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大型溞自動化流水式養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浮游生物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型潘自動化流水式養殖裝置。
背景技術:
大型潘(Daphnia magna Straus)屬于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枝角類,是常見的浮游甲殼動物,是淡水食物鏈中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因其生活周期短、生長快、生殖量高、易培養、對水環境脅迫敏感等特點使其成為國內外實驗室廣泛使用的模式生物,在農藥、化學品的急慢性毒性和環境激素效應的測試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歐洲經合組織(0E⑶)、歐盟、美國、日本、韓國和我國等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 均已形成系統化的大型潘毒理測試標準方法。該方法對試驗用大型潘的齡期、培養介質、培養條件等均作出明確要求。然而目前我國大多數實驗室的大型潘養殖缺少有效的設備或裝置,僅能依靠機械的人工操作,這種人工操作不僅效率低、工作量大,而且很難獲取試驗所需的特定齡期的幼潘。這為以大型潘作為受試生物的多種檢測工作帶來一定困難和較大的誤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人工大型潘養殖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大型潘自動化流
水式養殖裝置。該大型潘自動化養殖裝置包括飼料培養室、養殖基質存儲室、母潘飼養室、幼潘飼養室、回流室和動力系統六個部件;所述飼料培養室和養殖基質儲存室的底部設置出水管、出水閥門和曝氣閥門,飼料培養室一側安裝生長燈,飼料培養室和養殖基質儲存室的出水管分別通過蠕動泵與母潘飼養室相連;母潘飼養室和幼潘飼養室均為底部錐形的柱體容器,母潘飼養室的柱體和錐體的交接處有濾網和出水閥門,出水閥門位于濾網之上,幼潘飼養室底部設置出水管和出水閥門,母潘飼養室的底部出水管與幼潘飼養室相連,且伸入幼潘飼養室的一端的管道末端連接一根玻璃豎管,所述玻璃豎管與大氣相連,幼潘飼養室通過接近頂部的一根出水直管與回流室相連,出水直管口包裹濾網;回流室靠近頂口處設置一個直角溢流管,其高度略低于與幼潘飼養室相連的直管,回流室底部出水管與養殖基質儲存室相連;所述的動力系統,包括兩個蠕動泵和虹吸系統,兩個蠕動泵分別有各自獨立的定時器控制,一個蠕動泵和虹吸系統安裝在飼料培養室和母潘飼養室之間,另一個蠕動泵和虹吸系統安裝在養殖基質存儲室和母潘飼養室之間。所述的飼料培養室是用于培養綠藻的培養室;所述母潘飼養室和幼潘飼養室均為透明的、惰性材質的柱體容器;所述的母潘飼養室與幼潘飼養室相聯的管道末端(伸入幼潘飼養室的一端)聯接一根玻璃豎管,該豎管頂端與大氣相連。其中,所述的回流室為底部錐形的透明、惰性材質的柱體容器。其中,所述的養殖基質存儲室頂部與回流室同聞。
本發明的運行原理如下在飼料培養室A中一次性接種綠藻并保持適當的條件(溫度22 25°C、光照30001uX、底部曝氣)培養5 7天后,即可形成大型潘飼喂藻液。在大型潘養殖基質存儲室B、母潘飼養室C、幼潘飼養室D和回流室E中分別倒入適量培養基,直至液面達α水平。采用定時器2、4分別控制蠕動泵1、3,蠕動泵流量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調節。向母潘飼養室C中接入健康、有活力的大型潘(密度為每升100 200只),啟動整個裝置。此時蠕動泵I定時將少量藻液泵入母潘飼養室C,蠕動泵3定時將部分新鮮養殖介質泵入母潘飼養室C。而根據虹吸原理,B液面的降低必然導致回流室E中的介質回流,D中介質流向E中,C中介質流向D中,如此便形成B-C-D-E-B的動態循環系統。在水流循環過程中,母潘生產出的幼潘便會通過母潘飼養室C底部的濾網隨水流不斷從C中進入幼潘飼養室D中,實現幼潘定期收集;藻液會隨水流帶入C、D中,實現對母潘和幼潘的定時定量飼喂;新鮮的介質也會不斷隨水流進入C、D中,實現培養介質的動態更新。水流從D到E 的流動過程中,出水口濾網的存在一方面防止幼潘流出,另一方面過濾掉顆粒物,確保回流水的清潔。根據操作者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時間即可從D中收集合適齡期的幼潘。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可實現動態培養綠藻;2、自動化地定時定量飼喂大型潘,極大減少人力,且飼喂量更加精準、飼喂時間更加合理;3、實現大型潘養殖系統的介質流水式循環、更新,避免大型潘缺氧而受抑制或死亡,減少人工換水的繁雜勞動;4、可選擇性地收集不同齡期的幼潘,為大型潘毒性測試提供適用的受試潘,節省大量人力;5、本發明全面實現自動化,成本低,易于實現商業化生產和推廣。
圖I :本發明的大型潘自動化養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實施例I :如圖I所示的大型潘自動化養殖裝置,其中各符號或字母表示如下A-飼料培養室;B-養殖基質存儲室;C-母潘飼養室;D-幼潘飼養室;E-回流室;1、3均為蠕動泵;2、4均為定時器;5_閥門;6-35目濾網;7-80目濾網;8_生長燈;α,β-水位線。該裝置各個主要構件的名稱及尺寸如下飼料培養室A :直徑20cm,高度100cm,容量為25L養殖基質儲存室B :直徑20cm,高度100cm,容量為25L母潘飼養室C :直徑20cm,高度40cm,容量為IOL
