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東方鲀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以及投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海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以及投餌方法。
背景技術:
東方飩原產馬來西亞、緬甸、印度,廣泛分布于溫帶、亞溫帶和熱帶海區的底層食肉性魚類。有時也進入江河,以黃、渤海區種類多,達14種,東海區14種,南海區8種。體長SO-IOOcm,橢圓形。背部光滑,背鰭后移到尾柄處,與臀鰭上下對稱,胸鰭寬大,頭大,眼睛緊靠頭頂,身體中央肥大呈圓筒形。全身體色黃綠,背部有暗黑色花斑,腹部銀白色。東方飩瀕危等級名貴,目前,在我國的福建和浙江地區已開展了東方飩的大規模人工育苗,但東方飩仔稚魚的專用配合飼料尚未研發,培育飼料主要采用輪蟲、鹵蟲和橈足類等,采用現 有的海水仔稚魚飼料投喂東方飩,存在營養不全面、適口性差、吸收利用率低等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東方飩的成活率,制約了其養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開展東方飩仔稚魚專用微膠囊飼料的研制,對提高東方飩苗種成活率、解決東方飩規?;庇⒓涌鞏|方飩養殖產業化進程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以及投餌方法。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菜籽餅15 — 25份,大麥粉30— 40份,紅薯粉10 — 30份,蠅蛆粉5 —15份,啤酒酵母10 — 20份,雞蛋粉5—15份,Φ丘蝴粉4一 10份,脫脂奶粉5—15份,魚肝油4一 12份,卵磷脂I至5份,復合維生素I至3份,復合礦物質I至3份,粘結劑O. 5—1. 5份,誘食劑O. 5—1. 5份。所述的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菜籽餅18—22份,大麥粉33—37份,紅薯粉15—25份,蜆蛆粉8一12份,啤酒酵母13一18份,雞蛋粉8一12份,Φ丘蝴粉6—8份,脫脂奶粉8—12份,魚肝油7—10份,卵磷脂2至4份,復合維生素I. 5至2. 5份,復合礦物質I. 5至2. 5份,粘結劑O. 8-1. 2份,誘食劑 O. 8 — I. 2 份。所述的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菜籽餅20份,大麥粉35份,紅薯粉20份,蠅蛆粉10份,啤酒酵母15份,雞蛋粉10份,蚯蚓粉7份,脫脂奶粉10份,魚肝油8份,卵磷脂3份,復合維生素2份,復合礦物質2份,粘結劑I份,誘食劑I份。所述的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結劑為馬鈴薯淀粉,所述誘食劑為?;撬?。所述的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將固體飼料原料用超微粉碎機進行粉碎;
2)將各種飼料原料按飼料配方的比例稱重、混合,加入水,先用手工充分混合,然后通過100目篩網;
3)將混合后的原料制成微粒;
4)將制成的微粒飼料采用流化床底噴或用糖衣機進行包衣,將包衣液均勻的噴涂在飼料表面,制成微膠囊飼料,其中包衣液采用明膠的水溶液;
5)將制備的微膠囊飼料通過不同目數的振蕩篩,用篩分法進行粒徑分級;
6)將分級好的飼料用真空包裝機密封于鋁箔袋中,保存于4°C的冰箱中待用。
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將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流化床頂噴方法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驟將混合后的物料放在流化床中,蠕動泵噴入水,流量為2 — 3mL/min,流化床的進風溫度為70—80°C、出風溫度為40—50°C、床溫50— 60°C、壓縮空氣壓強30—40Mpa,制得的飼料產品粒徑分布在200 700 μ m之間。所述的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的投餌方法,對東方飩魚苗進行4天的飼料轉換期,在轉換期內每天減少25%生物活餌的用量,每天增加25%微膠囊飼料的用量,15-25日齡期間投喂200-400 μ m粒徑的微膠囊飼料,25-35日齡期間更換為400-700 μ m粒徑的微膠囊飼料,4. 