魚藤莖葉干粉在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和魚藤莖葉干粉混合物中的質量比為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魚藤莖葉干粉=2:1。本發明的使用方法為 操作時,戴上塑料手套,直接將有機肥撒施于農田系統,或與沙土、木屑或其它可撒施的分散介質少量多次地混勻,然后撒施于農田系統。本發明有機肥與沙土等分散介質的質量比最好為1:1(Γ500。試驗I三氯異氰尿酸或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對土傳病蟲害的防治效果試驗用作試驗的有機肥為不同配比比例的三氯異氰尿酸+過80目篩的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以及氯溴異氰尿酸+過80目篩的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試驗步驟選取存在某種或某幾種土傳病蟲害的農作物田地進行試驗。其中金針蟲和小地老虎幼蟲的防效試驗是同一地點、同一時間進行的,其余害蟲螻蛄、蠐螬、黃曲條跳甲幼蟲、番茄根結線蟲和香蕉根結線蟲的防效試驗是在不同地點和/或不同時間進行的;茄子黃萎病、黃瓜枯萎病、辣椒根腐病的防效試驗是在不同地點和/或不同時間進行的。進行某種或某幾種土傳病蟲害防效試驗時,分別設置19個小區,每個小區不小于30m2,其中3個為對照小區。按50千克/畝的用量將不同配比比例的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分別直接撒施于其中8個小區,按50千克/畝的用量將不同配比比例的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分別直接撒施于另外8個小區,按50千克/畝的用量分別單獨施用三氯異氰尿酸、氯溴異氰尿酸和過80目篩的魚藤莖葉干粉于3個對照小區。采用常規藥效試驗,分別在一天和三天后觀察螻蛄、金針蟲、蠐螬、小地老虎幼蟲、黃曲條跳甲幼蟲、番爺根結線蟲、香蕉根結線蟲、爺子黃萎病、黃瓜枯萎病、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其中,表I為施肥I天后的數據統計情況,表2為施肥3天后的數據統計情況。本發明防治效果的統計方法如下對土傳害蟲而言,在施用本有機肥后的第I天和第3天,分別調查記錄有機肥處理小區和對照小區的某種害蟲死亡率,從而計算出對該種害蟲的防治效果。對土傳病害而言,調查時間為田間開始出現病株后的第I天和第3天。分別調查記錄有機肥處理小區和對照小區的病株數、死株數或明顯枯萎植株數,從而計算出對該種病害的防治效果。本試驗在統計數據時,針對施用三氯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的小區和單獨施用三氯異氰尿酸的小區,只統計螻蛄、金針蟲、蠐螬、小地老虎幼蟲和茄子黃萎病的防治效果,針對施用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的小區和單獨施用氯溴異氰尿酸的對照小區,只統計黃曲條跳甲幼蟲、番茄根結線蟲、香蕉根結線蟲、黃瓜枯萎病、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針對單獨施用魚藤莖葉干粉的對照小區,統計螻蛄、金針蟲、蠐螬、小地老虎幼蟲、黃曲條跳甲幼蟲、番茄根結線蟲、香蕉根結線蟲、茄子黃萎病、黃瓜枯萎病、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表I三氯異氰尿酸或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有機肥施用I天對土傳病蟲害
的防治效果試驗數據
權利要求
1.一種有機肥,包括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的質量比為1:廣900,其中,第一組份為三氯異氰尿酸和/或氯溴異氰尿酸,第二組份為魚藤根提取后的殘渣干粉和/或魚藤莖葉干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的質量比為1:50 50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的質量比為1:100 300。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魚藤莖葉干粉過1(Γ120目篩。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魚藤莖葉干粉過4(Γ80目篩。
6.一種防治土傳病蟲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I至5任一所述的有機肥施于帶有土傳病蟲害的農田系統。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土傳病蟲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傳病蟲害為螻蛄、金針蟲、蠐螬、小地老虎幼蟲、黃曲條跳甲幼蟲、番茄根結線蟲、香蕉根結線蟲、茄子黃萎病、黃瓜枯萎病、辣椒根腐病。
8.—種權利要求I至5任一所述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制備魚藤莖葉干粉,將魚藤莖葉陰干后曬干,然后碾碎均勻,得到魚藤莖葉干粉; 2)制備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用極性溶劑或中等極性溶劑對魚藤根進行提取或用CO2超臨界流體對魚藤根進行萃取,得到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將魚藤根提取后殘渣陰干后曬干,然后碾碎,得到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
3)按質量比三氯異氰尿酸和/或氯溴異氰尿酸魚藤莖葉干粉和/或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1: f900,將三氯異氰尿酸和/或氯溴異氰尿酸緩慢并少量多次地拌入步驟I)所得的魚藤莖葉干粉和/或步驟2)所得的魚藤根提取后殘渣干粉中; 其中,當有機肥的第二組份為魚藤莖葉干粉時,采用步驟I)和3); 當有機肥的第二組份為魚藤根提取后殘渣時,采用步驟2)和3); 當有機肥的第二組份為魚藤莖葉干粉和魚藤根提取后殘渣混合物時,采用步驟1)、2)和3)。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采用的極性溶劑為乙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或氯仿。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有機肥,包括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的質量比為1:1~900,其中,第一組份為三氯異氰尿酸和/或氯溴異氰尿酸,第二組份為魚藤根提取后的殘渣干粉和/或魚藤莖葉干粉。本發明克服了將魚藤莖葉干粉或魚藤根提取后的殘渣干粉直接或腐熟后用于農田系統時所造成的毒殺效果衰減或肥效釋放緩慢的缺陷,能夠顯著提高土壤肥力,大幅度增加農作物產量,同時,具有顯著的殺蟲滅菌效果。
文檔編號C05G3/02GK102863284SQ20121035927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4日
發明者張志祥, 徐漢虹, 周游, 張寧 申請人: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