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增效作用的殺蟲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具有改進性能的殺蟲組合物,具體地說是涉及ー種包含的殺蟲組合物,屬于農藥制劑領域。
背景技術:
氟蟲雙酰胺(flubendiamide)屬新型鄰苯ニ甲酰胺類殺蟲劑,通過激活魚尼丁受體細胞內鈣釋放通道,導致貯存鈣離子的失控性釋放。是目前為數不多的作用于昆蟲細胞魚尼丁(Ryanodine)受體的化合物。對鱗翅目害蟲有廣譜防效,與現有殺蟲劑無交互抗性產生,非常適宜于現有殺蟲劑產生抗性的害蟲的防治。對幼蟲有非常突出的防效,對成蟲防效有限,沒有殺卵作用。因此該農藥限制了對刺吸式害蟲防治作用。 高效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 )是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它的藥效特點,抑制昆蟲神經軸突部位的傳導,對昆蟲具有趨避、擊倒及毒殺的作用,殺蟲譜廣,活性較高,藥效迅速,噴灑后耐雨水沖刷,但長期使用易對其產生抗性,對刺吸式ロ器的害蟲及害螨有一定防效。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屬于氨基甲酸酯類,其毒性機理是抑制昆蟲こ酰膽堿酶(Ache)和羧酸酯酶的活性,造成こ酰膽堿(Ach)和羧酸酯的積累,影響昆蟲正常的神經傳導而致死。其殺傷力強,見效快,具有胃毒及觸殺作用。特點是脂溶性、內吸性好、滲透力強、作用迅速、殘留低、有較長的殘效、使用安全等,對成蟲及幼蟲均有效,對作物無害。可防治柑橘等水果及蔬菜、玉米、棉花、水稻、甘蔗等多種經濟作物害蟲,對蚜蟲的防治效果尤為優異。如柑桔銹壁虱、蚜蟲、潛葉娥、介殼蟲,棉花蚜蟲、棉鈴蟲、棉葉蝶,果樹蚜蟲,蔬菜蚜蟲、薊馬,甘蔗蔗螟、玉米蚜蟲、蝽蟓、茶樹蚜蟲、小綠葉蟬,水稻薊馬、螟蟲、葉蟬、飛虱,麥類蚜蟲等。こ酰甲胺磷(ac印hate)屬有機磷酸酯類農藥,こ酰甲胺磷為內吸殺蟲劑,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并可殺卵,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是緩效型殺蟲劑,適用于蔬菜、茶樹、煙草、果樹、棉花、水稻、小麥、油菜等作物,防治多種咀嚼式、刺吸式ロ器害蟲和害螨及衛生害蟲。長期重復且專一施用ー種活性化合物來防治害蟲在很多情況下將導致害蟲的抗藥性增強,為降低害蟲抗藥性,目前通常使用不同活性化合物的混合物來防治害蟲。通過將具有不同作用機理的活性化合物進行組合,可延緩抗性產生,降低施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并減少防治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殺蟲劑在實際應用中抗性問題,篩選出兩種不同殺蟲原理的殺蟲劑進行復配,以提高殺蟲劑防治效果,降低施藥量,擴大使用范圍。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ー組殺蟲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兩種有效成分A和B,活性組分A為氟蟲雙酰胺,活性組分B為選自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硫克百威、こ酰甲胺磷中的ー種。發明人通過試驗發現,上述殺蟲組合物增效明顯,施用量減少,可降低使用成本。含有組分A與組分B的化合物結構類型不同,作用機制各異,兩者復配能夠擴大殺蟲譜,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昆蟲抗性的產生,且組分A與組分B之間無交互抗性。本發明提供包含兩種有效成分A和B殺蟲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及在農業領域防治農作物蟲害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物包含A和B兩種活性組分,兩組分之間的重量比為1:60 60:1,優選重量比1:40 40:1。