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籽刺梨種苗快速擴繁的方法
無籽刺梨種苗快速擴繁的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組織培養中的一項苗木生產應用技術,主要是通過反復誘導無籽刺梨腋芽來進行快速培育組培苗的方法。
背景技術:
無籽刺梨(愈sa俗稱搭鉤刺梨,為貴州特有種,屬薔薇科攀援性多年生常綠灌木,高4-6m,生長強旺。小枝和葉柄紫紅色,具稀少彎曲的皮刺,被灰白色絨毛。羽狀復葉,具小葉7-9枚,小葉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 5-3. 5厘米,寬1-2. 5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近圓形,兩側不對稱,兩面無毛,托葉附生于葉柄上,披針形。花3-5朵組成傘房花序,頂生。果實扁球形,徑約2厘米,灰棕色,疏被刺。成熟果暗橙黃色,果面皮刺基本脫落。由于無籽刺梨的雄蕊敗育,幾乎沒有花粉,因此種子敗育,無籽,故叫做無籽刺梨。無籽刺梨人工種植后,一般第三年便可掛果,成熟的刺梨果肉肥厚、味酸甜,其果實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被稱為“維C之王”,因其食補、藥補功效明顯,又被稱為“延年果”,是加工保健食品的上等原料,具有多種醫療保健作用,鮮食加工均宜。
此外,無籽刺梨生長快,根系發達,適宜山地造林,特別是山區可作為重要的經濟樹種進行開發,有效帶動當地百姓致富。由于無籽刺梨屬野生資源,分布范圍窄,資源較少,無法通過種子繁殖,所以自然繁殖較慢。采用傳統的扦插方法進行無籽刺梨的種苗繁育,其繁殖速度相對較慢,需要的材料多;特別是對于優良無性系材料的擴繁,材料數量少,短時間內很難大量擴繁,不能有效的滿足企業及種植戶對優質種苗的需求,采用組培的方法其繁殖系數達3-4倍,有效解決了無籽刺梨優良材料快速擴繁的問題,從而使得優良無性系材料能夠大面積推廣,為高產奠定堅實的基礎。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遺傳性狀穩定、培養過程簡單、易生根,移栽容易成活的無籽刺梨快速擴繁的方 法。
本發明是一種無籽刺梨種苗快速擴繁的方法,按下列步驟實施(1)腋芽誘導的啟動培養,選取優良的無籽刺梨的當年生嫩莖,將嫩莖先用流水沖洗 10-15分鐘后,剪成5cm長的莖段進行消毒,消毒采用75%的酒精和O. 1%升汞組合消毒,酒精30秒,升汞8-12分鐘,消毒后用無菌水沖洗3-4遍,用消毒過的濾紙吸干莖段上的水分, 再將其切成帶I個葉腋的莖段,斜插在腋芽啟動培養基上,葉腋朝上,保證葉腋處能夠得到充分的光照,啟動培養基為MS+6-BA0. 5-2. 0mg/L+IBA0. 1-0. 3mg/L, 10天后從葉腋處位置誘導出腋芽,繼續培養,整個啟動培養的條件均為光強1000-2000LUX,光照時間12小時/ 天,溫度在23-26 °C間;(2)腋芽的增殖誘導,當腋芽長高成4厘米以上的小苗后,將其切成2厘米長的莖段, 每段帶1-3個葉腋,然后斜插在腋芽增殖培養基上,葉腋朝上,保證葉腋處能夠得到充分的光照,增殖培養基為MS+ZT1. 0-1. 5mg/L+IBA0. 05-0. lmg/L, 15天后,誘導出腋芽,同時在腋芽基部會誘導出1-3個不定芽小苗,再經過30天的培養,待小苗長到4厘米高,再將小苗切成2厘米長帶1-3個葉腋的莖段轉到相同的腋芽增殖培養基上,經過45天的培養,誘導出來的小苗又可長高到4-5厘米,反復將高4-5厘米的小苗切成2厘米長帶1-3個葉腋的莖段在增殖培養基上進行增殖培養,可以使得無籽刺梨進行快速大量的擴繁,其增殖倍數為3-4倍,整個腋芽增殖培養的條件均為光強1000-2000Lux,光照時間12小時/天,溫度在23-26。。間;
