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柞蠶蛹蟲草盒式培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用菌栽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柞蠶蛹蟲草盒式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蛹蟲草也稱北冬蟲夏草、北蛹蟲草、蟲草等,其有效成分和冬蟲夏草類似。自然界中野生蛹蟲草的資源稀缺,其產量受自然環境和氣候的影響很大,根本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目前市場上的蛹蟲草產品大多是人工培養的,人工培養的方式為(I)采集野生的蛹蟲草進行菌種的分離、純化,然后將蛹蟲草菌接種在固體培養基上,于20-25°C及一定的濕度和光照條件下培養,經35-45d子實體即可達到采收。姜明蘭等用野生菌進行組織分離,在PDA培養基上分離、純化出優良的原種,經人工馴化的原種在PDA液體培養基中擴大培養后,接種到大米培養基上,成功獲得子實體。張顯科等研究認為,高粱·米、小米、玉米渣和蠶蛹可以代替大米栽培蛹蟲草;(2)用液體深層發酵的方法人工生產蛹蟲草菌絲體。采用液體發酵的方法獲得菌絲體可以高效快速的得到某些有效成分,縮短生產周期。不少科研工作者對液體深層發酵的條件進行了探索。劉苗苗等用響應曲面法優化蛹蟲草液體培養條件,得出了蛹蟲草培養中最佳碳氮比和培養時間;唐芳榮,昌艷等以傳統工業廢料玉米漿、豆餅粉等作培養基,并對培養條件進行了優化。汪宇等以發酵得率為指標優化培養基成分,初步得到蛹蟲草液體培養條件和生長動力學,為蛹蟲草液體培養工業化生產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3)采用繅絲廠副產物干的桑蠶或柞蠶蛹,通過復水后高溫滅菌,然后接種,在18-23°C發菌,約30d左右發菌完畢,然后將蛹體照光,一定時間后可獲得蛹蟲草。目前,采用大米發酵也是獲得蟲草子實體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大米中缺少蟲體中特有的蛋白等營養物質,所獲得的子實體蟲草素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偏低,質量難以保證,更有不法者以無機氮源代替有機氮,使獲得的子實體中主要活性成分蟲草素的含量很低,甚至沒有,干擾了蛹蟲草的市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狀,旨在提供一種出草整齊、培養時間短、操作方便、成功率高,蟲草商品性好的柞蠶蛹蟲草盒式培養方法。本發明目的的實現方式為,一種柞蠶蛹蟲草盒式培養方法,具體步驟如下(I)接種前準備①挑出蠶繭中混合的死蠶蛹,用水洗掉蠶蛹表面的塵土及夾帶的毛片,晾干蠶蛹體表面水分,用臭氧或紫外線消毒30min ;②制備蟲草培養基250ml三角瓶中裝110_130ml液體培養基,用接種針在試管斜面培養基上刮取需用量的菌塊,放于三角瓶中,每瓶4-6個菌塊;23°C靜止培養24小時后搖床轉速90r/min輕搖,36h后搖床轉速120_130r/m,培養3_5天菌種較粘稠并有菌球出現;(2)接種