該殺蟲組合物還含有農藥制劑中通常使用的助劑、溶剤、載體輔助成分以做成各種適合在農業中使用的劑型。 可用已知的方法可以將本發明的組合物制備成各種劑型,可以將有效成分與助齊U,如溶劑、固體載體,需要時可以與表面活性劑一起均勻混合、研磨,制備成所需要的劑型。合適的助劑可以是固體或液體,它們通常是劑型加工過程中常用的物質,例如天然的或再生的礦物質,溶剤、分散劑、潤濕劑、膠粘劑、增稠劑、粘合劑或肥料。上述的溶劑可選自芳香烴,優選含8-12個碳原子,如ニ甲苯混合物或取代的苯,酞酸酯類,如酞酸ニ丁酯或酞酸ニ辛酸,脂肪烴類,如環已烷或石臘,醇和こニ醇和它們的醚和酷,如こ醇,こニ醇,こニ醇單甲基;酮類,如環已酮,強極性的溶剤,如N-甲基-2-吡咯烷酮,ニ甲基亞砜或ニ甲基甲酰胺,和植物油或植物油,如大豆油。上述的固體載體,如用于粉劑和可分散劑的通常是天然礦物填料,例如滑石、高嶺土,蒙脫石或活性白土。為了管理組合物的物理性能,也可以加入高分散性硅酸或高分散性吸附聚合物載體,例如粒狀吸附載體或非吸附載體,合適的粒狀吸附載體是多孔型的,如浮石、皂土或膨潤土 ;合適的非吸附載體如方解石或砂。另外,可以使用大量的無機性質或有機性質的預制成粒狀的材料作為載體,特別是白云石。根據本發明的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的化學性質,合適的表面活性劑為木質素磺酸、萘磺酸、苯酚磺酸、堿土金屬鹽或胺鹽,烷基芳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脂肪醇硫酸鹽,脂肪酸和硫酸化脂肪醇こニ醇醚,還有磺化萘和萘衍生物與甲醛的縮合物,萘或萘磺酸與苯酚和甲醛的縮合物,聚氧こ烯辛基苯基醚,こ氧基化異辛基酚,辛基酚,壬基酚,烷基芳基聚こニ醇醚,三丁基苯聚こニ醇醚,三硬脂基苯基聚こニ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こ氧基化蓖麻油,聚氧こ烯烷基醚,氧化こ烯縮合物、こ氧基化聚氧丙烯,月桂酸聚こニ醇醚縮醛,山梨醇酯,木質素亞硫酸鹽廢液和甲基纖維素。本發明組合物的施用方法包括將本發明的組合物用于植物生長的地上部分,包括葉部或葉面。可以將植物的生長場所,如稻田,用組合物的液體制劑浸濕,或者將組合物以固體形式施用于土壤中,如以顆粒形式(土壌施用),組合物可以由土壤經植物根部進入植物體內(內吸作用)。這些組合物可以僅僅包含活性成分進行施用,也可以與添加劑一起混合使用,因此本發明的組合物可以制備成各種劑型,例如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油懸浮劑、水分散粒劑、水乳劑、微乳劑。根據這些組合物的性質以及施用組合物所要達到的目的和環境情況,可以選擇將組合物以噴霧、彌霧、噴粉、撒播或潑澆等之類的方法施用。本發明的組合物中兩種有效成分表現為增效效果,比單個化合物的單獨活性更為顯著。增效效果表現為允許施用量減少、更寬的殺蟲譜、見效快、更持久的防治效果、通過僅僅一次或少數幾次施用更好的控制害蟲、以及加寬了可能的施用間隔時間。這些特性對解決殺蟲劑單劑普遍存在的抗性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本發明的殺蟲組合物應用在水稻、小麥、棉花、玉米、大豆、蔬菜、果樹等各種農作物上。其應用于防治鱗翅目、同翅目、鞘翅目、雙翅目等害蟲,尤其是對螟蟲、稻縱卷葉螟、小菜蛾、菜青蟲、稻飛虱、蚜蟲、斜紋夜蛾、煙粉虱等效果顯著。本品表現出的其它特點主要表現為1、可應用于噴霧、拌種、混土撒播等各種可能的施藥方式;2、本組合物的兩個單劑化學結構差異很大,作用機理完全不同,不存在交互抗性,可延緩兩單劑單獨使用所產生的抗性問題;3、本發明的組合物混配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對作物安全、防效好。經試驗證明,本發明組合物化學性質穩定,增效顯著,對防治對象表現出明顯的增效以及互補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歩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構思前提下對本發明制備方法的簡單改進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以下實施例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本發明組合物各種制劑的加工エ藝均為現有技術,根據不同情況可以有所變化。