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籽刺梨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無籽刺梨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安順無籽刺梨(安順金刺梨)屬薔薇科落葉灌木,是普通刺梨的近緣種,植株高約2米,具有攀援性,多分枝,冠幅達4一6米,在植物學特征上與貴州繅絲花很相似,親緣關系很接近。無籽刺梨平均單果重5-9g,最大單果重可達12g,果皮黃褐色、密生小刺,成熟時小刺極易脫落,果肉呈艷麗的橙黃色,肥厚脆嫩。其雄蕊高度敗育,花藥干癟,無花粉,偶爾出現1-2粒瘦果種子。無籽刺梨營養成分豐富,果實含糖量較高,經分析測定,是普通刺梨的6倍以上,含酸較低,幾無單寧,富含維生素C,SOD等抗氧化酶,胡蘿卜素含量較高,含鈣、鋅等多種礦物質營養元素及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金刺梨不但具有生津、提神、開胃的功效,還具有自然輔助腸道消化,提高人體維C含量的功能,對老弱病患者而言,更是開胃增進食欲,通便促進新成代謝的補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被稱為“維C之王”。其食補、藥補功效明顯,所以我們稱為‘延年果’,對人體延年益壽的功效名副其實。且果實酸甜適宜、極少澀味,口感明顯優于普通刺梨,市場前景廣。無籽刺梨因其枝條易產生不定根,形成不定芽,目前普遍采用扦插的方法進行繁殖育苗。近年來,組織培養技術在果樹快速育苗和培養無病毒苗方面均有廣泛的應用,但對于無籽刺梨的組培方面存在有繁殖系數低,生根率低,葉片再生困難等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以一種無籽刺梨的栽培方法,采用刺梨莖尖作為外植體進行培養,能效的提高繁殖系數及`生根率,解決葉片再生困難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種無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優良無籽刺梨單株的莖尖作為外植體,按下述步驟進行繁殖和栽培:I)將采集來的莖尖用清水沖洗干凈,置于75-78%的酒精中浸泡20_30s,再用5_7%次氯酸鈉溶液浸泡6-10min,然后用無菌水沖洗3_5次,然后在超凈工作臺上對莖尖進行修剪,減去經藥液浸過的傷口端,將修剪好的莖尖插入滅菌后的誘導培養基上進行試管苗誘導培養,培養溫度為22-25°C、濕度65%—85%、光照強度1000— 20001x、光照時間8_10h/d,培養時間為28-30d ;2)待試管苗成苗后置于滅菌后的生根培養基上進行生根培養,在培養溫度為22-28 °C、濕度60%—80%、光照強度2000— 30001x、光照時間10_15h/d的環境中培養28-34d,使其長成完整的試管苗;3)將試管苗假植到裝有珍珠巖粉的小缽內,澆水后將其移入塑料小拱棚內培養
10-15天,培養溫度為25-28°C、濕度65%—85%、光照強度2000— 35001x、光照時間10_15h/d ;4)把珍珠巖粉小缽內的組培苗移栽到鋪有經過消毒的腐植土箱床上,澆透水,置于塑料小拱棚內培育8-12d,培養溫度為25-28°C、濕度60%—70%、光照強度2500—40001x、光照時間12-18h/d ;5)去掉小拱棚,將組培苗在培養溫度為25_30°C、濕度55%—70%、光照強度3000—42001x、光照時間10-15h/d的環境中培養30-32d,然后移栽到露地苗圃中。進一步,所述的步驟I)中的誘導培養基為:MS作為基本培養基,附加0.6-1.0mg/L 的 6-ΒΑ、0.I 0.35mg/L 的 IBA,0.8 3.5mg/L 的 GA、15 30g/L 的蔗糖、5 12g/L 的瓊脂,培養基PH值為5.5-6.5。進一步,所述的步驟I)中修剪的莖尖長度為:0.5-lcm。進一步,所述的步驟2)中的生根培養基為:MS作為基本培養基,附加0.5 1.2mg/L的IBA、40 80g/L的蔗糖、5 12g/L的瓊脂,培養基pH值為6.0-6.5。進一步,所述的步驟2)中生根培養后的試管苗長1.5-3cm,試管苗的根為1-14條,根長為1.5_3cm。