將液體菌種用10目無菌濾網過濾至滅過菌的罐頭瓶內,整個過程保持無菌操作,濾液中添加濾液體積O. 5-1. O倍的無菌水;接種時先用5ml注射器吸取菌液,從蠶蛹尾部數第二節處注射,注射深度l_2cm,每個蠶蛹的注射量O. 1-0. 5ml ;(3)蠶蛹僵化接種完畢后單層擺放在已消毒的培養室內的培養架上,溫度控制在16_18°C,1-3天接種處變干結痂;然后將蠶蛹轉移到滅過菌的培養盤內,每個蠶蛹之間留有空隙,單層擺放,升溫至13-18°C,每天通風30±10min, 4天后蠶蛹的尾部即僵化變硬;僵化時間7_10天,待環節處有菌絲出現,表示僵化完成;(4)出草管理將僵化好的蠶蛹擺放在盒內,盒內加10_20ml水,盒上覆蓋透明塑料薄膜,兩端留通氣孔,溫度保持在20-23°C,開始階段濕度70-80%,光線200-400 Lx,草長出來后,濕度85%以上,溫度20-23°C,每天通風8-15min ; (5)接種后的40-50天采收,采收時保持蟲草完整,不要折斷,采收后立即烘干,避光保存。本發明根據蠶蛹生理特點,采用蠶蛹盒式培養法,解決了柞蠶蛹栽培蟲草栽培過程中感染率低、易受雜菌污染、出草率低等問題;可充分滅菌,盒內溫、濕度易控制、調節,能充分光照,易采收。本發明出草整齊、培養時間短、操作方便、成功率高達95%以上,蟲草商品性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先清洗蠶繭、消毒、晾干;三角瓶中液體培養基,用接種針在試管斜面培養基上刮取需用量的菌塊,放于三角瓶中,搖床培養至有菌種較粘稠并有菌球出現;過濾至滅過菌的瓶內,菌球用無菌水沖洗,保持無菌操作;用注射器吸取菌液,從蠶蛹尾部數第二節處注射。單層擺放在消過毒的培養室內,接種處變干結痂,轉移到滅過菌的塑料盒內,至尾部僵化變硬,未僵化、有傷口的蠶蛹撿出,至環節處有菌絲出現;擺放在有通氣孔的塑料盒內,保持溫、濕度,長出蛹蟲草,采收,烘干。250ml三角瓶中所裝110_130ml液體培養基為PDA培養基。蠶蛹的尾部僵化變硬,傷口處流出的體液沾到其它蠶蛹上,用70%酒精擦拭消毒。培養室內的培養架層高45 ± 5cm,寬度60 ±6cm,長度80 ±8cm,培養架上鋪一層塑料窗紗,培養室內放一臺臭氧發生器。5ml注射器吸取菌液,從蠶蛹尾部數第二節處注射,注射深度l_2cm,每個蠶蛹的注射量 O. 1-0. 5ml ;將僵化好的蠶蛹擺放在長30 ± 5cm、寬20 ± 2cm、深10 ± Icm方形,有通氣孔的塑料盒內。下面用具體實施例詳述本發明。例I、(I)接種前準備①挑出蠶繭中混合的死蛹,用水洗掉蛹表面的塵土及夾帶的毛片,晾干蛹體表面水分,用臭氧消毒30min。
②制備蟲草培養基250ml三角瓶中裝IlOmlPDA培養基,用接種針在試管斜面培養基上刮取4個菌塊放于三角瓶中;23°C靜止培養24小時后搖床轉速90r/min輕搖,36h后搖床轉速120r/m,培養3天菌種較粘稠并有菌球出現;(2)接種,將液體菌種用10目無菌濾網過濾至滅過菌的罐頭瓶內,整個過程保持無菌操作,濾液中添加濾液體積O. 5倍的無菌水;接種時先用5ml注射器吸取菌液,從蠶蛹尾部數第二節處注射,注射深度1cm,每個蠶蛹的注射量O. Iml ;(3)蠶蛹僵化接種完畢后單層擺放在已消毒的培養室內,層高40cm,寬度54cm,長度72cm的培養架上,溫度控制在16°C,1_3天接種處變干結痂;然后將蠶蛹轉移到滅過菌的塑料盒內,每個蠶蛹之間留有空隙,單層擺放,控溫至13°C,每天通風20min,4天后蠶蛹的尾部即僵化變硬;僵化時間7-10天,待環節處有菌絲出現表示僵化完成; (4)出草管理將僵化好的蠶蛹擺放在長30cm、寬20cm、深IOcm方形,有通氣孔的塑料盒內,盒內加IOml水,盒上覆蓋透明塑料薄膜,兩端留通氣孔,溫度保持在20°C,開始階段濕度70%,光線200 Lx,草長出來后,濕度85%,溫度20°C,每天通風8min ;(5)接種后的50天采收,采收時保持蟲草完整,不要折斷,采收后立即烘干,避光保存。出草整齊、成功率95%。