0-10. O mg/尾/天,同時增大充氣量,使飼料能均勻的分布于水體中,育苗池中的溶解氧保持在7mg/L以上,亞硝酸鹽含量小于O. 03mg/L,保持養殖水溫為25 ± 3 °C、鹽度為35 ± 2%。、pH值為8. 2 ± O. 2,采用少量多次,飽食投喂的方式,每天投喂6次,每天吸池底I次,以清除池底的殘餌和死苗,及時清除水面漂浮的污物,換水量為80%。本發明的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的投餌方法,采用創新的配方和加工工藝,既能滿足仔稚魚生長的營養需求,又具有營養全面、適口性好、水中穩定性能好等優點,能批量生產,便于儲藏、運輸和投喂,適合工廠化的苗種生產,同時采用了相應的投喂方法和投喂裝置,能夠提高東方飩仔稚魚的生長和成活率,適合大規模推廣使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2012年5月,在浙江海洋學院食品學院工藝實驗室制備了微膠囊飼料。2012年6— 7月,在浙江海洋學院試驗場進行了東方飩仔稚魚微膠囊飼料的養殖效果評價試驗。東方飩的仔稚魚來自試驗場培育的親魚產卵、孵化所得。卵的孵化溫度為25±2°C,孵化出的魚苗暫養于室內的水泥池中,育苗期間水溫25±2°C,鹽度為25 27%。。從仔稚魚孵化后飼喂經過營養強化的輪蟲、鹵蟲,直至試驗開始。實施例I 一、飼料配方
菜籽餅180g,大麥粉330g,紅薯粉250g,蠅蛆粉80g,啤酒酵母130g,雞蛋粉120g,蚯蚓粉60g,脫脂奶粉120g,魚肝油70g,卵磷脂40g,復合維生素15g,復合礦物質15g,馬鈴薯淀粉12g,牛磺酸12g。二、微膠囊餌料的制備方法
將固體餌料原料用超微粉碎機進行粉碎,粒度小于20 μ m,將各種飼料原料按飼料配方的比例稱重、混合,加入水,先用手工充分混合,然后通過100目篩網,然后用三維多向運動混合機混合30 min。采用流化床頂噴方法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驟將混合后的物料放在流化床中,蠕動泵噴入水,流量為2. 5mL/min,流化床的進風溫度為75°C、出風溫度為45°C、床溫55°C、壓縮空氣壓強35Mpa,制得的飼料產品粒徑分布在200 700 μ m之間。然后改用流化床底噴方法,將溶于熱水的明膠溶液進行底噴,工藝條件為進風溫度為70°C,出風溫度為40°C,床溫為45°C,空氣壓強25mPa,蠕動泵的流速為3mL/min,包衣材料為明膠溶液,明膠的用量為100g。將制備的微膠囊飼料通過100目、80目、60目、40目、30目、20目、10目的振蕩篩,采用篩分法進行粒徑分級。將分級好的飼料用真空包裝機密封與鋁箔袋中,保存于4°C的冰箱中待用。三、養殖試驗
以15日齡的東方飩仔魚作為試驗材料,全長為O. 6cm。將東方飩仔魚移入到2個2. 5m3的水泥養殖池中,每池放I萬尾。對照組飼喂冷藏的橈足類。
對東方飩魚苗進行4天的餌料轉換期,在轉換期內每天減少25%生物活餌的用量,每天增加25%微膠囊餌料的用量,15-25日齡期間主要投喂200-400 μ m粒徑的微膠囊餌料,25-35日齡期間更換為400-700 μ m粒徑的微膠囊餌料,4. 0-10. O mg/尾/天,同時增大充氣量,使飼料能均勻的分布于水體中,育苗池中的溶解氧保持在7mg/L以上,亞硝酸鹽含量小于O. 03mg/L,保持養殖水溫為25±3°C、鹽度為35±2%。、口11值為8. 2±0. 2,采用少量多次,飽食投喂的方式,每天投喂6次,每天吸池底I次,以清除池底的殘餌和死苗,及時清除水面漂浮的污物,換水量為80%。養殖進行20天,試驗組的東方飩的成活率為23. 2%,對照組的成活率為16. 1% ;試驗組東方飩的平均全長為10. 6cm,對照組石斑魚的平均全長為7. 5cm。實施例2
飼料配方的組成為菜籽餅200g,大麥粉350g,紅薯粉200g,蠅蛆粉100g,啤酒酵母150g,雞蛋粉100g,蚯蚓粉70g,脫脂奶粉100g,魚肝油85g,卵磷脂30g,復合維生素20g,復合礦物質20g,馬鈴薯淀粉IOg,?;撬?0g。制備方法和試驗方法同實施例1,養殖進行20天,試驗組的東方飩的成活率為29. 1%,對照組的成活率為18. 5% ;試驗組東方飩的平均全長為12. 3cm,對照組石斑魚的平均全長為7. 9cm。實施例3