將組培苗移植到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上種植;然后做好施肥管理和田園管理工作,對栽培植物進行適時的修剪和除蟲工作,保證無籽刺梨的優良長勢。在果實完熟、果皮由綠開始轉為黃紅色時采收。采收后放入篩子或竹筐中篩去毛刺,以提高商品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應用組織培養的手段,克服梨苗常規育種周期長,扦插繁殖系數低等特點,通過組織培養能夠獲得大量遺傳性狀穩定的試管苗,保持良好的親本特性,而且取材容易,變異率低、增殖系數高,生根率達90%,大大提高了繁殖速度,且繁殖方法性能穩定,試驗重 復性好,試管苗分化良好,投入少,周期短,極大的促進了無籽刺梨的栽種,促進了無籽刺梨的市場推廣。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在此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發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實施例1制備培養基并滅菌:A誘導培養基:MS作為基本培養基,附加0.8mg/L的6_BA、0.25mg/L的IBA、2mg/L的GA、25g/L的蔗糖、8g/L的瓊脂,培養基pH值為6.0。B生根培養基:MS作為基本培養基,附加0.7mg/L的IBA、60g/L的蔗糖、10g/L的瓊脂,培養基PH值為6.2。I)將采集來的莖尖用清水沖洗干凈,置于76%的酒精中浸泡25s,再用6%次氯酸鈉溶液浸泡8min,然后用無菌水沖洗4次,然后在超凈工作臺上對莖尖進行修剪,減去經藥液浸過的傷口端,莖尖長度為0.8cm,將修剪好的莖尖插入滅菌后的誘導培養基上進行試管苗誘導培養,誘導培養基的培養溫度為23°C、濕度70%、光照強度15001x、光照時間9h/d,培養時間為29d ;2)待試管苗成苗后置于滅菌后的生根培養基上進行生根培養,在培養溫度為26°C、濕度70%、光照強度25001x、光照時間13h/d的環境中培養30d,使其長成完整的試管苗,生根培養后的試管苗長2-2.5cm,試管苗的根為5-10條,根長為1.5-3cm。;3)將試管苗假植到裝有珍珠巖粉的小缽內,澆水后將其移入塑料小拱棚內培養13天,培養溫度為27°C、濕度75%、光照強度30001x、光照時間13h/d ;4)把珍珠巖粉小缽內的組培苗移栽到鋪有經過消毒的腐植土箱床上,澆透水,置于塑料小拱棚內培育10d,培養溫度為26°C、濕度65%、光照強度32001x、光照時間16h/d ;5)去掉小拱棚,將組培苗在培養溫度為26°C、濕度65%、光照強度34001x、光照時間13h/d的環境中培養30d,然后移栽到露地苗圃中。將組培苗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上種植。按4X 3米行株距挖定植穴,定植穴長、寬均為80厘米,深50厘米。挖坑時,表土與心土分開,回填時將表土回填入坑,并與土雜肥30公斤、0.5公斤復混肥拌勻,然后再覆蓋10厘米厚的細土,繼續回填并推土,堆土高出地面20厘米。于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定植,每畝種植80株。定植時,在回填好的定植坑中心挖12厘米的淺坑,將苗木置于坑中央,整理根系均勻分布,植入細土,再將苗木略向上提,使其根系伸展開,邊填土邊踩壓緊土壤,栽種完畢,澆透定根水,加強管理,以保存活。一年施用基肥I次,追施3次。基肥選用腐熟的有機肥,適當配加一定量得復混,每畝果園施用有機肥1200kg、復混肥45kg。在2月份抽梢前追施一次,每畝施用20kg,噴施
0.4%磷酸二氫鉀I次。·在無籽刺梨生長過程中,注意對樹形進行修剪以及蟲害的防治。在果實完熟、果皮由綠開始轉為黃紅色時采收。采收后放入篩子或竹筐中篩去毛刺,以提高商品性。實施例2制備培養基并滅菌:A誘導培養基:MS作為基本培養基,附加0.6mg/L的6_BA、0.lmg/L的ΙΒΑ、0.8mg/L的GA、15g/L的蔗糖、5g/L的瓊脂,培養基pH值為5.5。B生根培養基:MS作為基本培養基,附加0.5mg/L的IBA、40g/L的蔗糖、5g/L的瓊月旨,培養基PH值為6.0。