例2、(I)接種前準備①挑出蠶繭中混合的死蛹,用水洗掉蛹表面的塵土及夾帶的毛片,晾干蛹體表面水分,用臭氧或紫外線消毒30min,酒精表面滅菌。②制備蟲草培養基250ml三角瓶中裝120mlPDA培養基,用接種針在試管斜面培養基上刮取需用量的菌塊,放于三角瓶中,每瓶5個菌塊;23°C靜止培養24小時后搖床轉速90r/min輕搖,36h后搖床轉速125r/m,培養4天菌種較粘稠并有菌球出現;(2)接種,將液體菌種用10目無菌濾網過濾至滅過菌的罐頭瓶內,整個過程保持無菌操作,濾液中添加濾液體積O. 8倍的無菌水;接種時先用5ml注射器吸取菌液,從蠶蛹尾部數第二節處注射,注射深度I. 5cm,每個蠶蛹的注射量O. 2ml ;(3)蠶蛹僵化接種完畢后單層擺放在已消毒的培養室內,層高45cm,寬度60cm,長度80的培養架上,溫度控制在16°C,1-3天接種處變干結痂;然后將蠶蛹轉移到滅過菌的塑料盒內,每個蠶蛹之間留有空隙,單層擺放,升溫至16°C,每天通風30min,4天后蛹的尾部即僵化變硬;僵化時間8天,待環節處有菌絲出現表示僵化完成;(4)出草管理將僵化好的蠶蛹擺放在長30cm、寬20cm、深IOcm方,有通氣孔的形塑料盒內,盒內加15ml水,盒上覆蓋透明塑料薄膜,兩端留通氣孔,溫度保持在22°C,開始階段濕度80%,光線300 Lx,草長出來后,濕度90%,溫度22°C,每天通風IOmin ;(5)接種后的45天采收,采收時保持蟲草完整,不要折斷,采收后立即烘干,避光保存。出草整齊、成功率96%。例3、
(I)接種前準備①挑出蠶繭中混合的死蛹,用水洗掉蛹表面的塵土及夾帶的毛片,晾干蛹體表面水分,用臭氧或紫外線消毒30min,酒精表面滅菌。②制備蟲草培養基250ml三角瓶中裝130mlPDA培養基,用接種針在試管斜面培養基上刮取需用量的菌塊,放于三角瓶中,每瓶6個菌塊;23°C靜止培養24小時后搖床轉速90r/min輕搖,48h后搖床轉速130r/m,培養5天菌種較粘稠并有菌球出現;(2)接種,將液體菌種用10目無菌濾網過濾至滅過菌的罐頭瓶內,整個過程保持無菌操作,濾液中添加濾液體積I. O倍的無菌水;接種時先用5ml注射器吸取菌液,從蠶蛹尾部數第二節處注射,注射深度2. 0cm,每個蠶蛹的注射量O. 5ml ;(3)蠶蛹僵化接種完畢后單層擺放在已消毒的培養室內,層高50cm,寬度66cm,長度88cm的培 養架上,溫度控制在18°C,1_3天接種處變干結痂;然后將蠶蛹轉移到滅過菌的塑料盒內,每個蠶蛹之間留有空隙,單層擺放,升溫至18°C,每天通風40min,4天后蛹的尾部即僵化變硬;僵化時間7-10天,待環節處有菌絲出現表示僵化完成;(4)出草管理將僵化好的蠶蛹擺放在長35cm、寬22cm、深Ilcm方形,有通氣孔的塑料盒內,盒內加20ml水,盒上覆蓋透明塑料薄膜,兩端留通氣孔,溫度保持在23°C,開始階段濕度80%,光線400 Lx,草長出來后,濕度95%,溫度23 °C,每天通風15min ;(5)接種后的50天采收,采收時保持蟲草完整,不要折斷,采收后立即烘干,避光保存。出草整齊、成功率98%。
權利要求
1.一種柞蠶蛹蟲草盒式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接種前準備 ①挑出蠶繭中混合的死蠶蛹,用水洗掉蠶蛹表面的塵土及夾帶的毛片,晾干蠶蛹體表面水分,用臭氧或紫外線消毒30min ; ②制備蟲草培養基250ml三角瓶中裝110-130ml液體培養基,用接種針在試管斜面培養基上刮取需用量的菌塊,放于三角瓶中,每瓶4-6個菌塊;23°C靜止培養24小時后搖床轉速90r/min輕搖,36h后搖床轉速120_130r/m,培養3_5天菌種較粘稠并有菌球出現; (2)接種 將液體菌種用10目無菌濾網過濾至滅過菌的罐頭瓶內,整個過程保持無菌操作,濾液中添加濾液體積O. 