一、劑型制備實施例(一)水分散粒劑的加工及實施例將活性成分氟蟲雙酰胺與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硫克百威、こ酰甲胺磷中的ー種,與助劑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成可濕性粉劑,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擠壓造粒,經干燥篩分后制得水分散粒劑產品。實施例1 :61%氟蟲雙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分散粒劑(60:1)氟蟲雙酰胺60%,高效氯氟氰菊酯1%,烷基萘磺酸鈉4%,十二烷基磺酸鈉3%,硫酸銨3%,輕質碳酸鈣補足至100%。實施例2 58%氟蟲雙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分散粒劑(1:57)氟蟲雙酰胺1%,高效氯氟氰菊酯57%,木質素磺酸鈉5%,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7%,十二烷基硫酸鈉3%,硅藻土補足至100%。實施例3 56%氟蟲雙酰胺 丁硫克百威水分散粒劑(55:1)氟蟲雙酰胺55%,丁硫克百威1%,木質素磺酸鈉6%,十二烷基磺酸鈉3%,黃原膠1%,羧甲基淀粉鈉1%,凹凸棒土補足至100%。實施例4 61%氟蟲雙酰胺 丁硫克百威水分散粒劑(1:60)氟蟲雙酰胺1%,丁硫克百威60%,硫酸銨1%,海藻酸鈉2%,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1%,有機硅酮1%,膨潤土補足至100%。實施例5 60%氟蟲雙酰胺 こ酰甲胺磷水分散粒劑(59:1)氟蟲雙酰胺59%,こ酰甲胺磷1%,十二烷基磺酸鈉2%,烷基萘磺酸鈉2%,硫酸銨3%,輕質碳酸鈣補足至100%。實施例6 55%氟蟲雙酰胺 こ酰甲胺磷水分散粒劑(I 54)
氟蟲雙酰胺1%,こ酰甲胺磷54%,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5%,木質素磺酸鈉4%,十二烷基硫酸鈉3%,硅藻土補足至100%。(ニ)懸浮劑的加工及實施例將活性成分氟蟲雙酰胺與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硫克百威、こ酰甲胺磷中的ー種,與分散劑、潤濕劑、增稠劑和水等各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勻,經砂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半成品,分析后補加水混合均勻過濾即得成品。實施例7 31%氟蟲雙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懸浮劑(30:1)
氟蟲雙酰胺30%,高效氯氟氰菊酯1%,木質素磺酸鈉7%,黃原膠0. 8%,膨潤土 3%,硅酸鋁鎂1%,こニ醇4%,水補足至100%。實施例8 21%氟蟲雙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懸浮劑(I 20)氟蟲雙酰胺1%,高效氯氟氰菊酯20%,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6%,膨潤土 4%,丙三醇5%,水補足至100%。實施例9 33%氟蟲雙酰胺 丁硫克百威懸浮劑(10:1)氟蟲雙酰胺30%,丁硫克百威3%,脂肪醇聚氧こ烯醚磷酸酯7%,白炭黑3%,丙三醇6%,苯甲酸鈉2%,水補足至100%。實施例10 33%氟蟲雙酰胺 丁硫克百威懸浮劑(I 10)氟蟲雙酰胺3%,丁硫克百威30%,木質素磺酸鈉7%,白炭黑3%,こニ醇6%,黃原膠1%,水補足至100%。實施例11 :40%氟蟲雙酰胺 こ酰甲胺磷懸浮劑(1:1)氟蟲雙酰胺20%,こ酰甲胺磷20%,脂肪醇聚氧こ烯醚磷酸酯7%,白炭黑3%,丙三醇6%,苯甲酸鈉2%,水補足至100%。實施例12 :30%氟蟲雙酰胺 こ酰甲胺磷懸浮劑(2:1)氟蟲雙酰胺20%,こ酰甲胺磷10%,木質素磺酸鈉7%,白炭黑3%,こニ醇6%,黃原膠1%,水補足至100%。