I)將采集來的莖尖用清水沖洗干凈,置于75%的酒精中浸泡30s,再用5%次氯酸鈉溶液浸泡6min,然后用無菌水沖洗3次,然后在超凈工作臺上對莖尖進行修剪,減去經藥液浸過的傷口端,莖尖長度為0.5cm,將修剪好的莖尖插入滅菌后的誘導培養基上進行試管苗誘導培養,誘導培養基的培養溫度為22°C、濕度65%、光照強度ΙΟΟΟΙχ、光照時間8h/d,培養時間為28d ;2)待試管苗成苗后置于滅菌后的生根培養基上進行生根培養,在培養溫度為22°C、濕度60%、光照強度20001x、光照時間10h/d的環境中培養28d,使其長成完整的試管苗,生根培養后的試管苗長1.5-2.0cm,試管苗的根為1-8條,根長為1.5-3cm。;3)將試管苗假植到裝有珍珠巖粉的小缽內,澆水后將其移入塑料小拱棚內培養10天,培養溫度為25°C、濕度65%、光照強度20001x、光照時間10h/d ;4)把珍珠巖粉小缽內的組培苗移栽到鋪有經過消毒的腐植土箱床上,澆透水,置于塑料小拱棚內培育8d,培養溫度為25°C、濕度60%、光照強度25001x、光照時間12h/d ;5)去掉小拱棚,將組培苗在培養溫度為25°C、濕度55%、光照強度30001x、光照時間10h/d的環境中培養31d,然后移栽到露地苗圃中。
將組培苗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上種植。按4X3米行株距挖定植穴,定植穴長、寬均為80厘米,深50厘米。挖坑時,表土與心土分開,回填時將表土回填入坑,并與土雜肥25公斤、0.5公斤復混肥拌勻,然后再覆蓋10厘米厚的細土,繼續回填并推土,堆土高出地面20厘米。于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定植,每畝種植80株。定植時,在回填好的定植坑中心挖12厘米的淺坑,將苗木置于坑中央,整理根系均勻分布,植入細土,再將苗木略向上提,使其根系伸展開,邊填土邊踩壓緊土壤,栽種完畢,澆透定根水,加強管理,以保存活。一年施用基肥I次,追施3次。基肥選用腐熟的有機肥,適當配加一定量得復混,每畝果園施用有機肥1500kg、復混肥50kg。在2月份抽梢前追施一次,每畝施用30kg,噴施
0.5%磷酸二氫鉀I次。在無籽刺梨生長過程中,注意對樹形進行修剪以及蟲害的防治。在果實完熟、果皮由綠開始轉為黃紅色時采收。采收后放入篩子或竹筐中篩去毛刺,以提高商品性。實施例3制備培養基并滅菌:A誘導培養基:MS作為基本培養基,附加1.0mg/L的6_BA、0.35mg/L的ΙΒΑ、3.5mg/L的GA、30g/L的蔗糖、12g/L的瓊脂,培養基pH值為6.5。B生根培養基:MS作為基本培養基,附加1.2mg/L的IBA、80g/L的蔗糖、12g/L的瓊脂,培養基PH值為6.5。I)將采集來的莖尖用清水沖洗干凈,置于78%的酒精中浸泡20s,再用7%次氯酸鈉溶液浸泡lOmin,然后用無菌水沖洗5次,然后在超凈工作臺上對莖尖進行修剪,減去經藥液浸過的傷口端,莖尖 長度為1cm,將修剪好的莖尖插入滅菌后的誘導培養基上進行試管苗誘導培養,誘導培養基的培養溫度為25°C、濕度85%、光照強度20001x、光照時間10h/d,培養時間為30d ;2)待試管苗成苗后置于滅菌后的生根培養基上進行生根培養,在培養溫度為28°C、濕度80%、光照強度30001x、光照時間15h/d的環境中培養34d,使其長成完整的試管苗,生根培養后的試管苗長2_3cm,試管苗的根為5-14條,根長為1.5_3cm。;3)將試管苗假植到裝有珍珠巖粉的小缽內,澆水后將其移入塑料小拱棚內培養15天,培養溫度為28°C、濕度85%、光照強度35001x、光照時間15h/d ;4)把珍珠巖粉小缽內的組培苗移栽到鋪有經過消毒的腐植土箱床上,澆透水,置于塑料小拱棚內培育12d,培養溫度為28°C、濕度70%、光照強度40001x、光照時間18h/d ;5)去掉小拱棚,將組培苗在培養溫度為30°C、濕度70%、光照強度42001x、光照時間15h/d的環境中培養32d,然后移栽到露地苗圃中。將組培苗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上種植。按3X2.5米行株距挖定植穴,定植穴長、寬均為80厘米,深50厘米。挖坑時,表土與心土分開,回填時將表土回填入坑,并與土雜肥20公斤、0.5公斤復混肥拌勻,然后再覆蓋10厘米厚的細土,繼續回填并推土,堆土高出地面20厘米。于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定植,每畝種植90株。定植時,在回填好的定植坑中心挖12厘米的淺坑,將苗木置于坑中央,整理根系均勻分布,植入細土,再將苗木略向上提,使其根系伸展開,邊填土邊踩壓緊土壤,栽種完畢,澆透定根水,加強管理,以保存活。