幼潘飼養室D :直徑20cm,高度40cm,容量為IOL回流室E :直徑10cm,高度40cm,容量為3. OL螺動泵I 和 2 :5 (ml/min)定時器3和4 :每小時啟動5min閥門5:銅質濾網6 :不銹鋼材質,網孔35目;濾網7 :尼龍材質,網孔80目;豎管8 :直徑 Icm,高 30cm ; 直角溢流管9 :直徑O. 5cm ;全波段生長燈10 :功率60w。飼料培養室A和養殖基質儲存室B分別通過蠕動泵與母潘飼養室C相連;母潘飼養室C通過底部出水管與幼潘飼養室D相連,連接管深入幼潘飼養室的一端垂直連接一根豎管8,豎管頂部接空氣;幼潘飼養室通過一根出水直管與回流室E相連,出水直管口處包裹3層80目的尼龍網;回流室底部出水管與養殖基質儲存室B相連,接近回流室頂部處、t匕幼潘飼養室相連直管略低Icm高度處(即β -水位線處)設置直角溢流管9。本發明的大型潘自動化養殖裝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藻液飼料培養①關閉飼料培養室A出水閥門,向飼料培養室A中加入20L的培養基,然后加入適量處于對數增長期的普通小球藻(或其它藻類),使其初始的藻細胞濃度達到IO4 IO5個
/!TIT,η②打開飼料培養室A底部曝氣閥門持續微量曝氣,打開生長燈。③5天后藻細胞濃度增長到IO5 IO6個/mL④每周向飼料培養室A中2次加入培養基,每次3000mL。2)母潘接種和飼養①向母潘飼養室C、幼潘飼養室D中分別加入曝氣24h的培養基,直至液面均達到α水平;向基質儲存室B和回流室E中加入曝氣24h的培養基,直至液面均達到β水平。由于C、D中液面(α水平)高出Β、Ε液面(β水平)1cm,因此在虹吸作用下C、D中液體依次流入E中,一旦E中液面高于β水平,液體即通過直角溢流管9溢出。②打開基質儲存室B底部曝氣閥門持續曝氣。③向母潘飼養室C中加入200 250只健康、有活力的大型潘。④將定時器2和4分別設定為每小時啟動5min,打開蠕動泵,在定時設置下,蠕動泵每小時運行5分鐘,分別向母潘飼養室和幼潘飼養室輸送富氧的培養基和藻液飼料。③蠕動泵啟動時B中液面低于β水平,在虹吸作用下,E中液體回流入B中直至B、E液面持平。④8天后大型潘產生頭胎小潘,當蠕動泵啟動時,在水流帶動下,幼潘將通過母潘飼養室底部的濾網進入幼潘飼養室,同時藻液也被送入幼潘飼養室。豎管8的存在則阻止了幼潘反向倒游入母潘飼養室C中。3)幼潘收集①新出生的幼潘每小時向幼潘飼養室匯集一次,根據研究需要取潘齡η小時的幼潘,即可在η小時后,打開幼潘飼養室側方的閥門進行幼潘收集。本發明的一種大型潘自動化養殖裝置已經通過具體的實例進行了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借鑒本發明內容,適當改變原料、工藝條件等環節來實現相應的其它目的,其相關改變都沒有脫離本發明的內容,所有類似的替換和改動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
見的,都被視為包括在本發明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大型潘自動化流水式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裝置包括飼料培養室、養殖基質存儲室、母潘飼養室、幼潘飼養室、回流室和動力系統六個部件;所述飼料培養室和養殖基質儲存室的底部設置出水管、出水閥門和曝氣閥門,飼料培養室一側安裝生長燈,飼料培養室和養殖基質儲存室的出水管分別通過蠕動泵與母潘飼養室相連;母潘飼養室和幼潘飼養室均為底部錐形的柱體容器,母潘飼養室的柱體和錐體的交接處有濾網和出水閥門,出水閥門位于濾網之上,幼潘飼養室底部設置出水管和出水閥門,母潘飼養室的底部出水管與幼潘飼養室相連,幼潘飼養室通過接近頂部的一根出水直管與回流室相連,出水直管口包裹濾網;回流室靠近頂口處設置一個直角溢流管,其高度略低于與幼潘飼養室相連的直管,回流室底部出水管與養殖基質儲存室相連;所述的動力系統,包括兩個蠕動泵和虹吸系統,兩個蠕動泵分別有各自獨立的定時器控制,一個蠕動泵和虹吸系統安裝在飼料培養室和母潘飼養室之間,另一個蠕動泵和虹吸系統安裝在養殖基質存儲室和母潘飼養室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I的養殖裝置,所述的飼料培養室是用于培養綠藻的培養室。
3.根據權利要求I的養殖裝置,所述母潘飼養室和幼潘飼養室均為透明的、惰性材質的柱體容器。
4.根據權利要求I的養殖裝置,所述的母潘飼養室與幼潘飼養室相連的、且伸入幼潘飼養室的一端的管道末端連接一根玻璃豎管,所述玻璃豎管與大氣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I的養殖裝置,所述的回流室為底部錐形的透明、惰性材質的柱體容器。
6.根據權利要求I的養殖裝置,所述的養殖基質存儲室頂部與回流室同高。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型溞自動化流水式養殖裝置,該裝置包括飼料培養室、養殖基質存儲室、母溞飼養室、幼溞飼養室、回流室和動力系統六個部件;飼料培養室和養殖基質存儲室底部的出水管通過動力系統聯接到母溞飼養室,母溞飼養室底部的出水管聯接到幼溞飼養室頂部,幼溞飼養室頂部的出水管聯接到回流室頂部,回流室底部的出水管聯接到養殖基質儲存室。
文檔編號A01K67/033GK102845367SQ20121036355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王蕾, 劉濟寧, 吳晟旻, 石利利, 吳冠群 申請人: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