(三)可濕性粉劑的加工及實施例將活性成分氟蟲雙酰胺A與B活性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硫克百威、こ酰甲胺磷中的一種與各種助劑及填料等按比例充分混合,經超細粉碎機粉碎后制得可濕性粉劑。實施例13: 90%氟蟲雙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濕性粉劑(2:88)氟蟲雙酰胺2%,高效氯氟氰菊酯88%,木質素磺酸鈣2%,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膨潤土 2%,凹凸棒土補足至100%。實施例14: 88%氟蟲雙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濕性粉劑(86:2)氟蟲雙酰胺86%,高效氯氟氰菊酯2%,烷基聚氧こ基醚磺酸鹽1%,拉開粉2%,膨潤土1. 5%,白炭黑2%,硅藻土補足至100%。實施例15: 88%氟蟲雙酰胺 丁硫克百威可濕性粉劑(86:2)氟蟲雙酰胺86%,丁硫克百威2%,聚氧こ烯辛基苯基醚2%,木質素磺酸鈉6%,白炭黑4%,硅藻土補足至100%。實施例16: 70%氟蟲雙酰胺 丁硫克百威可濕性粉劑(1:1)氟蟲雙酰胺35%,丁硫克百威35%,木質素磺酸鈣7%,白炭黑5%,十二烷基苯磺酸鈉3%,凹凸棒土補足至100%。
實施例17: 85%氟蟲雙酰胺 こ酰甲胺磷可濕性粉劑(83:2)氟蟲雙酰胺83%,こ酰甲胺磷2%,聚氧こ烯辛基苯基醚1%,木質素磺酸鈉2%,白炭黑3%,硅藻土補足至100%。實施例18 : 78%氟蟲雙酰胺 こ酰甲胺磷可濕性粉劑(2:76)氟蟲雙酰胺2%,こ酰甲胺磷76%,十二烷基苯磺酸鈉3%,白炭黑5%,木質素磺酸鈣7%,凹凸棒土補足至100%。(四)微乳劑的加工及實施例 將活性成分氟蟲雙酰胺A與活性成分B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硫克百威、こ酰甲胺磷中的ー種在溶劑中完全溶解后,進行攪拌,同時加入乳化剤、增效助劑和抗凍劑,待上述體系混勻后,再將水慢慢加入上述混合液中,充分攪拌后即可配成不同含量的微乳劑。實施例19 20%氟蟲雙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劑(I I)氟蟲雙酰胺10%,高效氯氟氰菊酯10%,丙酮15%,復硝酚鈉0. 5%,烷基聚氧こ烯醚和壬基酚聚氧こ烯醚5%,丙ニ醇1%,尿素2%,水補足至100%。實施例20 21%氟蟲雙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劑(20:1)氟蟲雙酰胺20%,高效氯氟氰菊酯1%,脂肪酸聚氧こ烯酯和苯こ基酚聚氧こ烯醚4%,丙三醇2%,甲醇11%,氮酮1%,水補足至100%。實施例21 19%氟蟲雙酰胺 丁硫克百威微乳劑(1: 18)氟蟲雙酰胺1%,丁硫克百威18%,烷基苯磺酸鹽和烷基萘磺酸鹽16%,噻酮1%,こ酸こ酯16%,丙ニ醇1%,水補足至100%。實施例22 21%氟蟲雙酰胺 丁硫克百威微乳劑(20:1)氟蟲雙酰胺20%,丁硫克百威1%,十二烷基苯磺酸鈣8%,噻酮0. 5%,山梨酸14%,聚こニ醇3%,水補足至100%。實施例23 18%氟蟲雙酰胺 こ酰甲胺磷微乳劑(I 2)氟蟲雙酰胺6%,こ酰甲胺磷12%,丙酮15%,復硝酚鈉0. 5%,烷基聚氧こ烯醚和壬基酚聚氧こ烯醚5%,丙ニ醇1%,尿素2%,水補足至100%。實施例24 21%氟蟲雙酰胺 こ酰甲胺磷微乳劑(20:1)氟蟲雙酰胺20%,こ酰甲胺磷1%,脂肪酸聚氧こ烯酯和苯こ基酚聚氧こ烯醚4%,丙三醇2%,甲醇11%,氮酮1%,水補足至100%。(五)水乳劑的加工及實施例在乳化釜中,將活性成分氟蟲雙酰胺A與B活性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硫克百威、こ酰甲胺磷中的ー種與溶劑、助劑在機械攪拌下混合均勻,然后投入乳化劑和穩定劑攪拌均勻,最后加入水,在100-12000轉/分鐘的轉速下攪拌10-30分鐘,使之成為均勻乳狀的產品。實施例25 22%氟蟲雙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10:1)氟蟲雙酰胺20%,高效氯氟氰菊酯2%,N-鄰苯ニ甲酸ニ甲酯4%,壬基酚苯氧こ烯醚3%,2,6- ニ叔丁基-4-甲基苯酚2%,こニ醇3%,聚こ烯醇1%,苯甲酸鈉1%,有機硅消泡劑0. 