5-1. O倍的無菌水;接種時先用5ml注射器吸取菌液,從蠶蛹尾部數第二節處注射,注射深度l_2cm,每個蠶蛹的注射量O. 1-0. 5ml ; (3)蠶蛹僵化 接種完畢后單層擺放在已消毒的培養室內的培養架上,溫度控制在16-18°C,1-3天接種處變干結痂;然后將蠶蛹轉移到滅過菌的培養盤內,每個蠶蛹之間留有空隙,單層擺放,升溫至13-18°C,每天通風30±10min, 4天后蠶蛹的尾部即僵化變硬;僵化時間7_10天,待環節處有菌絲出現,表示僵化完成; (4)出草管理 將僵化好的蠶蛹擺放在盒內,盒內加10_20ml水,盒上覆蓋透明塑料薄膜,兩端留通氣孔,溫度保持在20-23°C,開始階段濕度70-80%,光線200-400 Lx,草長出來后,濕度85%以上,溫度20-23°C,每天通風8-15min ; (5)接種后的40-50天采收,采收時保持蟲草完整,不要折斷,采收后立即烘干,避光保存。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柞蠶蛹蟲草盒式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250ml三角瓶中所裝110-130ml液體培養基為PDA培養基。
3.根據權利I所述一種柞蠶蛹蟲草盒式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蠶蛹的尾部僵化變硬,傷口處流出的體液沾到其它蠶蛹上,用70%酒精擦拭消毒。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柞蠶蛹蟲草盒式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尾部未僵化、有傷口的蠶蛹撿出。
5.根據權利I所述一種昨蠶蛹蟲草盒式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培養架層高45±5cm,寬度60±6cm,長度80±8cm,培養架上鋪一層塑料窗紗單層擺放,培養室內放一臺臭氧發生器。
6.根據權利I所述一種柞蠶蛹蟲草盒式培養方法,其特征在將僵化好的蠶蛹擺放在長30±5cm、寬20±2cm、深10± Icm方形,有通氣孔的塑料盒內。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柞蠶蛹蟲草盒式培養方法,包括蠶蛹清洗、消毒、接種、蟲草培養。菌種用PDA液體培養基培養,培養基高溫滅菌接種后搖床23℃左右培養至培養液較粘稠并有菌球出現。培養好的液體菌種過濾至無菌瓶內,菌球用菌液體積0.5-1倍的無菌水沖洗2-3次,整個過程無菌操作。接種時用注射器吸取菌液,從蠶蛹尾部數第二節處注射;接種后單層擺放于消過毒的培養室內,接種處變干結痂,轉移到滅過菌的塑料盒內培養,至尾部僵化變硬、環節處有菌絲出現時擺放在有通氣孔盒內,保持溫、濕度,直至長出蛹蟲草,采收,烘干。本發明溫、濕度易控制、調節,能充分光照,易采收,蟲草培養時間短、操作方便、出草整齊,成功率高達95%以上,蟲草商品性好。
文檔編號A01G1/04GK102907256SQ201210402218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9日
發明者楊德, 周明, 白志尚, 郭鵬, 李露, 薛淑靜, 程薇, 高虹, 史德芳, 葉麗秀, 張金木, 王俊 申請人: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核農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