—年施用基肥I次,追施3次。基肥選用腐熟的有機肥,適當配加一定量得復混,每畝果園施用有機肥1000kg、復混肥40kg。在2月份抽梢前追施一次,每畝施用15kg,噴施
0.3%磷酸二氫鉀2次。在無籽刺梨生長過程中,注意對樹形進行修剪以及蟲害的防治。在果實完熟、果皮由綠開始轉為黃紅色時采收。采收后放入篩子或竹筐中篩去毛刺,以提高商品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技術變形,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優良無籽刺梨單株的莖尖作為外植體,按下述步驟進行繁殖和栽培: 1)將采集來的莖尖用清水沖洗干凈,置于75-78%的酒精中浸泡20-30S,再用5_7%次氯酸鈉溶液浸泡6-10min,然后用無菌水沖洗3_5次,然后在超凈工作臺上對莖尖進行修剪,減去經藥液浸過的傷口端,將修剪好的莖尖插入滅菌后的誘導培養基上進行試管苗誘導培養,培養溫度為22-25°C、濕度65%—85%、光照強度1000— 20001x、光照時間8_10h/d,培養時間為28-30d ; 2)待試管苗成苗后置于滅菌后的生根培養基上進行生根培養,在培養溫度為22-28°C、濕度60%—80%、光照強度2000— 30001x、光照時間10_15h/d的環境中培養28_34d,使其長成完整的試管苗; 3)將試管苗假植到裝有珍珠巖粉的小缽內,澆水后將其移入塑料小拱棚內培養10-15天,培養溫度為25-28°C、濕度65%—85%、光照強度2000— 35001x、光照時間10_15h/d ; 4)把珍珠巖粉小缽內的組培苗移栽到鋪有經過消毒的腐植土箱床上,澆透水,置于塑料小拱棚內培育8-12d,培養溫度為25-28°C、濕度60%—70%、光照強度2500—40001x、光照時間 12-18h/d ; 5)去掉小拱棚,將組培苗在培養溫度為25-30°C、濕度55%—70%、光照強度3000—42001x、光照時間10-15h/d的環境中培養30-32d,然后移栽到露地苗圃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I)中的誘導培養基為:MS作為基本培養基,附加0.6-1.0mg/L的6_ΒΑ、0.I 0.35mg/L的IBA,0.8 3.5mg/L的GA、15 30g/L的蔗糖、5 12g/L的瓊脂,培養基pH值為5.5-6.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I)中修剪的莖尖長度為:0.5-l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的生根培養基為:MS作為基本培養基,附加0.5 1.2mg/L的IBA、40 80g/L的蔗糖、5 12g/L的瓊脂,培養基PH值為6.0-6.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 述的無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生根培養后的試管苗長1.5_3cm,試管苗的根為1-14條,根長為1.5_3c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無籽刺梨的栽培方法,以優良無籽刺梨單株的莖尖作為外植體,采用組織培養的方法培養出植物苗,然后將其移到苗圃中進行進一步的生長繁殖。本發明應用組織培養的手段,克服刺梨苗常規育種周期長,扦插繁殖系數低等特點,通過組織培養能夠獲得大量遺傳性狀穩定的試管苗,保持良好的親本特性,而且取材容易,變異率低、增殖系數高,生根率達90%,大大提高了繁殖速度,且繁殖方法性能穩定,試驗重復性好,試管苗分化良好,投入少,周期短,極大的促進了無籽刺梨的栽種,促進了無籽刺梨的市場推廣。
文檔編號A01H4/00GK103070070SQ201310010358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
發明者賀疆 申請人:普定縣元貞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