8%,水補足至100%o實施例26 44%氟蟲雙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I 10)氟蟲雙酰胺4%,高效氯氟氰菊酯40%,丁基羥基茴香醚4%,聚異丁ニ酸酐-聚乙ニ醇共聚物3%,丙ニ醇2%,黃原膠3%,聚こ烯醇1%,有機硅消泡劑1. 2%,水補足至100%。實施例27 25%氟蟲雙酰胺 丁硫克百威水乳劑(4:1)氟蟲雙酰胺20%,丁硫克百威5%,聚氧こ烯嵌段共聚物3%,丙ニ醇1%,黃原膠2%,聚異丁ニ酸酐-聚こニ醇共聚物3%,有機硅消泡劑1. 2%,水補足至100%。實施例28 31%氟蟲雙酰胺 丁硫克百威水乳劑(I 30)氟蟲雙酰胺1%,丁硫克百威30%,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2%,蓖麻油聚氧こ烯醚1%,丙三醇3%,聚こ烯醇1. 2%,苯甲酸鈉1%,異辛醇2%,水補足至100%。實施例29 21%氟蟲雙酰胺 こ酰甲胺磷水乳劑(1:20)
氟蟲雙酰胺1%,こ酰甲胺磷20%,2,6- ニ叔丁基-4-甲基苯酚1%,壬基酚苯氧こ烯醚2%,こニ醇3%,苯甲酸鈉1%,N-鄰苯ニ甲酸ニ甲酯2%,聚こ烯醇1%,有機硅消泡劑1%,水補足至100%。實施例30 22%氟蟲雙酰胺 こ酰甲胺磷水乳劑(1:10)氟蟲雙酰胺2%,こ酰甲胺磷20%,丙ニ醇2%,丁基羥基茴香醚3%,聚異丁 ニ酸酐-聚こニ醇共聚物3%,黃原膠3%,聚こ烯醇1%,有機硅消泡劑1. 2%,水補足至100%。(六)油懸浮劑的加工及實施例將活性成分氟蟲雙酰胺A與B活性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硫克百威、こ酰甲胺磷中的ー種與分散劑、穩定劑、消泡劑和溶劑等各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放入砂磨釜內研磨后,送入均質混合器內混勻即得成品。實施例31 :31%氟蟲雙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油懸浮劑1:30氟蟲雙酰胺1%,高效氯氟氰菊酯30%,木質素磺酸鈉8%,膨潤土 4%,黃原膠1%,有機硅消泡劑2%,大豆油補足至100%。實施例32 45%氟蟲雙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油懸浮劑(1:2)氟蟲雙酰胺15%,高效氯氟氰菊酯30%,拉開粉8%,膨潤土 5%,有機硅酮2%,機油補足至100%。實施例33 30%氟蟲雙酰胺 丁硫克百威油懸浮劑(2:1)氟蟲雙酰胺20%,丁硫克百威10%,萘磺酸甲醛縮合物8%,硅藻土 5%,硅酸鎂鋁2%,ニ氯こ烷補足至100%。實施例34 41%氟蟲雙酰胺 丁硫克百威油懸浮劑(1:40)氟蟲雙酰胺1%,丁硫克百威40%,木質素磺酸鈉11%,ニ氧化硅氣凝膠4%,硅酸鎂鋁2%,蓖麻油補足至100%。實施例35 22%氟蟲雙酰胺 こ酰甲胺磷油懸浮劑(I 10)氟蟲雙酰胺2%,こ酰甲胺磷20%,有機硅消泡劑1%,膨潤土 3%,木質素磺酸鈉7%,黃原膠1%,大豆油補足至100%。實施例36 22%氟蟲雙酰胺 こ酰甲胺磷油懸浮劑(10:1)氟蟲雙酰胺20%,こ酰甲胺磷2%,膨潤土 3%,拉開粉7%,有機硅酮2%,機油補足至
100% Oニ、藥效驗證試驗(一)室內毒力活性測定實施例1氟蟲雙酰胺與高效氯氟氰菊酯復配對甘藍上小菜蛾毒力測定試驗
1.1供試藥劑氟蟲雙酰胺原藥、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藥、氟蟲雙酰胺與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比例混配劑1.2供試蟲源小菜蛾幼蟲1. 3測定方法無施用過殺蟲劑的甘藍葉片剪成直徑5cm,供試藥劑分別用噴霧器均勻噴在菜葉正、反面,晾干后移入培養皿,接入2齡幼蟲,每處理50頭,重復4次,并以清水対照。于25°C室溫、75%-85%相対濕度下飼養,每隔12h更換藥劑處理過的新甘藍葉片,48h后檢查死亡數,計算死亡率,并以對照的死亡率進行校正,以此求得致死中濃度。1.4數據分析按有效成分百分比氟蟲雙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配比為60:1、40:1、20:1、10:1、1:1、1:10、1: 20、1:40、1:60進行試驗,依孫云沛法計算藥劑的毒力指數級共毒系數(CTC)。