飼料配方的組成為菜籽餅220g,大麥粉370g,紅薯粉150g,蠅蛆粉120g,啤酒酵母180g,雞蛋粉80g,蚯蚓粉80g,脫脂奶粉80g,魚肝油100g,卵磷脂20g,復合維生素25g,復合礦物質25g,馬鈴薯淀粉8g,牛磺酸8g。制備方法和試驗方法同實施例1,養殖進行20天,試驗組的東方飩的成活率為26. 9%,對照組的成活率為17. 5% ;試驗組東方飩的平均全長為11. 2cm,對照組石斑魚的平均全長為7. 4cm。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菜籽餅15 — 25份,大麥粉30— 40份,紅薯粉10 — 30份,蠅蛆粉5 —15份,啤酒酵母10 — 20份,雞蛋粉5—15份,Φ丘蝴粉4一10份,脫脂奶粉5—15份,魚肝油4一12份,卵磷脂I至5份,復合維生素I至3份,復合礦物質I至3份,粘結劑O. 5—1. 5份,誘食劑O. 5—1. 5份。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菜籽餅18—22份,大麥粉33—37份,紅薯粉15—25份,蠅蛆粉8—12份,啤酒酵母13—18份,雞蛋粉8一12份,Φ丘蝴粉6—8份,脫脂奶粉8—12份,魚肝油7—10份,卵磷脂2至4份,復合維生素I. 5至2. 5份,復合礦物質I. 5至2. 5份,粘結劑O. 8-1. 2份,誘食劑O. 8 — I. 2份。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菜籽餅20份,大麥粉35份,紅薯粉20份,蠅蛆粉10份,啤酒酵母15份,雞蛋粉10份,蚯蚓粉7份,脫脂奶粉10份,魚肝油8份,卵磷脂3份,復合維生素2份,復合礦物質2份,粘結劑I份,誘食劑I份。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結劑為馬鈴薯淀粉,所述誘食劑為牛磺酸。
5.如權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固體飼料原料用超微粉碎機進行粉碎; 2)將各種飼料原料按飼料配方的比例稱重、混合,加入水,先用手工充分混合,然后通過100目篩網; 3)將混合后的原料制成微粒; 4)將制成的微粒飼料采用流化床底噴或用糖衣機進行包衣,將包衣液均勻的噴涂在飼料表面,制成微膠囊飼料,其中包衣液采用明膠的水溶液; 5)將制備的微膠囊飼料通過不同目數的振蕩篩,用篩分法進行粒徑分級; 6)將分級好的飼料用真空包裝機密封于鋁箔袋中,保存于4°C的冰箱中待用。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將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流化床頂噴方法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驟將混合后的物料放在流化床中,蠕動泵噴入水,流量為2—3mL/min,流化床的進風溫度為70—80°C、出風溫度為40—50°C、床溫50—60°C、壓縮空氣壓強30— 40Mpa,制得的飼料產品粒徑分布在200 700 μ m之間。
7.如權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東方飩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的投餌方法,對東方飩魚苗進行4天的飼料轉換期,在轉換期內每天減少25%生物活餌的用量,每天增加25%微膠囊飼料的用量,15-25日齡期間投喂200-400 μ m粒徑的微膠囊飼料,25-35日齡期間更換為400-700 μ m粒徑的微膠囊飼料,4. 0-10. O mg/尾/天,同時增大充氣量,使飼料能均勻的分布于水體中,育苗池中的溶解氧保持在7mg/L以上,亞硝酸鹽含量小于O. 03mg/L,保持養殖水溫為25±3°C、鹽度為35±2%。411值為8. 2±0. 2,采用少量多次,飽食投喂的方式,每天投喂6次,每天吸池底I次,以清除池底的殘餌和死苗,及時清除水面漂浮的污物,換水量為8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東方鲀仔稚魚的微膠囊餌料,包括菜籽餅、大麥粉、紅薯粉、蠅蛆粉、啤酒酵母、雞蛋粉、蚯蚓粉、脫脂奶粉、魚肝油、卵磷脂等原料,本發明采用創新的配方和加工工藝,既能滿足仔稚魚生長的營養需求,又具有營養全面、適口性好、水中穩定性能好等優點,能批量生產,便于儲藏、運輸和投喂,適合工廠化的苗種生產,同時采用了相應的投喂方法和投喂裝置,能夠提高東方鲀仔稚魚的生長和成活率,適合大規模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A23K1/18GK102934749SQ20121047101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
發明者趙晟, 牛亞麗, 張彩明 申請人:浙江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