(3)無籽刺梨組培苗的生根,將長高到4厘米的小苗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上,生根培養基為1/2MS+IBA0. 01-0. 05mg/L +ΙΑΑ0. 01-0. 05mg/L, 15天后可生根,得到無籽刺梨生根苗,生根率達95%以上,整個生根培養的條件均為光強1000-2000Lux,光照時間12小時/天,溫度在 23-26。。間;
(4)無籽刺梨生根苗的清洗及移栽當無籽刺梨生根苗的根長到2厘米以上后,直接取出生根苗,洗凈沾附在根部的培養基,之后進行煉苗移栽,移栽基質配比為按體積比腐殖土 珍珠巖=5 :1,移栽后注意棚內控溫控濕,溫度控制在25-30度之間,濕度在80%以上,15·天后成活,成活率達90%以上,成活后移至IOcmX IOcm的營養袋中,移栽基質為按體積比腐殖土 珍珠巖=5 :1。該方法結合了組培技術及扦插技術,利用在組培過程中的無菌環境,采用微型扦插的方法,首先從無籽刺梨的葉腋處誘導出腋芽,不必經過脫分化和再分化,當試管苗長大伸長后,將其剪成帶I葉或2葉的莖段,一定時間后腋芽萌發,同時腋芽也會萌生出1-2個小芽,之后莖伸長,下端不生根。爾后再將莖切成小段,利用腋芽萌發成植株,這樣周而復始繼代培養繁殖苗木。該方法和扦插繁殖一樣,不過是在無菌條件下的試管內進行,由于沒有經過脫分化和再分化階段,每次轉苗可增加2-4倍。它具有遺傳性狀穩定、培養過程簡單、易生根,移栽容易成活的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實施時間為2012年,無籽刺梨組培苗批量生產在昆明美蘭花卉種苗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按下列步驟實施
(I)腋芽誘導的啟動培養,于2012年3月選取優良的無籽刺梨的當年生嫩莖,啟動培養基為MS+6-BA1. 0mg/L+IBA0. lmg/L,消毒后共接種2000瓶,每瓶接種I個葉腋,莖段長度2厘米。10天后從葉腋處位置誘導出腋芽,去除污染后,腋芽誘導率90%以上,20天后腋芽長至4厘米以上,進行一下步操作。啟動培養條件為光強1000-2000LUX,光照時間12小時/天,溫度在23-26°C間。(2)腋芽的增殖誘導,當腋芽長高到4厘米以上后,將其再切成2厘米長帶1-3個葉腋的莖段,接種于增殖培養基上,增殖培養基為MS+ZT1. 0mg/L+IBA0. 05mg/L。培養15天后,在誘導出腋芽的同時,在腋芽基部會誘導出2個不定芽小苗,待小苗長到4厘米以上后,再將小苗切成2厘米長帶1-3個葉腋的莖段轉到相同的增殖培養基上,重復腋芽的增殖培養過程,使得無籽刺梨進行快速大量的擴繁,其增殖系數為3。培養條件為光強1000-2000Lux,光照時間12小時/天,溫度在23_26°C間。(3)無籽刺梨組培苗的生根。2012年10月開始對小苗進行生根,生根培養基為1/2MS+IBA0. Olmg/L +IAAO. Olmg/L,15天后生根率達98%以上,培養條件為光強 1000-2000Lux,光照時間12小時/天,溫度在23_26°C間。