實測毒力指數(ATI)=(標準藥劑LC50/供試藥劑LC50)*100理論毒力指數(TTI)=A藥劑毒力指數*混劑中A的百分含量+ B藥劑毒力指數*混劑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數(CTC)=[混劑實測毒力指數(ATI) /混劑理論毒力指數(TTI) ]*100CTC彡80,組合物表現為拮抗作用,80 < CTC < 120,組合物表現為相加作用,CTC彡120,組合物表現為增效作用。表I氟蟲雙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及其不同配比復配對甘藍小菜蛾毒力測定結果分析
權利要求
1.具有增效作用的殺蟲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物包含A和B兩種活性組分,其中活性組分A為氟蟲雙酰胺,活性組分B為選自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硫克百威、乙酰甲胺磷中的一種,兩組分之間的重量比為1:60 60:1,優選重量比1:40 40: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組分氟蟲雙酰胺與活性組分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優選重量比為1:40 40: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組分氟蟲雙酰胺與活性組分丁硫克百威的優選重量比為1:40 40: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組分氟蟲雙酰胺與活性組分乙酰甲胺磷的優選重量比為1:40 40: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農藥制劑中通常使用的助劑、溶劑、載體輔助成分以做成各種適合農業使用的劑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物的劑型為農業上允許的任意一種劑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物的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水分散粒劑、水乳劑、微乳劑。
8.根據權利要求1至4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物在農業領域防治農作物蟲害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殺蟲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兩種有效成分A和B,其中活性組分A為氟蟲雙酰胺,活性組分B為選自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硫克百威、乙酰甲胺磷中的一種,兩組分之間的重量比為1∶60~60∶1,本發明還提供了該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用途。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提供的上述殺蟲組合物增效明顯,且能減少使用量,降低防治成本。該殺蟲組合物能有效防治水稻、小麥、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上的多種害蟲。通過將不同作用機制和作用方式的殺蟲劑進行復配,有效降低各單劑的施用量,對于擴大殺蟲譜和延緩害蟲抗藥性以及提高防治效果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文檔編號A01N41/10GK103004867SQ20121051611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5日
發明者仲漢根, 季紅進 申請人: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