(4)無籽刺梨生根苗的清洗及移栽當根長到2厘米以上后,直接取出生根苗,洗 凈后進行煉苗移栽,棚內溫度控制在25-30度之間,濕度在80%以上,15天后小苗開始生長, 成活率達99%以上,I個月后,轉到營養袋中,營養袋規格為IOcmX 10cm,再養護3個后,苗高20厘米以上,進行上山造林。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籽刺梨種苗快速擴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腋芽誘導、組培苗生根、生根苗移栽等步驟,具體是 (1)腋芽誘導的啟動培養,選取優良的無籽刺梨的當年生嫩莖,將嫩莖先用流水沖洗10-15分鐘后,剪成5cm左右的莖段進行消毒,消毒采用75%酒精和O. 1%升汞組合消毒,酒精30秒,升汞8-12分鐘,消毒后用無菌水沖洗3-4遍,用消毒過的濾紙吸干莖段上的水分,再將其切成帶I個葉腋的莖段,斜插在腋芽啟動培養基上,葉腋朝上,保證葉腋處能夠得到充分的光照,啟動培養基為MS+6-BA0. 5-2. 0mg/L+IBA0. 1-0. 3mg/L, 10天后從葉腋處位置誘導出腋芽,繼續培養,整個啟動培養的條件均為光強1000-2000LUX,光照時間12小時/天,溫度在23-26 °C間; (2)腋芽的增殖誘導,當腋芽長高成4厘米以上的小苗后,將其切成2厘米長的莖段,每段帶1-3個葉腋,然后斜插在腋芽增殖培養基上,葉腋朝上,保證葉腋處能夠得到充分的光照,增殖培養基為MS+ZT1. 0-1. 5mg/L+IBA0. 05-0. lmg/L, 15天后,誘導出腋芽,同時在腋芽基部會誘導出1-3個不定芽小苗,再經過30天的培養,小苗可長到4厘米高,之后再將小苗切成2厘米長帶1-3個葉腋的莖段轉到相同的腋芽增殖培養基上,經過45天的培養,誘導出來的小苗又可長高到4-5厘米,反復將高4-5厘米的小苗切成2厘米長帶1-3個葉腋的莖段在增殖培養基上進行增殖培養,其增殖倍數為3-4倍,整個腋芽增殖培養的條件均為光強1000-2000Lux,光照時間12小時/天,溫度在23_26°C間; (3)無籽刺梨組培苗的生根,將長高到4厘米的小苗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上,生根培養基為1/2MS+IBA0. 01-0. 05mg/L +ΙΑΑ0. 01-0. 05mg/L, 15天后可生根,得到無籽刺梨生根苗,整個生根培養的條件均為光強1000-2000Lux,光照時間12小時/天,溫度在23_26°C間; (4)無籽刺梨生根苗的清洗及移栽當無籽刺梨生根苗的根長到2厘米以上后,直接取出生根苗,洗凈沾附在根部的培養基,之后進行煉苗移栽,移栽基質配比按體積比為腐殖土 珍珠巖=5 :1,移栽后注意棚內控溫控濕,溫度控制在25-30度之間,濕度在80%以上,15天后成活,成活后移至IOcmXlOcm的營養袋中,移栽基質為按體積比腐殖土 珍珠巖=5 :1。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無性繁殖苗木的方法,特別是一種無籽刺梨種苗快速擴繁的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1.腋芽誘導啟動培養階段;2.腋芽快速增殖階段,將伸長的腋芽切成2厘米長帶1-3個葉腋的莖段,接種于增殖培養基上,進行增殖培養,待小苗長高到4厘米以上后,再將小苗切成2厘米長帶1-3個葉腋的莖段進行腋芽增殖誘導,重復2此過程便可進行無籽刺梨的大量擴繁;3.組培生根煉苗移栽階段,將獲得的增殖苗接種于生根培養基后,待根系長至2-3厘米后,洗凈根上的培養基,移栽到煉苗基質(腐殖土珍珠巖=51)中,成活后移至營養袋中。煉苗4個月后,可直接用于造林。該方法操作簡單,增殖系數穩定,苗木質量有保證,可以有效地滿足工廠化生產需求。
文檔編號A01H4/00GK102986535SQ2012105419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李永和, 唐軍榮, 辛靜, 辛培堯, 林 源 申請人:西南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